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在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缺损及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论文_罗祝梅

(武冈市人民医院 湖南邵阳 4224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在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中实施高压氧疗法配合心理护理方式对于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作用。方法 从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分层抽样选取7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成35例观察组和35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高压氧配合心理干预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是使用帕罗西汀配合心理护理干预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HAMD抑郁分数、MESSS神经功能缺损分数、MMSE认知能力分数以及ADL生活能力分数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在在完成治疗后各项分数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分数(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分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使用高压氧配合心理干预护理的模式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患者的抑郁症状或的显著的改善,认知能力和神经功能均获得明显的提升。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症;高压氧;心理护理;疗效

脑卒中后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科疾病,在卒中病中发生率在20%到80%之间,对患者患者病情和情绪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选取了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间我院部分脑卒中抑郁患者,应用高压氧并加以心理干预的措施进行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内容详见下文。

1研究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分层抽样选取70例,全体患者的的症状表现均与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上关于脑梗死病症的诊断标准相吻合,同时经过MRI以及CT确诊,排除标准:存在有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无法完成量表测量评估的患者;存在有精神病史或者家族精神病史患者;存在有药物滥用、躯体严重疾病或者脑器质性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成35例观察组和35例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有21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40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28±5.93)岁,病程在5周至15周之间,平均病程为(11.23±2.54)周;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在38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46±4.88)岁,病程在6周至17周之间,平均病程为(12.51±3.72)周。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疗法,主要有对患者进行抗凝、溶栓治疗,降纤治疗、降低血小板的聚集程度 以及相关用药,主要为给予患者口服帕罗西汀,每天20mg,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共计持续6周。观察组患者除了实行以上常规疗法外,使用高压氧配合治疗,并对其进行心理干预。高压氧治疗过程中。高压氧舱为大型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为0.22兆帕,加压至0.03兆帕时开始吸纯氧,稳压后持续吸氧3O分钟,休息5分钟后继续吸纯氧30分钟,然后减压停吸氧,每天治疗一次,连续治疗10天,一个疗程后观察患者情况并适当增加疗程,通常不连续治疗超过三个疗程。此外,对患者进行有计划的教育和情绪疏通以实现心理干预,如加强对患者的生活、用药指导,进行神经疾病相关教育科普,提供更多的关心和鼓励,降低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树立信心,消除不良想法。

1.3评分方法

抑郁情况的判定选取HAMD量表,根据临床功能缺损(MESSS)量表来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简易精神状态(MMSE)量表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认知水平,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则选用修订 Barthel指数(MBI)评分。

1.4统计方法

SPSS21.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值用表示,均行正态分布检验,采用双侧检验,比较用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组间比较则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的各项测量分数均显著差于治疗后水平(P<0.05),同时治疗后阶段观察组患者的分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情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中有5例患者发生轻微程度的耳痛情况,而对照组中则有食欲减退2例,中度耳痛3例,头晕嗜睡4例,恶心呕吐2例,两组患者的不良反映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往往存在着糟糕的心理状况和消极情绪,这不仅对他们平时的活动、认知造成很大的影响,大大降低其生活质量,而且由于在治疗上的悲观甚至不配合,也使其病情的控制和恢复效果大打折扣,易造成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目前认为造成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因素除了受病痛折磨和外界环境影响之外,最主要的还是神经系统内部的病变和损伤所致,其机理大致为该病的病变部分具有一定的破坏性,会对去甲肾上腺素与5-羟色胺能神经元及相关组织造成破坏,使其产生的递质无法得到有效的传递,导致后续相应的代谢活动受到阻碍,无法实现正常生理活动。根据相关研究和经验,通过高压氧治疗,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会得到促进,高纯度氧起在脑部扩散后,会激发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系统兴奋,从而促进多种激素、递质(如甲状腺激素、多巴胺等)的分泌和传导,能够重新唤起大脑兴奋,以抵消消极状态。心理干预则是通过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情绪调整,以减轻病痛、外界等因素对患者造成的抑郁,从而使患者更好地接受治疗,提高康复效率。从观察和评定结果可得:相比于治疗前,所有患者的抑郁等级和神经功能缺损状态评分都有所下降,精神状态和活动能力也都有多提升(P<0 .05)。这表明治疗都收获了疗效。两组相比较,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组的各项评定指标得分都要比对照组表现更好(P<0.05)。这也进一步说明,治疗后期采用高压氧与心理干预结合治疗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研究结果发现,采用高压氧与心理干预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能优化治疗效果,且治疗后期效果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王金枝. 高压氧在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缺损及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J]. 山西医药杂志,2017(11).

[2]赵颖,赵连东,杨文萍. 高压氧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60例的临床观察[J].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4):3720-3721.

[3]胡晓华,董燕,荆山,等. 高压氧联合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6):455-457.

[4]潘晓波,赵慧彬. 高压氧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9):1054-1055.

[5]孙洪敏. 高压氧联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症状改善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5(15):47-48.

[6]陈敬毅,宁为民,张运如.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高压氧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师杂志,2016,18(5):720-722.

论文作者:罗祝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8

标签:;  ;  ;  ;  ;  ;  ;  ;  

高压氧在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缺损及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论文_罗祝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