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 涛 刘小梅
安康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陕西 安康 725000;安康市汉滨区中医医院麻醉科 陕西 安康725000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术的患者110例, 按照麻醉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观察组采用全麻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胎儿娩出时间及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呼吸指标、心率、血压、不良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没有明显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方式在剖宫产术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对母婴健康有促进作用,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 剖宫产术; 麻醉; 全麻; 硬膜外麻醉【中图分类号】R71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663-01
伴随着剖宫产人数的不断增加,剖宫产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行剖宫产术的过程中麻醉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是保证母婴安全的关键.麻醉方式合理使其镇痛效果有效,是顺利分娩的重要手段,以此保证产妇和胎儿的安全[1].在临床上一般采用硬膜外及全麻的麻醉方式,为探究两者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术的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术的患者110 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患者55例.其中对照组55例患者中,年龄均在23-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5±2.4)岁,孕周在38-40周,平均孕周为(39.2±1.7)周,有36 例为初产妇,有19例为经产妇.观察组55例患者中,年龄均在22-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1±2.6)岁,孕周在38-41周,平均孕周为(39.4±1.6)周, 有37例为初产妇,有18例为经产妇.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对比,并无显著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在术前30min,将0.5mg长托宁给予患者进行肌注,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将其静脉通道建立起来,严密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及血压等[2]. 观察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的方式,即应用芬太尼2.0μg/kg、丙泊酚1.5mg/kg及维库溴铵0.08mg/kg进行麻醉诱导,之后进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采用3%七氟醚,在术后采用咪唑安定2mg及舒芬太尼8.0g给予患者,在患者呼吸恢复平稳,且意识恢复清醒后,拔出导管[3].在手术中要严密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及血压等生命体征. 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取患者L1-2间隙处穿刺,头向将3cm 导管进行留置,将2%利多卡因4ml注入对其麻醉,进行5min观察,将硬膜外腔确定后,将2%利多卡因2ml及0.75%罗哌卡因2ml注入,在第6腰椎下平铺上麻醉药液,给予患者吸氧,在手术中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进行药物追加,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4].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术前与麻醉后、插、拔管前后呼吸、心率及血压的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脐动、静脉的血气情况;对比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不良情况. 1.4 7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中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当P<0.05时,表示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 2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胎儿娩出时间及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胎儿娩出时间及手术时间对比(min)
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呼吸、心率及血压等指标经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麻醉后、插、拔管后各项指标观察组与手术前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手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新生儿脐动、静脉血气,观察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比两组患者的新生儿Apgar评分,观察组的评分为(9.5±1.1)分,而对照组的评分为(8.6±0.7)分,两组对比差异性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均有3例出现恶心,轻微头痛1例,对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医疗技术的进步,剖宫产技术也在不断地提升,同时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改进,也使得选择剖宫产的人数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而在剖宫产手术进行中必不可少的是麻醉方式的运用,以发挥镇痛的作用,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科学的麻醉方式不但发挥着镇痛的作用,同时也是确保母婴安全的关键.在临床上剖宫产手术中比较常用的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和全麻两种麻醉方式.在传统看法中认为硬膜外麻醉,即局部麻醉对母婴健康有促进作用,可保证母婴的安全,因此,奠定了硬膜外麻醉的应用较为广泛,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却发现在剖宫产术中采用全麻方式应用效果更加明显[5]. 全麻使其麻醉诱导迅速,在短时间发挥麻醉作用,在合理的麻醉药物的配合下,其镇痛效果更明显.在临床上维库溴铵、芬太尼及丙泊酚是较为常见的麻醉药物,其优势是起效迅速,且药效维持时间也较短,防止呼吸抑制发生,使其患者可以很快苏醒,避免各种不良情况的发生,另外,可保证胎儿内环境的稳定,由于其效果发挥较短,在经过胎盘时不会影响胎儿[6].麻醉维持采用七氟醚,对手术顺利进行有促进作用.而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会导致其生命体征产生波动,威胁母婴的安全性.同时如果应用过大的药量将很可能造成患者低血压等不良情况发生,
而且需要较长的娩出胎儿和手术时间, 容易影响新生儿的脐动、静脉的血气. 本研究通过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术的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了全麻及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从结果中显示,应用全麻方式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新生儿脐动、静脉血气、麻醉后、插、拔管后呼吸、心率及血压等各项指标均优于硬膜外麻醉方式,且对比均具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剖宫产术中采用全麻方式效果明显,可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及胎儿娩出时间,确保母婴的安全及健康,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徐忠哲.不同麻醉方式在剖宫产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3):399-400. [2] 王玉红.剖宫产手术中3种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6):113-114. [3] 冯卫荣,黄文斌,付乐荣等.不同麻醉方式用于二次剖宫产术的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12):112-114. [4] 李文江.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剖宫产术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5):57-58,65. [5] 戴铁军,李海红.剖宫产手术中3种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比较[J].安徽医学,2011,32(6):765-767. [6] 刘锋.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成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12):145-145,146.
论文作者:覃涛 刘小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6
标签:患者论文; 方式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全麻论文; 手术论文; 胎儿论文; 《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