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粮食问题的时空演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非洲论文,粮食论文,时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订日期:2012-4-20
中图分类号:F11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9479.2012.02.006
农业是非洲国民经济的支柱,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最大。非洲人口的70%依赖农业生存,60%的劳动力在农业部门就业,20%的国民经济和出口外汇来源于农业。但非洲农业资源利用程度较低,实际农业生产能力较差,尤其是粮食作物生产水平相对较低。除玉米基本能满足地区需求外,非洲国家消费水稻的80%和小麦的45%都依赖进口,粮食短缺问题比较严重[1]。部分国家已爆发了多次骚乱和局部战事,撒哈拉以南非洲饥饿人口数量增加了2400万[2]。粮食问题日益加重,直接威胁着非洲大陆的和谐与安定。本文研究的非洲粮食问题主要是指其粮食生产、消费及其自给能力方面的问题,进而分别从时间与空间演化角度,分析非洲粮食此类问题演化的过程与区域差异,以期对解决非洲粮食问题有所裨益。
1 非洲粮食问题的时间演化
从粮食生产量、粮食消费量及生产性粮食缺口量(限于数据因素暂不考虑进出口影响,其值为粮食消费量与生产量之差)三方面,对非洲粮食问题的发展进行研究。鉴于非洲粮食问题的典型代表性时期及数据资料获取因素,故将研究时段选为1994-2007年,资料来源于联合国粮农组织2007-2010年的相关年鉴及其它官方组织资料。
1.1 非洲粮食生产量的时间演化
1994-2007年非洲粮食生产量变化见图1。观察非洲粮食生产量变化走势,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平缓增长阶段(1994-2003年)
此阶段非洲粮食生产量从1.1亿吨上升到1.3亿吨,年均涨幅为1.98%,总体上呈现一种平缓增长趋势。非洲国家独立以前,被迫按殖民者的需要种植咖啡、油棕等出口经济作物。独立后许多国家为取得发展民族经济所需要的外汇收入,继续发展以出口为目的的经济作物[3]。同时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倾销剩余粮食,一度造成国际粮价很低,使得非洲许多国家认为种植粮食收益较低,不如以出口经济作物所得收入进口粮食。因此,多数国家继续把最好的土地、大部分水利设施、资金、劳动力等投入到经济作物上,粮食种植则经营粗放,甚至刀耕火种,产量很低。20世纪70、80年代,由于非洲遭受大旱以及世界市场粮食由过剩转为短缺,粮价猛涨,非洲国家才日益认识到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性,进而调整政策促进粮食生产[4];另一方面,国际社会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重视对非洲的农业援助,通过综合农村发展项目等支持小农户的农业生产。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90年代以后粮食产量的增长,但并没有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图1 1994-2007年非洲粮食生产量变化
注:数据不包含塞舌尔、赤道几内亚、西撒哈拉、吉布提、留尼汪、圣赫勒拿、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下同。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7-2010年统计年鉴整理。
(2)波动增长阶段(2003-2007年)
此阶段粮食产量从2003年的13306万吨上升到2007年的13775万吨,增长了469万吨,涨幅为3.52%。但期间也有下降,如2003-2004年,下降了62.2万吨;2006-2007年,下降了1254.6万吨,降幅为8.35%,为一种波动增长。首先,进入21世纪,非洲农业发展迎来了很多机遇。总体上日趋稳定的政治局势为非洲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内部环境,多数国家推行经济体制改革,为农业的发展营造了较为稳定的经济环境。另外,非洲一体化进程初露端倪,2001年非洲联盟成立,在更高层面上指导整个非洲的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这些都为粮食增产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增长是不稳定的,造成波动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全球气候异常,非洲至少遭遇了两次较大的旱灾使其在2003-2004年、2006-2007年粮食产量出现下降;二是虽然非洲整体局势稳定,但局部地区依然社会动荡,军事政变频发,如2003年就发生了包括科摩罗政变在内的8次军事政变[5],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波动性。
图2 1994-2007年非洲粮食消费量变化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7-2010年统计年鉴整理。
1.2 非洲粮食消费量的时间演化
1994-2007年非洲粮食消费量变化见图2。非洲粮食消费量变化大体也分为两个阶段。
(1)持续下降阶段(1994-2003年)
此阶段非洲粮食消费量从29717万吨减少到22967万吨,减少了6750万吨,降幅达到22.71%。粮食消费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人口数量与人均粮食消费量的变化。从人口数量来看,1994-2003年,虽然非洲人口绝对数量在增长,从7.24亿增加到8.74亿,但其增速与年均增长率放缓。而从人均粮食消费量来看,1994-2003年非洲人均粮食消费量从410千克骤降到263千克,降幅达到35.85%,远远高于人口的增长幅度,导致这一期间粮食消费量的下降(表1)。
(2)稳定上升阶段(2003-2007年)
此阶段粮食消费量从22967万吨上升到28494万吨,增长了5527万吨,涨幅为24.07%。由表1、表2可知,造成该阶段粮食消费量增长的原因是人口数量及人均粮食消费量的双增加。据联合国人口计划署资料,2004-2007年,非洲人口增长率达到2.4%,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对于人口基数巨大的非洲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人口增量;同时非洲人均粮食消费量从263千克增加到296千克。人口数量的爆炸式增长加上人均粮食消费量的增加,造成粮食消费量的快速增加。
1.3 非洲生产性粮食缺口量的时间演化
综合考虑1994-2007年非洲粮食生产量与消费量的关系,可以看出,非洲生产性粮食缺口量与粮食消费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图3),分为两个阶段。
图3 1994-2007年非洲生产性粮食缺口量变化
注:粮食主要指谷物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和稻谷等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7—2010年统计年鉴整理
(1)大幅下降阶段(1994-2003年)
生产性粮食缺口量从18605.8万吨大幅下降到9661.4万吨,降幅达到48.07%。图3可见,1994-2003年,非洲粮食生产量平缓增长而粮食消费量则持续下降,作为两者之差的生产性粮食缺口量必然呈大幅下降趋势。
(2)逐渐回升阶段(2003-2007年)
生产性粮食缺口量从9661.4万吨逐渐回升到14719.3万吨,缺口量增加了5057.9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0.47%。特别是在2006-2007年,生产性粮食缺口量上涨了2914.6万吨,涨幅达到24.69%。粮食短缺问题加重。
2 非洲粮食问题的空间差异演化
选择1994-1996年、1999-2001年与2007年三个时间段,采用生产性粮食满足率指标,分析非洲粮食问题的空间差异及其演化。
生产性粮食满足率=1-(生产性粮食缺口量/同期粮食消费量)
参考联合国粮农组织等相关机构的评价指标,结合非洲实际情况,将生产性粮食自给程度划分为五种类型(限于数据因素暂不考虑进出口影响),据此分析非洲粮食问题的空间差异及其演化。
计算得出非洲49个主要国家生产性粮食满足率(表3),根据粮食自给类型划分标准,划分出三个时间段非洲主要国家粮食自给类型(图4)。
2.1 整体视角下非洲粮食问题的空间演化
从非洲整体视角来看,粮食问题在朝好的方向发展。基本自给型与半自给类型国家数量明显增多,两者之和从7个国家增加到18个国家;不自给类型与重度不自给型国家数量呈现下降趋势,两者之和从25个国家减少到21个国家(表4)。
究其原因,从内部因素看,多数国家对农业的重视程度提高。例如东非国家厄立特里亚,政府鼓励农民以发展种植业为主,并于1994年11月将发展灌溉农业作为政府的战略性目标之一,并且在其农业促进与发展司设立灌溉农业发展处进行政策指导,厄立特里亚的生产性粮食满足率从19.19%迅速上升到52.25%。从外部因素看,也离不开国际社会及相关国际组织的资金援助与技术支持。以世界银行为例,1991-2006年,共向非洲提供了28亿美元的农业援助,占世界银行在非洲总援助额的8%左右;在其77个发展政策性贷款项目中,农业项目数量达到18个。
2.2 区域视角下非洲粮食问题的空间演化
从非洲五大区域来看,粮食问题的空间格局随时间变化还是比较大的(表5)。
1994-1996年,北部非洲与西部非洲以次半自给型为主体,而中部非洲、东部非洲和南部非洲以不自给型为主;1999-2001年,北部非洲和东部非洲则是以次半自给型为主,原以次半自给型为主的西部非洲则下滑变成以不自给型为主,中部非洲次半自给型、不自给型和重度不自给型各占1/3,南部非洲以半自给型和次半自给型为主;2007年,除南部非洲外,其它区域都出现了较好的发展趋势,北部非洲与东部非洲都从次半自给型为主转变为半自给型为主,西部非洲实现了以基本自给型和半自给型为主的转变,中部非洲虽然主体依然为不自给型与重度不自给型,但出现了半自给型的国家,南部非洲发展较差,从以半自给型和次半自给型为主下滑为以不自给型为主。
从各个区域基本自给型与半自给类型国家数量比重来看(表6),北部非洲与西部非洲在五大区域中最高,东部非洲与南部非洲其次,中部非洲最低;从基本自给型与半自给类型国家数量比重增长速度来看,东部非洲与北部非洲较快,而中部非洲与南部非洲增加最慢。
究其原因,仅举两例:粮食问题趋好的西部非洲国家尼日利亚和粮食问题日趋恶化的中部非洲国家刚果(金)。尼日利亚的生产性粮食满足率从1994-1996年的43.92%增长到2007年的55.62%,实现了从次半自给型国家到半自给型国家的转变,这除了其耕地资源丰富、气候资源多样、水资源充足等自然条件以外[6],稳定的社会政治局势以及政府对农业生产的重视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尼政府将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中心地位,采取了增加农业投入,扶助农民进行“农业发展项目”,提高农民生产技术,鼓励本国和外国资本经营大规模农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农业粮食发展[7]。再加上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援助机构的技术与资金支持,这诸多因素推动了尼日利亚粮食问题的好转。尼日利亚模式也代表了西部非洲乃至整个非洲粮食问题趋于优化的成因。刚果(金)的生产性粮食满足率始终在10%-13%徘徊,呈现一种低水平往复趋势,主要原因是政治局势动荡,战乱摩擦与冲突频繁,不能为粮食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据相关资料,刚果(金)在1998年8月爆发第二次刚果战争,至2003年7月刚果民主共和国过渡政府成立,该战争才正式结束。但是整个国家仍然冲突不断。2004年,估计每天有至少1000人死于军事冲突或食物短缺[8]。加之刚果(金)的人口增长率居高不下,2007年人口增长率达到2.83%,粮食问题严重不言而喻。
3 解决非洲粮食问题的对策建议
粮食问题对于非洲未来的发展与稳定至关重要,粮食问题处理与解决的程度直接影响着非洲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对非洲粮食问题时间演化与空间演化过程分析,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改善并推进非洲粮食问题的解决。
3.1 切实维护社会与政局稳定
非洲粮食问题的时空演化显示,动荡不安的社会政局对粮食发展产生破坏作用甚至毁灭性打击,所以稳定压倒一切,必须切实采取相关措施维护社会和政局稳定[9]。对于粮食问题相对较好的区域,如北部非洲与西部非洲,应继续推动并巩固政局与社会稳定,为农业粮食生产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与社会环境;而对于粮食问题比较严重的区域,如中部非洲,则要下大力度打击破坏社会稳定的势力,提升社会政治局势的稳定度,只有这样才能让农业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恢复发展,进而推进粮食问题的解决,扭转粮食问题恶化的局面。
3.2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特别是农民素质
非洲人口问题同样严峻,对粮食生产提出巨大的挑战与压力。从独立至今,非洲人口增长率远远超过经济增长率,高人口出生率致使需求的粮食远超过原有土地的生产能力,人们只得去破坏森林和草地来增加耕地数量,如埃塞俄比亚森林覆盖面积曾达到40%,20世纪90年代骤减到3.1%[10]。被破坏的环境对气候的调节能力又不断下降,造成干旱等灾害的不断发生,导致全非60%的土地处于干旱的威胁下,50%的土地受到荒漠化威胁[11],其直接后果就是粮食作物的减产,饥饿面积不断扩大,粮食问题加重。再加上人口文化素质较低,特别是农业生产科技与管理人才匮乏,使得本已恶化的粮食问题雪上加霜。因此,非洲各国政府应采取措施鼓励少生优生,科学控制人口数量与人口增长,使人口增长率逐步降低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同时提高人口文化素质,特别是加强对农民粮食生产知识与技术的培训,提升农民种植粮食的水平与能力,从而推动粮食问题的好转与解决。
3.3 全力促进农业发展与粮食生产
在解决非洲粮食问题方面,政府应起到主导与核心作用。非洲独立之后,部分国家政府的腐败、制定措施的不力以及对粮食生产的忽视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使得不少国家从独立之初基本满足粮食消费到如今的严重依赖粮食进口。所以,推进非洲粮食生产的发展,政府应改变以往对粮食生产的忽视态度,采取各种措施全力促进农业发展与粮食生产。在政策上要对粮食生产大力扶持,给予农民更多的优惠政策,包括粮食生产技术培训、农业资金支持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兴修水利设施、提高农药化肥及农业机械的使用水平、建设公路、铁路等农业运输通道,提高农业灌溉、运输、仓储以及防灾减灾水平[4]。另一方面,由于很多非洲国家女性是粮食生产的主要劳动力,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一些国家女性农业劳动力的比重高达60%以上,政府应进一步重视女性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其应有的权利,使女性群体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促进粮食生产与发展[12]。
3.4 深化多领域国际农业合作
非洲粮食问题的解决除了“自力更生”外,还需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深化多领域国际农业合作。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社会真正对非洲农业进行援助,经过40年左右的发展,国际社会的农业援助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非洲粮食生产的发展,但所取得的发展与非洲粮食的巨大需求之间还是相差甚远。非洲还需要在综合农业发展、农业政策与农业人才培训、农业科研与推广、粮食作物生产技术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继续加强国际合作[4],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为我所用”。特别是在粮食生产技术发面,中国等国家相继在非洲建立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并且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农业技术专家在非洲进行农业技术传播[13],非洲应抓住机遇,充分学习与借鉴农业发达国家的生产技术,真正做到消化吸收,“为我所用”,促进粮食生产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