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武东医院公共卫生科 湖北 武汉 430084)
【关键词】胃肠疾病:辩证分型:中医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8-0331-01
胃肠功能紊乱属于肠道动力学异常的功能性疾病,表现为腹痛、腹胀伴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粪便性状异常(稀便、粘液便)等,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但无器质性疾病(形态学、细菌学及生化代谢指标等异常)。中医学认为,胃肠功能紊乱属中医学泄泻、下利、腹痛、便秘等范畴,病因主要为情志刺激、饮食不节、外邪内侵、体质虚弱等几个方面。其病位在大肠,主要与肝胆的疏泄功能、脾胃的运化和升清降拙功能失调有关,病机特点为气机阻滞、肝郁气滞,脾胃虚弱及肝旺乘脾。
1.辩证分型
1.1 肝气乘脾型
恼怒伤肝、忧思太过、情志不畅,气机郁结,肝失疏泄,木横乘土,脾胃受制,运化失常,导致水谷不归与正道,下趋肠道为泻,若素体脾虚,不能健运,导致水湿停留,复因情志刺激、精神过度紧张,导致脾土愈虚、肝脾失调而致泄泻;气滞日久,血行不畅,气滞血瘀而成腹痛。证见腹泻前腹痛、泻后痛减,伴胸肋胀闷,嗳气、喜叹息、舌淡红、脉弦等。
1.2 食滞肠胃型
暴饮暴食,或嗜食肥甘厚味,或误食生冷不洁之物、寒积脾胃,均可导致饮食停滞,损伤脾胃,气机失调,运化失职,腑气通降不利而为腹痛、泄泻。若过食辛辣,导致胃肠积热,耗伤津液,肠道干涩燥结,可致热结;嗜食寒凉生冷,使阴寒内结肠道,糟粨不行,而成冷秘。证见腹痛,泄泻,泻后痛减,或泻后不畅,胸脘痞闷,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舌苔垢浊,脉滑而数或沉弦等。
1.3 脾肾阳虚型
阳气虚衰,脏腑失煦,素体脾阳不振,或过食寒凉之品,或久病之后,肾阳损伤,老体衰,阳气不足,命门火衰,寒湿内停,脏腑虚寒,失于温煦,不能助脾腐热水谷,而致腹痛,泄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证见腹胀、腹中隐痛,腹部冷凉,黎明泄泻,下利清谷,形寒肢冷,腰膝酸软,甚则手足阙冷,舌淡台白,脉沉细等。
2.中医护理
2.1 针灸疗法
取足三里、三阴交、天枢、中脘,关元,神阙、上巨阙、下巨阙为主穴,肝郁加肝俞、行间、太冲;脾肾阳虚加肾俞、命门。均为双穴。其中神阙用灸法,每日1次,每次用艾条悬灸30min,其余穴位用针发,每日一次,留针30min。
2.2 耳针疗法
取交感、神门、皮质下、肝、脾、大肠、小肠、肾上腺等穴均为双穴、贴穴、针刺均可。
2.3 敷脐疗法
食盐炒热、装于布袋敷肚脐或直接填敷于肚脐上,对虚寒型腹痛有良好效果。吴茱萸适量研末敷脐,每日一次,治疗久泻。
2.4 中药保留灌肠
中药煎液(药物组成黄芪、白术、白芍药各10g黄连、黄芩、侧柏叶、防风各6g)150ml睡前保留灌肠,灌肠速度宜慢,压力不宜过高,用小枕垫高臀部,灌肠后药物保留1h以上以保证药物吸收。
2.5 物理疗法
腹部以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可以减轻胃肠痉挛引起的腹痛,另外,对腹部进行轻柔按摩,顺时针揉30下,逆时针揉30下,对本病均有一定帮助。
2.6 饮食康复和调护
应少量多餐,避免过食生冷及刺激性食物,减少对消化道的不良刺激,避免摄入能在消化道内产生的食品和辛辣、甘、酸、粗糙等食物。腹泻患者应食用少渣、易消化、低脂及高蛋白食物,还可服用山药扁豆、薏苡仁煮粥以健脾和胃;便秘患者应多食蔬菜、粗粮、加强气功锻炼及自我保健,还可食用黑芝麻、核桃仁、柏子仁以润肠通便,严肃嘱患者蜂蜜、菊花茶,逐步建立定时排便的习惯。
3.院外护理
3.1 预防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使脾旺不易受邪;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烫洗,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3.2 保健
注意休息和增加营养,多食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面片汤等。虚寒腹痛、泄泻予淡姜汤以温振脾阳,调和畏气,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之品,同时可配和红外线、腊疗、拔火罐等疗法提高疗效。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强烈刺激,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胃肠道功能紊乱病程多缠绵日久,症状复杂,耗伤脾胃之气,引发纳呆食少,痞满腹胀,呃逆、嗳气,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临床诸证。在辩证治疗基础上,精心施以多方位的中医护理,引导患者真正认识病情,主动调节情绪,消除思想顾虑,改变不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疾病的治愈信心,才能从根本上调整胃肠道功能紊乱,取得满意疗效。
4.小结
根据胃肠功能紊乱的功能及症状,笔者护理主要根据中医脾胃功能寒热虚实,在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下,实施护理饮食调配及生活习性调理环境情绪等因素是我们护理工作重要环节,也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缺一不可的原则。
【参考文献】
[1]赵英霖,杜新.王顺贤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简介[J].陕西 中医。2002,23(1):50-51.
论文作者:刘小端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2
标签:脾胃论文; 胃肠论文; 灌肠论文; 中医论文; 患者论文; 功能紊乱论文; 生冷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