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三杰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 浙江省绍兴市 3123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装配式与传统建筑业相比有很多的优点。首先,传统的建筑业由于过于重视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污染大浪费多等问题常受人诟病。而装配式建筑因其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施工时间短等优点,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它。装配式建筑比传统的现浇式建筑设计更系统,安装更专业。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规模也逐渐扩大。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具有很多优势,装配式建筑较大幅度缩短了建设工期,在施工过程中对资源的利用率较高,对环境的污染比较小。
1装配式建筑优势
1.1建筑资源的节约
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建筑基材和动力燃油等,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建筑行业的能耗是其他发达国家的3倍~5倍左右,且大部分的建筑施工仍旧是粗放式的生产模式,达不到建筑节能的基本要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水泥、矿石等基础建设耗材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对于建筑服役后的拆除建筑废弃物很难形成再循环利用的体系。而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集中生产加工的方式,通过合理的结构安全设计,可减少钢模、木材、混凝土、保温材料等建材的损耗。与此同时,相比较现场作业,工厂集约化施工作业可以减少水、电等消耗。在建筑单体拆除后,装配式建筑可进行重新组装和拼接,可实现资源的循环往复使用,大大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1.2工期的缩短
装配式建筑采用的预制外墙板等构件都会预留其他构件安装的卡槽,待结构封顶后可实现对建筑的防护包围封闭,相较于传统的防护支架的外搭等大大减轻了工作时间的消耗。其次,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集约化生产模式,对于单体建筑的构件都有固定的生产加工车间,所有车间工序井然有序,可快速对装配式构件进行浇筑、防护、保温、涂层等工作的展开,在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大大缩短了构件预制的施工时间。在装配式建筑的构件组装阶段,采用大型吊机进行现场组装,可在1周-2周内实现建筑的拔地而起,减少现场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3工程质量的保障
由于装配式建筑都是工程集约化生产,因此,相关构件的混凝土、钢筋、砂石的数量和质量都是在严格控制范围内,构件按不同车间分布施工,保障了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标准化生产程序。在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设计单位会从建筑的结构安全、材料控制、截面设计等因素进行考虑,在装配式建筑构件预制和组装前,将可能会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提前规避。在装配式建筑组装过程中,组装过程由熟练的操作工人进行,可保障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质量的提升。
2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实践应用与技术升级,我国的装配式施工方式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通过长期的施工项目总结分析,依然能发现其中存在一些不完善或存在缺陷的方面。例如,在构配件的生产和应用过程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相应的构配件在生产过程中难以保证质量全部达到严格要求。在使用过程中的保养、堆放和检验方式也存在操作不当等情况,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构配件的使用效果,更会影响到后期装配完成的建筑项目整体稳定性。其次,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部分细节问题没有做到充分考虑。我国装配式施工的应用缺少相应的严格规范和要求,在预见性方面也存在问题。多数项目在施工开展前都没有进行完备的准备工作,相关设施和技术的准备不到位,物资储备量不足,施工人员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也有待商榷,这也会造成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下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次,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各类施工工艺和机械设备的操作使用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是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关键结构部位。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的配件损坏和安装不符合规定等都极易引发后续建筑施工和使用中出现的各类安全事故。
3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研究
3.1建立质量管理平台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平台是融合整个工程的所有信息,从而可以按照如下的步骤来进行,首先,在现场信息收集过程中,需要合理的采用自动化检测工具进行,然后通过传输系统将所有的数据传输到BIM平台中,最后就是按照相应的国家标准以及管理规范来进行问题的分析,以更好的了解装配过程中所存在的误差以及形成原因,为科学的质量管理提供必要的支持条件。
3.2提高现场预制构件吊装质量
①梁下预制构件的吊装,需要确保构件孔位与起重设备的孔位保持对准,切不可错开各自孔位。在对PCF外墙板进行吊装时,工人除应按要求进行吊装作业外,还需要配备专业的吊装梁,钢丝绳与板面上吊环需用卸扣相连,不仅要保证连接紧密,还需防止卸货和起吊时墙板与堆放架产生碰撞。②阳台板、空调板的吊装,吊装施工中需要用到吊钩、吊环等设备,结合两者的竖向合力,需与梁板方向保持垂直,即确保4个吊点的受力保持均衡,进而达到吊装平稳的目的。③扶手板的吊装,需对板面与吊环预留孔位的连接是否牢固进行检查,不得有吊装倾斜的情况发生,同时扶手板的预留孔位需要与吊装梁孔位精准匹配,不得出现孔位偏差问题。
3.3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检查力度
装配式建筑生产应该将配件的质量放在第一位,提高设计生产人员的重视程度,确保生产出配件质量的合格率。装配式建筑生产配件的生产质量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绝对的影响作用,因此工程的建设中要对出厂的配件质量采取严格的质量检测,同时要确保在构件运输和储存的过程中符合规定要求,尽量减少因为构件质量问题带来的建筑质量隐患,有效的保证工程整体施工质量。首先,安装预制构件时必须对进场预制件的质量合格证、验收记录以及外观和检验报告进行审核,也要检核预制件连接部位的浇筑情况,查看钢筋的数量、位置以及规格是否符合规定,预制件的吊装固定措施和锚固措施都要出具检测报告。装配过程中对灌浆料的质量要严格把关,看其试块的抗压强度是否合格、出浆的密实度是否符合规定。预制件在安装过程中的外观及位置都很重要,一定要看其是否有损坏或者偏差。其次,对后浇混凝土的内筋的质量合格证以及钢筋品类都要进行检验,其中的纵向受力筋的接头箍筋和弯折构造都是重点监测项目,预埋管线和线盒的数量、位置和规格都需要加以规范。与以上项目相关的质量检验证明和检测报告都必须具备,后浇混凝土的外观及尺寸偏差也是十分重要的监督事项。最后,做好预制件外围防护的防水工作,并将防水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和复试报告作为质量监督的关键,只有确认防水工程的效果合格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施工,制定重大质量事故的处理方案并将验收记录存档保管。
结语
总之,装配式建筑是未来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带动建筑市场的革新和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控制是建筑水平的关键要点,先进合理的设计流程和组装体系是装配式建筑长期稳定发展的可靠保障,相关建筑管理技术人员的综合水平提升可以全面促进装配式建筑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罗玮.绿色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与对策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8(3):137-138.
[2]莫鹏程.浅谈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J].现代国企研究,2018(2):67-69.
[3]寇宇轩.规范化施工过程资料管理提高建筑施工质量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6(7):21.
[4]周依滨.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4):240-241.
[5]何天成.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114.
论文作者:方鑫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建筑论文; 构件论文; 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预制件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建筑模拟》2019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