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奎县人民医院 1521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在治疗锁骨骨折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0月本院骨科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疗效。结果 两组均获得12个月的随访,实验组治疗优良率为96.2%,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69.2%,实验组手术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建钢板内固定术疗效优于克氏针内固定,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锁骨骨折安全有效的术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锁骨骨折;重建钢板内固定;克氏针内固定
锁骨骨折在骨外科临床较为常见,病发率占全身骨折的6%,因锁骨位于皮下,解剖位置表浅,故极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骨折[1]。以往临床多采取保守外固定与手术复位疗法来治疗锁骨骨折,但治疗效果均不甚理想,且固定不稳定,容易影响肩关节生理功能的恢复[2]。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如重建钢板内固定与克氏针内固定。本科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与克氏针内固定分别治疗锁骨骨折,并对比两者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0月本院骨科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52例。均经X线检查确诊,患者均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次调查,且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其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19~66岁,平均年龄(36.8±9.8)岁;致伤原因:交通意外伤28例,高处坠落伤17例,打击伤7例;骨折部位:中外1/3处骨折25例,中1/3处骨折19例,外1/3处骨折8例;骨折类型:粉碎性骨折22例,斜型骨折18例,横型骨折1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全身麻醉后以骨折端为中心取5~7 cm的切口,分离皮下组织,显露出骨折断端,先将断端淤血与嵌入软组织的小碎骨片清除,较大的碎骨片予以保留,剥离骨膜,先将两骨折端复位后使用复位钳固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选择6~10孔的重建钢板,根据患者锁骨外形将钢板预弯,将其放置于锁骨上方给予临时固定处理,然后钻孔、攻丝,并使用螺钉固定。对照组给予克氏针内固定疗法,具体步骤便不在此复述。两组术后均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3~5 d。
1.3 疗效判定标准[3] 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拟定疗效判定标准:优:骨折达解剖复位,未见畸形现象,局部无疼痛,肩关节活动恢复正常;良:骨折复位在80%左右,局部基本无疼痛,肩关节活动基本正常;可:骨折复位在50%左右,肩关节活动受限,无法剧烈活动或提重物;差:内固定不牢,愈合不稳定,可见骨折移位,需要再次行手术治疗。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得12个月的随访,实验组治疗优良率为96.2%,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69.2%,实验组的手术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锁骨骨折因解剖位置表浅,临床骨外科临床十分常见,多发生于交通意外、生活意外或运动撞击后。以往临床多认为锁骨骨折不易出现延迟愈合或骨不连现象,即使稍有畸形亦不会对生理功能造成影响,故以往临床多采取手法复位或外固定等非手术方式治疗,并使用“8”字绑带固定[4]。该治疗方法的患者需要长时间维持强迫体位,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且该方法固定不稳,容易出现移位,且早期生理功能锻炼难度较大,因此容易导致诸多并发症出现,如骨折部位异常增粗、缩短或延长,患侧肩关节活动受限、肩部疼痛等。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及人们对审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患者均希望尽快恢复肢体功能,且不能忍受疼痛不适、外形欠缺美观等缺点,故使得手术内固定逐渐成为治疗锁骨骨折的主要方式。
目前临床常使用的手术内固定方法有重建钢板内固定与克氏针内固定,克氏针因比较细小,难以保证骨折处得到良好的稳固力学支撑,进而容易出现松动、移位、断裂等并发症导致内固定失败;且对于粉碎性骨折通常需要加用粗钢丝,术后钢丝容易滑入骨折块之间,致使骨折不愈合或愈合畸形[5]。而且克氏针术后通常需要长时间的三角巾悬吊治疗,患侧肩关节的生理功能恢复速度明显较慢。重建钢板内固定与锁骨组织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可根据患者的具体需要进行塑形,故具有固定牢靠、操作简单、可早期进行生理功能锻炼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斜行骨折或粉碎性骨折,同时该方法术后愈合较快,松动、移位、断裂等并发症出现的几率较小,安全性高[6]。本次研究通过对比显示,实验组的手术治疗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利于骨折复位,且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重建钢板内固定术疗效优于克氏针内固定,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锁骨骨折安全有效的术式,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邑潢.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分析.河南医学研究,2013,22(3):401-403.
[2] 胡金刚.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观察.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0):216-216.
[3] 韩献波.重建钢板内固定在锁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6):98-99.
[4] 俞振华.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65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9):2193.
[5] 崔水堂,张长见,黄永宾.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观察.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155-156.
[6] 万文国,曾文辉,黄武能,等.重建钢板内固定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比较.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20):2490-2492.
论文作者:吴金良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4
标签:锁骨论文; 钢板论文; 实验组论文; 肩关节论文; 患者论文; 疗效论文; 统计学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