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_谢轩

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_谢轩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供电局)

摘要:本文主要对10kV配电网电能损耗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改进对策,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问题;对策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电能作为高效、清洁、使用方便的能源,人们对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电网公司的业务是购进和卖出电量,挣的是购进电量减去网损电量后的中间差价,而购电和售电的价格由国家制定,所以各级电网公司要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势必要在尽量多售电的同时大幅度降低网损。其中配网线损,直接反映了电网公司的用电管理水平,它的高低,与地区配网规划设计是否合理、配网设备运行是否良好、配网新技术应用状况、营配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高低、计量装置配备管理状况、抄核收工作质量好坏、反窃电工作力度大小等等都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基于此,本文主要对10kV配电网电能损耗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改进对策,以供同仁参考。

二、10kV配电网电能损耗存在的问题分析

(1)配电网布局不合理。变压器布点不合理、供电点偏离负荷中心、近电远送、迂回供电、供电半径过长、导线截面太小等都导致电能损耗增加。

(2)三相负荷不平衡。配电线路中经常会出现三相负荷不平衡的情况,若三相负荷不平衡度超过20%时,就会导致线电流增大,从而使电能损耗增加。

(3)变压器与其所带负荷不匹配。输配电变压器容量选择不当,造成输配电变压器处于轻载或空载运行状态,电能损耗增加。

(4)计量装置配置不当。关口计量装置计量不准,造成电量流失;计量方式不当,高供低量的现象仍有存在;互感器与电能表倍率错误;计量回路配置不当等均会不同程度地造成电能损耗的升高。

(5)电网功率因数低。感性负荷是消耗无功功率的主要用电设备,工矿企业用电设备中大部分采用感性用电设备,这些设备除吸收系统的有功功率外,还需要电力系统供给大量的无功功率。这些无功功率经过多级输电线路、变压器的输送和转换,造成无功功率的损耗,使得电网功率因数下降。

(6)设备维护与管理上的损耗。设备维护不到位,放电、漏电现象没有及时终止;抄核收工作方面存在少抄、漏抄、估抄现象。同时国家的宏观调控对高耗能企业不再支持,电力成本支出是这些高耗能企业的主要成本,占到30%以上。它们为了同大企业竞争、获利,千方百计地窃电,减少电费支出;可见,偷漏电(统称异常用电)有广大的市场需求,巨额的利益驱使,导致偷漏电严重。

三、加强10kV配电网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

(1)调整电网结构,优化配电网络。电力网结构的优劣是影响线损能否降低的直接因素,配电网络的规划设计必须在满足供电的同时,具有长期低损、高效运行的方式。因此,电网结构的调整要考虑下面五个方面:①设备选型时采取电源侧适当超前和优于负荷侧的设计思路。重视电源点位置的选择,其位置的设立一定处于负荷的中心合位置;②以经济供电半径配置电源点。经计算分析,当十字状线路由一端供电改为中心供电时,线路的损耗降为原来的1/8;其次是缩短供电半径,避免近电远供和迂回供电。10kV线路的供电半径不大于5KM,0.4kV线路供电半径应不大于0.3Km。③优化接线方式。多采用由电源点向周围辐射式的接线方式进行配网架设,尽量避免采用单边供电的接线方式;④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在经济许可的条件下,导线截面一般应优先按照电流强弱来选择。对于10千伏主干线、支干线、分支线的导线截面应合理选择;低压导线截面一般按运行允许电压损耗来确定,同时满足发热条件和机械强度的要求;⑤正确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和型号。要选择节能型变压器,合理配置变压器的容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改善供电电压水平。电网运行电压水平的高低是关系到系统和用户能否安全经济供用电的大事,它是电能质量优劣的一项重要衡量尺度。改善电压水平,要根据负荷情况使运行电压处在一个经济合理水平。正确的做法应是使用电设备电压水平控制在额定允许的偏移范围内。比如在负荷高峰和可变损耗占线损比重大时可适当提高电压使其接近上限运行;在低谷轻负荷和固定损耗占线损比重小时可适当降低电压使其接近下限运行。

(3)变压器经济合理的运行。为提高供电可靠性,负载波动大的特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淘汰高损配电变压器,停用空载变压器,对配变的安装地点进行调整,根据负荷情况,合理调配配变和无功补偿设备的大小和数量。配电变压器容量与用电设备的容量比以1.5:1~1.8:1为宜,同时必须提高变压器的负载率(一般为40%~80%),使变压器在经济状态下运行达到降损目的。

(4)提高功率因素,减少无功损耗。一是提高自然功率因数,通过合理选择供、用电设备的容和型号,推广使用节电新产品和新技术,及时停用空载设备来减少电力网中各个部分所需的无功功率,特别是减少负载的无功消耗。对于低压电网一般采取随器、随机、跟踪等方式进行无功补偿。理论计算证明,功率因数从0.84提高到0.95,可使线损率下降22%,降损效果非常明显。二是采取人工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采用人工无功补偿,可以有效地降低电力网的线损,改善电压质量,提高配变供电能力和用电设备的出力。

(5)平衡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低压配电网配电变压器面广量多,一般要求配电变压器出口处的电流不平衡率不大于10%,低压干线及主要支线始端的三相电流不平衡率不大于20%,因为不对称负荷引起供电线路损耗的增加与电流不对称度的平方成正比。在低压三相四线制线路中线路的电流不平衡附加线损也是相当大的,定期地进行三相负荷的测定和调整工作,使变压器三相电流接近平衡,这是无需任何投资且十分有效的降损措施。

四、加强10kV配电网降低线损的管理对策探讨

(1)健全线损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到人。建立各级线损管理小组,由生技、营销、计量、审计、保卫等部门抽调专人组成,并配备线损专责人员负责日常的线损管理事务。线损管理小组上对领导负责、下对各管理机构负责,指导、服务和协调降损的各项工作,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

(2)加强计量管理,完善计量管理制度。使用合格的电能表、TA、TV;选择适当的计量装置型号、变比;定期校验计量装置,及时更换坏表,校验设备必须是合格设备;使用合格的二次绝缘导线和电缆,及时更换计量用老化的导线、电缆;电能表尽量靠近TV安装,使TV二次压降减少。供电所指定专人负责管理计量装置的运行事项,实行表计和表箱集中管理。计量柜采取防窃电措施,杜绝人为的作弊窃电现象。

(3)严格抄、核、收工作制度。为了线损统计的准确性,供电部门应专门制定抄表管理制度,要求抄表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日期和路线完成抄收工作,达到高低压同步抄表,杜绝抄表不同步。防止“漏抄、估抄、错抄”现象;加强抄、核、收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水平,确保抄表及时准确,核算细致无误,防止人为因素造成的损耗增加。

(4)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用电稽查队伍。用电稽查工作是一项原则性强、技术水平要求高的工作,既要有全体职工的共同参与,更要有一支思想作风好、技术过硬的专业队伍。在稽查管理工作中,制度要严,教育要勤,反腐倡廉,奖惩分明,有一支高效廉洁、具有高度责任感的队伍,是开展用电稽查工作的重要保证。

五、结语

总之,由于配电网网络结构复杂、用户众多、相关法律不完备,给线损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但是我们从技术与管理两个方面入手,利用技术手段明确工作重点、利用管理手段狠抓落实,必将很好地解决线损管理问题,为节约能源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汪宁.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线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电气工程与自动化,2012(3).

论文作者:谢轩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  ;  ;  ;  ;  ;  ;  ;  

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_谢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