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当前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改革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建筑企业工程项目当中,管理模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它关乎整个工程项目的成败。所以,在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这条道路上我们要不断的研究,力图开发出新的管理模式。这样才能为建筑企业工程项目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1导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加强项目管理则显得十分重要,只有高度重视项目管理工作,才能使建筑工程项目取得显著的成效。目前,我国有建筑企业近10万家,很多建筑企业都高度重视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而且也创造出了很多好的管理模式,极大地推动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但目前我国一些企业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面仍然缺乏总结,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要从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出发,着眼于推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步入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积极探索符合建筑企业实际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确保工程项目管理取得更大的成效。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概况
建筑工程中土建管理是项目建设的关键,是建设过程中应遵循的制度,监督管理安全保障措施的落实和安全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可以显著提高工程质量。土建管理工作的高效和完善对施工的安全起到极大的保障作用,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土建管理的安全监理工作,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将管理工作落实到施工过程的每个环节中。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客观来说,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较还有较大差距。土建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十分重要,我国的工程建设规模大,但总体建设管理水平不高,因而当前建筑行业的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3完善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3.1有利于优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能够不断优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而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比如对于大型建筑工程来说,可以采取多种项目管理模式,这样能够使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更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进而能够有效提升管理成效。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大型建筑企业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过程中,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并且从自身企业实际以及建筑工程项目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科学化。
3.2有利于加强建筑工程项目质量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进一步优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能够极大地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与约束工作,从而使建筑工程项目的各类资源得到更加高效的开发和利用,在合理控制建筑工程工期以及建筑工程造价的基础上,能够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比如在大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通过进一步优化项目管理模式,健全和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能够使项目管理更具有协调性,使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各个部位高度地一致和融合,进而能够使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4.1EPC管理模式
EPC(Event-drivenProcessChains),指的是整个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及施工等各个环节都由承包商负责,并且监督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及造价管理,保障建筑工程建设的安全与质量,最终向业主提交一个符合合同规定要求、满足使用功能、具备使用条件,并经竣工验收合格的建设工程的项目总承包模式。
目前,EPC管理模式普遍应用于国际工程承包管理中,也是当下我国政府和现行的《建筑法》在建筑市场积极倡导、推广的承包模式之一,已在房地产开发、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EPC管理模式相较于传统的管理模式来说,项目承包商承担了更高的风险,势必会加大报价中风险费的比例,若承包商能够有效控制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就能够将风险费转化为实际的利润,如此一来高风险也能够成为获取高利润的空间。在业主层面来分析,EPC管理模式下承包商虽然加大了报价中的风险费用,但整个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及施工等环节都由承包商主导、统筹安排,这样会相应的减少工程的总投资,同时还能够减少中间环节带来的各种问题,例如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与质量问题,极大地缩短建设工期。此外,EPC模式在管理建筑工程项目时,要承担工程所需原材料的采购工作,原材料成本占据着工程成本的很大比例,其质量对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注重采购原材料的市场信息和价格变化情况,利用期货市场有效规避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也是期货工具在EPC项目管理模式中的主要应用。
4.2PPP模式
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具体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某项基础设施项目,或者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与服务,在特许协议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合作关系并通过签订相关的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进而达到最佳的效果。PPP模式有机融合了政府的战略规划、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及社会资本的管理效率与技术创新,明确划分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通过强化政府的法制意识、市场意识及契约意识促进政府更高的履行其公共职能,全面提高公共服务的效能。
PPP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目前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世界各地的公共管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包括收费公路、铁路、桥梁、地铁、轻轨系统、机场设施、隧道、电厂、电信设施、学校建筑、医院等各个领域。建筑工程项目有效应用PPP模式必须得到公共部门的谨慎审批,有完善的激励和奖惩机制、确定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营造必要的环境与机构支撑等。另外,还要坚持必要的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原则,PPP管理模式的有效应用还要结合实际国情与国外成熟经验,根据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合理的制度架构及可持续发展机制,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构建符合当地建筑项目的项目管理体制。二是公众受益原则。PPP模式是政府与私人组织相互合作,共同盈利,其有效应用要结合政府制定的政策目标,根据当前建筑市场发展的实况,提供相应的社会资本与技术,促进公共服务水平的有效提升,进而将公共利益达到最大限度。三是市场运作原则。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发展必须依托瞬息万变的市场,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PPP模式的有效应用要坚持市场运作原则,并在此基础上遵循平等协商、依法合规、公开透明的原则,保障政府与私人组织形成相互协作的关系。四是优化治理原则。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作用,制定宏观发展战略,强化市场监管,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应用PPP模式创造良好的环境。
结束语
就目前我国的情况而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基础大多数还是传统的工业模式。但是,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急需实现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型。抓紧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以此来推动和实现整个建筑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然而就行业总体而言,信息化推进情况并不十分理想,主要因为整个建筑业在实施信息化建设中缺少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程序方法,因此,应该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重要工作,更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王佳杰,赵世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与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11):74-75.[2017-09-26].
[2]刘星星.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发展的尝试[J].建材与装饰,2016,(43):112-113.[2017-09-26].
[3]黄志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优化研究[J].西部皮革,2016,38(08):120-121.[2017-09-26].
[4]黄杏梅,张世强.建筑工程预结算的动态管理策略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13):112.[2017-09-26].
论文作者:杨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建筑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模式论文; 工程项目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项目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