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成
(佛山隆深机器人有限公司 528311)
摘要:机器人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机械、电子等等多行业的综合的水平,未来机器人的发展前景也非常的宽广。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更加符合人类需求的机器人将被研制出来,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和普及将会极大的提高社会生产力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文章着重讲解了关于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及在各行业的应用。
关键词:机器人;应用;发展趋势
1.引言
机器人是一种高新的技术产品,其综合了电子、机械、计算机、控制论、信息和传感、仿生学和人工智能等多种先进技术。
机器人一词的出现与世界上第一个工业机器人的问世都是近代的事情,都是人类对于机器人的幻想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人类希望制造一种类似于人的机器,来代替人类完成各项工作。
现代的机器人研究始源于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早期的产品我们将之称为机械手,不过对其的研究仅限于美、英等工业发达的国家。1913年,美国福特公司成功研制出给机床上下料的机械手,形成自动的生产线,使产量有了显著的提高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了适应更加复杂多变的小批量生产的动作程序可变、行程可调、适应性强的高级的机械手。它不但能够给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机床自动上下料,而且能够自动操作工具进行焊接和热处理等工作,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像人一样工作,因此称这种高级机械手为机器人。
机器人的应用日益广泛,成为当代技术研究的热点,机器人的应用状况也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体现。
2.机器人的优势
机器人并不是在简单的意义上来帮助人类工作,而是综合了人和机器的特长的一种拟人的高科技产品。它既有人类对于环境状态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又有机器持续工作时间长,精确度高并且能抗恶劣的环境的能力。
2.1解放人类体力劳动改善工作环境
人类发明机器人的目的是为了用其代替人类从事有害、危险、艰苦的工作,从而改善人的工作条件。机器人不仅可以代替人类不知疲惫的代替人类进行劳累、危险的工作,免除重体力的劳动,还可以免受有毒物质的侵害,从而减少人员的伤亡,实现施工作业的省力化。
机器人也可以改变人类的工作环境,在一些工作环境恶劣的地方,人类可以通过在室内对机器人的操作来完成指定的任务。
2.2提高产品的生产率和质量并改善企业的形象
使用机器人可以提高各行业的自动化的水平,因为机器人既有人类智能的一面,又有机器不知疲惫工作的一面,能够不分昼夜的连续作业,所以才能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如在零件加工的过程中,采用机器人进行部件的装卸,比起工人装卸省时达60%~70%,生产率也提高了一半之多;天津的自行车厂采用机器人对自行车的三脚架进行焊接,以代替旧的盐溶钎焊工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省时30%之多。日本日立公司的一条电子电路版自动装配线装备了56台机器人,使电子元件的自动装配率达到85%,相比人工有了很大的进步。
2.3可以扩大就业和促进科技创新
在生产生活中,机器人具有广泛应用,这可以减少体力劳动和熟练工种,并且增加劳动者的脑力劳动,因此可以增加新的工种。机器人代替了部分人的工作之后,不但不会造成失业率增加,反而可以增加就业的机会。据统计显示,20世纪80年代里,日本的制造业因为机器人的加入使得焊工的人数减少了4.9%,机床操作工人减少了2.3%,但是电子计算机操作员的人数增加了4.5%,穿孔机操作员增加4.6%,软件技术增加7.0%,整个社会的就业率呈现增长趋势。
人的创造力是人类社会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劳动力过于密集的产业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创造力,充分利用机器人或者自动化程度高的机器人代替人,才可以使更多的人类从事更多的创造性研究工作,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创造力,从而加快技术创新的速度,促进社会发展。
2.4帮助人类探索一些特殊未知领域
随着机器人的发展,能够不断开拓人类的活动和研究领域,让人类能够进入过去想进却无法进入的地方。开发利用宇宙中及太空中的其他星体的前景非常美好,但是恶劣的环境给人类,无论是太空还是其他星体上的存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单单想要使人类在太空中停留,就必须要复杂并且庞大的环境控制系统、物质补给系统、生命保障系统、和救生系统等等,这些系统的耗资将会非常巨大。这单单是想让人类在宇宙中停留一小段时间所需要的,更不用说其他遥远的星体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未来的空间活动中,不单单要探索,更要建设一些重要的保证人类生活的工作的设施,光靠人类本身,这些任务是极难完成的,由于机器人相较于人类而言可以更好地适应地球以外的环境,所以机器人可以帮助人类研究和探索宇宙以及其他的遥远星体,帮助人类建设和开发太空及其他星体。
3.机器人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3.1机器人技术在农、林、牧、渔、方面的应用。
农、林、牧、渔产业是人类社会最原始的产业,也是其他产业的基础,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一些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机械化已经基本实现,并且已经开始向机器人应用方面迈进了。我国由于历史原因,机械领域发展较晚,并且我国地形复杂,幅员辽阔,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第一产业机械化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这并不能影响我国的第一产业机械化的发展与普及,并且还是一次更好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极佳机会。机器人的应用就是为了能更灵活的适应各种环境,所以发展第一产业的机械化就非常符合以及适合我国的国情。仅仅是让机器人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就能使我们的几千年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得以摆脱这种繁重。
机器人在农业方面的应用相比于二、三产业的优势也有些许不足。其优势为农业机器人的更新换代周期长,其原因是因为农业已经经历的几千年的发展劳作模式相对固定。初始的投入成本虽然高但是使用周期长,综合成本相对较低。
我国虽然在农业机器人方面的发展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我国已自主研究出多款农业用机器人,在国外的农业用机器人研究上,日本由于研究时间早,所以在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2机器人应用的核心地带----工业领域
机器人被发明出来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工业发展。机器人应用最早最成熟的领域也是工业领域。
机器人目前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工业中的各个行业,其中应用的最早也是最成熟的有焊接、装配、搬运、冲压、码垛、机械加工、热处理、采矿、铸造、喷涂等各行各业。
3.2.1焊接机器人
焊接机器人是应用最广泛的机器人之一。焊接工作是一项单调而且复杂并且繁重的劳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许多有害物质也会影响公认的健康。一些危险的环境下焊接甚至会危及人的生命安全。焊接领域同时也是职业病的高发地带。
然而机器人对于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能力要远远强于人类,这就是促进机器人在焊接行业的迅速普及的重要原因。焊接机器人的应用能够极大提高生产率和保护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的焊接机器人都是固定式的,可移动焊接机器人的研制还处于待研发阶段。
3.2.2冲压机器人
冲压作业的危险性极高并且单调繁重,稍微的不留神就会对人的身体造成重大伤害。由于近年来我国对工人保障力度加大,导致冲压行业的人工费用越来越高,并且冲压机器人在冲压行业的良好表现都促进了机器人在冲压领域的发展。德国库卡公司的冲压机器人KR 100R R3500型,其符合是100kg,附加负荷50kg,最大工作范围为3.5m,重复精准度是±0.06mm,轴数为6轴。,
3.3搬运机器人的高强度体力劳动的阐述
搬运机器人是可以进行自动化搬运作业的机器人。搬运作业是指用一种设
备握持工件,从一个加工位置移到另一个加工位置。搬运机器人
可以安装不同的末端执行器以完成各种不同类型或形态的工件搬运工作,大大减轻了人类繁重的体力劳动。当今世界上使用的搬运机器人约10万台,被广泛应用于机床的自动上下料、冲压机自动化的生产线、自动装配流水线等的自动搬运。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制定出人工搬运的最大限度,超过限度的必须由搬运机器人完成。
4.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机器人的不断普及,让人们对机器人的发展、实用化以及市场化的呼声越加高涨。机器人在未来将会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未来机器人将朝着外形结构拟人化和微型化以及功能多样化趋势发展。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器人的发展从的从无到有,从冷门到现在得到了各个行业领域的长足发展与普及。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将会成为人类的得力助手,并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于秀丽,魏世民,廖启征.仿人机器人发展及其技术探索[J]. 机械工程学报. 2009(03).
[2] 林蔚,颜国正,王志武,姜萍萍,刘华.基于微型电机的肠道机器人机构设计[J].机器人. 2011(03).
[3] 王文波,戴振东.动物机器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0(02).
论文作者:罗文成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3
标签:机器人论文; 人类论文; 工作论文; 环境论文; 星体论文; 领域论文; 我国论文; 《电力设备》2016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