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中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作用探讨论文_陆怀楠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南通 226000)

【摘要】目的:探讨ICU中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就诊的92例ICU中呼吸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路径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路径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评价:(1)满意度;(2)ICU住院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住院平均费用;(3)ICU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路径组患者满意度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2)路径组ICU住院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比常规组短,住院平均费用显著比常规组少,P<0.05;(3)路径组ICU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ICU中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ICU住院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减少ICU并发症发生和住院费用,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ICU中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实施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9-0156-02

呼吸衰竭可导致患者生理、代谢功能紊乱,病情严重,患者生命安全受威胁,ICU为重症监护室,是重症患者救治的重要场所,对ICU中呼吸衰竭患者需实施有效护理干预,避免因不慎而导致患者生命安全受威胁。临床护理路径是针对某一疾病或患者成立合作小组进行疾病护理,以时间为横轴进行疾病检查、治疗、护理和康复,对诊疗流程进行合理安排,以减少资源浪费,促进患者康复的一种护理形式[1-2]。本研究就ICU中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作用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就诊的92例ICU中呼吸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路径组。

其中常规组共46例,男患者26例,女患者20例,年龄23~66岁,年龄平均值(48.73±5.12)岁。病程9~34天,平均(20.17±2.12)天。小学文化20例,中学文化18例,专科以上8例。

路径组共46例,男患者28例,女患者18例,年龄23~64岁,年龄平均值(48.19±5.24)岁。病程9~32天,平均(20.27±2.63)天。小学文化21例,中学文化18例,专科以上7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病程、文化水平等均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常规遵医嘱进行用药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抢救护理等,并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路径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1)临床护理路径小组构建。由ICU科室主任、医生、护士长和护士等组成临床护理路径小组。(2)临床护理路径设计。以循证医学为基础,根据入院7天设计临床护理路径,内容包括医疗措施、检查化验、用药、重症监护、呼吸机应用、气道规范化管理、饮食知识、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呼吸机撤机、拔管指征、转出ICU指征等[3]。(3)培训。对临床护理路径小组成员进行培训,使其明确临床护理路径意义和实施目的,了解临床护理路径工作模式的具体要求。(4)实施。根据临床护理路径表内容进行护理,将临床护理路径表悬挂在床尾,每天实施相应护理操作技术,并根据治疗不同阶段对清醒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每次完成一项护理内容便在下面打勾,并签署时间和护士签名[4]。(5)总结和改进。护士长每天检查护理工作执行情况,并总结护理过程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5]。

1.3 观察指标、评价标准

(1)满意度;(2)ICU住院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住院平均费用;(3)ICU并发症发生率。

调查患者对ICU护理满意度,主要包括患者对护理人员接待、服务态度,各项护理操作等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6]。

1.4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软件采用SPSS 21.0软件,满意度、ICU并发症发生率采取χ2检验(均以百分比%表示),ICU住院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住院平均费用采取t检验(x-±s表示)。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P<0.05。

2.结果

2.1 满意度比较

路径组患者满意度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见表1。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ICU中呼吸衰竭患者的实施有助于增进患者、医护人员和家属之间的交流,为患者提供标准化医疗服务,提醒护理人员在具体时间执行相应的护理方案,可提升护士主动积极性和责任感,避免传统机械性、盲目遵医嘱护理,可提高护理有效性和系统性,减少不必要的护理环节,为患者提供最佳护理服务,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有效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7-8]。

本研究中,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路径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结果显示,路径组患者满意度显著比常规组高,ICU住院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比常规组短,住院平均费用显著比常规组少,路径组ICU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说明ICU中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ICU住院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减少ICU并发症发生和住院费用,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玉琴,陈靖,刚海菊等.ICU中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5):345-347.

[2]朱科云,陈雪平.ICU中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J].当代医学,2015,21(34):114-115.

[3]杨娜.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重症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5,14(6):875-878.

[4]陈友霞.ICU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科学实施[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21(2):8-8,9.

[5]丁琴.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58):293-293.

[6]王伟英.ICU中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32(10):650-650.

[7]张金珍.临床护理路径在ICU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9):129-131.

[8]张冠楠.ICU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效果评价[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18(2):61-61.

论文作者:陆怀楠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31

标签:;  ;  ;  ;  ;  ;  ;  ;  

ICU中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作用探讨论文_陆怀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