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主要创新论文_母义远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主要创新论文_母义远

母义远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本文分析施工质量验收存在的问题,并全面修订电牵验标,解决标准操作性问题、原材料质量把控问题、全过程质量控制难题,并满足工程责任可追溯的管理需求。

关键词: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验收标准;进场检验;隐蔽工程

引言

随着国家铁路改革,近年来铁路建设特别是高铁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铁路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验收方法和监测设备也不断推陈出新。在此基础上,国家铁路局组织对铁路各专业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进行全面修订。

1验收工作出现的问题

1.1内业资料填写工作量大

2014年前,铁路政企合一,原电牵验标均是在原铁道部时期制定发布的,标准中既有大量管理要求,又有对工程验收工作非常细致的要求。在验收单元划分上,原电牵验标的验收精细度较高,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划分均较细致,每一检验批数量都不大,例如在“接触网设备”分部工程中,“开关”“避雷器”“分段绝缘器”分别划分为3个分项工程,且每6台设备即为一个检验批,造成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随着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施工质量验收的内业资料填写任务大幅增加,同一工作需要反复填写几次表格,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1]。

1.2进场原材料质量难把关

近年来国家不同行业建设工程项目中,如何保证原材料进场的质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原验标中虽对材料进场检验提出了具体要求,相关产品检验指向合同中规定的产品标准和约定的检验要求,但工程现场依然存在执法不严、产品造假等问题。

1.3隐蔽工程质量难追溯

隐蔽工程是指在施工期间将工程原材料或构配件埋于物体之中,被覆盖外表看不见的实物。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中存在许多隐蔽工程,如基础浇筑、电缆附件制作、接地网制作、保护管槽埋设等,在土料回填后,很难再次检测其施工质量情况,一旦出现故障,无法及时追溯问题源头[2]。

2主要创新

2.1体现“简政放权”理念

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和铁路规章,适应铁路发展新要求,体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理念,行业标准遵循保底线、保安全的原则,将更多自主权交还给企业自身。本次电牵验标的全面修订删除了有关具体管理的条文要求,重点关注把控工程实体质量的验收技术要求,行业标准只规定并强化对工程质量的监督,保障安全红线不触碰;调整了对验收单元划分的规定,企业拥有自主调整的权力,可根据工程实际,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调整检验批数量和验收单元的划分,以更加符合现场需求;精简优化了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表、验收单元验收记录表、单位工程验收记录表等,并将其和验收单元划分表一起调整至附录,这些表格主要起参考作用,使用者可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作出适当调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调整适用范围

TB10421-2003《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适用于“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60km/h的客货列车共线运行的新建、改建标准轨距,牵引网采用单相工频(50Hz),接触网额定电压为25kV或2×25kV多种供电制式的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3],TB10758-2010《高速铁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适用于“时速250~350km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时速250km以下客运专线、城际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应参照执行”[4]。上版电牵验标中,200km/h及以下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参照高铁电牵验标执行。国家铁路局2014年先后发布了TB10621-2014《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3-2014《城际铁路设计规范》,其中对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均作出明确定义。高速铁路是指新建设计速度为250~350km/h、运行动车组列车的标准轨距客运专线铁路,设计速度分为250、300、350km/h三级;城际铁路是指新建设计速度为200km/h及以下、仅运行动车组列车的标准轨距客运专线铁路,设计速度分为200、160、120km/h三级。根据本次验标修订的总体要求,站前、站后专业相统一,新版高速铁路电牵验标仅适用于新建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不再包含250km/h以下客运专线、城际铁路的相关内容,相关要求转移至新版普速铁路电牵验标中,定义为适用于新建和改建设计速度为200km/h及以下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新版普速铁路电牵验标既包含客货共线铁路验收内容,同时包含250km/h以下客运专线、城际铁路验收内容。

2.3加强进场检验

为进一步加强原材料质量把控,本次电牵验标修订采取了更加严格和科学的检验手段,完善了原材料进场检验要求,纳入了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的要求,部分重点原材料有针对性地增加了抽样检验项目,避免不合格原材料进入工程现场。例如对高、低压电缆的进场检验增加了抽检要求,通过一定的比例和方法进行抽样,委托具有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验,避免奥凯电缆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对新增加的“化学锚栓”分项工程规定其进场抽检方法,进行化学锚栓螺杆受拉性能试验;进一步明确接触网零部件、绝缘子、承力索、接触线等的进场检验应符合设计文件和订货合同要求,开展相应的抽样检验。

2.4留存隐蔽工程影像资料

为强化质量可追溯性,着力解决隐蔽工程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次修订对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隐蔽工程进行了梳理,并明确了留存影像资料要求。新电牵验标中对基础开挖、接地网施工、保护管槽敷设、电缆附件制作与安装等隐蔽工程及部分关键工序增加了拍摄照片或视频的要求。例如基础的钢筋连接方式、搭接长度等要求在隐蔽前拍摄影像资料,施工、监理单位按各自检查工点总量的20%拍摄、留存影像资料。通过留存影像资料,建设各方可以随时调取查看,了解施工过程及隐蔽前工程实体质量是否达标,同时一旦出现工程问题,可以通过影像资料追溯问题源头,迅速定位问题所在,尽快修复完善。

2.5增加新施工内容验收要求

结合近年来铁路发展、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中出现的新施工内容,补充箱式分区所、箱式开闭所、箱式AT所的验收要求;新增“化学锚栓”分项工程,对化学锚栓的进场验收、布置等提出验收要求;结合工程中易出问题的桥梁、隧道段化学锚栓脱落问题,本次修订将化学锚栓锚固抗拔力检验由原“每300组检验1组”修改为“全部检验”,进一步巩固加强了工程实体质量控制;优化完善了接触网腕臂结构、吊弦等工厂化预配半成品的检测方法和验收要求,从源头把控质量,体现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化技术手段。

结束语

本次电牵验标的全面修订解决了标准操作性问题,根据现场实际合理确定验收内容,精简优化验收程序;解决了原材料质量把控问题,加强原材料进场检验,将原材料进场检验集中实施,部分重点原材料进行有针对性地抽样检验;解决了全过程质量控制难题,按工程部位、施工阶段和工艺流程,细化了工程实体质量控制,做实了关键工序检查;满足了责任追溯管理需求,保证验收资料系统、齐全、真实、完整,对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中隐蔽工程进行了梳理。

参考文献:

[1]贾平.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优化[J].湖北农机化,2019(02):58.

[2]孔分生. 客运专线牵引供电示范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8.

[3]彭怡.关于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2):227-228.

[4]朱飞雄.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优化探讨[J].铁道经济研究,2013(05):13-17.

论文作者:母义远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4

标签:;  ;  ;  ;  ;  ;  ;  ;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主要创新论文_母义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