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研究论文_王春林

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研究论文_王春林

身份证号码:51112319770302XXXX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生态园林建设有了很大进展,生态园林能够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居生活品质,也是体现居民幸福度的主要指标之一,更加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此,城市建设要加强对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的研究,以科学的方法、综合的艺术来促进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关键词: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引言

近年来人们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呼声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下,生态型园林建设就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机遇。生态型园林概念首先是融合了水体、山石以及植物3个基本要素,并深度结合园林设计理念、生态理念以及当前科技建设的生态园林绿地系统,兼顾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效益是其基本评价标准。因此,如何配置植物,让生态型园林景观产生生态效果,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的重要方面。

1园林城市的特点

首先,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与自然和谐相处。园林城市的景观设计不仅要营造具有人文性的景观,还要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园林绿化建设为主体,比如开放一部分生态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增加街角绿地的建设面积,设计屋顶花园等等,在人口密集的区域扩大绿地用地面积,以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其次,因地制宜,特色突出。园林城市的建设既要充分开发城市的环境空间资源,又要建设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以城市历史背景为依据,进一步开发地理资源,使城市拥有一张自己的名片。最后,建管同步,加强维护。城市园林景观包括多种自然植被,需要进行维护、保养,才能使得园林景观持续发挥其美化环境、保护生态的作用。因此城市管理者要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不断提升广大市民的文化素养,开放更多贴近市民生活的自然空间,促进居民之间的沟通、交流。

2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2.1综合性原则

要设计好园林景观,必须将城市的自然环境、文化环境以及地质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城市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的合理性。从一方面看,园林设计人员应当充分考虑当地城市中的各个发展因素,不能为了标新立异,而忽视传统文化;从另一方面看,园林设计人员应当从多个方面入手,对园林景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满足城市居民的实际需求。

2.2实施物种的多样性原则

在生态园林景观中,要获得较好的观赏效果和丰富的生态环境,就需要运用多样物种共同进行设计,生态园林景观的不同区域,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态特色,这种区域格局不同的生态环境,很难通过单纯的形式设计得以体现,所以必须要遵循物种多样化原则,利用不同的植物物种营造不同区域的不同风格,达到生态多样性的目的,不仅有利于缓解人们观赏过程中的审美疲劳,同时也有利于各物种在一个生态环境下,互相促进共同生长,丰富生态园林景观中的物种,可以选择从外引进的方式,选取一些适用于资深设计中的植物进行搭配设计,在引进过程中要注意其价格和可利用性,充分突出生态型的特点,同时要在引进过程中,充分考虑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本地的雨水土壤及景观中的光照情况,是否能够满足其生长需求。同时要在多样化的的物种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各种类各区域的科学配置,确保生态系统的整体良好,保障植被在生态园林景观中生长发展,同时要关注多样化植被的兼容性,保障他们在同一个或相近的地域内能够和谐共处共同生长。

2.3和谐共生

建设生态园林的初衷并不是为了美观,而是为了让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生态园林建设具有观赏性,能满足居民审美的基础上,还要加强生态园林的科学和艺术的共同发展进步,让生态园林的建设与居民的审美相结合,打造符合居民内心期许的生态环境,进而提升居民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此外,城市人群和地理环境也是建设生态园林景观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要将城市人群、地理环境与城市特色相结合,打造出色彩斑斓、景观多变的园林建设,在整体构建上显得既统一整齐又生动活泼。

3生态型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研究

3.1针对性选择植物造景

在植物造景中,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针对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进行植物的选择,有的植物不适合在南方生长,有的植物耐寒,并非只能栽种在南方;有的植物生长能力不强,在栽种中往往因空气污染造成生长困难,这样的植物选择是不对的,不利于植物生长,既不经济也不适用。要遵循绿色环保的原则,要保证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发挥出良好的作用,就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植物,了解植物的习性,做到因地制宜选择树种,寻找抗污染能力比较强的树种进行栽培,在植物造景中,可以利用乡土植物打造原生态的园林。

3.2明确景观设计的要求及气候条件

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该园林景观的设计目的,满足其设计要求,首先要明确自身设计的园林景观的级别和想要的效果,根据这些设计要求来进行相关的植物配置,如有些园林景观,要以改善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其休闲娱乐空间为建造目的,那么在植物配置方面,就要根据这一设计目标来进行具体的制定,在植物配置上,要尽量选择观花植物,满足人们的观赏休闲需求,同时要做到体现人工设计之美的花卉艺术,应当在设计过程中,重视居民的平均年龄,注重了解和研究其审美观念,并具体配置一系列符合相关要求的植物。作为核心绿化标志和生态园林景观的示范区,要注意树木、花草、以及相关的欣赏风景的相互搭配,可以在邻水的地方搭建小石桥,并在其周围配以柳树,或者在喷泉附近的花坛中配置颜色较为鲜艳,花种按区域划分的多种花型,力求植物的配置达到与景观的和谐统一,同时也要达到其建设目的,具体设计项目具体分析。在植物配置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种植区域的光照时长、潮湿度、温度等气候条件因素,在植物种类上进行选择,确保其在相应的环境下能够正常生长。

3.3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的结合

第一个是对比和承托方面,根据植物形态、高矮、颜色等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组结合,高矮和颜色等的变化都不宜太大、太明显,防止一种植被显得突出。例如,在棕榈科植物中加入乔木,就会显得不伦不类;黄连翘和黄榕在一起就会造成视觉疲劳。第二个是动势和均衡方面,由于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姿态,所以在种植时要考虑植物在生长的各个阶段的姿态。例如,杜鹃和软枝黄蝉两种植物的增长速度都是强烈的,以至于两种植物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相互侵蚀底盘的现象,如果不好好处更容易造成一塌糊涂。第三个是空间的变化和植物么外形轮廓,用于植物的高低、胖瘦不同,相互搭配结合可以产生韵律感。例如,矮小的灌木和高大的乔木相搭配,可以形成高低、颜色有序变化的布局,可以形成一种视觉特效。第四个是层次和背景,对不同的花色进行分层摆设,可以让植被看上去更加高级。如,后面植物一般高于前面植物,而且后面的植物在密度上也是较为稠密的,以便可以在色调上形成较强的背景颜色,加强对比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生态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上,应充分显现出其各种功能价值,同时按照生态型的思路去进行具体设计,让其在达到相关的作用价值的前提下,保持生态性和高利用性,达到改善周围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建设美丽家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男男.浅谈现代城市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问题[J].吉林蔬菜,2018(7):39~41.

[2]宋晓燕.探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J].农家参谋,2018(7):97.

[3]胡美姬.景观园林工程中植物配置设计分析[J].四川水泥,2018(3):89.

论文作者:王春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  ;  ;  ;  ;  ;  ;  ;  

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研究论文_王春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