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生态承载力动态研究_承载力论文

西部地区生态承载力动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承载力论文,西部地区论文,生态论文,动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十一五”期间,国家和西部地区各省(市、自治区)对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寄予厚望,但是西部地区自身的资源供给、环境容量能否支撑这些发展目标的实现,环发矛盾如何理解、衡量、评价,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承载力研究综述

承载力是经济科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共同研究的一个跨学科的重要范畴,它可以理解为“土地生产力与经济财富的关系”(Francois Quesnay,1758),粮食对人口增长的约束作用(T.Malthus),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Park,Burgess,1921),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及可相应承载的人口数量(宋健,田雪原),森林、能源、淡水、矿产等资源的支撑作用,区域环境对人类开发活动的支持强度,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的容纳能力等。

对承载力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资源承载力研究到环境承载力研究再到生态承载力研究的逐渐演化过程。牛文元(1994)提出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即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力。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仅研究资源承载力是不完全的,不足以描述整个区域的承载力状况,区域的承载力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D.Schneider认为,环境承载力是“自然或人造环境系统在不会遭到严重退化的前提下,对人口增长的容纳能力”。国内学者(叶文虎,1992;张慧勤,1993;彭再德,1996;邓春郎,1997;高吉喜,2001)也从不同的角度定义环境承载力。此后,伴随着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的不和谐,进一步提出了生态承载力概念。张国、程国栋、杨贤智(1990)、王中根和夏军(1999)、王家骥(2000)、高吉喜(2001)等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认识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

对承载力的测算即是研究承载体、承载对象和承载强度及其有机构成[1]。1.承载体,包括自然环境承载体和人造环境承载体,自然环境承载体由生命支持系统(空气、水、土壤、生物等)和物质生产支持系统(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组成,人造环境承载体由社会物质技术基础、经济实力、公用设施、交通条件等组成。2.承载对象,包括污染物、人口规模、人口消费压力、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等。3.承载强度,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区域资源环境系统对人类作用的承载状况,它可以由理想的承载状况与现实承载力之间的偏差来反映,包括超载、满载、可载三种状态(见图1)。

图1 承载力概念模型

在具体测算方法上,学者们从多个角度、不同的学科领域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开创性的成果。洪阳、叶文虎提出了人口与经济、资源的环境承载力模型(P—E—R)、可持续环境承载力(ECCS)模型和环境承载率(ECR)概念,曾维华等应用矢量模法对湄洲湾各规划小区的环境承载力进行了系统分析与评价,刘殿生采用专家咨询法确定了与环境承载力相关的发展变量和限制变量以及相应环境要素的权重,陈加兵、章宪等运用单要素加权法对特定地区的综合环境承载力进行了量化研究,毛汉英等人利用状态空间法测定了环渤海地区的系统承载力,王中根等人用资源与需求的差量方法对西北干旱区河流域进行了生态承载力评价分析。此外,许多学者更尝试借助生态足迹法[2]-[4]、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法等进行承载力的量化分析。

二、基本模型

鉴于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资料的可获取性和可比性,本文选取矢量模法[5]。矢量模法不仅考虑到环境承载力的层次性和综合性,而且可以忽略环境承载力各项指标的不同方向,可以在时间和空间维上进行对比,又省去了统一正向指标和反向指标的麻烦。同时,又充分借鉴了状态空间法和承载率法的思想,这样既可以避免矢量模法的不足,又可以发挥状态空间法和承载率法的优点。

矢量分析法将生态承载力视作多维空间的一个矢量,其中的每一个分向量均代表一项环境要素的承载力。针对区域i而言,可选取m+n个生态承载力指标(m为发展变量指标的个数,n为限制变量指标的个数),则该地区生态承载力的大小即为矢量Ei的模,而Ei是j维空间上的一个矢量,表示形式如下:

三、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就是确定承载对象的研究。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把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系统整体上作为资源环境的承载对象,并参照各省“十一五”规划发展目标、国家相关标准、各生态省(区、市)的指标标准,以及可持续发展和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标准。在坚持指标选取的一般原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承载体与承载媒体之间的互动反馈方式、强度、潜力与相互替代等要求,对指标体系进行设计。

指标体系共分为三类指标。第一类:经济发展类指标,主要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物质财富而对区域承载体施加的压力;第二类指标:社会人口类指标,主要反映人类为提高人类生活水平、推进社会进步而对承载体施加的压力;第三类指标:资源环境保护类指标,主要反映人类社会拥有的主要资源量和人类为利用资源而产生的对承载体施加的压力。首先选取40多项指标,后经过筛选、优化和简化,最终确定为三个部分18个指标(见表1)。

本文原始数据选自《中国统计年鉴2006》(见表2),并通过加权标准化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使得数据在(0,1)之间,以此确定指标权重。阈值数据取自多个方面:十一个指标值以西部各省(区、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目标值为阈值;以专家咨询法预测而成;C[,4]以几年平均值为目标阈值。

指标权重的设立对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计算尤其重要,以何种方法设立权重会直接影响承载力的结果。目前在承载力研究中主要有主成分因子法、层次分析法、熵值法、模糊逆方程法、均值法、经验权数法、专家咨询法、抽样权数法等等。以上几种方法都各有千秋,前三种方法客观性强,后面几种带有很重的主观性。这些方法在许多研究中得到利用。刘敏、王书肖等在《环境承载力理论在北京和房山区的应用》中是采用均值法和层次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权重分析的。陈楷根在《区域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应用》中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福州市区综合环境承载力的权重进行确定。康松等在江西省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中也采用了层次分析法。本文采用熵值法确定(见表1)。

四、主要结论与建议

从可承载性来看,2005年西部地区生态承载力整体呈现超载状态(除了宁夏),形成三个梯度:第一梯度为宁夏,尚有部分可载空间;第二梯度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新疆、内蒙古、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略微超过资源环境基础;第三梯队为西藏、青海,超载量较大,可持续能力需要进一步接受考验。从承载力的动态变化来看,三年来,西部地区的承载力一直处在超载的状态,但是超载的强度在减弱,状况有所改善。

从承载强度来看,依次是内蒙古、宁夏、重庆、陕西、青海、贵州、广西、四川、西藏、云南、甘肃、新疆。这部分反映了这些省份的开发强度。以内蒙古为例,依托资源能源配套良好的优势和临近京津冀经济圈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快速形成以能源、钢铁、有色金属等为重点的重化工业体系,培育出奶制品等百亿产业集群,被誉为“西部省份、东部速度”[6]。而以云南、甘肃、新疆为代表的省份,从2005年的水平来看,仍然具有快速发展的空间。

近三年西部12省生态承载力比较

建议西部地区省份、特别是超载省份,适当调整发展目标,形成分阶段有序开发秩序。宁夏要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坚持科学发展与加快发展并举;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新疆、内蒙古、广西要合理调整发展时序,近期可加大开发强度,远期则要坚持稳健方针,促进资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西藏、青海作为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要限制大面积开发,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快点状集聚发展[7]。建议西部地区重视资源环境建设,重点是区分资源环境的不同特性,正确区分流动性资源与非流动性资源、可修复性环境与不可修复性环境[8],对土地等非流动性资源要节约利用、不可修复性环境要重点保护,对水、矿产等流动性资源要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优化配置,同时加强可修复性环境的保护和产权交易,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承载能力。

标签:;  ;  ;  ;  ;  

西部地区生态承载力动态研究_承载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