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造价控制管理论文_张建磊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造价控制管理论文_张建磊

天津渤化海晶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455

摘要:工程造价是评价工程建设效益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工程造价管理包括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也是促进工程项目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工作。

关键词:工程造价;失控;原因;管理

1.工程造价管理的对象和内容

建筑工程的生产过程周期长、资源消耗数量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确定后,陆续进入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直到竣工验收交付生产或使用。为适应工程建设过程中各方经济关系的建立,适应项目的决策控制和管理的要求,对同一项工程,需要对其进行多次性计价。为了招投标工作需要,对同一项工程在同一段时间内,还将由招标单位或其委托单位、投标单位等多家单位,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工程造价的计算。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内容包括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合同价的变更与工程索赔以及竣工结算。

2.施工阶段造价失控的原因

2.1违反工程建设基本程序

当前,有的项目对工程造价实行行政指令直接管理,匆忙建立工程项目指挥部,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边决策、边设计、边施工,严重反项目建设的基本程序。很多建设单位急于项目开工,对投资额度的要求,建筑标准的把握,设计深度的审查,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的合理与完善程度没有严格把关,造成施工中大幅变更设计,而且缺乏监督,致使工程造价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2.2现场签证管理混乱

有些监理工程师对合同、预算和有关规定不熟悉,不能提供合同外支付的充足依据就盲目签证;不经核实对现场工程量问题随意签证,而且有的签证单由承包商填写,监理工程师及业主既不调查也不审核,不负责任地确认;有的承包商设法巧立名目,扭曲合同的界限含义,以少报多;一些施工单位有意将签证化整为零,蒙混过关。

2.3高估冒算,虚报工程造价

(1)加大工程量。主要对单位造价高、计算复杂的工程项目,利用签证多计工程量。例如钢筋抽料、钢筋混凝土梁、外墙块料面层等。

(2)巧立名目,高套定额。把定额中已综合考虑并包含在综合单价里的内容单独列项。例如,混凝土路面的定额单价中已包含了地基夯实的内容,有的施工单位又把夯实的台班单独列项计算;把费率包含的内容另外列项计算。

(3)提高计费标准,扩大取费范围。

2.4计价方式不合理

工程项目现行计价大部分地区仍按照现行规定,未实行统一量,市场价的政策未变指导价为市场价格。价值规律未能真正发挥作用,未采取市场经济办法来解决市场问题,造成工程造价远离市场实际,造成造价失控。

3.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对策

3.1重视施工合同

在施工单位的施工阶段,施工合同是重要的依据。其严谨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阶段的管理。一方面施工合同要保证严谨,另外重要的是在施工过程中也应当加强管理,因为这是保证施工合同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合理性的重要措施和方法。加强施工合同的管理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起着重要作用,施工单位的相关管理人员一方面要依据合同条款随时解决工程造价方面的纠纷,另一方面要严格履行施工合同。

3.2工程量的科学统计

工程量的统计作为造价管理的一项最基本工作,要求统计人员熟悉施工现场的情况和概预算方面的相关知识,同时还应当掌握一些施工常识。同时还应与预算人员密切配合,发现可以进行索赔的因素要如实做好统计报量方面的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转贴于

3.3加强施工中索赔工作的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的人员应当熟悉招标书中的规定和合同文本中的规定,了解和熟悉洞察一些重要的索赔机会,通过抓住索赔机会来对正当权益进行维护。在施工中常见的索赔项目通常有:工期延误的索赔,工程变更的索赔,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索赔等。承包商应当注意索赔程序和相关资料的整理工作,这样做是为了使日后的索赔工作能有理有据。

3.4严格控制施工中的变更

施工中,工程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把施工变更关,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等现象的发生。对于那些必须进行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设计单位代表、建设单位现场代表、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字才可进行,同时,变更应当是提前实现的,因为这样做可以提前使工程施工方的损失和施工量相对减少。

3.5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是指项目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费用之和。它包括两个主要方面:控制成本和故障成本。控制成本包括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属于质量保证费用,与质量水平成正比关系;故障成本包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属于损失性费用,与质量水平成反比关系。

3.6组织连续、均衡有节奏的施工,合理使用资源,降低工期

建设工期与项目成本的关系是在合理工期下,项目成本支出较低。工期比合理工期提前或拖后都意味着工程成本的提高。因此,在安排工期时,要注意处理工期与成本的辩证统一关系,均衡有节奏地进行施工,以求在合理使用资源的前提下,保证工期,降低成本。

3.7从“开源”原则出发,增加预算收入

认真研究招标文件,树立明确的时间和成本观念。在招标中使用有效报价技巧,以保证报价在具有竞争力的条件下,最终获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如在执行单价合同时,实用“不平衡报价”的技巧,通过对工程数量变化趋势的分析,在维持总价不变的前提下,相对于正常报价水平,策略地降低实际施工时数量可能减少的分项工程单价,以便在竣工计价时获得可观的额外收入;同时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适当提高前期费用的报价,降低后期费用的报价,以便达到尽早收回建设资金,加强资金周转的目的。如果能做到“早收多收”,还可以大大减少可遇见的风险损失。

用好调价文件,正确计算价差,及时办理结算。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各种价格要素由市场调节,在工程建设活动中,及时考虑价格变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在工程结算时必须及时、客观、全面地予以考虑。目前国内工程主要采用调价系数和实际价格差价方法,相对简单一些;国际工程大都采用调值公式法进行调价。实践证明,承包商通过价格调整是获取额外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

从以上控制措施来看,在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加强管理人员精细管理创效益的意识,同时加强施工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技术生产人员必须具备相当的预算知识,在制定最终施工方案前必须制定出多个方案并进行各方案经济对比分析,技术人员既制定方案还应提出材料、用工、设备进场等计划,并进行现场管理;材料部门多家询价采购优质价廉材料、设备,预算部门对材料设备采购和现场使用进行经济核算和控制,现场严格按照既定方案实施,并不断改进,在管理中做到技术先行才能达到有效的成本控制。

4.结束语

工程造价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条件的变化,项目施工处于严竣的环境之中,使得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变得更为复杂,这就需要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既要全面又要有侧重点。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是决定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及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要对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重点有效控制,减少或避免建设资金的流失,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刘伊生主编.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年版.

[2]柯洪主编.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年版.

论文作者:张建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8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造价控制管理论文_张建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