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工作的趋势与方法创新_道德教育论文

高校德育工作的趋势与方法创新_道德教育论文

高校德育理念的走向与方法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理念论文,走向论文,高校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03)04-0055-03

一、高校德育的困境

1.德育主体的迷失。在高校德育课堂上,互为主体的教师与学生的迷失是共存的,在传统德育的单向灌输下成长的大学生,对德育课的忽视和逃避是明显的,学生不知德育课能给他什么,他真正想要的能否在课堂上获得。面对学生的怀疑、彼此的观念冲突和外界的种种猜疑,教师常常找不到尊严感,带来价值感的失落。在寻找价值回归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以个人的人格魅力和学识打动学生,从而寻求心理上的满足感,而道德教育本身的功能却在丧失。

2.德育内容远离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一个实在的,由人构成的世界,它是一个充满是非、真假、美丑、善恶、冲突的世界,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学生就是生活于这样的世界。而“德育内容却在回避生活世界中的矛盾与丑恶现象”,[1]只呈现给学生美好、善良、非真实的一面。课堂上教师不绝于耳的“崇高”、“理想”和“奉献”,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困境、道德冲突没有多大帮助,于是学生也就形成了两套伦理原则,一套是为了学校内部生活,一套是为了校外生活,一套用于人前,一套用于人后。德育成为没有“心”参与的德育,而没有学生心灵的共鸣与参与的德育又怎能育人呢?

3.德育目标的理想化。将大学生定位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道德教育,几十年来自觉不自觉地以“成才”教育取代“成人”教育,不仅给德育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凸现了其政治功能,也忽略了其首先是一个“人”的前提。现实生活中的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组合,而德育强调的是道德理性和道德义务,具有理想化与超现实性,是常人难以做到的,更何况是自律意识并不强的大学生呢?相反,学生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则如诚实守信原则、公正原则和道德权利被忽略,而同情心、公德心、正义感的培养和训练被淡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倒置。新世纪的德育是“固守自己的阵地,高举‘崇高’与‘理想’的旗帜,以不变应万变,还是改变姿态,降低标准,提倡宽容与理解,以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融入世俗社会呢?”[2]

4.德育方法的单一性。尽管高校道德教育改革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采用了不少好的教育方法,如多媒体教学、录像教学,参观访问,但总体收效甚微。德育的对象是有个性、有差异、有思考判断能力的个体,而“道德教育的基本模式仍是沿袭传统的集体灌输式方法,即‘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说教式,忽视启发和个别教育,比较强调外部管理的作用,而忽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动机和自我教育。”[3]学生被当成“美德袋”,教师与学生缺少互动,从而难以真正唤起学生的道德认同感。

5.德育科研的薄弱。尽管高校德育改革也提了很多年,但改革的成效不大,科研成果少。多数高校在德育学上缺乏学术研究梯队,科研水平不高,而教师也埋头于繁重的德育基础课教学,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缺少对当今人文社会科学最新成果的了解,德育呈现与其它学科学术成果的疏离,鲜见德育与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哲学的理论与实践的交叉与应用,也使德育教材呈现观点与内容的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又何以能打动学生呢?

6.德育效果缺乏有效评估。德育课每年都上,但上与没上的差别没人负责,学校德育工作也以没出问题作为评判德育效果的标准,而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道德素质到底如何,缺乏量化标准和测评方法,这就容易导致德育效果好坏无人关心,德育工作也就成为门面了。

二、高校德育理念的走向

面对高校道德教育的种种困境,德育理念的创新成为必然。“德育理念是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提升德育理念是德育深层次改革的需要,是德育改革的最高境界”。[4]作者认为,德育的人性化、实证化、动态化、整合化、自主化的走向是新世纪高校德育发展的趋势。

1.从物化走向人性化。在人是物的奴隶,人的心理和精神需求,人的价值和生活意义被漠视的背景下,既往的德育把受教育者当作物对待,把人作为知识的容器,忽略人的内在需要,否认人的能动性,这必然带来德育的失败。德育的目的是人,人不是手段,所以德育必须以人为本,关注人的道德需要、道德情感、道德权利,使对人的德育,实现从超人的精神境界到凡人的人性与人心的回归,这样才有主体间的相互尊重与共鸣,相互融合与提升,道德教育的目的才成为可能。“人性化的德育,是用‘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对待人,关怀人,特别是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精神生命的发展。”[5]

从物化走向人性化,在于发现,教师真正发现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内在需求的生命体,是能动的创造的人。也在于放下,教师须放下在道德上的权威感和心理优势,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视角,接纳学生,甚至无论是多么无知与荒谬,这样才会产生真正的信任、共情。接纳之后的澄清,更易使师生达成对道德困境、道德难题的理解与共识,学生的道德成长因而成为可能,这样教师就真正成为了学生的精神关怀者。

2.从单纯说教走向说理实证的结合。既往的德育以说理和说教为主,缺乏实证基础,而心理学的渗入可为它提供这样的基础。心理学是以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而德育自身是育心、育德的文化—心理活动,是一种人与人心灵的沟通。心理学的规律可运用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咨询心理学中的团体互动与游戏方式可增加德育的趣味性和体验性,更重要的在于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可以用于道德的实证与实验研究,提升其说服力、真实性和科学性。思想道德素质的测验、大学生道德发展水平测试、大学生道德心理状况调查、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测评,都可以进行持续性的实证研究,从数据中获得一定结论,使道德教育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之上,使道德内容充实,教师做到对学生心中有数,就可避免空洞和盲目。我国高校德育在实证研究方面已经迈出步伐,但没有形成主流和气候。

3.从静态走向动态。传统德育强调教师主导,教师是道德的权威,学生被当作“美德之袋”进行单向灌输,思想与思想没有交锋,心灵与心灵没有交流,德育是静态的德育。道德知识的灌输也许能应付考试,但不能真正内化。所谓动态的德育,也称活动道德,就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平等的基础之上,双向甚至多向互动,平等对话,达到师生的身心参与,实现品德共进,能力增长和道德心理的健康。活动形式与模式可多种多样,在愉快的活动中,精神放松,思想开放,言语自然,感受得以分享,道德情感被唤起,道德行为得到强化,道德思维开始清晰,知情行的统一就有可能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德育就有可能完成。

4.从疏离走向整合。以往的德育只在于满足施教者、社会整体、国家的需求,学校德育与生活疏离,学校教授的道德原则与现实生活不符,个体道德人格很可能分裂,出现与现代德育精神的背离。传统德育还表现出与其它学科的疏离,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本来是一个系统,彼此影响,道德发展受到其它各种意识形态、文化心理的影响,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而高校德育总是曲高和寡,不肯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又岂能吐故纳新呢?高校德育对中国传统道德的批判与继承是有目共睹,但对西方德育理论与实践的精华不仅是疏离,甚至是排斥。事实上,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从苏格拉底、柏拉图、杜威、皮亚杰到柯尔伯格,其道德教育哲学的深度,道德教育方法的创新性与科学性都值得我们借鉴,所以新世纪高校德育从与生活、与其它学科、与西方德育理论与实践的疏离走向彼此的整合与融合是必要的。德育回归生活,直面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扩大学生的德育视界,只会使其增强辨别与判断能力。德育与其它学科成果的融合,就有可能诞生新的交叉成果,使德育的时代性、科学性得以体现。而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的渗透,也使德育理念与方法创新成为可能。

5.从教师主导走向自主德育。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学生的道德能力常常受到质疑,但许多道德教育理论家却有不同看法。柯尔伯格就认为,人的道德观念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自我建构出来的,个体是一个不断思考道德问题的哲学家。伯拉图认为“对于善的传授乃是一种唤起而不是一种教导……美感的传授是提问,指点迷津,百不是给予答案。”[6]当代中国学者金生也提出:“德性品质的培育是内在于生活的,是属于生活者本己的,而不是外在地授与生活者的……知识虽然是对真实世界的认识但也是与人的理智无法分离的,教育的本意是引导,是在生活者灵魂深处激发源于内在的对善、德性、美的热爱和追求。[7]所以自主德育是可能的,但需要教师的引导。

三、高校德育方法的创新

德育理念的转向,必然带来德育模式与方法的创新,从而创造多种多样新颖的、生动活泼的德育形式。

1.活动道德教育法。道德,从根本上说是实践的,道德教育在活动中完成,体现了德育的人性化、动态化、生活化、自主德育化的走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脱离书本,从主导者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将德育内容和方法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在活动中表现出来,达成彼此真实的互动、投入、交融、共进和行为能力的增长,所以活动道德教育比传统德育难度增强,教师需要有多学科理论知识作基础,如道德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心理咨询学、社会学等,并勇于创新。①小组讨论法。将一个主题从多个角度细化,分成若干个小问题,交给各小组讨论。②辩论法。敏感性问题可进行辨论,参与者、旁观者都能从中获得启示,而无须教师说服、灌输。③对话法。课堂内教师、学生可以平等对话,交流思想。④体验唤起法。让学生回到自己的真实的内心世界,向自己的过去和经验开放,唤起隐秘的道德情感,进行自我道德联想和评判。⑤角色互换法,通过角色扮演进行同感理解或换位思考,增加道德理解。⑥社会活动法。学生可进行社区访问和社会调查,参加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

2.道德案例教学法。道德案例教学法也重在回归学生的校内外生活实际,引发学生的道德思考,澄清学生的道德误区,增强其道德性思维能力。主要把握三个方面:①搜集高校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就业等方面的道德冲突和难题,由于与学生紧密相关,学生的参与度将会大大增强;②搜集校园外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道德事件与问题,与学生讨论或对话。③采用柯尔伯格的道德问题两难法,开启学生的道德思考和判断力,引发学生的共同参与与关注。

3.道德咨询测验法。这主要体现德育的实验、实证化趋向。道德咨询主要是教师运用个体心理咨询的方法,解决或澄清个别学生的道德难题或唤起学生的自主道德教育能力,切忌教师对道德观念的说教与评判。道德测验法在教学的各个时段如期初、期中、期末都可对学生开展,既可对某一具体问题和观念作调查,也可对学生的整体道德素质和教学改革效果作调查,关键在于量表的设计和结论分析,尽管工作量很大,但确实是一个了解学生,增加互动的很好途径,结论也可支持或改进教学,增强教学的科学性。

标签:;  ;  

高校德育工作的趋势与方法创新_道德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