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十分的迅速,土木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其直接相关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却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在人们对工程建设质量关注越来越密切的背景下,混凝土施工能否按照工程建设相关的技术标准与行业规范来进行,将直接影响整个土木工程的质量,更是决定了工程的投入使用的效果。由于混凝土适用于各种工程建设,且适用范围更是涉及到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决定了我们要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于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以确保土木工程建筑的品质,促进土木工程行业的长远发展。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工程施工各环节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工程建筑事业的发展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作为现代建筑行业的重要施工材料,混凝土在迅速发展的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施工技术也引起了建筑行业的重视。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之中。建筑行业所应用的混凝土种类和材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影响土木工程施工进度乃至工程质量的问题。为此,文章将混凝土施工分为前期施工、中期施工、后期养护三个阶段,逐一分析了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1建筑施工中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混凝土的强度是衡量整个工程质量的重要标准。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强度受到水泥的质量影响,换句话说水泥的强度越强,混凝土的强度越强,水泥的强度与混凝土的强度成正比的关系。在建筑施工中,不同环节对混凝土的强度要求不同,这就要求建筑施工对水泥进行标号,水泥标号的高低表示出水泥强度的高低,也就是混凝土强度的高低,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按工程的环节对混凝土强度的要求,配制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强度,注意水泥的标号,以免错用标号影响工程的质量,给施工人员带来安全隐患问题。
2土木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混凝土的配比问题
混凝土本身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保水性、粘聚性,在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供应商经常会因为原材料配比、水、化学外加剂等因素,生产出来的混凝土在质量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很难满足要求。因此,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相应规范或相关资料进行配制,并对其进行鉴定。一般情况下,对混凝土进行配制的时候,先对混凝土进行反复调配,调配时综合考虑经济利益,除此之外,还要保证其坍落度,偏差一般不超过配合比规定的0.5倍左右。所以,在工人配制材料及外加剂过程中必须严格把控。
2.2控制混凝土的搅拌质量
前期必须对混凝土搅拌时间、投料顺序、加水方法及外加剂的掺量进行合理调控,制定合理的办法,对提高混凝土的质量耐久性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保障。从开始投料到混凝土成型所经历的时间,除了保证物料均匀外还要保证颜色均匀,在保证质量和生产的前提下,根据搅拌机的型号、粗细骨料的种类,拌合物和易性的不同来确定。搅拌的顺序一般是:石子、砂子、水泥、化学外加剂,除了这些还应有一定的干粉外加剂和水溶外加剂,并且有先后顺序之分。经实验室鉴定在搅拌2min~3min干粉掺入效果最佳。而对于预制混凝土来说,它就是所谓的商品混凝土,是指在混凝土搅拌场中预制好的相当于成品材料,直接可以用在现场,它具有一定的优点。所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商品混凝土的浇筑方式:泵送与自卸。泵送是通过专用管道,再借助泵的动力来将混凝土进行传输,高度与距离的不同使用的方式也就不同,距离小一般用天泵,距离远则采用地泵,各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3.1混凝土材料控制技术分析
在工程施工前期,此技术是其核心步骤,且砂石、水泥与水作为混凝土的关键原材料,它们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混凝土施工的据图方案与施工技术的有效选择。在这里,水的选择就很丰富,与混凝土的强度及凝固性密切相关,对于混凝土实际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并且,相对于骨料自身的含水率以及水泥质量对于混凝土质量还有很大的影响,一般,通用水泥为惯用水泥,在制作混凝土的时候一定要依照水泥特性来进行制作方式的选择,且在水泥型号的选取上,应严格依照工程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对于水泥的储存要保证,要确保水泥储存区域的干燥性,避免水泥因为受潮状况进而造成变质,尤其是需要加强对于水泥型号的有效选择,并且对其实际的储存方式加强重视,从而确保水泥质量的合理控制。
3.2混凝土接缝以及切缝技术
在进行建设工程整体质量评估的过程中,此技术的水平高低是其核心标准,所以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应注意这几点:其一,在接缝技术的选择上应遵循建设工程的具体实际,冷热接缝、切削结束是其主要技术,然而要严格依照工程的主要特点来选择。其二,对于凝土接缝以及切缝技术的相关应用步骤一定要注意,如果混合材料不达标的话就要及时清理。其三,把控好工程的周围环境,例如在控制接缝周围的温度时,应确定在一定的规范标准内,此背景下,应对接缝地面的实际地表温度进行有效测量,且必要的时候,可应用合理有效的方法来对接缝地面的实际温度进行全面调控,进而确保此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3.3混凝土的浇筑技术应用
混凝土的浇筑技术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且技术要求高。在进行该项技术之前需要对浇筑模板进行仔细检查,并确保内部的钢筋和所埋位置正确,而对于外部的保护位置也要进行确认。在检查无错误后,要及时清理模板上的多余物,尤其是模板的缝隙要严格清理,并对缝隙进行填充。在浇筑的过程中,则要注意浇筑的连续性,切记重要出现中断,当然在连续的浇筑过程中也要确保整个过程的凝固性,浇筑应该是一层一层的进行,并按照一层凝固之后再进行下一层的顺序浇筑,同时要注意保持浇筑过程中钢筋表面的清洁性。当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有一项不可缺少的环节就是工程模板的拆除,在进行这一环节时,要先确定混凝土的施工达到一定的强度,如果在强度尚未达到之时就拆除模板,很有可能造成混凝土浇筑的变形。当混凝土强度达到时,要按照严格的拆除步骤进行拆除,当然,混凝土模板的拆除需安排在监理公司审批完之后。
3.4施工后期的养护技术
在土木工程施工后期,尤其是施工接近尾声之时,要对完成的混凝土表面进行养护。在进行养护工作时,要对混凝土表面的承载能力进行测定。当其承载能力达不到技术规范的要求时,要杜绝一切人员的靠近,同时也要停止一切在该混凝土表面进行的工作,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在工程建设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后,养护工作就要及时进行,可以在混凝土表面洒适量的水、铺设塑料薄膜或者喷洒防护剂的方法来对其进行养护。洒水可以让混凝土表面维持湿润,减慢水分挥发的速度,从而让混凝土凝固程度内外保持一致,避免内部裂缝的产生。而铺设塑料薄膜则可以减少风对混凝土表面水分的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使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现阶段,土木工程建设突飞猛进,对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希望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飞飞.浅议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3:223-224.
[2]钟奇.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09:205.
[3]李帅,谭钰刚.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3:279-280.
[4]蔡洪.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7,16:100+105.
论文作者:张应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8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泥论文; 强度论文; 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模拟》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