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巴陵医院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宫颈环形电切术在宫颈糜烂伴宫颈管炎中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合理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 年1 月至2016 年9 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糜烂伴宫颈管炎患者6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接受常规高频电波刀(LEEP刀)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n=30)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小环形电极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 %,对照组为73.33 %,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29±0.76 d,对照组为6.58±1.14 d,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环形电极切除术可有效提高宫颈糜烂伴宫颈管炎治疗效果,对于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宫颈糜烂;宫颈管炎;宫颈环形电切术
【Abstract 】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different cervix of cervix for cervical erosion in cervix,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clinical and reasonable selection. Methods between January 2016 and September 2016,our hospital 60 cases patients with cervical erosion with cervical ibr,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method,the control group(n = 30)underwent conventional hf waves(LEEP knife)treatment,treatment group(n = 30)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using a small circular electrode resection treatment,compa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 the treatment was 93.33 % and the control group 73.33 %,P < 0.05;The aver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as 4.29 + 0.76 d,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6.58 plus or minus 1.14 d,P < 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e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 resection of the small ring electrod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ervical erosion with cervical ibr treatment effect,to shorten the treatment time,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process of treatment has a positive role,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 cervical erosion;The cervical ibr;Cervix loop cutting
慢性宫颈炎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宫颈糜烂、宫颈管炎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工作。临床上对慢性宫颈炎的传统治疗方式多为冷冻、激光、微波和红外下凝结等治疗方法[1],其通过破坏糜烂部位的病灶表面单层柱状上皮,使其发生坏死脱落,进而为新生的复层鳞状上皮所覆盖,达到治疗效果,但是传统治疗方法其治疗深度有限,一定程度影响了其治疗效果。高频电波刀(LEEP刀)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手术技术,其可有效克服传统治疗方法的弊端,且术后并发症较少,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首选治疗方式,基于此,我院分别使用不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进行宫颈糜烂伴宫颈管炎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6 年1 月至2016 年9 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糜烂伴宫颈管炎患者6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0 例患者接受常规高频电波刀(LEEP刀)切除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30 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小环形电极切除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中已婚27 例,未婚3 例,年龄28~43 岁,平均年龄37.29±5.99 岁,病程1~6 年,平均病程2.39±0.72 年,对照组患者中已婚26 例,未婚4 例,年龄26~45 岁,平均年龄37.63±6.12 岁,病程1~7 年,平均病程2.58±0.83 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LEEP刀切除术进行治疗,即患者手术切除部位的深度和范围以及电刀的形状,应依据患者病灶部位的实际深度、具体范围以及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2]。常规进行点染色,于宫颈3点钟或9点钟方向进刀,沿顺时针方向对病变组织做360°旋切处理,切除过程中注意速度应缓慢、均匀,对于病变范围较大的患者可使用环形电极进行补切,切缘以保持在病变范围外3 mm左右处为宜,宫颈组织的切割深度以5 mm~7 mm为宜,宫颈管组织的深度以1.5 cm为宜。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手术的基础上采用小切口电极切除术进行治疗,即观察组患者在完成对照组患者手术操作后,将小型管电极置入患者宫颈管内部0.4 cm~0.6 cm位置[3],由内而外对宫颈黏膜性病变组织进行纵向切割,电切的范围仅控制在宫颈管的内、外口之间,深度应达到病灶部位下宫颈浅肌层,对于伴有宫颈息肉的患者,首先对息肉进行切除,深度到达蒂根部下2 mm位置,而后再对宫颈管黏膜炎症性组织进行切除。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和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评价指标。治疗效果评价,治愈:治疗后患者宫颈管位置的炎性增生物完全消失,宫颈表面恢复光滑[4],且恢复至正常生理形态,宫颈糜烂伴宫颈管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宫颈管位置的炎性增生物基本消失,宫颈糜烂部位改善>Ⅰ度,宫颈的肥大程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也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无效:治疗前后患者宫颈糜烂伴宫颈管炎的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者较治疗前恶化。
1.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住院时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χ2检验,治疗效果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住院时间和治疗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29±0.76 d,对照组为6.58±1.14 d,t检验结果为:t=-9.155,P=0.0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 %,对照组为73.33 %,见表1。
3.讨论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疾病和多发疾病,该病在已婚女性中较为多见,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之一。宫颈管病变由于病变部位较为隐匿[5],暴露较为困难,传统的冷冻、激光、微波等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手术锥切法虽然可以将宫颈管黏膜炎性病变和宫颈糜烂组织彻底清除,但是手术出血量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一定程度限制了其临床应用。LEEP刀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手术技术,其可实现环切术和锥切术等不同术式,对不同程度的慢性宫颈炎均可发挥理想治疗效果[6],同时也可以达到彻底根除宫颈管止血和病变的目的。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提示LEEP术在宫颈黏膜切除深度不够是导致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重要因素,在常规LEEP切除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小切口环切术,通过将小切口环形电极置入宫颈管4 mm~6 mm,有效的增加了宫颈黏膜切除深度,提高了手术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术后宫颈粘膜的恢复,缩短治疗周期;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说明小切口环切术可有效降低宫颈糜烂伴宫颈管炎患者LEEP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于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小环形电极切除术可有效提高宫颈糜烂伴宫颈管炎治疗效果,对于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黎明.LEEP刀联合瓦松栓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1):96-98.
[2]银庆兰.宫颈环形电切术不同术式治疗宫颈糜烂伴宫颈管炎的临床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2):100-101.
[3]吴伟玲.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干扰素栓及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0):117-118
[4]祝淑平.干扰素联合LEEP 刀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1):29-30.
[5]张书改,邢风琴,解燕昭,等.宫颈糜烂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现状研究[J].河北医药,2015,37(3):421-423.
[6]陈洁瑛,周红梅,陈红.LEEP 术中颈管黏膜环切预防术后宫颈柱状上皮外翻的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1):61-63.
论文作者:施仙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宫颈论文; 患者论文; 宫颈糜烂论文; 环形论文; 对照组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发生率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