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路市政化改造项目在我国城市发展中越来越常见,横断面设计作为一项重点内容,应结合交通工程设计、道路工程设计、市政工程设计、景观绿化设计等展开综合分析,切实保证道路设计规范、合理。
关键词:公路;市政化;改造设计;问题
1公路与市政道路的差异分析
公路和市政道路在功能定位、规划设计、附属设施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最终体现在横断面组成上。(1)功能定位差异公路主要为长途客货运输服务,服务对象以机动车为主。划分公路等级参照的交通量、地形条件、服务水平、通行能力,主要都是针对汽车而言,强调“以车为本”。市政道路位于市区,将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视为同等重要的服务对象。作为给排水、燃气热力、电力电信、照明、绿化等附属设施的载体,市政道路属于城市公共生活空间的一部分,注重人的感受,强调“以人为本”。二者功能定位上的差异,决定了在公路市政化改造时,除应满足既有过境机动车交通需求外,需同等满足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交通需求,为管线等提供走廊空间,为城市居民提供公共生活空间。(2)规划设计差异公路的规划要服从社会经济的长远规划,根据交通量分布制定路网规划,根据汽车交通量的大小确定建设规模和标准。而市政道路的规划,必须服从城市的总体规划,与城市给排水、燃气热力、电力电信、照明、绿化等附属设施紧密结合,服从和服务于沿线的土地开发。在设计方面,公路位于城际之间,平、纵、横面设计主要受制于地形因素。市政道路位于市区内,平、纵、横面设计与道路两侧建筑密切相关,主要受城镇规划和地物控制。可见,公路市政化的改造须服从城镇总体规划,充分考虑沿线即有建筑物,注重减少征地拆迁。
2公路市政化改造的原则
2.1市政道路设计要体现城市特色
道路是一个城市的形象,而这个城市本身的特色便是市政道路设计工作的重点。当前,市民均希望城市应该具有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标志性建设。所以,市政道路建设的工作应在不损坏城市原有自然形象面貌的前提下以最大可能地限度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使得城市在原有形象特点的情况下可以更快地发展。
2.2 市政道路设计的功能性
一个城市的市政道路要集多重功能于一身,要从便捷性、外观性、实用性等多重性造就一个能适合城市、适合市民发展的优良环境。道路的实际性要有实时的表现,要让市民可以切身体验到市政道路设计的便利性,使得人们的生活与市政道路站在同一起跑线。
3公路市政化改造设计
3.1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城市道路通行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由于非机动车道高峰期较为集中,在非高峰时间段内非机动车道的使用率则比较低,因此可以采用人非共板的设计措施进行设计。通过将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铺设在同一个平面上,并使用不同的颜色进行铺装区分,使非机动交通和人行交通互相借用车道,节省道路空间。而对于景观性道路,主要设置行人休闲景观,则不宜设置人非共板。如果道路两侧位于火车站或商业用地,行人比较密集,这类道路机动车辆相对来说较少,但人行的交通量较大,此时可使用人非分离方案。
3.2设计城市快速化道路
道路建设中最高级的存在便是快速道路的设计,快速化的道路可以为长时间出行者带来便利,减少他们的行驶时间,增加他们的行驶效率,这样从另一个方面也降低了他们疲劳驾驶的可能,降低了事故的发生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更好地建设快速化的道路,建设者必要首先了解城市的整体规划布局,根据城市发展的必然性和城市居民长时间行驶的需求性建设最为实用的快速化道路,在确保安全节能的前提下保证道路为人们最大限度的带来便利性。若要建造好快速道路,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不仅要提前勘测好环境还要做好广泛的民意调研,设计出多种方案,然后进行实地的模拟,选出最优的方案,然后再从选材、建造上严格把关,争取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建造出最好的公路,减少市民出行的后顾之忧。
3.3结合城市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
在道路设计的实际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因地制宜地对其进行设计和规划。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城市的自然条件,不仅可以使得城市市政道路设计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还可以有效地突出其地理风貌,更可以大大节省城市市政道路建设的成本。
3.4城市景观街道的设计方法和策略
对于城市景观性市政道路的设计,最主要的原则就是结合城市的地理风貌和周围的自然景观,使得道路的设计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突出自然环境的美感。比如道路两侧的护栏和绿化设计,整体色调要与周围环境相一致,不能过于突兀,从而保证人们可以得到美的享受。
3.5人行道的设计
人行道是道路必须设计好的部位,保证人的安全同时,还要方便出行,人行道的设计一要在不影响车辆通行的情况下,可以按照通告量大小,在合适的路口架一座桥,确保南北方向行人通行,高架桥需要在机动车道下方,右转弯人行道也用右转弯机动车道方法把东西与南北方向连接。这种设计方式,不但能够确保行人通行,更方便了转弯需要,通常人行道左转弯会设计一个转盘。有一些行人不需要穿过十字路口就右转弯,那么还可以在地面的生活区进行环路绕行。
3.6市政道路绿化与排水
道路需要全面进行绿化,达到美观实用,但是,当前,我国城市道路绿化千篇一律,景观雷同,没有科学的设计,更没有先进的理念做指导,整体设计零散,没有规则,所有的街区面貌都大体相同,没有个性化的设计,当前城市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较多,比如景观没有地域性特征、园林美化和观赏效果不理想、忽视植物地域性适应性。道路绿化在自然与城市和谐上结合的不好,没有体现出城市的文化、地区的特点,只有全面根据城市定位与特点进行绿化设计,才能提升城市品味,解决自然与人文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市政道路设计中,排水问题则显得至关重要,车行道排水有双坡排水和单坡排水两种形式,车行道宽度足够时,一般是双坡排水设计,这样能够全面减少地表水在道路表面径流时间,使路面上的积水能快速得到排除。人行道排水不能影响行人通行,进行设计规划时,通常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面向行车道设计出口。保证人行道积水快速排除,人行道横坡设置时,需要全面做好坡度设计,一般会朝向车行道进行排水设计,这样降落到人行道上的雨水能够快速通过横向坡度自流排到车行道边雨水口,使积水能够快速排除,保证人行道方便通行。二是路两侧设置挡土墙。通常为了保证不影响交通出行,需要在道路两侧设置挡土墙,可以在上方设置截水沟保证积水快速排除,拦截将要流入人行道上的地表水,保证人行道不长时间积水。三是结构排水设计,道路设计中会出现面层孔隙,特别是长期行车后,很容易形成孔隙,导致积水大量的涌入基层,除了大部分地表水通过道路纵横坡由雨水口排走以外,地表水路面孔隙、裂缝等渗入到路面结构内后,就会使道路硬度下降,造成路基强度不足,时间长了,则会形成深坑,影响交通出行,所以,在设计排水问题时,一定要全面综合地对渗入路基内的地表水进行有效控制,避免出现严重的后果,造成不必要的交通事故出现。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许多郊区公路承担起了原来并不具备的市政道路的功能,这些公路的横断面亟待改造。通过对公路与市政道路的差异分析,指出公路市政化的改造重点,从过境交通、机动车、非机动车及人行交通需求的角度,对公路市政化改造设计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白成富.干线公路改造工程中旧路评定与利用[J].山西建筑,2017,43(36):138-139.
论文作者:杨祝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道路论文; 城市论文; 公路论文; 人行道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市政论文; 快速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