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城厢区小学生营养教育效果评价论文_陈玉1, 张平2

陈玉1 张平2

(1莆田城厢区南门学校 福建 莆田 351100)

(2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350101)

【摘要】 目的:了解莆田城厢区某小学学生营养健康教育的效果,为提出有效的营养教育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莆田城厢区某小学为试点学校,对整群随机抽样的609名学生(实验组298名,对照组311名)于干预前后进行营养知识、及行为问卷调查,对实验组实施为期1学期的营养健康教育。结果:营养教育后,实验组营养知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在营养相关行为中,实验组比对照组每天吃早餐、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及豆制品和经常喝牛奶或酸奶的行为增多(P<0.05);干预后实验组营养知识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01),实验组营养教育后,每天吃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及豆制品和经常喝牛奶或酸奶的比例有显著提高,经常吃西式快餐的比例显著下降(P<0.05)。结论:营养教育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改善其营养行为,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 膳食;营养教育;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4-0355-02

前言

儿童的营养是关系到儿童生长发育乃至成年期健康的重要因素。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都容易引起儿童的多种疾病,影响儿童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1]儿童青少年时期接受能力较强,是饮食习惯和行为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这个时期对其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为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我们对莆田城厢区某小学部分小学生进行了营养知识、行为调查,并进行营养教育,以便为提出有效的营养教育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莆田城厢区小学作为试点学校,随机抽取2~4年级的2个班,共6班学生作为实验组,同时抽取同年级的其它2个班级作为对照组。完成随访者共609名,其中实验组298人,对照组311人;男生343人,女生266人。平均年龄(8.02±0.81)岁。

1.2 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 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所设计的《小学生问卷》,内容包含营养知识、饮食行为二个方面。在开展营养教育前,对两组对象进行基线调查。第2次问卷调查是在干预1学期后进行,使用同一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调查,学生在课堂完成问卷,当场回收。营养知识相关题共15题,答对1分,答错0分;营养行为相关题共6题,其中喝牛奶或酸奶一周不小于7次定义为经常,小于7次为不经常;吃西式快餐每个月大于1次定义为经常,其余为不经常。

1.2.2健康教育方法 进行为期1学期的营养教育干预。包括以下干预内容:(1)对试点学校的授课老师进行统一培训,重点是加强对营养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如何使营养健康教育课更加有趣,让学生更乐意接受。(2)对实验组学生实施健康教育,每人发给由中国CDC营养所专家编著的“健康校园”课本,每两周上一节课,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本校老师进行讲授。授课内容包括:能量及主要营养素需求;合理选择零食;早餐种类及搭配;饮料的正确选择;多喝牛奶有益健康;提倡清淡少盐饮食;中国居民膳食宝塔;减少在外就餐,少吃西式快餐;身体活动和健康;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等。(3)开展营养与健康讲座,并通过广播、黑板报、张贴宣传贴画等向学生宣传营养与健康知识。同时,组织学生开展主题中队会以及营养手抄报比赛等活动。

1.2.3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研究结果

2.1 营养教育前后学生营养知识水平比较

表1可见,教育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基本上无明显差异。实验组在营养教育干预后有14道营养知识题知晓率显著提高,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有8道营养知识题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1);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营养知识题得分分别为(10.39±2.60)分和(8.87±2.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73,P<0.001)。

表1 营养教育前后学生营养知识题知晓率(%)比较

注:1)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2) 实验组干预前后比较,P<0.05.

2.2 营养教育前后学生饮食行为比较

由表2可见,营养教育后,实验组每天吃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及豆制品和经常喝牛奶或酸奶的学生比例有显著提高;经常吃西式快餐的比例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教育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每天吃早餐、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及豆制品和经常喝牛奶或酸奶的行为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营养教育前后学生相关饮食行为变化比较(%)

注: 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2) 实验组干预前后比较,P<0.05.

3.讨论

本文结果显示,通过开展营养健康教育,试点校小学生的营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饮食行为也有所转变,充分说明开展营养教育是有效果的,与国内相关的研究结果一致。[3-5]

总体上,实验组学生的营养知识知晓率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得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饮食行为有所改变,干预后实验组学生比对照组每天吃早餐、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及豆制品和经常喝牛奶或酸奶等健康行为增多,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干预后营养知识知晓率有显著提高,得分也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饮食行为方面,实验组学生干预后比干预前每天吃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及豆制品和经常喝牛奶或酸奶等健康行为的比例有显著提高;经常吃西式快餐的不健康行为比例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健康教育是一个知识—态度一行为三个环节的转变过程,本次研究就是对试点校实验组学生的营养知识和营养相关行为进行营养健康教育。知识水平的提高在短时间内容易获得较满意的效果,但行为的改变要缓慢些,说明从获得营养知识到指导膳食行为、生活方式改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6],还需长期持续广泛地开展营养教育。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儿童营养教育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可以通过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个人的教育链,进行营养宣教,形成多方合作,共同干预的局面,并且长期坚持,最终实现知识-态度-行为转变的过程,促进儿童少年的健康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曾萍,曾宏,杨启红.健康教育对促进儿童青少年营养的重要性[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2):215-217.

[2]赵伟明,崔美欣,李吴萍,等.宁夏吴忠地区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8):723-724.

[3]赵春,徐芳,张雪辉,等.傈僳族学龄儿童营养健康教育前后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校医,2006,20(1):56-58.

[4]王少康,池红,胡永桢,等.南京市中小学生营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7):588-589.

[5]孙思飞,张一英,张琴.上海嘉定区中小学生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4):481-483.

[6]李里特.国外营养教育与管理[J].中国食品与营养,2004, 5:3-6.

论文作者:陈玉1, 张平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3

标签:;  ;  ;  ;  ;  ;  ;  ;  

莆田城厢区小学生营养教育效果评价论文_陈玉1, 张平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