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教学是一直以来是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学生学习历史不仅可以建立知识体系,也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人文情怀,是具有实效性的一门学科。历史在初中学科里面是占据重要地位,其中不乏大量的教师跟学者的研究,历史情境化教学方式由此提出,被广泛运用在课堂教学之中,深受教师和同学们的喜爱,不过在运用过程中,出现“注重表面、忽视深层次含义、片面性和不遵循实际”等诸多问题。本文就探究重建初中历史情境化教学课堂结构,提出相应的策略研究和方法,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情境化教学;课堂结构;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5-4197(2019)05-0072-01
课程改革不断在进行,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也慢慢进入教师和学生的视野,为了培养高素质、全方位的人才,众多教师煞费苦心,不断改进教学课堂结构,使教学课堂越发严谨和高效,教学方法越贴近学生的心理特质,符合学生的课程化需求,提升学生对历史的认知水平,使学生热情地投身到历史学习中。好的课堂教学模式一定是教师具有真情实感的教,每句话都具有灵性和传播力的,包括教师对人物心理的揣摩、肢体语言动作的了解和人物社会背景的调查,这种教学模式才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一、导入情景、吸引眼球
还原历史场景,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习兴趣,也就是情境教学法。让教师和学生采取分角色扮演的方法,对历史相应的人物进行还原教学,学生不再是抽象的理解历史,而是具体化、有中心的去理解历史。学生可扮演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将相,参与当时的军事谋划,为天子出纳谏言;也可扮演西方的革命性领导人物,法国革命的领导者、西方列强入侵中华的侵略者、某个战争的发起者等。学生在扮演过程中,肯定会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对自己扮演的角色基于对历史的考量,进行当时人物的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就是学生了解和掌握历史的最佳时期,这就加大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了扮演好这一人物角色,学生会利用各种道具多次还原历史场景,加深人物了解和社会背景知识的了解。
二、丰富设计形式,深入情景
教学方式可以是五花八门、形式各异的,但若要深入情境化当中去学习,就需要教师细心钻研,不断探索。在课堂上,充分展示情境化教学的设计形式除了角色扮演,还有小组讨论、分角色朗读、画板报或是主题宣传活动等,这些都是深入情景化教学。对于历史涵盖面是比较广泛的,通过小组自由讨论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当时的历史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引导学生更好的还原过去,充分掌握历史。再者通过画板报和主体活动的宣传,都有利于对历史的解读,比如历史上某一位著名的人物诸葛亮,学生要宣传诸葛亮首先肯定会去了解诸葛亮的人物特征、人物性格、人物关系和社会属性等,这就加深了对历史场景的还原度和对史学的了解,对学生的历史逻辑思维养成是有很大作用的,教师应加大鼓励、积极倡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充分应用教具重现情境
科技水平较之传统有了显著提升,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并反响良好。多媒体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教育方式授课单一、教学简单的基本模式,它也被广泛运用在情境重现的教学结构中,集录像、影音、图片等方式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更直观、具体的了解历史的过去和真相。例如:在教师讲到《秦始皇焚书坑儒》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秦始皇焚书坑儒场景的图片和录像带,让学生在图片的展示下,更好的了解当时焚书坑儒的盛大景象;在录像的了解下,学生可感受到当时社会的风气和制度 。这样不仅重现了教学情境,更让学生不自觉的对历史学习进行了掌握,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师历史教学提供了便利。
四、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热情
学习学生是主体,教师即使是满腹史学知识,学生也要学会接纳和吸收,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是学生整体的配合度,学生要对历史学习保持一颗不断学习的心态,主动学习,传统教育是计划生产下的产物,是教育模式的一种禁锢,原本有故事可学、有史料可究的知识被变成“填鸭式”死板教学,情境教学就是倡导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原则,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为宗旨,改变一成不变的僵化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适应现代化教学氛围和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是学生有探究思路,知道学习线索和学习思路,本身初中生思维模式较弱、主题意识不强,教师注重点拨和指导思路 也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五、充分利用语言塑造形象
语言是一切的开始,课堂教学中若缺少语言的修辞和点缀,那么这堂课算得上是失败的一堂课,要塑造历史人物形象,就要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和作用。就前文所提,教师在还原历史人物场景时,不仅要利用肢体动作,也要发挥语言的作用,光有肢体动作,学生领悟到的只是肢体传达出来的知识,是非常片面和晦涩的,语言是具有语音和语调的,教师在说话时也会注入相当的感情色彩,这就使语言穿上了外衣,直接传达教师的理解,更好的帮助教师塑造人物形象,这对于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学习犹如锦上添花,雪中送炭。教师要想通过科学的手段来教学,就要充分了解和利用语言,只有将语言运用到位,才能在教学中起到引领和模范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历史教学的过程是任重而道远的,对于教师而言,面对晦涩难懂的历史教材,教师应运用自身的理解再结合教材来实施教学任务。采用情境化教学,不仅能对历史教学的重难点进行一个完美的突破,更能让学生在还原历史场景的时候加深对史实的了解和考究,让学生在理解中轻松学习、快速提高历史成绩,充分发挥情境化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葛彩霞.优化情境教学设计,落实历史课程标准[J].教育革新;2018年10期
[2]周有琼.情境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6期
[3]陆秋.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讨[J].考试周刊;2019年14期
[4]廖兰清.新概念下的情境教学[J].甘肃教育;2015年1期
论文作者:陈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5月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8
标签:历史论文; 情境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人物论文; 语言论文; 课堂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5月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