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当前我国煤矿开采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工程机械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煤矿工程机械设备的应用为了表现出更强的作用价值,必然需要重点围绕着相关技术手段进行创新引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就是比较有效的方式。现阶段很多煤矿工程机械设备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下都表现出了较为理想的作用价值,应该予以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机械;应用
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概念
将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有效结合形成的综合性生产管理技术,就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将该技术应用于工程机械领域,能够促进相关技术产品的优化,促进工程机械领域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机电一体化系统所使用的电子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工程机械结构中的信息功能,促进机械化装置与电子设计软件的有机融合。
机电一体化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硬件部分主要是各单元之间的构件,通过传感器进行相关信息的处理,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器的更新换代十分迅速,为了满足各类型传感器的需求,信息变量通常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出现的。在进行单元数据的处理过程中,系统现将数据进行存储,在完成相关信息的处理之后,再根据相关要求实现对整体系统的有效控制。从中可以看出,信息的处理单元具备较多的控制功能,主要依靠执行结构接收信息,在进行信息与指令的发生。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机电一体化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随着对该技术研究力度不断加大,对于机械工程的发展的推动作用会不断提升。
2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工程机械中的应用
2.1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采煤机中的应用
在煤矿生产作业中,采煤机是比较重要的工程机械设备,在采煤机中有效引入和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就可以发挥理想作用价值,比如电牵引采煤机的应用就能够明显优于传统采煤机设备,在煤炭资源开采效率以及稳定性方面都能够具备明显优势。结合采煤机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来看,其首先能够在启动和制动方面形成自动化控制效果,可以结合煤矿生产特点和环境变化条件,准确形成采煤机的启动和制动控制,优化煤矿开采效果。另外,在当前煤矿开采生产作业中,往往还涉及到了较多的倾斜场景,尤其是对于一些30~50度左右的倾斜角,更是对于采煤机的应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电牵引采煤机在该场景下就可以表现出极强的应用效益,制动效果较为理想,不会出现较为严重的滑动问题,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
2.2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掘进机中的应用
掘进机同样也是当前煤矿生产作业中比较关键的一类机械设备,为了更好提升掘进机的运行效果,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同样也可以表现出积极作用。从掘进机的电气系统构成中来看,其主要涉及到了防爆系统、照明灯、隔爆操控相以及本质安全操作工具等,这些系统的有效构建和应用同样也就可以借助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自动化运行,以便更好优化掘进机工作效果。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掘进机中的应用还可以实现自动调控,能够协同液压系统作业,确保掘进机的运行能够表现出最佳效果。掘进机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往往还能够表现出较强的安全保障效果,尤其是对于掘进机运行中常见的各类故障问题,能够形成自动化检测分析,并且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降低故障威胁。
2.3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支护设备中的应用
在煤矿生产作业中,支护设备的应用同样也是关键要点,其直接关系到整个煤矿生产作业的安全性,如果支护设备的应用不当,必然有可能导致整体支护结构受损明显,最终形成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结合这种支护设备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有效应用来看,其主要作用就是为了在液压设备中优化,促使液压技术可以结合计算机控制以及信息化技术,形成更为理想的精确应用效果,在移动速度方面也能够具备明显优势,如此也就可以更好保障液压支架的可靠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液压支护设备方面的应用往往还可以表现出较强的自动化检测效果,对于液压支护液体用量进行实时监控,发现异常问题及时处理,保障应用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带式输送机中的应用
在煤矿开采作业中,带式输送机的应用也关系到最终生产效率,如果带式输送机存在效率低下,或者是严重运行故障,势必也就会影响到整体生产效果。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带式输送机方面的运用主要就是为了促使其更好形成自动化调控效果,能够在实际运行中表现出更强的防潮防尘作用,并且在抗震抗干扰方面也具备明显优势。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该方面的创新应用,一些大倾角以及长距离带式输送机更是发挥出了明显应用优势,可以具备集中操控特点,生产效率明显提升。
2.5在施工精度控制方面
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于工程机械中精度的控制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电子控制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需要保证测量工作的精确化,传统的工程机械在测量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是人工测量的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且存在测量误差,对工程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通过自动化系统进行自动化测量,能够有效降低误差对工程质量造成的影响。除此之外,对于产品加工来说,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有效提升产品的精确度,提升产品的质量,为合格率的提升提供了有效前提。
2.6在降低工作强度方面
在传统的工程机械施工过程中,需要应用大量的机械设备,部分设备的体积较大,人工操作难度较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施工的难度,从而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量,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随着机电一体化在该领域的应用,实现了较多设备的半自动化或自动化操作,相关技术人员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控制就能够完成相关操作,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当今的机械工程操作过程中,更注重的是员工的机械操作,传统的操作方式很容易导致工作人员的疲乏,造成操作失误的情况出现,而机电一体化能进一步减少人工操作的步骤,降低操作失误的概率,为工作准确度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
3机电一体化未来的发展趋势
3.1网络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对居民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可以促进其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为技术的开发提供基础数据。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产品的推广和监控,利用网络信息的整合功能,建立并完善远程监控系统,促进技术性能的进一步优化。
3.2智能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该技术与传统技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智能化,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智能化是机械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相关技术部门可以以控制技术为基础,结合智能技术、诊断工程等相关技术,促进机械工程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3.3绿色化
节能环保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因此机电一体化还需要朝着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在对该技术开发的过程中,除了需要满足工程的相关标准,还需要结合低碳经济的理念,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不仅能够有效维持生态平衡,还能够加强废弃物的利用,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机电一体化技术逐渐成熟,其性能也会不断优化,将该技术与资源节约有效结合,能够减少成本的投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在机械工程方面的推广和应用,推动了该行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对机电一体化的应用,不仅能够优化机械各方面的性能,还能提升工程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在未来可以促进机电一体化与新兴技术的结合,促进技术性能的进一步优化,为我国机械工程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J].夏冬,王永刚,周永哲,柴宾. 现代信息科技.
[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工程机械中的应用[J].聂海燕. 南方农机. 2019(24)
[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电梯中的应用实践与探讨[J].姚晓宇. 中国新通信. 2019(24)
[4]简谈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电梯中的应用[J].张小胜. 中国电梯. 2019(05)
论文作者:张媛1,李苏妹2,李磊3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机电一体化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机械论文; 煤矿论文; 作业论文; 效果论文; 操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