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经营城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经营城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少城市政府已明确提出了经营城市战略。那么,我们该如何认识经营城市呢?
1.经营城市的现实意义。近年来,不少城市政府已明确提出了经营城市战略。何谓经营城市,一般认为,经营城市是将构成城市的空间和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如土地)和人力作用资本(如城市基础设施)等,运用市场经济手段,进行聚集、重组和营运,将城市可以用来经营的部分存量资产和生产要素推向市场,从中获得收益。我认为,还应加上一句,即“将这些收益再投入到城市建设的新领域,走以城市养城市,以城市建城市的市场化路子,实现滚动发展”。全面理解和把握经营城市内涵,至少有三点好处:一是有利于我们对经营城市工作长期性的认识。经营城市不是变现现有资产就终止了的工作,而是发展城市经济的一种理念,一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方法和途径,只要有城市存在,就有经营城市工作。二是有利于我们正确地把握资产存量和增量的关系。盘活城市现有的资产存量是必要的,将资产增量按市场要求配置同样也是重要的。三是有利于城市步入“建设—发展—再建设”的良性循环道路。
城市集聚了众多的可供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客观要素,拥有庞大的资产资源优势和优先发展优势,开展经营城市工作,意义十分重大。首先,经营城市完全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经营城市最初始、最根本的动机是要盘活城市资产,取得良好效益,利用城市龙头带动作用,实现城带乡,共繁荣,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人民群众得到最大实惠。从另一方面看,经营城市的最大受益者是资产的所有者和资产使用者、享用者,也就是说,政府作为资产所有者的代表,人民群众作为资产的使用者、享用者,都是最大的受益者,这都说明经营城市完全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次,经营城市能有效地筹集大量资金。经营城市,变现和集聚大量资金,解决发展城市经济资金的不足,是经营城市最直观、最有效益的成果。如果说,招商引资用的是明天的钱,那么,经营城市用的则是昨天的钱。第三,经营城市有利于推进国企改革。经营城市就是在更大的范围、更高的层面上推进企业资产重组、整合,是企业改革深入发展的助推器。第四,经营城市可以更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经营城市将资产按市场要求进行配置,能大大地改善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优化和美化环境。第五,经营城市能使城市公共设施、土地、房产等发挥最大的效用。此外经营城市还能带来我们思想观念的更进一步的解放。
2.经营城市工作重点在六个方面。①国有企业。我们几十年来计划经济加低工资体制下创造的财富大部分沉淀在国有企业中,却并未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如何搞好国有企业是我们经营国有资产的一个重大课题。②土地。土地是一个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的载体,是稀缺的和不可移动的资源,是经营城市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③房产。长期以来,我们沉淀了大量的房产,而且多集中分布在各个部门,不少房产是闲置的,即使利用起来的房产也存在运作不规范、国有资产流失、甚至滋生腐败的问题。④城市设施。如城市供电、供水、通讯、水利、文化、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都可以通过托管经营、授权经营、股权转让等形式推向社会进行营运并取得效益。⑤城市无形资产。由于城市政府拥有特许权,城市的无形资产也是城市资本的重要构成之一,如路段的冠名权、广告权、出租车牌照、公汽线路经营权等。⑥城市环境。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改善建筑造型,以及美化、绿化、亮化、净化环境,提高市民素质,从而提升城市品位,优化城市环境,吸引外来投资,促进城市资本增值。这也是经营城市的一个重要内容。一定程度讲,这是我们经营城市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明确对经营城市工作重点认识,有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3.经营城市的关节点是“四化”。城市资产商品化、经营活动资本化、经营手段市场化、经营的效益化,这直接关系到经营城市运行机制的建立,是经营城市工作推进的关键所在。一是城市资产商品化。对城市资产的认识,不能停留在实物形态上,而应看作是可流动、可增值、并能带来效益的商品。城市资产应实行有偿使用。二是经营活动资本化。经营城市活动的实质是剥离城市资产的使用权与经营权,将资产的经营权看作是带来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资本,进行资本营运。三是经营手段市场化。经营城市的一切活动都要通过市场进行,用市场效率机制配置资源。四是经营目的效益化。使政府的投入有回报,能增值,能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增加政府的经营收益。
4.经营城市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全局利益与部门利益的关系。长期以来,政府有关部门受政府委托,经营国有资产,城市国有资产多沉淀在各个部门。经营城市必然带来部门利益的调整,能否有效地解决利益调整的问题,可以说是经营城市成败的关键。我认为,经营城市重在增强政府财力,提高政府经济控制力和建设能力,部门利益应服从于政府全局利益。但在实际操作中,可实行委托部门经营与政府统一托管经营相结合,并在财政设立专门账户,加强收入和支出的监控。同时,对有关部门因资产统一经营带来的困难应协调解决,也可以采取利益按比例分成的办法,以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二是城区与非城区的关系。经营城市纳入视野的将是整个城市的资产,非城区资产也应包含其中。由于资产的复杂性,经营城市的重点应该在城区,同时,也应该统筹考虑非城区(包括县)资产的经营,并使之统筹兼顾起来。三是国有资产经营与非国有资产经营的关系。非国有资产也是构成城市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的深入,它所占比例还会不断扩大。经营城市既要经营国有资产,又要经营非国有资产,不同的是,国有资产的经营政府应拿在手上操作,非国有资产经营政府主要是通过制定政策,引导其通过市场优化配置。
标签:资产经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