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项目:梧州学院青年项目“现代汉语称谓语的语用功能分析及其翻译研究”(2009D013)
摘要: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称谓系统。每种称谓系统都是这个民族内部社会交际的产物,反映着该民族的风俗、文化。随着中国国际化的进一步加深,了解现代汉语称谓语的语用功能对中西方交流起到促进作用;做好汉语现代称谓语的翻译,更是让中文以及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步伐。
关键词:现代汉语称谓语;语用功能;翻译
(一)前言
称谓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名称”。 [5]称谓语系统一般由亲属称谓语系统和社会称谓语系统所构成。汉语称谓语系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称谓语系统之一,只有在正确理解汉语称谓语的语用功能的前提下,才能做好汉语称谓语的翻译,避免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出现误解。
(二)现代汉语称谓语
现代汉语称谓语发展迅速,部分称谓语语义的变化较大,新的称谓语不断出现,亲属称谓语出现泛化,这需要人们在特定的语境下辨析其所指。
1. 现代汉语称谓语语义的变化
称谓语与其他的语言表述一样,也经历着自身的变化。现代汉语称谓语中,有不少是由古汉语称谓语演变而来的,但是它们的含义已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如“先生”和“小姐”。
“先生”作为社会称谓语,在古代,一般指老师或某个行业的专家。而在现代汉语中,“先生”作为社会称谓语时,指的是成年的男子,与“女士”相对应。如:先生,请问您几位?而当“先生”作为亲属称谓语使用时,指的是“丈夫”。如:这是我先生,王恒。值得一提的是,“先生”这一称谓语,在现代汉语中,也有表示老师或者某个行业的专家(且可用于女性)的情况,但能被称之为“先生”的人为数不多,如:察院胡同23号,是当代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的旧居。在这种情况下,要弄清楚所指对象的性别。“先生”不一定只指男性。
“小姐”,这一称谓语,在宋代,指地位低微的宫女、婢女、妓女和妾,元朝以后,指未婚富家女子,民国后指未婚青年女子。新中国成立后,“小姐”这一称谓语又被带上了阶级色彩,指思想腐化、贪图享乐的女性。改革开放后,“小姐”又成为了突破年龄、职业的雅称。然而,90年代后,“小姐”变成了从事色情服务业的女性的代名词。所以现代汉语中,比较正式的场合中,一般用“女士”一词来代替。如空姐询问女性乘客时都会称呼对方“女士”,而不是“小姐”。
2.现代汉语中层出不穷的新称谓语
语言的本质属性是其社会性,社会的发展必然带来语言的更新,汉语称谓语也是如此。这些新称谓语的出现,一般借助特定的媒体,如早期的报纸、电视、广播到现在的网络。本文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些新称谓语进行归类,具体如下:
职业类:打工仔,打工妹,的哥,的姐,空哥,动姐,动哥。
谐音类:斑竹(版主),驴友(旅友),大虾(大侠),叫兽(教授),童鞋(同学),小盆友(小朋友)。
戏称类:土豪,屌丝,小鲜肉,老腊肉,宝宝,砖家,单身汪,白骨精,高富帅,白富美,土肥圆,负翁,基友,女汉子,
×哥:大衣哥,表哥,淡定哥,犀利哥、托举哥,
×姐:凤姐,hold住姐,草帽姐,房姐,失控姐
×爷:范爷,星爷
×帝:表情帝、口才帝、预言帝
×二代:富二代,官二代,穷二代,独二代,拆二代
新的汉语称谓语的出现,其实是填补原有称谓语系统中的空缺部分的必然结果。但是,新出现的汉语称谓语有着一定的时效性和范围性(年轻人范围内较为流行),能一直被沿用下来的为数不多。
3.现代汉语拟亲属称谓语的使用
亲属称谓语的泛化产生了拟亲属称谓语。拟亲属称谓语其实是亲属称谓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用亲属称谓语来称呼不存在亲属关系的人的一种特殊称谓语用法。这种亲属称谓语的运用,除了表示亲近,拉近与对方的距离外,还可以表示愤怒、责备。
例1:大哥,真得谢谢你啊,给我这位老人家让座。
例2:兄弟,你踩到我脚啦!
例1中,“大哥”一词本属于亲属称谓,指“兄长”。但在现代汉语中,“大哥”这一亲属称谓常用于非亲属间的称呼,泛指成年男性。该例子中说话者本是长辈,但是为了表达对对方让座的感谢之情,使用了“大哥”这一违反传统长幼之序的拟亲属称谓语,同时也拉近了与对方的距离。例2中,“兄弟”一词本也属于亲属称谓,指“哥哥和弟弟”,是富有积极情感关系的称谓,但在该例子中却用来加强说话者的愤怒、责备之情,与其原意可谓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现代汉语称谓语的语用功能
英国哲学家奥斯汀在题为《论言有所为》指出,谈话时人们不仅仅是“言有所述”,而且是“言有所为”。也就是说,语言交际是由一系列的言语行为构成的。人们说话时同时在实施3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根据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称谓语不仅仅表明交际双方的关系、地位和身份的差异, 也不仅仅表示一种呼唤或招呼功能, 而是常常用来传递某种特殊的“语力”。
1.现代汉语称谓语的指示功能
指示功能是指在语言活动中,人们通过语言,对既定人物、事情的所指内容的理解。指示功能是称谓语最为基本的功能,现代汉语称谓语的指示功能包含以下四种:人称指示,年龄指示,角色指示和情感指示。
例3:大哥哥说有事不能来看我么?可是他答应过的……。
人称指示可分为自称、对称和他称。自称用于指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和“我们”;对称用于指示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他称用于指示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该例子中的“大哥哥”属于人称指示中的他称,所指对象为后面出现的“他”。
例4:我的大侄子,你就不能让你姑姑我好好休息一下吗?
年龄指示是指通过称谓语的表述,可对交际双方的年龄进行比较和判断。该例子中,两个称谓语的同时出现,可让人们判断交际双方处于长辈和晚辈的年龄关系。
例5:听说动车上配有动姐,可不比空姐差哦。
称谓语作为语言交际的符号,可用于指示他人的角色。例5中的“动姐”和“空姐”虽然指不同的工作角色,但是又有着共同之处,即都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为乘客提供服务。“空姐”这一称谓语比“动姐”这一称谓语出现得早。“动姐”其实是模仿“空姐”这一角色所新生的称谓语。当这两个称谓语同时出现时,人们能更好的理解“动姐”这一新生称谓语的角色含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6:你阿姨出差了,这个周末你就好好地指导一下你妹妹完成作业吧。
语言交际过程中,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因素一直存在,并会影响语言的选用。根据汉语的亲属称谓系统,阿姨的女儿,应该称为“表妹”,而不是“妹妹”。在汉语言文化中,“妹妹”要比“表妹”亲。该例子中,之所以用“妹妹”来代替“表妹”,体现了说话者由于受到情感指示因素的影响,刻意违反传统的亲属称谓系统。
2. 现代汉语称谓语的社会功能
社会功能是现代汉语称谓语的另一功能体现,具体体现为表示亲疏关系的功能,表示社会地位的功能以及表示礼貌的功能。
例7:有什么事,可以和兄弟我说!
孔子曾说:“四海之内皆兄弟”。“兄弟”这一称谓语既体现了说话者的豪爽,也很好地体现了说话者对听话者的“示亲”目的,与前文例2中“兄弟”所体现的语用功能完全不一样。
例8:我们这些打工仔、打工妹,一年到头都不一定能回一趟家。
“打工仔”,“打工妹”是随着进城务工人员迅猛增加后所出现的新的称谓语,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体现出该人群的社会地位低下。
例9:帅哥,这外卖速度也真够快的哟!
该例子中,说话者对听话者所提供的高效服务表示满意,因此特意加上了蕴含礼貌功能的称谓语“帅哥”,而不是采用零称谓(即不称呼对方)。
(四)现代汉语称谓语的翻译
翻译是一种语言符号系统的转换,这种转换过程,必需考虑语用因素。Gutt指出,“翻译本身就是一个表明交际者交际意图的语用概念”[1]。称谓语的使用,和其他语言符号一样,就是要进行有效交际。现代汉语称谓语复杂多变,而英语称谓语比较简单,因此翻译要做到语用功能对等,不能只是追求字面意思的对等,这就是语用等效翻译。
1.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语的翻译
汉语的亲属称谓系统是最为复杂的亲属称谓系统之一,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语虽然已经简化了许多不常用的古代汉语亲属称谓语,其复杂性还是远超英语亲属称谓语,具体体现在汉语亲属称谓语的细化与英语亲属称谓语笼统化之间的矛盾。
在进行汉语亲属称谓语英译时,如果一定要完全表述源语中的亲属称谓,一般需要采用增译法或者解释说明法。
例10:我的舅舅明天就要从北京回来了。
译文1:My uncle from my mother’s side will come back from Beijing tomorrow.
译文2:My mother’s brother will come back from Beijing tomorrow.
然而,这样的翻译未免显得有点累赘。在不需要特别说明,而又不会引起交际双方误解的前提下,可以直接用uncle一词。虽然语义不完全对应,但是对语用效果并没有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语也在逐渐走向简化的过程,很多年轻人已不懂细分汉语亲属称谓语。
另外一个更值得关注的是拟亲属称谓语的翻译。在处理汉语拟亲属称谓语英译的时候,必须特别注意,否则就不是语义的不完全对等问题,而是交际失误的问题了。
例11:我们家隔壁住着一位独居的老奶奶。
译文1:Our neighbor is an old grandma who’s living alone.
译文2:Our neighbor is an elderly lady who’s living alone.
上述例子中,“老奶奶”属于拟亲属称谓语,并非指父亲的母亲,而是泛指年长的女性。译文1会让人们产生逻辑混乱和关系混乱,造成交际失误。
2.现代汉语社会称谓语的翻译
社会称谓语系统是对非亲属成员的称谓语的集合。现代汉语社会称谓语可分为职业、职务称谓语,姓名称谓语和通用称谓语。
一般来说,人们比较容易在英语称谓语系统中找到汉语的职业、职务称谓语的语义对应,如医生对应doctor,教授对应professor。需要指出的是,“老师”,这一汉语职业称谓语,单独使用时,可直接对应teacher, 但如果涉及到老师的姓氏时,不能直接采用“老师+姓”的形式进行英译,而需要根据老师的性别,采用Mr.+姓或.Miss+姓的形式。
汉语姓名称谓语的英译,基本采用的是拼音法,即用拼音相对应的字母来代替汉字。这一看似简单的处理,往往也会让粗心的译者产生译文的失误。一是格式问题,二是忽略了汉语复姓的存在。用拼音相对应的英语字母来标注汉语姓名时,要注意姓和名之间需要空格,且姓对应的首字母以及名对应的首字母均需大写。如汉语姓名称谓语“郭沫若”,应转换为“Guo Moruo”,而非“Guomoruo”或“Guo moruo”。此外,汉语中存在的复姓是汉语姓名称谓语英译的一个难点,需谨防假复姓的干扰。如欧阳明,到底是姓欧阳,名明还是姓欧,名阳明。这需要译者在翻译前进行确认,马虎不得。
汉语通用称谓语除了表示明确的指称对象外,还体现着明显的感情色彩。在选取对应的英语通用称谓语时,需要考虑感情色彩的再现,也就是达到语用等效。
例12:这小子真不中用,只会帮倒忙。
译文1:This little boy is is good-for-noting, for he can only make things worse.
译文2:The guy is good-for-noting, for he can only make things worse.
“小子”这一通用称谓语可指“男孩子”或“人(用于男性,含轻蔑意)”。根据上述例子的语境,该称谓语应取后者的意思。译文1不光把“小子”理解为“男孩子”,而且还加上了“little”一词,使之变成了“little boy”(在英语称谓语系统中,该表述有怜悯之意),与原文所需表达的感情色彩背道而驰,无法体现语用等效。
(五)结束语
现代汉语称谓语在人们交际过程中出现频率较高,无论对使用汉语的本族语者还是想了解现代汉语称谓语系统的非本族语学习者而言,辨清不同称谓语的语用含义,才能使言语交际得以顺利进行,使汉英称谓语翻译得以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Gutt, E.A.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ve and Context [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91
[2]鞠彩平,周建兵. 30年汉语称谓语研究回顾与展望[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8(3):68-76
[3]李忠美.网络流行称谓语的动态顺应性语用发展分析[J].现代交际,2016(10):78-79
[4]刘焙塬,张晓传.新媒体环境下流行称谓语的产生与传播机制[J].新媒体研究,2017(10):4-6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作者简介:林德慈(1981.10-),女,广西梧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梧州学院,研究方向:汉英语言对比、汉英翻译。
论文作者:林德慈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谓语论文; 亲属论文; 现代汉语论文; 汉语论文; 这一论文; 称谓论文; 指示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