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厚街供电分局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 523900)
摘要:为充分满足人们电力需求,10kV配网工程作为电网系统运行中较为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其实际质量水平需引起高度重视,因此这就需要配电网工程建设能够合理采用一些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加大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力度,树立良好正确管理理念,推动10kV电力配网工程建设能够更加顺利进行。本文主要对电力配网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手段及技术性措施应用展开针对性研究分析,仅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电力配网;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愈发提高,随之对电力系统运行也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性措施,对电力配网运行提出了更高标准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相关电力企业为进一步适应社会背景发展脚步,需要能够有效抓住机遇,正确面对挑战,合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不断加大电力配网工程安全管理力度,从而促使电力配网建设工作能够更加安全高效展开。
一、关于10kV电力配网工程安全技术管理存在重要性分析
根据实践调查显示可知,工程质量有效控制在10kV电力配网工程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即为要求工程建设施工期间需采取合理技术手段并保证其达到质量标准要求,并且10kV电力配网工程技术手段能否实现最佳应用成效及获得经济效益都将成为工程质量水平影响主要因素。由此可以了解到,基于现阶段10kV电力配网工程建设背景下,技术安全管理可以说是开展一系列电力活动首要前提条件,但由于10kV配网工程工作环境较为复杂,因而往往在建设施工期间存在着众多影响因素,如天气气候、地势地貌等,一旦遭到不确定因素影响将对电力配网工程的顺利运行非常不利。在这种情况下,科学技术手段的合理利用对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高效开展有着良好促进作用,相反将会阻碍电力配网工程建设进度,甚至还会威胁到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因此这就需要10kV电力配网工程相关人员能及时针对建设期间使用到的技术手段展开全面检查审核,借此充分保证其具备良好适用性性能。除此之外,施工人员在开展10kV电力配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时,还应充分确保技术手段的恰当使用,不能盲目性的一律否决,但也不能全盘接受,需要积极展开适应性实地考察,进而最大限度提升10kV电力配网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推动电力行业不断朝向可持续方向发展[1]。
二、10kV电力配网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通常来说,为充分保证10kV电力配网工程安全运行,需要施工人员能够切实提高自身配网工程专业水平,加大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力度,基于电力配网工程实际情况提出对应可行性管理措施,从而促使10kV电力配网工程能够充分满足社会大众实际需求。
(一)有效完善网络结构
基于10kV电力配网工程角度来看,若想实现对其建设施工的安全有效管理,网络结构的合理优化完善至关重要,主要是指在10kV电力配网工程建设最初阶段做好网络层次和区域布置分配工作,借此大大降低电力配网运行不确定因素可能对网络带来影响程度。同时相关电力企业还需积极构建健全电力网络维修和维护制度,定期针对10kV电力配网工程运行情况展开合理化检查审核,准确判断其能否继续开展工作并明确工作期限,而对于经常出现的断电跳闸现象,施工人员可彻底更换电力配网设备,有效控制供电半径,正常需要将其控制在3000m以下。
(二)合理优化周围环境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10kV电力配网工程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影响因素,总体可将其划分为以下两大类:自然雷击和人为破坏,其中属于人为破坏现象包含众多,因此这就需要施工人员能够基于破坏可能性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如可将10kV电力配网工程基础设施设置在距离道路较远位置,或是在杆塔底部位置涂上反光漆起到一定警示效果,再就是需要对市政工作人员做好沟通交流,避免其对10kV电力配网工程产生不利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10kV电力配网工程还要做好雷击预防工作,由于大多数网架都是位于空旷位置,因而相对雷击产生可能性也将大大提高,为防止雷击对10kV电力配网工程建设产生不利影响,需要施工人员能将支柱设计成绝缘状态,随后使用陶瓷横担,另外还要安装避雷针装置[2]。
三、电力配网工程建设技术措施应用
(一)网架建设
通常来说,网架在10kV电力配网工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相当于人体支撑性骨骼,对电力配网工程安全稳定运行有着良好保障,因此这就需要我国电力企业能够有效保证电力配网工程的高质量建设完成。基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10kV电力配网工程网架建设主要包含两种形式:第一,联络线模式。即为电力运行背景下,施工人员需要保证平均每2条10kV线路之间就具备一条联络线,便于实现资金成本有效节省目的,并且即使出现主线断电情况,两条线路也能相互颠倒,不会对用户实际用电产生任何不利影响,为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顺利运行提供了有效保障。但仍需注意一点就是该种联络线模式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一旦电力配网中网架断电范围包括连接点,那么两条线路将无法实现相互颠倒,这样一来电力配网工程建设进度便也会受到阻碍。
第二,环网模式。一般该种模式又被称之为“手拉手”环网模式,而将其定义为该名称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主要是由网络构建形态来决定,将10kV电力配网工程主线末端连接在一起,保证所有线路都能达到直接或间接联系目的,就像小朋友手拉手一样,并且环网模式还能利用单元内简易开关实现电源切换效果,这样一来就能大大提高实际供电效率和延长供电寿命。除此之外,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网架形式便是环网模式,其不但能大大节省投资成本,还能加快10kV电力配网工程建设速度,获得较高经济收益,但往往其也并不是处于完美状态,一旦电力场所出现任何故障,断电线路需承担全部负荷将转移到另一线路之中,因而这就需要不断提升线路供电标准要求,否则将对10kV电力配网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二)电缆敷设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电缆敷设可以称之为10kV电力配网系统运行的外在表现形式,因而做好电缆敷设工作是尤为重要,需充分保证电缆敷设科学合理性。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在电缆具体敷设之前,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开展一系列准备工作,明确使用电缆型号、规格及数量,并定期开展检查审核工作;其次,需要针对电缆沟进行详细化检查,充分保证其中所涉及到的全部指标都能符合标准要求;最后,需要明确电缆敷设工作流程,避免电缆敷设出现交叉重复现象,另外还要做好施工人员培训工作,不断加大电缆敷设质量管理监督力度,从而有效提升电缆敷设进度和整体质量水平。
(三)线路建设
通常在开展10kV电力配网工程中的线路建设工作之前,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对人文、地理等综合性因素展开充分考虑分析,在此基础上还要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在得到其明确允许后方可具体落实网络建设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促使10kV电力配网工程运行维护更加安全顺利。同时施工人员在进行线路建设时还应做好配网区域合理划分,便于实现区域性独立供电,充分满足该区域群众实际电力需求和维护需要。除此之外还需注意一点就是,为有效提升10kV电力配网工程供电效率和供电质量,施工人员需将10kV配电网联络设备和相关线路结合共同组成环形网络运行模式,这样一来不但能实现电网故障的瞬间转移,还能为线路负荷保留充足空间,促使10kV电力配网工程能够更加安全高效进行。
结语:
总而言之,10kV电力配网工程作为一项复杂性工作,若想促使其安全高效展开,就需要施工人员在具体建设施工之前能够充分考虑到各项可能性因素,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落实执行,不断增强电力配网工程安全管理力度,基于实际情况提出可行性技术措施,并且还要针对具体工作人员展开有效培训教育,使其自身专业技术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促使10kV电力配网工程能够更加高质量高效率完成。
参考文献:
[1]王晓强.电力配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与安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
[2]尤业波.电力配网工程管理现状和质量安全管理措施[J].大科技,2014.
论文作者:郑慧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电力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线路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电缆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