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安全管理对策探讨论文_李渊文

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安全管理对策探讨论文_李渊文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宁夏银川市 750001)

摘要:继电保护装置是配电网络中的重要设备,能够诊断网络故障,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保障电力稳定运行,提升电力运行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继电保护能够实现自动故障处理,提升系统运行水平,是现阶段电力系统研究的课题方向。电力线路中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并不是单纯的仪表检测、信号预警、故障处理,还需要对整个配电网络安全用电做出系统性思考。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

电力配电保护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工作过程,实施阶段性的数据分析。按照数据标准,明确继电保护的配合标准,实施有效的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及时调整工作中的各类不足之处。按照馈线断路器的具体反映时间进行调整,一般控制在30s至40s之间。按照具体的情况,准确的判断馈线短路的整体保护延迟水平,调整隔离故障电流的处理办法,提升继电保护综合配合效能。

1继电保护自动化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1.1设备技术落后的问题

按照我国配电部门的相关情况,重视继电保护配合标准,不断提升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性能的整体研究。按照实际开展情况,判断配电网的整体建设管控模式。按照建设电网的实际过程进行分析,确定具体的类型和设备标准。重视变电设备的管控,明确输电设备的管理水平。按照目标情况,重视电力企业的整体设备建设。明确高水平的技术标准要求,结合操作方式,完善电力系统的融合性。我国设备故障处理过程中,需要依照我国实际故障的操作形式,逐步提升,完善电力设备故障的有效处理效果,提高综合管控水平。

1.2应用范围水平较低

按照现有的研究发展阶段,大部分发达国家的电力公司已经实现配电自动化操作。在故障处理操作过程中,需要依照继电保护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操作,实施有效的融合,完善获取的操作标准。发达国家中,继电保护配合效果逐步提升,应用范围水平较低。我国的继电保护系统配电操作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故障技术应用分析,及时调整电力企业的内部问题,调整二者之间的差距,完善自动化操作故障处理范围,提升综合有效处理管控水平。我国继电保护配电操作过程中,需要明确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性能要求。按照应用范围,及时调整继电保护系统与配电操作的融合性,判断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差距问题。

2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安全管理对策分析

2.1完善管理制度

落实继电保护的安全管理就要不断优化、完善配套的管理机制。目前,我国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继电保护管理机制还不完善,并没有一个严格的规章制度,因此,要不断加强管理机制的建设,健全管理内容,提升用电系统安全,这是工作重点,也是工作难点,应对其加以重视。完善管理制度就要对责任进行岗位落实,每个人都固定其负责范围,一旦出现任何事故,就能快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管理保护的可靠性,提升员工完成任务的效率和效果。明确规章制度,促使员工充分认识到自身安全的管理责任,避免管理问题的发生,有效实现管理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线路接地保护

电网系统布线非常复杂,接地方法存在很大的差别。电网系统的接线方式主要分为高电流和小电流两种类型。在前者的接地方法中,处理电网系统出现故障的方法是切断电源,后者则确定所述的继电装置发送的报警信号,确定出现的故障,同时在一定的时间对电网系统出现的故障尽快处理。如果当前的接地架构是一个单相的接地结构,可以视为A相接地,接地点会流过B,C电容器和所述的零相电流。经过分析,A相电压呈现关闭状态,故障电流压降为0。根据B相电压的分析,可以得出该状态下的小电阻电压非常小,可以直接忽略。

三相电压的线电压值是相对来讲对称的,其相电压值大约是后电压值的两倍。因此,可以在特定计算的过程中选择对称分量方法,并且可以推断出相位的实时方向。因此,在发生故障时,在A相接地的情况下,线路故障和接地故障会同步跳闸。因此,必须根据接地故障的类型选择适当的保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零相功率。接地故障发生时的功率方向变化,零相功率电流相对稳定,波动不严重,能够预测电网系统出现的故障,而且可以保护系统的稳定运行。②零序电流。在系统线路出现故障时,零序电流会短时间内迅速增加,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切断电源。③零序电压。零序电压主要发生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因此,需要根据继电保护设备发出的报警信号进行处理。因此,工作人员应详细观察电压表,并根据显示值了解故障特征。通常,低于正常值的电压值表示发生了接地故障,因此,必须尽快处理故障。

2.3强化安装及运行管理

配电网络安全管理具有相关标准。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及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对施工验收具有严格要求,需要强化设备验收及检测工作。设备投入运营后,需要做好维护及管理。具体验收工作时,根据新设备特点进行详细检测,对各类设备进行远程遥控和抗干扰测试,保障继电器保护性能符合标准。制定自动化系统运行相匹配的操作规范,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完善继电保护控制工作,并提升继电制度。合理备份各类验收数据、报告书、竣工图纸等材料,并输送至管理部门,方便电力系统后期提供所需材料,为数据分析提供参考。根据电力设备管理规范,对运行维护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并熟练掌握信息化设备。工作人员要熟悉变电站主线接通方式和基本运行状况,对电力运行故障做出准确判断,并对电气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处理,分析主控台信息,判断故障类型。

结束语

继电保护装置为配电网络中的重要设备,能够诊断网络故障,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保障电力的稳定运行。继电保护安全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监督管理。需保障对每一个工作细节做到有效管理,提升系统自动化运行水平,完成对电力系统的改造,并使企业尽快进入智能化、数字化发展阶段,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晓滨,李春燕.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3):144-145.

[2]刘亮,张建新,蔡贤钢.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安全管理对策研讨[J].价值工程,2017,36(26):64-65.

[3]叶睆,林丽丽.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相关安全管理问题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4):133.

论文作者:李渊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  ;  ;  ;  ;  ;  ;  ;  

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安全管理对策探讨论文_李渊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