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报告助推联合国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安南论文,联合国改革论文,报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2003年美国绕开联合国擅自发动伊拉克战争以来,联合国的无能无力被暴露无疑,通过改革增强联合国的作用便成为当务之急。2004年12月2日,联合国“威胁、挑战和改革问题高级别小组”向安南秘书长提交了《一个更安全的世界:我们的共同责任》的报告(简称“名人小组报告”)。在该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的基础上,2005年3月21日,安南秘书长正式向第59届联大提交了全面的联合国改革报告——《大自由:实现人人共享的安全、发展和人权》(简称安南报告),希望务会员国能在今年9月召开的联合国首脑会议上达成共识,实施改革。国际社会高度重视联合国改革,也极为关注安南的改革报告。
安南报告的主要内容
概括来讲,安南的报告就是“三大自由”和“一大改革”。所谓“三大自由”,是安南效仿二战时期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所提出的“四大自由”说(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安南主张发展、安全与人权三者密不可分、三位一体,并以“三大自由”作为这三大领域的追求目标。具体而言:其一,以侧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来保障“免于匮乏”的自由;其二,以国际安全合作来保障“免于恐惧”的自由;其三,以促进人权的国际保护来保障“尊严生活”的自由。所谓“一大改革”,即以扩大安理会为核心的联合国机构改革,这既是联合国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世人关注的焦点。虽然安南报告并未给出安理会扩大的具体方案,但他强烈敦促各国积极考虑采纳与选择“名人小组报告”所提出的两种方案。
安南报告的四大特色
安南的报告具有四大鲜明的特色,第一,不回避矛盾,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与时代感。安南报告将发展与“免于匮乏”的自由放在“三大自由”之首,这反映了当今世界南北之间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国际社会面临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发展的迫切需要。因为对国际社会尤其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为此,安南报告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一是呼吁发展中国家尽快制定并实施符合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发展战略;二是敦促各发达国家进一步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官方发展援助,并将其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逐步增加到0.7%,以及进一步减少发展中国家外债;三是呼吁世贸组织成员国应对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出口提供免除关税及配额限制的市场准入,以改善其外贸环境。而针对极为敏感的使用武力问题,安南报告主张其决定权在安理会,并指出安理会对国际社会所面临的潜在但非紧迫的威胁有权使用武力,建议安理会就是否核准或授权使用武力通过一项明确的决议。另外,安南报告将国际合作反恐与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作为其安全领域的重点,以此争取“免于恐惧的自由”,以及大幅提升人权事务在联合国的地位,建议成立人权理事会,以维护“尊严生活的自由”。对这两大自由的关注,较好地反映了21世纪国际安全环境的新变化,以及国际人权事务重要性与日俱增的新现实。
第二,较好的平衡性。身为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需尽量兼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利益与不同关注重点,平衡南北双方的不同需求,报告则较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如既注重发展中国家最为关注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也突出了西方发达国家所强调的反恐防扩散与人权事务;关于安理会的扩大标准,安南报告赞成“名人小组报告”所提标准,即“让那些在财务、军事和外交方面对联合国贡献最大的国家,更多地参与决策;应让更能代表广大会员国、特别是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参加决策进程。”这即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保持平衡,其中前者是重视发达国家的所谓“国际贡献”,后者则是建议在安理会增加更多发展中国家代表。安南报告总体而言是各方利益平衡与相互妥协的产物,基本上照顾到了国际社会的方方面面。
第三,很强的时效性。读安南报告可处处感受到时间紧迫、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危机感。如针对最为棘手的安理会扩大问题,他强烈要求各国应在2005年9月联合国首脑会议召开前作出具体决定,即使“各国届时无法就此达成协商一致,也绝不能推迟采取行动”,敦促极端贫困的发展中国家应在2006年前制定并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呼吁各发达国家最迟应在2015年前将官方发展援助增加到其国民生产总值的0.7%,并在2009年先达到0.5%;敦促世界各国应在2006年9月第60届联大结束之前缔结一项全面的国际反恐公约等等。
第四,同时也是安南报告的最大特点,具有强烈的改革性。不管是提议以一个规模较小的常设人权理事会来取代现在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还是成立新的建设和平委员会;不管是扩大安理会,还是修改联合国《宪章》,主张废除其中的“敌国条款”、“托管理事会”与“军事参谋团”条款;都凸显了改革这一特点。
安理会扩大方案前途未卜
安理会扩大方案悬而未决,有关各方竞争激烈。第一,安南报告只是对“名人小组报告”两套方案笼统地表示支持,却未指出安理会扩大到底将以哪一套方案为准。安南明确指出,如增加新的常任理事国,其将不具否决权。目前看来,增加新常任理事国的A方案因得到“有望”成为“新常”的国家以及某些大国的支持,故有一定的胜出可能。而不增加“新常”的B方案则得到众多发展中国家认可,既有其合理性,也有胜出的某种可能;第二,日本处心积虑争当新常任理事国。日本自认为按“贡献”标准其表现“突出”,安理会“新常”非其莫属,并采取了所谓“远交近攻、迂回制胜”争夺策略。日本争取“新常”现已得到美国、法国以及一定程度上安南秘书长的支持,其一方面联合德国、印度与巴西等“志同道合”国家,另一方面凭借强大经济实力,大力拉拢其他发展中国家,全力角逐安理会“新常”地位。与此同时,日本却不惜在历史问题与领土争端上对邻国采取极端自私的强硬政策,在安理会扩大问题上有恃无恐,罔顾邻国的感受与民族感情,这其实是在奉行鸵鸟政策。日本的如意算盘是先取得无否决权的新常任理事国席位,日后再徐图否决权,最终成为“名正言顺”的大国;第三,有关各方壁垒分明,安理会改革存在三种前景。1.由于有关国家斗争激烈、矛盾尖锐、分歧严重,国际社会难以在2005年9月联合国首脑会议前就此达成一致,故而维持安理会现状,推迟改革。2.在“名人小组报告”所提两套方案中选择其中一种。对此,日本、德国、印度、巴西已经结成所谓“四国集团”,支持增加“新常”的A方案,四国都争当常任理事国,并打算在4月份要求联大通过安理会改革决议;而韩国、巴基斯坦、加拿大、澳大利亚、墨西哥、阿根廷与意大利等则组成所谓“咖啡俱乐部”,这些国家对其“劲敌”可能成为“新常”甚为不满,因而赞成不增加“新常”的B方案。3.对“名人小组报告”所提两套方案加以综合,在这两套方案基础上产生新的第三方案,且被大家普遍接受。总而言之,有关国家围绕安理会改革的一场“恶仗”恐难避免。
联合国改革难以一帆风顺
受诸多因素影响,联合国改革难以一帆风顺,主要原因有:1.美国态度暧昧,美对联合国改革采取何种政策仍是变数。例如,美国对于安南主张由安理会来决定是否使用武力颇不以为然,担心这将束缚美国的手脚。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埃瑞利在3月21日例行记者会上虽一方面表示美国欢迎该报告及欣赏安南秘书长的努力,但在关于使用武力及先发制人的敏感问题上,却固执己见、寸步不让。他强调国家有权预先自卫,而对由安理会通过有关使用武力标准的决议深表怀疑。另外,布什总统任命强硬派的美国国务院副国务卿约翰·博尔顿出任驻联合国大使也让人感到不安。博尔顿是美国新保守派与单边主义的干将,其一贯对联合国不屑一顾,他的走马上任将对联合国改革产生何种影响尚有待观察。2.如前所述,围绕安理会扩大方案,安理会“新常”各候选国之间、“四国集团”与“咖啡俱乐部”之间、安理会现“五常”之间,彼此利益不同,分歧严重,这必然会左右联合国改革进程。3.安南本人的政治前途堪忧。由于安南之子已被牵扯进联合国与伊拉克“石油换食品”计划丑闻之中,安南自身形象与信誉严重受损,美国某些保守势力甚至要求安南辞职。安南正深受其子丑闻的困扰,这也将对联合国改革产生不利影响。
总之,安南急于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与成员国首脑会议之际对联合国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报告反映出其急欲改变国际政治现状的强烈愿望,但受各种因素掣肘,安南报告难以在短时期内被国际社会所采纳,联合国改革仍然任重道远。
标签:联合国秘书长论文; 联合国论文; 时政外交论文;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