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学发展观在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的理论创新中,处于核心位置。对于这一重大理论,需要从各个方面加以深入的研究和阐发。而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问题,则是首先应该搞清楚的基本问题之一。
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经验过程中概括出来的理论精华,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必然原因,它是与党中央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相联系而提出来的。胡锦涛同志2003年8月28日至9月1日在江西考察工作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他说:“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新路子,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胡锦涛同志在阐述这个重大概念时,联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这不是偶然的。这一点,从随后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关系上可以看得更加清楚。这次会议的主题就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而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思想,正是在这次会议上被正式写入党的文件和会议公报中的。
那么,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怎样的联系,它们二者是什么关系呢?
1992年党的十四大以后,我们开始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结这十几年的实践经验,可以得出两个方面的结论:
第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二者的结合是好的,既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发挥了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整个社会充满了发展的活力和创造力。这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速而稳定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中国发展道路成功的根本所在。这一点,如果和世界上同样搞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的发展中大国相比较,看得更加清楚。就是西方的政治家,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当初普遍怀疑这条道路能否成功,预言很快会失败、出现动乱的声音,现在大大减少了。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是能够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我们已经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道路,一定要坚持这一改革方向,决不能怀疑和动摇。
第二,也要看到,我们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这里既有市场作用发挥得还不充分的问题,也有市场经济固有缺陷带来的问题等。
关于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过深刻的分析。他们指出,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以及资本积累规律等,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市场经济有它的优点,是配置资源和提供激励的有效方式,效率高,有活力。另一方面,也存在明显缺陷,即带有盲目性、无序性等,如不加以限制,会导致发展的不平衡,产生两极分化,破坏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过去我们搞计划经济,否定市场经济,把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丑恶现象都与市场经济联系起来。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市场经济有优点,也指出了它的缺陷,但还没有切身的体会。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我们对市场经济两个方面的情况逐步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所作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就反映了这样一种认识。科学发展观正是在这次全会文件起草时,在党中央集中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在系统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理论精华。它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为今后如何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正确的方针,实际上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的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是充分发挥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实际上就是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发挥市场的优势,又有效克服其固有缺陷,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现在,世界上搞市场经济的国家几乎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但都没有找到解决这些问题更好的出路。那么,我们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这个特殊本领就是: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对市场经济的缺陷,资本主义国家也有一定认识,想了一些办法。但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资本主义自身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回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历史,资本主义国家几乎都遵循了相同的规律。在发展初期,运用自由市场经济焕发出了巨大的生产能力,获得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很快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弊端的一面就暴露出来,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国内资源枯竭、市场饱和、环境污染、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爆发了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解决的办法,只能是发动战争,对外掠夺资源,强占市场,转嫁国内社会矛盾,从而给人类社会和生产力造成巨大破坏。两次世界大战就是这样打起来的。
二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一些办法,逐步建立起了一套控制市场经济的宏观和微观的经济理论,如凯恩斯主义等,使它们对市场的调控能力有所加强。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资本主义已经解决了市场经济的缺陷。二战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没有爆发像过去那样严重的经济危机,也没有发动新的世界大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掠夺世界的方式和途径有所变化,主要是通过先发优势,通过他们掌握的金融资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等生产要素,在世界上建立了有利于自己的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来实现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成了列宁所说的巨大的“食利国”集团。它们现在主要不是通过发动大规模战争的方式(必要时也发动局部战争),而主要是通过这种所谓的“游戏规则”来攫取财富,把国内矛盾转嫁到发展中国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自身的矛盾。其结果,是造成南北差距越拉越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也有矛盾,但这个矛盾小于它们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所以,资本主义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市场经济的缺陷。它们所能做的,就是把这些矛盾转嫁到全世界,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固有矛盾全球化。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种趋势正在加速。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发展中的大国,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中怎样发展起来,是一道世界性的难题。
可见,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始终是一个充满着痛苦、战争、不平等和不公正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不能解决市场经济的缺陷,不在于它们是否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而在于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即占有生产资料的少数资本家利益集团对资本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使它们即使认识到了问题的所在,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加以克服。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资本主义无论如何不能摆脱百万富翁的超级利润,不能摆脱剥削和掠夺,不能摆脱经济危机,不能形成共同的理想和道德,不能避免各种极端严重的犯罪、堕落、绝望。”
解决市场经济的固有缺陷,只能靠社会主义,靠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关于这一点,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都有明确的论述。
邓小平同志在晚年说了一句很深刻、很有分量、很发人深省、很需要阐发的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在哪里?就在四个坚持。”
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在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更有许多深刻的思想。江泽民同志在最近出版的《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书中多次谈到这个问题。他说:“我们强调充分看到市场的优点,并不是说市场是全面的万能的。市场也有其自身的明显弱点和局限性。……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发挥计划调节的优势,来弥补和抑制市场调节的这些不足和消极作用,把宏观经济的平衡搞好,以保证整个经济的全面发展。在那些市场调节力所不及的若干环节中,也必须利用计划手段来配置资源。同时,还必须利用计划手段来加强社会保障和社会收入再分配的调节,防止两极分化。”他一再强调,要“善于把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同市场机制结合起来”,“要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克服市场的缺陷。
胡锦涛同志在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讲话中,进一步明确指出了这一点。他说:“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市场运行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自觉运用市场机制的能力,不断增强驾驭市场的本领,做到既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效克服市场本身存在的缺陷,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我们党的三位领导人已经把这个问题讲得十分清楚了。
现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在某些领域和方面发展得还不够充分、不够成熟,这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加以解决;同时,市场经济的一些缺陷也已经显露出来。对市场经济的缺陷,我们要始终加以高度重视。能否有效地克服它,是中国搞市场经济能否成功的关键。鉴于市场经济固有缺陷的特点,我们党和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正好可以对付它们。比如,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没有私利,也不允许形成大的利益集团而为其所左右;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优越性是能够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等等。所以,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医治市场经济固有缺陷的“一剂良药”。十几年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清楚地告诉我们:越是搞市场经济,越要加强对它的宏观调控,避免盲目性;越要提倡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越要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强调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越要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和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做到集中统一。
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加以努力,特别是要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观、微观经济学理论,并拿出一整套具体的措施办法来解决,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发挥好我们特有的政治优势。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发展观,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政治理念,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首先应该从这样的政治高度上来深入学习理解科学发展观。
三、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的角度,初步回答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搞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指导思想,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而如果我们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更为长远的历史过程看,则还有更为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他们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历史尽管是由有意识的人来推动的,但与自然界一样,也是一个客观的、有规律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只有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达到很高的程度、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相当成熟的基础上,才能为产品经济和计划经济所代替。列宁根据俄国革命的实际,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并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在“中国这样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都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不容怀疑。
但是,社会主义政治革命的成功,并不能一下子改变生产力落后的事实,不能超越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也就是说,不能立即搞只有在生产力和商品经济高度发展条件下才能实现的产品经济和计划经济。实践证明,我们可以跨越社会主义政治革命的“卡夫丁峡谷”,但不可能跨越生产力发展的“卡夫丁峡谷”。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个道理,中国共产党人是在吸取了苏联搞社会主义的严重教训,更主要是经过自己几十年曲折艰辛的探索,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才终于认识到的。对苏联搞的那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曾说:苏联搞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现在也吹不起牛来。“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他们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重新思考”。而他重新思考后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就是回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上来,按照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商品经济,搞市场经济。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后来苏联解体的严重教训,使党中央终于在1992年下了这个决心,并且统一了全党的思想。
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探索。第一阶段,从1917年列宁在俄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到1992年,主要是探索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的条件下搞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从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开始,探索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第一阶段的后十几年,邓小平同志已经开始了新的尝试,可以看作是一个有意识地向第二阶段过渡、并最终开辟了一条新道路的至关重要、意义重大的时期。
这两个阶段的探索,都是马克思不曾讲过的,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尝试。第一阶段的探索,曾经创造过许多辉煌,但教训也是深刻的。现在,我们正在经历着第二阶段的探索。在这一阶段,“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已经深化为“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怎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社会主义”。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就是在回答这个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一次回答,主要是从执政党建设的角度入手,进行的全面回答;而科学发展观则是从发展的角度入手,进行的又一次全面回答。因此,科学发展观是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道路上,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后产生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它初步回答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现在,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上的探索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有的甚至还比较严重。对这些问题不能小看。能否克服它们,关系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更关系到这条新道路的探索能否最终取得成功。否则,就会像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落到资本主义去了”。现在,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认识到了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找到了解决的根本办法,使我们在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搞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向前迈了一大步。
当初,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科学社会主义,就是看到资本主义畸形发展的弊端,为人类社会指出一条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道路。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深刻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结合中国的实际,按照马克思主义指出的方向和原则,创造性地开辟出了一条以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了邓小平同志的事业,在这一开创性的探索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正是在这条道路上的继续。它的提出,使我们进一步的成功探索有了更加坚强有力的保证。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句话,不仅是从新世纪新阶段和“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这样的时间意义上说的,也应该理解为,由于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使我们更加深刻地把握了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这样的新认识上说的。我们应该站在这样的高度上来理解这句话,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更加坚定、更加努力,也更加清醒、更加自觉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马克思主义指引的正确方向,健康发展。
海阔天高(版画) 童保华 陈北 梁兆存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观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经济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道路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