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施工现场管理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是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搞好施工现场管理,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降低建设工程总造价。因此,下文从施工单位的角度出发,结合工作经验,从多角度分析如何提高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现场管理 成效
建筑工程一般都是我国的经济建设中的基础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重要保障。现在国内建筑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企业首先要切实加强施工技术,提高现场施工管理水平。。
一、建筑施工问题分析
1.建筑施工现状分析
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市场经济模式调整的环境下,建设项目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许多建筑企业一直处于困境中,其主要地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施工技术落后,施工方案难以落实;二是施工管理观念缺失;尚未形成ECT管理系统。
2.建筑工程施工问题分析
施工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施工技术,二是施工管理。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种是钢结构施工技术的不足,如在某工程施工过程中选择的再生钢材,难以保证材料的强度。其次,建筑工程加固技术的不足,例如,在施工过程中,搅拌混凝土不合理,这对钢的强度有负面影响。其次,在土方工程施工技术中,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开挖过程中实施支护技术和防排水技术,二是对土石开挖面的干燥时间进行控制。现场施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从安全管理水平来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缺陷是管理者的安全管理意识不强、安全管理体系不合理、安全管理措施实施不到位。
二、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分析
1.土石方施工技术
土石方施工技术主要是指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对土体进行开挖、运送、填筑、压密、排水、土壁支撑等相关技术的总称。在土石方施工技术体系中,通常还包括多方面的技术支持,开挖基槽技术、土石方平衡调配技术、地下设施安全施工技术、回填基坑技术等。由于土石方技术十分繁杂,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应该做好土石方工程项目基本设计,即结合地形条件、自然条件等因素,合理设置土石方工程的施工量,
并做好施工布置工作;其次,设定科学合理的技术指标,技术指标的设定是发挥土石方技术实效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土石方工程项目施工之前,我们就遵循工程基本设计内容,制定合理的技术参数,譬如在填土区挖掘过程中,我们应该按1:0.5~1:0.75对临时土质边坡进行放坡,同时采取加固斜坡土方的措施。最后是合理控制土石方施工质量,一是要严格控制土石方施工材料,对施工材料的性质、防渗料的含水量、粗粒含量、塑形指数等参数进行严格抽检;二是避免使用易溶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强风化石料等劣性不稳固的材质。一言以蔽之,土石方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合理使用土石方技术通常能够为建筑工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2.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技术
现目前,钢筋混凝土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浇筑建筑结构之中。在建筑工程中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进行绑筋支模,即用铁丝将钢筋固定成为想要的结构形状,然后再将建筑结构的模板覆盖在钢筋骨架外面,最后将混凝土浇筑进去。从整体上将,钢筋混凝土技术的使用还具有以下工艺要点:其一,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摊铺技术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沥青混凝土摊铺技术是钢筋混凝土技术的工艺要点之一,其中主要包含了浇筑、分层连续浇筑(即根据基础深度进行分段连续浇筑混凝土,并保持每段浇筑长度的距离在2m~3m之间)等技术要点。其二,板式筏板钢筋混凝土基础。其技术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式基础的布设、钢筋绑扎(保证撑铁规格不小于20mm)、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
3.钢结构厂房施工技术应用
钢结构厂房是现目前工业建筑常见的形式,也是建筑工程项目类型之一。在各地区地面建筑设施改造及社会环境生态化改造的背景下,切实有效运用钢结构厂房则显得至关重要。钢结构厂房施工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技术要点:其一,吊装前准备工作,即在钢结构厂房安装之前进行准备工作,其中主要包括顶面预埋钢板的建构、检测安装基础轴线和标高、检测钢构件连接处砼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等工作。其二,钢结构吊装工作,即利用土建木模板安装夹具、固定钢架中心基准点、测量螺栓标高、固定结构等工作。其三,主体钢结构安装,即首先利用吊机将绑扎好的部件调离地面20cm,然后将钢柱放下到离安装面40-100mm处,最后在指挥吊车下降,把柱子插入到锚固螺栓临时固定,经过检查校正后脱钩安装。其四,柱的校正。即利用两台经纬仪器,对钢柱的位置进行检测校正。其五,钢梁安装。首先利用四股钢丝绳将钢梁绑扎起吊,保持两钢丝绳的绑扎点距离为9米,然后取起吊角α=30°、安全系数K=8、直径Φ=13mm的6*37型钢丝绳将房屋的主体结构进行安装。其六,高强度螺栓的安装,即按照一定的顺序对高强度螺栓施拧,保证期矩值符合设计要求。
三、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
1.进一步优化管理组织规划
要做好施工管理,首先要科学、合理、系统地组织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策略,充分、全面地整合各种施工资源。其次,细致研究,结合施工方案和具体施工条件,明确施工管理规划。最后,精心组织规划,妥善部署施工管理细节,促进项目顺利进行。
2.全面落实安全管理措施
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远远超过泰山。它不仅是保障职工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保证建设工程有序施工的有效途径。鉴于此,在施工现场施工管理中,应认真落实安全管理措施。首先,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从安全意识培训、安全技能培训、施工SAF等方面构建多维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管理评价。其次,建立施工管理、监理部门和施工监理的主体安全管理小组,并对安全管理任务进行了细分,将安全管理工作付诸实施。最后,严格制定安全管理责任制,对不到位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安全管理和责任追究,以实现自身安全管理的不足,提高安全生产效率。
3.加强施工现场人员管理
人事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一部分,它主要用于施工人员的有效调度,使所有工作人员都能处于正确的位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管理者应该更清楚地了解现场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个人能力。其次,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最终指导施工人员有效地完成工作。
4.强化施工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在施工现场施工管理过程中,应做好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然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通过有效的质量检测技术对建设项目的总体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开展技术交流会,对人员进行技术交流,提出和解决相关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和施工中的各种技术问题,并及时加以纠正。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相关单位必须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加强施工管理,只有抓住这两个方面,才能不断提高建设项目的质量,使建筑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永忠.探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施工技术,2013,5(3):102-103.
[2]颜俊.建筑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分析[J].江西建材,2012(6):285-286.
[3]王宇.探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J].门窗,2016(5):120-120.
论文作者:马龙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土石方论文; 技术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