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灵心理对幼儿发展的利与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幼儿论文,心理论文,利与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期的孩子,特别是三、四岁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泛灵心理(animism)。泛灵心理,就是这个时期的孩子把所有的事物都视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的一种心理倾向。
“泛灵心理”是幼儿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是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因此,我们常看到这个时期的孩子与枕头“谈心”,与布娃娃、布熊等玩偶“讲话”……孩子的这种泛灵心理对于幼儿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父母和教师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呢?
一、泛灵心理的优势
利用幼儿“泛灵心理”对幼儿进行教育,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促进幼儿认知、行为、情感与态度以及想象力等方面的发展。家长和老师应善于利用和激发孩子的“泛灵心理”,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一)保护求知欲并应对“难题”
孩子是好奇的,好奇心对于儿童认知和智慧的发展无疑是重要的,我们应保护幼儿求知欲的萌芽。有些问题的答案是这个时期的幼儿心理发展水平难以理解的,但是对孩子的提问我们又不能不回答,否则会导致孩子提问的次数减少,甚至会使他对事物失去应有的好奇心。对于幼儿的提问,父母或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采用拟人化的方法间接地回答。试举例如下:
问题1:“月亮为什么跟着我走?”
“月亮喜欢你,所以跟着你走,你一定要乖啊。”这样的回答,总比对孩子说“你还太小,爸爸告诉你,你也不懂”更能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问题2:“鱼为什么会有鱼鳞?”
“就像你在游泳时要穿游泳衣一样,鱼在水中游泳也要穿游泳衣——鱼鳞就是鱼的游泳衣。”
问题3:“太阳为什么会落下去?”
对于这个问题,如果从太阳与地球的关系上回答,或者是用动力学原理来科学准确地回答,这个时期的孩子是不可能真正理解的,但是你可以这样问答:“一到晚上,动物们都回家睡觉了,太阳公公也到山的那边去睡觉了。”这样的回答同样可以使孩子得到相应的心理满足。
(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自幼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足以影响孩子的一生。父母可以将物“拟人化”以激发孩子的泛灵心理,使之产生移情心理,进而理解和形成相应的良好习惯和亲社会行为。
利用孩子的泛灵心理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远远胜过说教和惩罚。例如孩子在做游戏时,教育孩子不要把墙壁弄脏,不要把小凳子弄环,可以对孩子说:“小凳子如果被摔了,一定会很疼的,如果把它的腿弄断了,走起路来多难受啊!”也可以说:“墙壁可爱卫生了,如果你把它弄脏了,它就不跟你们交朋友了。”孩子听了以后会非常注意,还会擦擦凳子,掸掸墙壁上的灰尘。当孩子们玩玩具、看图书或用过物品后,为了更有效地培养他们物归原处、摆放整齐的习惯,便可引导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很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你们要帮助玩具宝宝、图书宝宝、衣服宝宝回到它们的家,否则它们会迷路,找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
幼儿对于会活动的东西,更容易引起“泛灵心理”反应。家长和教师还可以利用“灵化”了的外物,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民间故事、动画片等进行教育。家长将这些寓言、童话故事编成小话剧、小舞蹈等节目和孩子一起表演,让孩子接受直接的心理体验,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现在幼儿园里很多教学活动都借助于多媒体和动画,或者通过典型的童话或民间故事来表达教育目的。
(三)促进想象力发展
泛灵论倾向使幼儿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非凡的想象力。如在幼儿绘画中,气球面带微笑,大狮子亲切善良,一块积木象征一辆小汽车,一种姿势象征着小鸭子的行走,几种简单的线条组合象征着房子或动物。在幼儿认识数字时,可以把“0”说成小圆面包,“1”说成油条,“2”是一只小鸭子,“3”是一座小山或耳朵,“5”是秤钩……甚至可以联系起来说成“一只小鸭子爬过一座山拿到了一个小面包和一根油条”。这种能力的发展使得幼儿特别喜欢运用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我们可以利用这种特点促进幼儿绘画、语言、建筑等能力的迅速发展;其中关键是要充分创造条件鼓励他们进行表现和创造,切忌用成人的模式要求幼儿,急于让幼儿学会“写实地”表现对象的方法和技能。当然,也不排除在幼儿感到需要时教给他们一些知识、造型艺术、表演技能,以便更好地进行丰富的想象和创作活动。
(四)培养健康情感
幼儿因为自身发展的局限,容易产生焦虑,比如怯生、害怕黑夜和孤独。家长和教师可以利用泛灵心理缓解幼儿这些焦虑,如给幼儿提供喜欢的玩具,放在幼儿小床上作为睡伴。由于儿童心理存在着“泛灵化”的现象,“玩具睡伴”能在一定程度上缓释幼儿的焦虑感和不安全心理,满足幼儿安全和爱的需要。
泛灵心理有着明显的情感倾向性,高兴与悲伤、爱与憎、轻松与紧张、宁静与激动等情感特质比较强烈。在幼儿期,由于理智发展不充分,幼儿的情感体验往往比成人来得迅速、强烈,也更容易沉溺于其中。泛灵行为能引导孩子体验别人的情感,同时加深自己的内在体验。教育孩子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小动物,爱护其他小朋友,我们都可以利用其泛灵心理,使之对相应的人或物产生移情心理,进而形成同情心,使其爱护他人和物就像爱护自己一样。
二、泛灵心理的弊端
皮亚杰认为泛灵心理是幼儿发展不充分的表现,是幼儿思维和认知不成熟的结果,其本质就是儿童自我中心。所谓自我中心就是指幼儿把注意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上的现象。这种自我中心不仅表现在儿童的言语中、表象中、逻辑中,而且在儿童的外部行为中也比比皆是。任何一个希望成功的人,如果不能解除自我中心,就不可能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正如皮亚杰所说:“一个人自己的思路越是前进一步,他就越能从别人的观点看待事物,越能使他自己为别人理解。”泛灵心理同时也有消极影响,不小心就可能导致不好的结果,家长和教师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一)天使与魔鬼并存
在运用泛灵心理“天使”一面的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平时不要给孩子讲有恐怖情节的故事或看恐怖的影视节目。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受泛灵心理影响,很难区分现实与虚构,他们往往把画册、影视、故事里的鬼怪、猛兽、机器人的故事情节或形象和现实生活混淆,对恐怖的画面内容尚缺乏分析能力,以为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影视节目或故事中的妖魔鬼怪,因而产生不该有的恐惧心理,有时甚至还会产生幻觉。因此,除了在语言、图画等方面应避免存在使孩子产生恐惧、被伤害的内容外,还应尽量避免让孩子看带有恐怖镜头的影视节目。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和教师往往借助“魔鬼”来恐吓幼儿,造成幼儿焦虑和情绪障碍,这是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
(二)容易本末倒置
现实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幼儿不小心被木条绊倒,成人往往会一边抚慰,一边指使幼儿或帮幼儿去“打”或“骂”将其绊倒的木条。由于受泛灵心理的影响,一般的孩子都会在“惩罚”木条中获得“报仇”感并逐渐恢复内心的平衡。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妥的。因为这等于为孩子推卸责任,这不利于他们责任感的形成。事实上,孩子跌倒不是“木条碍事”,而是他自己不小心,应受到责怪的是他自己而不是木条。父母和教师不要有意无意地利用孩子的泛灵心理来为其行为的过错推卸责任,否则容易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三)远离真实生活
幼儿的思维、情感发展需要真实的生活经验,特别是在儿童早期,直接感受显得尤为重要。而泛灵的世界毕竟是人工化的生活,是人想象的产物,并常常被固定在一定的媒介上呈现出来。卡通上的人物或风景再美好再逼真,毕竟是假的,是真实事物的简化和缩写,给人的体验远远没有真实的情境那样丰富与深刻。现在的都市儿童生活在一个电子化的高科技时代,他们的知识空间因此被大大拓展,但同时其真实生活空间又变得日益狭窄。他们在童话书和电视中认识了小人鱼的故事,却无法想象真正的大海给人身心的震撼。在儿童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仿制的、模拟的东西,却越来越远离作为母体的自然。现在很多幼儿沉迷于卡通片,缺少对真实生活的直接经验和真实体验,这是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
(四)限制思维发展
思维结构在幼儿期处于发生、发展的关键期。儿童通过广泛地吸收各种生理、心理和文化的经验来作为原材料,并从大量的原材料中抽象出最一般的人类思维框架和逻辑结构,从而达到思维的建构。因此,在这一时期,原材料的积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的性质和数量会直接影响到幼儿今后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的形成。但如果在生命早期过分狭隘地接受某一种文化,思维很容易形成某一种固定模式。在儿童时期,过分局限于一种文化经验是十分危险的,因为一旦过早形成某一种思维模式,日后再要改变将会十分困难。比如,西方的儿童都是伴随圣诞老人成长的,他们从小就坚信圣诞老人是存在的,等到长大发现了真相,他们普遍有种被欺骗的感觉。
总之,幼儿的“泛灵心理”是一种意识发展不充分的表现。我们在利用“泛灵心理”进行教育的同时,还应指导孩子学会对人和物的识辨,促进孩子从本质上去认识事物,使孩子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对于家长和教师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一个适宜的“度”,要清楚何时利用泛灵心理积极的一面,何时避免泛灵心理消极的一面,以帮助幼儿顺利地度过这个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