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论文_付裕阁

概述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论文_付裕阁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建筑行业的日益发展,由于在高层建筑中结构比较复杂,所以对施工要求十分严格,国家应注重高层建筑的发展,给建筑单位更严格的生产要求,不断提高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高层建筑中由于层数多、结构复杂、难度大,应对施工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才能满足施工要求使建筑事业得到更迅速的发展。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一、高层建筑施工的特征

1.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

钢筋混凝土是现在高层建筑的主要形式,还存在一些钢结构、钢混等。对要求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涉及很多内容,如高性能混凝土、建筑制品、钢筋连接、工业化模板等方面。包括高层建筑的设备、装饰、消防等方面,为了迎合用户的需求,在使用功能、平面部及立面造型应用用心设计。

2.存在比较多高空作业

高层建筑具有很高的高度,会存在较大的垂直运输的工作量,在诸多的高空作业过程中,涉及到垂直运输包括器具、制品、材料、人员等。应关注涉及到通讯、水电、防护工作,避免出现物体坠落事故

3.存在比较长的工期

高层建设具有比较长的施工周期,必然应经历雨季、冬季施工,一般高层建筑至少经历2年的周期,具体施工中,施工方应保证工期缩短,主要缩短装饰和结构施工的工期,高层施工的主导工序是现浇混凝土,科学化选择模板体系,保证施工周期尽量缩短,成本得到降低。

二、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地基施工技术

(1)地基桩基施工技术

地基桩基施工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地基处理技术,其中的灌注桩施工技术能成功的应用于不同地质的施工,其适用性强能承载一万千牛以上的重力,是高层建筑中最常用的桩型之一。建筑基础桩底、桩侧后注浆技术与超声检测技术均成为灌注桩施工技术发挥作用的强大技术支撑。

(2)地基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为确保高层建筑施工的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开挖深基坑以为建筑安装支护,由于地基基坑的深度过大,其开挖难度也随之加大,从其当前发展程度分析其已经成为阻碍高层施工的重要环节。深基坑工程需要在挡土、挡水、防护与检测等方面进行综合作业,从而保障支护的稳定性。

2.预制模板技术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结构施工存在着重复性和逆向施工的特点,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施工工期,提高主体结构的整体性能,滑模法和爬模法在具体施工中应用较多,部分工程项目还有效地将滑模法与爬模法在施工中进行结合应用,特别是爬模法更是吸收了大模板和滑动模板的优点,利用大模板进行顺序作业,有效地保证了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尺寸和质量,一次组装,自下而上逐层进行施工,混凝土结构施工全部完成后再进行拆模,不需要频繁进行支模和拆模,也不需要搭设外脚手,利用自身设备进行模板提升,不需要其他吊装设备,有效地提高了施工的实效性,而且结构整体性较好,机械化程序较高,在混凝土竖向结构施工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有利于缩短施工工期,并降低施工成本。

3.钢结构施工技术

(1)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及时发现施工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施工前有效果解决,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选择与布置塔吊

在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塔吊作为核心设备,需要做好选择和布置工作。需要依据高层建筑钢结构的重量、施工现场条件及地理位置等多项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适宜的塔吊设备,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原材料

钢结构虽然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具有较多的优势,但由于其耐火性较差,而且导热系数大,因此在施工中需要选择优质的原材料,提高钢结构的耐火性能,降低导热系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验收钢构件

在施工现场需要对钢构件进行质量检测,对于运输过程中钢构件存在变形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和矫正,并对构件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安装中心线进行验收。

(5)安装螺栓

在钢结构工程施工中,在连接时多采用普通螺栓和高强螺栓。当采用高强螺栓进行连接时,需要在使用前对螺栓的合格证和复试单进行检查,在安装过程中保证板叠接触面的平整性,控制好接触面和边缘缝隙,而且不能进行扩孔和敲打,要保证自由穿入。高强螺栓需要沿一个方向拧紧,当天安装需要当天进行拧完,并逐个进行排查,避免出现超拧及欠拧的现象。利用普通螺栓进行连接时,不能用气割来对螺栓进行扩孔,每个螺栓不允许垫用两个以上垫片,而且在螺栓拧紧后外露螺纹在两个螺距以上。

(6)安装钢柱

在钢柱安装前需要绘制吊装图,可以根据结构平面形式分区段进行绘制,需要先安装整体框架梁柱结构,然后楼板结构,从中央向四周进行扩展,在吊装钢柱时,需要在上端系两根缆风绳,以此来调整垂直度,起到临时固定的作用,当将钢柱吊装就位后,需要利用水平仪和经纬仪来对钢术进行测控,并利用柱底脚板下的螺母进行微调。

(7)焊接

在对钢结构进行焊接前,需要对焊条进行检查,在具体焊接过程中,需要根据一级和二级焊缝无损检测要求进行焊接,避免出现裂纹及气孔现象,可以采用全方位对称、节点对称及机构对称焊接。在对多层梁柱进行焊接时,先对梁节点和顶层柱进行焊接,然后再进行梁节点和底部柱的焊接,最后焊接梁节点和与间部位的柱。

4.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1)控制材料配比,加强混凝土的强度

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在施工中都会采用各种各样的原材料,而每一种材料用量的多少,与水的配合所达到的粘合度等都有很大的讲究,只有配合比适度、级配良好的搅拌材料才能使混凝土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因此,在混凝土工程开始之前,就应该根据整体规划的要求严格控制材料的配比度,通过反复的配合比实验和级配试验,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测试,使之达到建筑工程的施工标准。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也应该先对其温度和坍落度等进行检测,只有在符合规定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混凝土浇筑工作。通常情况下,建筑企业都会采用全面分层多次浇筑的方法来缩小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还要严格控制上下层浇筑的时间,上层混凝土必须在下层混凝土温度降到一定值时才能覆盖,下层混凝土温度回升值不能大于原混凝土的最高温升。

(2)缩小混凝土内外温差,提高裂缝控制技术

混凝土在水化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水化热产生,这就使浇筑完成后的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会出现骤升的情况,与外部温度形成较大的温差,从而在拉应力作用下导致温度裂缝产生。因此在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需要对混凝土温度裂缝进行有效控制。

首先,在设计时提高钢筋配置比例的科学性,可以将构造柱增设在砌体没有约束的地方,对于采用轻质材料的墙体,两个构造柱之间的距离以小于3m为宜,还要将混凝土腰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对于门窗洞口等地方进行预留施工时,可以利用钢筋混凝土进行加固,并在外墙处留出适当的分隔缝,避免墙面突然断裂问题的发生。

其次,做好混凝土早期养护工作,这是预防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关键环节。在养护过程中,需要保证混凝土表面具有较好的湿润度,避免因为干燥而产生开裂。在混凝土材料选择时,尽可能选择具有较高强度及收缩性小的水泥,选择良好级配的骨料,以此来有效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对裂缝的发生进行控制。

结语

在高层建筑的工程建设中,应参照高效、标准、规范、科学的原则来规范设计施工,依据不同工程施工的技术特点进行科学、规范的施工管理,加强基础施工建设,做到因地制宜设计和安全规范施工,提高施工设计水平,促进高层建筑工程的建设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永.浅谈建筑节能墙体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3).

[2]刘广寻,窦华勇.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5,(35).

[3]郝盛开.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6,(15).

论文作者:付裕阁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  ;  ;  ;  ;  ;  ;  ;  

概述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论文_付裕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