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玲 山东省宁阳县东疏镇花园完全小学 271401
当今世界对人才的培养除了对基本素质与涵养要求外,更重要的是对人才创新能力有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创新思想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在小学数学中渗透创新教育,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是实现综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经之路。课堂教学恰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思想和能力的主阵地。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呢?
一、概念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概念是对数学现象和过程的认识在一定阶段的总结,是以思维形式表现知识的一种手段。在概念教学中,首先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相互补充,最终以书面语言的形式得以体现;然后将浓缩的知识充分稀释,更便于学生吸收与应用。
二、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它的逻辑性强,首先反映在系统严密和前后连贯上,每个知识都不是孤立的,它既是旧知识的发展,又是新知识的基础。遵循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推导新的结论,才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其间,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是为了诱导学生的“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新知识、发现新规律的过程。这对学生加深理解旧知识、掌握新知识、培养学习能力是十分有效的。
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小组合作的创新思维体现得尤其突出。当题目答案不唯一时,当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当问题涉及的面大学生回答不全时,当学生的意见不统一时,通过讨论说理,让问题越辩越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方法思考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思考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脑力劳动过程,不仅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还要善于思考。一些教师讲课时越俎代庖,把一些计算或解题的方法全盘灌输给学生。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吃的是现成饭,学得快忘得也快,更谈不上自己去寻找方法。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要在教学重点处设问,在思维关键处启发,让学生动脑动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这样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就能克服思维定式,激发创造性思维,通过广泛的联想、适当的引申、大胆的猜想和探索化归的途径,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样,既能使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四、注重灵活模仿,在“仿”中出新意
模仿虽然不是创新,但在模仿中含有创新的因素。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具有特别强的模仿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灵活的、思考性较强的模仿,避免机械呆板的模仿,让学生在模仿中添加一些自己的东西,以便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五、倡导方法多样,在“异”中求创新
学习过程是一个个体的认识活动。小学的学生虽然年龄比较小,但由于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同的。在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必要的。
这其中,不乏有采取逆向思维解决问题的现象。逆向思维的特点就是思维过程与条件的叙述方式相反,即变减为加、变加为减、变乘为除、变除为乘。历史上有司马光破缸救伙伴的故事,就是逆向思维的精彩表现。人们习惯让人离开水求安全,就忽视了让水离开人同样可以得到安全。创新思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打破传统思维定势跳出来思考的方法,而逆向思维就是创新思维最为经典的体现。
六、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使学生得到教师的心理支持
在新课改中,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利用课堂和课外的时间,通过有效的途径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一,教师要改变以往以教材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将课堂范围进行拓宽,在课堂中引入各种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和行为,引发学生的思考,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使学生在读中有思、行中有思。
第二,教师应当从传统的课堂主体中走出来,把课堂还给学生,而教师扮演的应当是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大方向,与学生一同探寻问题的答案,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使学生的手、脑得到充分利用。
第三,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和方式进行转变。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不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鼓励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指导,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的重难点、关键处,精心设计,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逐步掌握假设、迁移等思维方法,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途径。
论文作者:赵雪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创新能力论文; 思维论文; 过程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解决问题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