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不断提升,使得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城市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需求,房屋施工中应合理的使用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以发挥其最大的作用,规避房屋结构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实现节约资源的效果。
【关键词】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房屋施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材料、工艺涌现。为从根本上提高房屋施工的质量,延长建筑物体使用的时间,就需要对施工事故实行控制,确保建筑物体的安全和可靠[1]。合理的使用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延长建筑物体使用的时间,推进建筑工程的良好发展。
一、房屋施工中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的概述
(一)预应力孔道布置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孔道施工的时候,预应力筋孔的直径应控制为比钢丝束/钢绞线束外径大5mm。同时,孔道实际的面积应比预应力筋直径的面积小。预应力筋孔道最小的直径距离,应占据粗骨料直径的70%以上,主要的目的为确保孔径的稳定。曲线筋孔道施工的过程,纵向直径的距离应比孔径大。此外,振捣阶段,水平的方向直径的距离应在2个孔径左右。
(二)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施工过程,应结合施工技术的特点进行施工。主要的特点:施工跨度大、框架自重大、层高,所以实际施工的阶段,应全面考虑到筋张拉情况、楼板和次梁载荷现象,对预应力框架承载力实行准确的计算,进而确保房屋建筑的整体结构能保持稳定、安全[2]。底层框架梁支撑的过程,需充分做好地基的处理工作,防止因不均匀沉降对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构成不良影响。房屋建筑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底模板起拱值,通常比较小,大概占据全跨长度的5%左右。预应力框架梁施工阶段应用的侧模板、楼板模板,预应力筋张拉前需将其全部拆除,进而确保紧张拉力的释放效果,防止对建筑结构构成不良的影响。混凝土框架浇筑时,应对振捣设备进行严格的控制,防止振捣设备受损,产生漏浆的不良现象。与此同时,因为梁端锚固区钢筋非常密集,振捣过程需选择直径较小的振动棒实行振捣,防止张拉过程导致预埋钢管产生凹陷的质量问题。波纹管出现漏浆现象,容易导致孔道发生阻塞,这时应在混凝土浇筑后采取通孔设备通孔,也可采取高压水冲孔。若混凝土浇筑前,预应力束穿孔,混凝土浇筑过程就需要在第一时间实行拉动预应力束,防止发生漏检隐患产生预应力束同波纹管产生粘结情况,确保孔道的通畅。
预应力框架梁浇筑时,应保证浇筑的连续和完整性,防止施工缝和质量问题出现。预应力筋垂直的位置,多通过固定架的方式进行控制,预应力筋水平位置需保证顺治,不可产生偏差。各项工作就位、固定后,泌水孔应合理的设置于波纹管最高的地方、两端位置。排气泌水孔施工的阶段,应在波纹管上方设置一个直径为20mm的圆孔,然后在开口部分通过带嘴塑料压板、海绵对其实行覆盖。最后,以钢丝网将其固定于波纹管上,接头的四周通过胶带做好封闭工作。规避漏浆现象出现。
(三)预应力钢筋结构施工技术
混凝土钢筋结构在施工的过程,应确保框架梁预应力筋弯位置合理的设置加密的箍筋,同时可顺着弯折的部位合理的布设钢筋网片,进而有效的提高预应力筋弯折部分混凝土结构的稳定和牢固。房屋建筑框架梁宽度低于350mm时,不必设置四肢箍,主要的目的为规避预应力筋孔道产生碰撞情况。框架梁横截面的高度范围内,不可产生集中的荷载作用,可在对应的部位合理的添加箍筋,禁止使用吊筋的方式,避免预应力筋孔道产生挤弯所致房屋结构不稳。
二、房屋施工中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具有较多的特点:易于对建筑裂缝实行控制,将建筑物体控制在极限的状态下,防止出现严重的裂缝问题,且使用的性能较好;施工前,能结合设计内容实行预制,亦可实行现场浇筑,不需要预留穿筋和孔道、灌浆,施工工序简单,能有效的缩短施工时间;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自身比较轻便;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防火和防震性能。
1、材料的准备
施工过程,施工企业应结合相关的要求将各项施工材料准备好。主要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钢筋、锚具、张拉设备等。结合施工规范,选择检验合格的钢筋,对于检查合格的钢筋应随机实行抽样检查,钢筋不可有死弯、钢丝不可有接点,并应具有较强的防腐蚀性、抗压性能,进而确保钢筋的使用寿命;锚具(K)的选择,应满足锚具在于其的效率系数范围,K≥0.95K。锚具极限拉力总应变(Q),Q≥2%。锚具的减压量(N):N≥0.1M,且N≥10;电动油泵、挤压机、千斤顶,均为张拉设备,为保证张拉设备的质量达标,使用前应通过专业人员标定,以便确保相关设备的精确。
2、在钢筋工程中的应用
赶紧工程,即为制作预应力筋的过程,主要为预应力筋下料、预应力筋铺放。下料的时候应全面的了解钢筋类型、锚具的型号、张拉和挤压设备、施工的方法等内容,下料过程应确保预应力筋和承压板保持垂直,利用砂轮设备将预应力筋完全切断,以保证横截面的光滑[3]。
3、在混凝土浇筑中的应用
混凝土浇筑前,相关的施工人员需结合设计图纸的内容,对预应力筋的排放进行检查,并按照固定端、张拉端的要求进行灌注。同时,需待隐蔽验收后,实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施工的过程,应确保混凝土经一段~另一端浇筑。因为浇筑时间较长,应通过专业人员进行监督和检查,以保证浇筑的安全。
4、无粘结钢丝束张拉施工
预应力筋,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张拉端。张拉控制应力的强度,控制在0.7,混凝土的强度等级≥80%,避免拉伸长度高于理论计算值的10.2%。
总结: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为房屋施工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其可有效延长建筑物体的使用时间,还能节约资源,从根本上降低混凝土、钢筋使用的寿命。为此,应合理的使用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于房屋施工中,以此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海.房屋建筑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研究[J].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2015(5):240—240.
[2]蒋亚平.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结合科技产业带新能源研发中心厂房工程[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14):12—12.
[3]胡大霖.预应力施工技术房屋建筑中应用[J].当代青年月刊,2015(8):332—332.
论文作者:俞杰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1
标签:预应力论文; 孔道论文; 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钢筋论文; 框架论文; 过程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6月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