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神文明建设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理论论文,思想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理论和战略,它的提出可以说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重大飞跃,也是人类精神文明建设史上一次质的飞跃,现已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邓小平同志虽没有明确提出过“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但他在这方面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表现在善于透过纷繁芜杂的国际现象,抓住世界格局新变化的本质,立足中国认识世界,把握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提出了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思想。认真研究和探求邓小平同志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对于指导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就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些探索。
一、两个文明并举、经济和社会共同进步:实现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举、经济和社会共同进步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在论述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时提出的。邓小平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他立足于世界综合国力竞争和我国现代化总体布局,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同时并举,经济和社会共同进步,促进社会整体文明发展,为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石。
第一,他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全面发展的目标,也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的三位一体的战略目标。该目标强调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应在物质文明、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全方位发展。
第二,为实现这个整体战略目标,他强调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相协调。为此,他主张在改革时要使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相互依赖、相互配合,使其协调发展。
第三,他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但经济的发展不会自然而然地带动社会发展。因此,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社会发展,使二者同步协调发展。
一个国家如果只注意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文明的进步,这个国家必然是一个畸形的社会。为防止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畸形发展,他多次从不同的角度强调,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如果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配合得不力,就可能对改革开放不利,对现代化建设不利。他严肃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154页。)他还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208页。)“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144页。)越是集中力量发展经济,越是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就越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保证物质文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顺利进行。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了,“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378页。)邓小平同志强调“两手抓”的科学性在于:突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性、全面性特点,防止单打一,防止发展中的片面性,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思路:经济增长、物质文明并不等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只有做到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才能为中国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物质与思想基础。
二、培育“四有”新人、全面提高人的根本素质:实现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也正是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核心的体现。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位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类物质、精神生活多种需要的满足,以及生存与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公正的实现。在可持续发展中坚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原则,能够使人类经济活动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进行,从而保证经济良性循环,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就是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110页。)“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408页。)“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110页。)“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象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111页。)“所以,有理想,有纪律,这两件事我们务必时刻牢记在心。”(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112页。)他反复强调,中国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没有理想是不行的,没有纪律也是不行的。“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144页。)“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111页。)“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137页。)。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有效地把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上来,为实现这个共同理想而奋斗。
培养一代又一代“四有”新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人的素质所提出的基本要求。这是因为,首先,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成员具有广博的知识和高度的文化水平,才能推动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其次,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成员树立新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人类生存的环境,从长远利益出发保持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再次,可持续发展还要有一个公正社会的存在,而一个公正社会除了法律等硬约束外,还要依靠精神文明所形成的社会舆论的软约束。邓小平同志关于培育“四有”新人的思想,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突出重点,通贯全局,深刻体现了他对当代中国社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真谛的深入揭示和谙熟把握,对于进一步拓展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作出了杰出贡献,具有纲领性的指导意义。
三、教育和科技:实现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标示着社会进步的态势,而且意味着社会进步的“可持续性”。这种“可持续性”的获得,不仅要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而且要有科技和教育的支撑。所以,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科技与教育对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文化大革命”一结束,在进行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时,他就说:“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68页。)“科技和教育,各行各业都要抓。”(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41页。)“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 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48页。)
教育作为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它主要是为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过,中国社会的现代化离不开教育,教育对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把知识和人才问题摆在第一位,教育则是解决知识和人才问题的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靠教育。教育不只是向人们传递科学技术知识,还担负着培养人们的思想觉悟、道德风尚和行为规范的重要职能。一个国家要迅速走上现代化道路,富强起来,靠什么?邓小平同志认为靠的就是教育。日本是靠教育迅速富强起来的国家,“日本人从明治维新就开始注意科技,注意教育,花了很大力量”(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40页。),终于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逐步实现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教育为什么具有如此神奇的魔力?邓小平同志认为,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手段和途径,教育具有培养人、开发人的智力和提高人的素质的功能,而智力开发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直接推动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正是基于此,邓小平同志强调,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果只抓经济,不抓教育,那里的工作重点就没有转移好,或者说转移得不完全。他严肃指出,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所以,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丝毫不能动摇。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经济发展速度,也要把教育问题解决好。“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120页。)
科技作为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它以“第一生产力”的形式与功能,成为一种强化综合国力、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进而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引用了马克思“生产力也包括科学”的论断,并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87页。)1988年,邓小平同志在一次谈话中又提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275页。)1989年,邓小平同志又讲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是了不起的事情,要重视科学,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科学技术对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首先,科学技术通过对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的渗透,有利于经济活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方向发展,同时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发挥,将为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注入科学的养料,提供文明的手段和工具。
其次,科学技术通过改造、更新旧产业,孕育开拓新产业,创建知识密集型的产业,迎来新的产业革命和社会变革,进而推动社会进步。人类社会先后发生的第一次、第二次……第五次产业革命,对社会发展一次又一次的持续推动,正是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
第三,科学技术又影响着社会基础结构作为各种社会流(物流、人流、能量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通道和载体的状况,构成整个社会经济环境的优化,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系统运行状态的改善,并为其可持续运行提供保障。
最后,按照现代科学关于自组织系统进货的理论,人类社会是从无序走向有序和系统的有序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这种“不断提高”、“不断进化”所必需的条件,几乎无一不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之提供的。
四、大胆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实现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源泉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要十分重视吸取世界和我国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什么要继承古今中外人类文明成果?因为中国的今天,是昨天和前天合乎逻辑的发展。因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没有中国和世界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失去了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进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遗产之丰富悠久,是世界上罕见的。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其根本目的在于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在于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更丰富的内容和更能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有更强的民族特色和凝聚力、向心力;在于能更好地协调社会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于使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真正成为我们社会主义的主旋律。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进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学习和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优秀文化成果。邓小平同志说,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当今世界是一个更加开放的世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只有对外开放,发展对外文化交流,并自觉抵制和克服其消极影响,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充分发挥顺应时代的潮流、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能动作用;才能体现一切着眼于建设的原则,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才能真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向前发展。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总之,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和先进优秀的西方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源泉,也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源泉,我们必须大胆地加以吸收和借鉴,以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五、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持之以恒、务求实效:实现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邓小平同志强调,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持之以恒、务求实效。持之以恒、务求实效是邓小平同志一贯坚持的原则和工作作风。他不仅强调要从实际出发来制定方针政策,要真抓实干,而且强调我们的方针政策及一切工作都要有实效,要给社会、给国家、给人民带来实际的利益。邓小平同志对只追求表面文章而不顾实际效果的形式主义的工作作风深恶痛绝,早在1978年5月,邓小平同志就明确地告诫全党:“要切实解决问题……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实际效率、实际速度、实际质量、实际成本的形式主义必须制止。”(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99-100页。)邓小平同志追求实效的务实精神集中体现在他提出的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上。在邓小平同志看来,判断工作的好坏以及方针政策是否正确,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而应看它产生的实际效果,看它给社会、给国家、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哪些实际的利益。早在1978年9月,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128页。)后来他又指出:“看一个经济部门的党委善不善于领导,领导得好不好,应该主要看这个经济部门实行了先进的管理方法没有,技术革新进行得怎么样,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多少,利润增长了多少,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和集体福利增加了多少,各条战线的各级党委的领导,也都要用类似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150页。)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进一步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他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372页。)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主题的今天,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关键时期,只有坚持邓小平同志倡导的持之以恒、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和精神,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才能顺利实现。因此,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发扬持之以恒、务求实效的精神。这既是我们每个社会公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原则,也是实现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六、明确精神文明建设与改革的关系:实现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认为:“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是摆脱落后,使国家的力量增强起来,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244页。)“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131页。)为了保证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邓小平同志提出:(1)要“组织一个班子,研究下一个世纪前五十年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主要是制定一个基础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规划。要采取有力的步骤,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312页。)(2)着眼于当时和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情况,邓小平同志预见:“改革开放要贯穿中国整个发展过程,不是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也不是二十年,因为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265页。)“中国正在深化改革,为今后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中国“只有深化改革,而且是综合性的改革,才能保证本世纪内达到小康水平,而且在下个世纪更好地前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268页。)。(3)综合性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系统的改革必须有序分层次地进行。“有序分层次”的系统改革,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协调各种关系,促使中国社会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独具匠心的战略构思与策划。
那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改革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邓小平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改革不仅是适应的关系,而且还是超越的关系。
一方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从总体上适应改革开放,适应并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这也是一种协调发展,是一种致力于促进、规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协调发展。关于从总体上适应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强调:第一,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当把帮助人们在变化中树立起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观念作为自己的重任。第二,“对外开放,资本主义那一套腐朽的东西就会钻进来”(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409页。),不对付它,开放搞活就会走到邪路上去,这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加分析地把市场经济的功利原则推广到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切领域中。精神文明建设要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服务并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这方面,邓小平同志进行了一系列论述:(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决策多元化、利益多元化的影响,带来了人们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致使社会思潮复杂多变。精神文明必须在正确把握和积极引导新的社会心理、社会思潮和社会舆论上发挥作用。(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必然引起人们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精神文明建设要引导人们放弃传统的、不能使生产和消费持续发展的挥霍、浪费型消费方式、生活方式,他督促文艺工作者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211页。),使人民获得高尚情感的熏陶,引导人们处理好工作与生活、劳动与享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社会上出现的“一切向钱看”倾向,给人们的精神支柱带来强大冲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要进一步在价值导向上强化社会主义精神支柱。今天要特别宣传邓小平同志提倡的五种精神,即“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368页。)我们必须使这五种精神同共产主义的理想结合起来,共同成为我们的精神支柱。(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会引起社会约束方式的变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在大力加强道德观念、法制观念、科学观念以及民主与法制建设上发挥作用。“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367页。)“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168页。)“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是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今后也决不允许有任何动摇。”(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359页。)
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现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
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加快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邓小平同志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不仅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而且还提出了“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的新理论。这个新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取得胜利的精神动力;(2)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3)爱国主义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4)传统的革命精神是改造世界的精神动力;(5)科学的求实精神和文化精神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概括起来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实现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精神动力。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目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如何使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半途而废,能够稳定、持续的发展,除了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外,就是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是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所处的战略地位决定的。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精神文明对中国革命与中国社会发展所具有的积极作用时指出,从延安到新中国,除了靠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外,我们靠的是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没有这种革命精神怎能吸引全国人民?怎能建设社会主义?今天,我们又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发扬革命加拼命、勇往直前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和为四化献身的精神。一句话,精神文明建设“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144页。)在革命战争年代靠这一优势,使我们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也只有靠这一优势,才能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献身的精神,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和社会环境,保证物质文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进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稳定、持续的发展。
标签:邓小平文选论文; 精神文明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理想社会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经济学论文; 科学论文; 时政论文; 物质文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