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曲折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北亚论文,经济合作论文,曲折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目前只是理论上的构筑
一、日本经济界、理论界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构筑。
80年代,特别是1985年日元升值以后,日本经济迅速膨胀。国际经济加速向“区域经济合作化”方向发展,日本亟需在邻近地区建立能与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相抗衡的属于自己的“经济后院”,从而对区域经济合作的构想也开始具体化。1985年,日本经济调查协会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研究,1987年3月提出《“东北亚经济圈”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建议由日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中国东北地区,俄罗斯联邦远东地区和蒙古共和国,建立一个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经济合作区。
“东北亚经济圈”是日本提出“经济圈”构想中的第三大圈。与“日本海经济圈”,“环黄海经济圈”及“渤海经济圈”相互交错,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及经济发展条件看,它是一个有着潜在经济意义的“经济圈”。
日本提出“东北亚经济圈”目的
日本认为建立“东亚经济圈”是既定方针,但容易引起美国反对,只得化整为零,先提出个小经济圈,然后再同邻近国家及地区设想的“经济圈”连接,如将“东北亚经济圈”同东盟自由贸易区及“铢经济圈”之间连接,自然形成一个大经济圈,作为自己的“经济后院”与欧共体、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抗衡。其次,借助向外发展经济合作解决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本虽已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其国内经济的发展仍存在不平衡问题,以东京为中心的关东地区经济最发达,以大阪为中心的关西地区是工商业发达地区,其它地区特别是日本沿海岸地区则是远远不及关东和关西地区发展水平。但日本海沿岸地区经济发展又较邻国经济发展水平高得多,为此,由日本海沿岸地区加强同邻国的朝鲜半岛,中国东北地区,俄罗斯联邦远东地区以及蒙古共和国的经济合作,以其资金和技术与邻近国家或地区资源、能源和劳动力相结合,既带动了对方发展,更能大大加快日本海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同关东和关西地区的差距。再次,提出“东北亚经济圈”的一个更重要的目的是借助经济合作打通由陆上通往中亚、欧洲的运输通道。日本是一个以贸易立国的国家,既要进口能源资源,又要出口工业制成品,长期以来,运送这些物资主要依靠海运、航空运输,运费贵。如果将出口中亚和欧洲的货物由海路改为陆路,经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区铁路运送,可以缩短运输时间和减少运费,从而降低商品成本,增强竞争力,大大有利于日本经济国际化。
二、韩国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构筑
(一)“环黄海经济圈”构想。韩国经济60年代开始起飞后,一直维持高速增长。1962年-1981年的20年中,年平均增长率高达8.1%,国民生产总值由23亿美元增至662亿美元,增加近28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87美元增至1719美元,增加近19倍,70年代末期被列为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国家(ANIES)。1986年至1988年,经济平均增长率又上升到12.7%,对外贸易也连续顺差。①但是,1989年以后其经济发展开始遇到困难。一是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韩国对外出口最主要市场是美国,而美国由于经济出现衰退,进口需求相对减少,同时,为减少逆差对韩国的进口实行限制,迫使韩国不得不设法开拓新的国际市场。二是国内环境变化影响,韩国工人工资由低变高,使工业制成品成本不断上升。1987年以来,韩国工人工资增长率开始高于当年的生产增长率,从而使产品成本上升,企业需要向国外寻找廉价劳动力的投资场所,为此,从80年代中期,韩国便把目光瞄准中国市场,尤其是与其只有一海之隔的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更是其理想的目标。韩国财团认为,中国大陆是一个潜力很大的国际市场,韩中之间相互距离很近,经济上互补性很大。1987年,韩国主要政界人士卢泰愚在竞选总统演说时提出,若能当选总统,将与中国大陆发展经济贸易,以其为据点,发展和完善韩国西海岸的产业基础。卢泰愚当选总统后,韩国政府制定了一项“西海岸发展计划”,成立了“西海岸发展促进委员会”。该计划拟耗资250亿美元,以中国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沿海城市为目标,最终实现“环黄海经济圈”构想的蓝图。
(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试金石——图们江开发计划
韩国中央大学东北亚研究所所长金成熏在《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展望与选择》一文中指出:东北亚的中心是图们江下游,是金三角,背后是世界上唯一剩下的资源宝库,即俄罗斯联邦的西伯利亚滨海边区和中国东北地区。
三、中国理论界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构筑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季崇威在《促进东北亚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一文中指出:关于东北亚经济圈的地理领域和合作范围,日本、韩国学者曾提出是“环日本海经济圈”“黄海经济圈”等设想。黄海与日本海是相连的,中国大陆东北部与俄罗斯联邦、蒙古的边境正在进行频繁贸易与经济合作活动,这些活动都应该与沿海地带的国际经济合作结合起来,构成整个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由三个经济区域组成:
(一)环黄海、渤海经济合作区。它包括朝鲜半岛、日本(主要包括九州地区)、中国的北京、天津、上海、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的沿海地区,以及浙江省杭州、宁波等地。主要合作方为:中国、日本、韩国。渤海是中国的内海,环渤海经济区包括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北京、天津、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等沿海17个城市,它们都是中国沿海对外开放地区,是“渤海金项链”。它们的地理位置优越,海陆空交通发达、腹地广泛、自然资源丰富、重化轻纺工业和农业基础较好,科技研究发达,是中国最有发展前途的地区。它与日本、朝鲜海空距离最近,一衣带水之隔。现在即可通过天津港和大连港经过“欧亚大陆桥”与欧洲相通。蒙古共和国已与中国签定了协议,以天津港为它的出海口。日本著名经济学家金森久雄1991年在天津会议上说:东北亚经济圈的形成先要有一个‘核’,环渤海地区正是一个‘核’,它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应该成为中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地区。
黄海是渤海的外海,其西岸从辽宁省到浙江省杭州湾,占中国沿海地带一半。江苏的连云港是中国东部经新疆至哈萨克共和国阿拉木图的新亚欧大陆桥的起点。长江经上海入海,上海浦东新区的发展,将会使上海成为远东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以上海为中心的江苏、浙江等长江三角州将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东北亚经济圈将长江三角洲包括在内,可促使日本、韩国与这个地区进行更紧密的经济技术合作。近年来,日本、韩国在环渤海地区、上海和长江三角州等地投资日益增多,证明了现阶段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先从环渤海,黄海起步,是最为现实有利。
(二)环日本海经济合作区。它包括日本、朝鲜半岛、俄罗斯联邦远东滨海地区和中国的吉林省,主要是在日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中国和俄罗斯联邦之间进行经济合作。目前这一地区除了先进的双边交流合作外,最引人瞩目的是以开发图们江流域中、俄、朝边境特区为中心的宏伟计划。对此,1991.7-1992上半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组织有关国家在蒙古共和国乌兰巴托、朝鲜平壤,韩国汉城和芬兰赫尔辛基多次召开开发计划协调会。1991年10月平壤会议上,中国、蒙古、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俄罗斯联邦、日本六国专家组成了图们江地区开发项目管理委员会,设立三个组处理开发贸易,投资法律机构问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已决定将图们江“金三角”开发列入重点项目,计划利用20年时间,组织300亿美元投入,把这一地区建成类似新加坡国际自由贸易区。
(三)中俄蒙内陆协作区。现在中国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共和国及俄罗斯联邦远东地区之间的边境贸易和经济合作项目频繁,其规模日趋扩大,应该是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东北亚区域内各国在区域经济合作理论上反映出的各国利益的分歧
东北亚区域内各国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构筑的分歧很大,每一种理论构筑充分体现了各国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日本“东北亚经济圈”“环日本海经济圈“主要是以解决日本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其与美国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在贸易上抗衡的目的。从而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雁式”区域经济合作。而韩国的“环黄海经济圈”目的是为了发展韩国的西海岸经济,开拓韩国在亚洲的廉价市场,缓解国内的经济困难,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提出的有关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充分反映了中国急需利用韩国、日本资金、技术加速开发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东北地区的目的,而且区域经济合作要以中国为中心。俄罗斯联邦提出的“大符拉迪沃斯托克经济区”理论,充分反映了俄罗斯联邦急于开发远东地区的设想。由于各国在理论上构筑的利益表现差异,以至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上还未形成一个比较合乎整个东北亚区域各国共同长期利益的理论模式。日本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理论构筑较少考虑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俄罗斯联邦的设想,而是更倾向于实现一个整个太平洋地区更广阔区域经济合作,以防止中国经济增长给它在亚洲地区的领导作用带来影响,但是日本十分注视美国对日本在亚洲作用的态度,所以日本有关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充分反映了这一矛盾心理。实质上各国在理论构筑上都想确立以本国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因此,我们应认识到,在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构筑过程中,任何扭曲和损害合作的企图都必须避免,区域内每个国家不该有模糊、生疏和太离奇的想法,因为这种想法在短期内实现是不切实际的,无助于确立代表区域内各国的共同利益,共同发展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模式。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实性发展不够充分
一、东北亚区域内各国政治、经济制度矛盾。
从欧洲经济共同体(EEC)和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等区域经济合作模式来看,都是由于政治制度相同或相近的国家组成,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各成员国政治制度迥然不同,并且实行了不同政治体制,这势必导致实行不同的国别政策。超越政治制度、超越意识形态,实现区域经济合作极为困难。日本的对外政策是与美国、欧洲经济共同体主导国际新秩序,保持日美联盟,同时稳定和发展日中关系,借助中国周旋于美国、欧洲经济共同体、俄罗斯联邦等大国之间,进一步扩大对亚太地区的权力,对俄罗斯联邦关系既对话又抑制,吸取历史教训,防御俄罗斯联邦在亚太地区扩展影响,并且以亚洲新兴工业国和东盟为重点,在亚太地区推进以日本为主导的共同体,抑制可能出现的中国作用,这种战略充分反映了日本的政治目的。韩国在对独联体和东欧经济政策中,明确提出“要考虑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均衡问题,要积极探索与日、美的共同贸易,其投资的主要场所仍在与其政治政策相似的西方或非洲、拉丁美洲国家。”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关系中,政治化倾向十分明显,用政治来制约经济关系,日本、韩国、俄罗斯联邦是资本主义制度,必然推行代表其政治制度的对外政策。这是制约形成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现实性发展的主要障碍。
经济制度不同,对外经济开放程度不同,经济运行机制不同。一般来说,制度不同的国家之间可以发展经济贸易关系,但要形成区域经济合作则是十分困难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和资本主义制度国家经营主体不同,不可能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更不可能实行协调一致的经济政策,这也会制约区域经济合作。
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国家经济规模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性
日本作为东北亚区域内的经济大国。1988年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21,000美元,已超过美国,从1985年起日本已替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债权国,科技高度发达。韩国经济也已进入亚洲新兴工业国行列。1988年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3600美元,②科技也很发达。而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蒙古及俄罗斯联邦远东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这种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自然导致经济政策不同,产业结构政策不同,国民经济支持外贸能力不同,相对吸收需求的能力不同。东北亚地区国家资源,产品等具有互补性、互求性、然而互补性、互求性实现要以各国经济能力为基础,经济滞后国家需要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但必须考虑支付能力,对先进技术的引进要考虑本国的消化吸收能力,经济发展过于悬殊,彼此间的互求和互补受到限制。日本政府迄今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没有明确发表政府的意见,态度十分冷漠。
东北亚区域内各国对外经济发展格局有很大的差异性。从现在日本、韩国对外经济关系分析,日本、韩国等国的对外经济贸易重点不在东北亚区域。日本世界经济战略重心仍在西欧、美国,无论是贸易还是投资,其重心主要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西方是日本的第一线。日本在北美和欧洲的直接投资比在亚洲增长得快。1981年,日本对亚洲的直接投资占总投资的约37%,是日本最大的对外投资对象,该年度对美国的投资不过占26%,对欧洲的投资占9%。到1989年,亚洲占日本对外直接投资额降为12%,而流入美国的投资额增加至近48%,同时有2%投入到加拿大。到1989年,日本跨国公司在美国和欧洲投资共增加到占其海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0%。③这种地区投资重点的明显转移,反映了日本企图通过增加对欧美国家的投资,一方面尽量占有这些国家的高度发达的繁荣市场,另一方面意在充分有效地利用当地丰富的技术资源,总的说是“市场获取”与“资源获取”两种战略的结合运用。即使日本在亚洲直接投资,也倾向于新兴工业化国家,而不在东北亚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和国家。可以预见,整个90年代,日本将继续保持上述投资趋势与主要战略重点。但是欧洲经济区域化和北美经济区域化形成使日美、日欧贸易磨擦仍不断加剧,迫使日本世界经济战略重点的东移。另一方面,亚太地区仍是21世纪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这也是日本经济战略东移的利益驱动因素。但日本经济战略东移不是一次到位的,而是分步展开的。第一步是移向东南亚,第二步东北亚,所以,东北亚是日本经济战略的第三线。日本在东北亚地区没有实质性的经济开发投资,因为日本所考虑的是在东南亚的近期经济政治利益,而东北亚地区还未形成有利和有效的投资环境。
韩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地区,1991年底,按行业和地区划分,韩国在国外直接投资金额:向东南亚制造业投资498项,6.9877亿美元,从投资项目数量看属于投资最多的地区;其次是向北美贸易业投资242项,4.9172亿美元;再次是对东南亚贸易业投资187项,6650万美元;向北美制造业投资110项,7.0483亿美元。④从行业上看,这些都是超过100项的投资市场,它们是韩国一直视为主要出口市场的地区,而且今后也是不可缺少的出口市场。因此,韩国虽然要继续谋求发展这些市场,但又要从冷战状态下形成的对美日依赖的经济发展模式中解脱出来,以用邻近地区的经济资源结合来推动韩国经济发展,稳定朝鲜半岛局势,也是韩国日趋重视的问题。然而韩国在东北亚区域的贸易投资仍然很迟缓,关键是东北亚地区是一个“差别很大的集合体”,而且整个地区发展水平相对低下,只能强调在开发前景方面是有潜力的,最大困难是各国对本地开发意图都存在微妙的差异,所以,在东北亚地区“市场机制成果”不明显的前提下,韩国不会主动进行大量投资以促进开发的。而1988年以来,韩国对东南亚市场的投资迅速增大。
韩国自80年代以来,制造业投资市场和整体投资地区主要在美国、北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而不是东北亚地区,并将继续保持这种投资趋势。(见下表1、表2)
表1.制造业投资市场的前10个国家 (万美元,%)
国名或地区名 项目数 金额构成比例
项目数 金额
1印度尼西亚21046,80020.7 20.2
2中国 151 14,10014.9
6.1
3美国 115 55,70011.4 24.1
4菲律宾 82 12,100 8.1
5.2
5马来西亚
69 14,900 6.8
6.4
6泰国
67 9,400 6.6
4.1
7斯里兰卡
47 5,700 4.6
2.5
8危地马拉
28 2,600 2.8
1.1
9香港
18 1,500 1.8
0.6
10洪都拉斯 17 1,800 1.7
0.8
小计804164,60079.4 71.1
其他209 67,00020.6 28.9
合计 1,013231,600
100.0 100.0
资料来源:《1992年国外投资统计年报》,韩国银行外汇兑换管理部,汉城,1992年。
表2.按地区和投资比例划分的对外投资结构
资料来源:《韩美间直接投资结构和投资环境的变化》,金南斗著,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汉城,1991年。
由此可见,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由于日本、韩国资本流向滞后,还缺乏利用产生的机会所必需的资金,缺乏超越国境的国际民间和官方资本合作,具有投资欲望的人还要考虑不稳定的供给和利益分配的不可靠性,缺乏基础设施及训练有素的劳动力,合作资本的缺口阻碍了区域经济合作的现实性发展。
三、东北亚区域各国存在由于历史障碍形成的种种难以解决的问题
东北亚区域国家和非东北亚区域国家的美国,都清楚地意识到确保该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是极其重要的事情,也深知非针对性的军备更新同样具有引发大规模军备竞赛的危险。然而,由于各国在亚太地区的不同地位、作用和所处的特殊环境以及对潜在的实力与平衡关系演变的判断的不确定性、各国都认为自己所奉行的加强国防的安全政策是非常有效的,重要的。这就导致了东北亚地区安全合作一直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⑤
东北亚区域安全状况是脆弱的、不稳定的和紧张的,必然会影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实性发展。
1992年10月21-22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和上海社会科学院亚太所联合举行“新形势下亚太经济合作”国际学术讨论会,韩国汉城大学的郑正佶教授指出“东北亚国家间未来政策关系前景不明,故对这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持模棱两可态度。”⑥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最终实现,将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蜕变动态过程
一、世界性区域经济合作的艰巨性,曲折性
世界范围的区域经济合作是战后出现的新现象。8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合作趋势显著加深,当前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趋势。各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由彼此孤立与阻隔趋向相互联系与依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也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和平衡导致的必然规律。但这种联系与依赖不可能完成于一夜之间,而是必然有一个由远及近,由疏到密的逐步发展过程,从周边国家的联系开始逐步扩大,走向区域整体共同发展,这是一个符合事物发展特征的一般规律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
区域经济合作是一个不断变动着的蜕变动态过程,当代世界性经济合作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始终处在不断发展的变动的动态过程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东西欧、北美、拉丁美洲、非洲出现过许多形式的区域性经济合作模式,但其规模、内容、内部一体化程度差异很大,半个世纪历史证明,以商品货币关系维系的区域性经济合作过程,绝不可能稳定在静态水平上,要么瓦解,要么发展。
欧洲经济共同体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典型模式,从50年代至今一直处在扩大、发展,不断处在向新的规模,新的一体化蜕变的动态之中,欧洲经济共同体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种种困难和曲折,是一个曲折的蜕变过程。区域经济合作化是一个多形式、多层次、多组合的发展过程,很难断定一个“完成时间或标志”,关键在于使每个阶段经济合作的形式发展到更高形式的现实性是否发展、充分、完善,是否有突破的可能性。1952年,由法国、意大利、前联邦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保6国建立的煤钢共同体至80年代欧洲共同体建立再至90年代欧洲共同体统一大市场建立,一旦现实性完善,区域经济合作必然会由低级向更高级的形式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是必然的趋势,难以断定静止在多大规模及何种程度上,所以,世界范围区域经济合作化是一个长期曲折蜕变的动态过程。
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目前只是处在松散状态。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仍处在非常低水平的合作阶段上,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形式上分析,低水平的合作仅是非集团组织的,非一体化的商品贸易、资金技术交流、劳动力流动以及资源开发、旅游和其它各种交流。合作规模也只以在有限的双边之间进行。也可能出现多边合作,但不会有突破性进展,至于诸如关税互惠、市场自由化、资源共享、技术流通、乃至资本、商品和劳动力自由流动、产品标准化、货币一体化、汇率政策协调、贸易政策协调等高层次的一体化经济合作,对东北亚区域来说,不但在整体规模上现在还根本难以想象,即使双边关系内远没有实现的条件。
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长远趋势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不可能建立类似欧洲经济共同体那样紧密的经济共同体,由于日本为保护它的全球性经济利益,主张搞开放型的自由贸易体制以抗御经济集团化,中俄两国又只有一部份地处东北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不可能是排它性的经济合作,而是开放的,松散的地方性区域或几个边境地区的某个组合区“次区域”的组合体。
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开发图们江“金三角”的例子来分析,以“次区域”或“小块区域”的松散、交叉、双边式、多边组合区域的开发,更具有实际意义。俄罗斯联邦提出建立“大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区”,日本提出“环日本海经济圈”,韩国提出“环黄海经济圈”等,已充分说明由于东北亚区域是一个没有契约关系,也没有统一管理体制的松散市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现在只是处在松散的低水平合作状态,无论理论上的构筑,还是实践上的探索。
东北亚地区一方面是利益共同性因素的存在和增长,另一方面却是妨碍共同性利益进一步发展的对立的矛盾依然起作用;一方面存在互补性需求,另一方面却是满足这种需求的实际能力相当有限;一方面是实现区域经济合作的可能性和主观意识都在增强,另一方面却是这种主观意识还没有转化为有效的现实行动,因此,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目前只能是一种低水平、松散的。关键问题在于东北亚区域各国关于经济合作的主观意识还没普遍转为强有力的现实行动,利益的共同性和需求的互补性,一般还只表现为一种离散过程,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结构性系统,因而它们还没有能够作为一种手段发挥协调彼此利益并维护共同利益的作用。这正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在实践上进程非常缓慢,而且规模小和形式上松散的潜在原因之一。综上所述:东北亚区域各国不可能在资源、市场等方面形成一个排他性,封闭的区域经济集团或区域经济圈、而将形成开放型的分散式区域经济合作。
东北亚各国经济上的异质和多样性、梯度性,使该地区合作不可能建立在各国社会制度、政策、经济体制完全统一基础上,区域经济合作将是松散的。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将不是以区内各国政策统一,体制一致来推动多边经济合作,而只能是以多边经济合作实践来促进各国在政策、经济体制等诸方面的协调。
总之,由于东北亚区域是最开放、最松散、最活跃、最动荡、历史与现状最复杂、又最具有潜力的区域,因而导致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实性还没有完全充分发展,还有待于历史发展的催化。
三、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过程将是一个由松散合作走向区域合作的蜕变过程。
东北亚区域由于其经济合作的现实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还不够充分发展。其合作形式和水平只能是由小范围地区双边、多边的非均衡经济合作形式,通过扩大发展均衡的和完善的合作机制,使区域经济合作现实性不断充分、直至形成整个东北亚区域的区内组合的整体性经济合作。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关税同盟形成,产品标准化,商品自由流动,人口自由流动等基于整个区域共同利益一致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总之,任何一个新经济格局的形成,都将在时代的蜕变中经受考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作为亚太地区的一个新的经济格局最终能否形成,难以定夺,关键在于时代的蜕变能否使形成新经济格局的现实性日益发展和充分完善。
注释:
①立早《东亚国家及日本关于东亚地区经济圈的构想》天津[现代日本]1992年第4期,第17页。
②杨义龙、宋魁:《东北亚地区经济格局及我省的对策》黑龙江[西伯利亚研究]1991年第3期
③刘建华《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分析》上海[国际展望]1993年第5期第9页
④[日本]笠井信幸《韩国的直接投资与东北亚》日本[世界经济评论]1992年7月号
⑤刘呜《论东北亚安全的相关因素及其前景》[亚太论坛]1992年第6期第23页
⑥马樱《“新形势下亚太经济合作”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亚太论坛]1992年第6期第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