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新热点、新动向——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暨北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论文,经济学论文,热点论文,论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定稿日期:2015-04-01 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暨北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第四次研讨会,由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作领导小组、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理部、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承办,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经济编辑部协办,于2014年11月23日在北京理工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以及北京理工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和高校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议题包括重点发展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经济、社会、生态危机与当代资本主义;资本积累与空间生产、分配正义等。 一、国内经济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 2014年7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与会学者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1.经济理论政策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国光指出,不仅政治和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领域存在阶级斗争,经济领域同样存在。第一,经济基础领域的阶级斗争,不仅在私有企业和某些异化的国有企业中,还在马克思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激烈斗争中。这些针锋相对的纷争实质是当今中国社会不同利益集团势力的对决。第二,运用辩证法、两点论看待市场与政府的问题。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是有限制的,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导向性作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中,决定资源配置的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第三,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加强、壮大国企。要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允许私有资本参股甚至控股国有企业的同时,允许国有资本参股甚至控股私人企业;加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第四,防止“经右政左”导致社会分裂。“经右政左”理论上是一对矛盾的概念。社会主义经济受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侵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会变质,政治思想上亦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状况,也会导致政权颠覆。 中国社会科学院程恩富在主题发言中评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理论热点和政策。首先,他认为,国内外学者对财富收入分配研究新进展中,所提出的解决全球性两极分化的措施是资产阶级改良措施,不能根本解决财富分配问题。要重点变私有制为公有制,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分配不公。其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存在两大争议问题。(1)如何正确理解混合所有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继续加大对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支持力度。(2)在正确理解“市场决定论”方面,必须区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决定论”与新自由主义“市场决定论”的本质区别。再次,塑造经济新常态是一个方针性的重要经济思想和政策思路。不仅经济增长速度保持新常态,对外开放、粮食安全、核心技术自主产权、区域经济发展、调整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等也应塑造新常态。最后,要关注和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阶级、阶级分析方法和阶级斗争的理论,使之成为理论发展新常态。 中国人民大学胡钧在主题发言中批判了当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地位没有因党中央的一再强调而稳定树立,相反被边缘化现象严重。他指出,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错误地认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讲阶级斗争,对实现我国当前经济建设不经世致用,而现代西方经济学最为有用。而二者区别的关键是用什么标准判别有用和没用,对谁有用。现代西方经济学只限于为单个资本家企业主在竞争中获取利润服务,丧失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揭示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阐明它怎样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财富的更快增长。在党制定有关经济发展大政方针上,都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指导。 云南财经大学薛宇峰认为,在价格层面上进行利润率变化的实证检验,与极力否定劳动价值论的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一贯的研究方法并无根本的区别与差异,试图以此来否定马克思的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是无法得逞的,枉费心思。 南开大学刘凤义认为,产业升级与劳动关系的关系,本质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具体内容。产业升级是生产力层面的问题,但它一定是在具体社会生产关系中进行的。抛开劳动关系搞产业升级,不可能是可持续发展观下的产业升级。要使中国的产业升级具有可持续性,必须结合中国生产关系来考虑这个问题。在产业升级中把握中国劳资关系问题解决,命门不在私营资本身上,而是在国有资本和外资资本身上。 武汉大学王今朝从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论证了经济学的政治性。首先,阶级斗争理论是邓小平政治经济学的逻辑基础。其次,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是邓小平经济学的政治保障。使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结合当前对立面、社会和党内情况,必须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可采用专政、组织、教育三大手段。 东北师范大学孙业霞从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出发来看外汇储备具有价值尺度、国际购买手段、国际支付手段和财富的绝对社会化身这四项国际货币职能,并认为我国已有外汇储备可以满足国际货币职能。 2.混合所有制经济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卫兴华指出,应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弄清和搞好混合所有制经济。第一,从理论上明确混合所有制的经济性质。所有制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不同的问题。分清所有制的存在形式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股份制或混合所有制性质及其作用。第二,发展混合所有制遵循既定的目的。既有直接的具体的目的,又有总的战略性目的。不能偏离作为指导思想的战略性目的。第三,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应是双向混合。即私有资本可进入国有企业持股;同样,国有资本和集体资本也可进入私营企业持股。这才真正成为“交叉持股”。重点在国有经济,关键问题是控股问题。 武汉大学龙斧指出了“混合所有制经济”与“资本混合型企业”的根本区别。第一,“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是指在国企中混入私有资本、让私人老板成为国企所有者之一的“资本混合型企业”。第二,企业“股份制”和“上市”不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第三,不应把“资本混合型企业”与“混合所有制经济”混为一谈。第四,运用“资本混合”的方法对国企进行改革,不会带来高效率高效益的发展。第五,对中国国企“资本混合型”、私有化改造,与中国国企效率效益的政治属性背道而驰。 中国人民大学张旭认为,我国当前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和发展中应注重提升劳动者在生产和分配中的地位;科学认识混合所有制在实施中可能出现的损害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可能性和危害,通过有效地规制措施使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能够真正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3.城乡发展一体化研究 山东财经大学冯道杰就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应完善集体层面统一经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农村“第二次飞跃”。完善集体层面统一经营重点是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 河北省社科院覃志红从空间正义视角探讨了新型城镇化发展。当前,要在城市空间生产的优化与重构中打破固有利益格局,正确认识政府与市场在城市空间生产中的角色及其相互关系,使得中国的城市化符合“空间正义”的价值,实现城市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二、当代资本主义研究的范式危机问题 2008年始于美国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卷土重来,资本主义内在矛盾逐渐深化,再一次证明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原理不会过时。与会学者围绕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生态危机与后危机时代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1.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刘美平指出,资本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虽然千方百计通过全球化方式不断在转嫁危机,以期实现资本主义在时间中得到延伸、在空间中得到拓展的目标,但是,这种延伸和拓展的结果却引发了更复杂、更深刻、更难以治愈的多重危机。多重危机的同时爆发不仅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还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深重罪孽和资本主义运行模式的根本缺陷。 北京理工大学宋宪萍认为,资本循环理论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系统性图景,资本循环运动蕴含了资本自我发展和再造的历史生长可能性。而金融化和空间化作为资本循环修复方式,会使镶嵌在资本循环中的各种矛盾因素不断激化,促使循环系统本身不断被迫脱离有序均衡状态,不仅不能修复资本循环的断裂,反而会加剧资本循环的断裂。 中国社会科学院宋丽丹认为,资本积累的内在矛盾使然,“中产阶级”的多数成员从1970年代开始就入不敷出、举债消费甚至破产。“中产阶级危机”暴露了它的大部分成员其实是无产阶级的事实,资本积累的逻辑必然导致资本主义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历史发展趋势没有改变。 2.资本主义生态危机 中国人民大学沈尤佳认为,西方世界对地球生态和自然环境退化方面的干预陷入停滞,恰恰用事实说明资本主义和生态可持续性的不可兼容性。因此,环境问题的改善与根治无法在一国内部实现,生态社会主义迫切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革新,借力全球化趋势,实现全球政治经济制度的根本转变。 江南大学张乐指出,资本逻辑是资本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是在谋求利润增殖运动中所展露出的内在规律及必然趋势。资本的贪婪秉性和生态的永续旨趣相抵牾,其扩张的短期行为亦和环保的长久理念相背离。与此同时,资本社会狭隘功利的价值生产更是将原本充裕的生态财富消磨罄尽,酝酿许久的生态危机连同其他危机的一并迸发势必会触及人类存续的红线。而消解资本逻辑引致的生态风险之可能路径便是当下遵奉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3.后危机时代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王朝科认为,经济学家和政策研究把国民收入作为研究两极分化的逻辑起点,存在许多致命性的错误。缩小贫富差距、消除两极分化,应回到马克思,还原马克思工资理论的本质,把社会净财富作为分配的客体,作为研究分配问题的起点,使劳动力所有者真正享有参与社会净财富分配的权利。最为根本的是必须重建分配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凯旋强调金融危机爆发后,劳资冲突在诸如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等南欧国家大规模集中爆发。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形势仍尚未完全好转,随着以灵活就业和放宽解雇限制为特征的劳动力市场改革的深化,不排除近期内南欧有再度爆发大规模罢工抗议活动的可能。 山东大学焦佩指出,韩国复数工会制度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以理念为区别、集体谈判一元化。复数工会制度的建立,一方面提高了韩国劳动者的组织性和代表性,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劳资纠纷和劳动委员会的责任,经验和教训并存。由此可见,要建立成熟的复数工会制度,工会间的自律和合作是关键。 三、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动向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演变以及经济全球化,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动态也呈演进趋势。与会学者围绕理解与反思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左翼理论人物著作进行了激烈地探讨。 1.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 曲阜师范大学刘刚认为,优势生产条件和交易条件是形成企业“效率差异”和“结构性稀缺”的关键,竞争优势归结为从生产和交易两个方面制造效率差异和结构性稀缺的“四维空间”模型,将波特止步于经验总结和战略分析的“竞争力——价值链”研究推进至理论层面。 中国人民大学包大为认为,当资本的社会属性被资本私有制所构想的自由放任的市场所遏制,关于资本所有权的正义性问题,就被凸显为现代政治经济学和政治哲学的重要议题,而关于公有制为核心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论证也就成为了关乎正义的必然理论诉求。 2.西方左翼学者理论评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梁海峰认为,日本马克思主义学者望月清司以文本为原点,通过对马克思思想形成过程的分析,得出“市民社会”概念是串起马克思关于“共同体”—“市民社会”—“社会主义”这一历史认识,理解和预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一未来历史过程的“应有之物”。了解望月清司“市民社会论”的分析方法,不仅有助于我们阅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还能回答对已经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受到的某些质疑。 中国社会科学院刘道一认为,当代经济地理学领域的最显著“转向”是1970年代开始的由激进地理学社群在人文地理学论域下引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认识、方法。在这一理论思潮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形态就是大卫·哈维在“希望的空间”的议题下,主题化为“社会正义与城市”的城市—环境—阶级的广域论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周淼指出,国外左翼学者关于“反市场的资本主义”的论述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历史上的资本主义不是自由竞争、自然发展的产物,而且是反市场的。第二,自我调节的市场是个神话。这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和启示是:首先,我们改革的目标不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其次,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第三,要注重正确发挥政府作用。 此外,南开大学孙寿涛、中国社科院许敏分别就国外左翼学者Jerry Harris的论文《全球垄断与跨国资本家阶级》、Kristin Plys的论文《金融化、危机和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进行了述评。标签:混合所有制经济论文; 中国社科院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经济学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论文;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论文; 经济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经济学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社会资本论文; 政治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