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超长地下室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论文_刘士伟1,李笑2

分析超长地下室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论文_刘士伟1,李笑2

1.身份证号:13102619900510xxxx 2.身份证号:13102619920314822X

摘要:针对混凝土结构,尤其是超长混凝土结构容易产生裂缝的问题,在介绍无缝设计方法意义及相关技术措施的基础上,结合实例深入分析了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无缝设计,最后得出通过无缝设计,有效避免早期裂缝产生,遏制裂缝发展蔓延的结论。

关键词:超长混凝土结构;结构裂缝;无缝设计

建筑地下室结构大多采用混凝土结构,对这种结构类型而言,虽然它具有施工简单、造价低廉、结构稳定等优势,但混凝土结构裂缝一直以来都是结构设计和施工的难点所在,如果因设计不合理或施工不到位导致结构产生裂缝,轻则影响结构外观,严重时将造成结构失稳等问题,缩短使用说明,增加维护投入,甚至引发安全事故,这一特点在超长混凝土结构当中尤为显著。因此,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成为从根源上杜绝裂缝产生的重要方法。

1无缝设计意义与技术方法

通过无缝设计,能解决由设置变形缝带来的各方面问题,如防水、耐久和维修等,减少结构薄弱环节;防止变形缝之间由于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不重合造成的扭转破坏;使设备及管线等的布置不再受到空间限制,使布线更加灵活、合理,避免了由于变形缝的设置给布线带来的困难;为放宽目前实行的建筑伸缩缝、变形缝的限制要求提供参考依据[1]。

对混凝土结构而言,尤其是采用无缝设计的混凝土结构,其裂缝防控贯穿于整个过程,包括前期方案设计、中期施工和后期使用维护。其中,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特点与建筑物所在环境,对建材导热性能进行计算,同时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分别计算应力场及温度场,按照最不利荷载,组合静力与温度荷载,以此确定结构最不利受力形态。在对结构的应力场及温度场实施理论分析时,提出具有一定针对性和适用性的无缝设计方案。

地下室结构常用设计方法为:按40m间隔设置加强带与后浇缝,地下室主体结构和加强带同时进行混凝土浇筑,待主体结构强度达到标准后对后浇缝进行浇;地下室结构顶底板和侧墙分别设置预应力筋,通过对预应力的施加消除局部拉应力,以此起到避免早期开裂的作用;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外加剂,以防表面产生细微裂缝;在养护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向混凝土中添加适量微膨胀剂,以减少收缩,避免收缩裂缝的产生。最后,确保竖向构件刚度不会出现突变。

结构施工时含有很多控制环节,其中材料质量的检测与控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种材料的质量与技术指标必须达到要求;掺加粉煤灰等外加剂能有效防止开裂;浇筑后养护也十分重要,是避免产生早期裂缝的关键环节;浇筑过程中要对温差进行严格控制,以防产生温差裂缝。

2实例说明

某小区由四栋居民楼构成,居民楼地下室属于超长地下室范畴,且3号和4号居民楼间的地下室不设永久缝隙,无缝部位结构总长可达173m,远远超出规范要求的设缝最大距离。为切实满足建筑基本使用要求,并为设备和管线布置提供方便,拟采用无缝设计方法,经过科学的设计与合理施工,从本质上满足设计提出的各项要求[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地下室结构高3.7m,顶部覆盖层厚1m,结构形式为现浇砼板柱。该小区居民楼地下室采用无缝设计方法,有效解决了结构裂缝控制难题。具体做法为:在主体结构各方向设0.8m宽后浇缝和2m宽加强带,地下室主体结构和加强带同时进行混凝土浇筑,而后浇缝在保温隔离的基础上,填充密实,快速回填,把结构受温度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主体结构浇筑所用混凝土数量掺加微膨胀剂,施加预应力,消除大部分拉应力,避免裂缝产生;在浇筑的混凝土中还加入了聚丙烯纤维,以此增强构件和整体结构的抗裂性、抗渗性及抗磨性;主体结构横向配置温度筋,配置总量为构件计算结果的15%-20%,局部配筋按照温度应力的计算结果实施配置;在结构长度方向上按照一定距离配置预应力筋,采用后张法施工,使裂缝控制截面压应力可以达到至少1.5MPa;对构件上的开洞进行严格控制,尽量减少或避免由应力集中造成的开裂。

施工过程中的结构裂缝控制涉及到材料、工艺方法、组织设计等各个方面。主要建材为钢筋,包括预应力筋、混凝土,包括各类添加剂。对于构造钢筋和受力钢筋而言,不仅要实施化学试验和性能检验,还要对抗震有特殊要求的钢筋,进行必要的机械性能检验,其检验结果,即钢筋抗拉强度,应不小于1.25倍屈服强度,而屈服强度应大于1.3倍强度标准值。混凝土质量控制指的是对其强度及成品质量的控制,根据工程实际要求,对混凝土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并对拌和及施工方法予以控制,通过严密的计算和试配得出最佳配比。配比设计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无缝设计特殊要求。为使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不仅要进行施工配比设计,还要在有关混凝土的环节进行强化管控。养护对结构也是十分重要的,是避免裂缝产生的基础,对于已经成型的构件与结构,应覆盖塑料布定期洒水养生,避免温度产生较大变化和失水。

对于温度控制,应采取温差和温度应力双重控制的方法。施工时主要采用层状材料进行保温;而温度应力控制,先根据结构温度场,结合最低和最高气温,分阶段进行导热计算,确定结构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内力及变形,然后找出薄弱环节,实施针对性处理与强化,起到在温度影响下避免裂缝产生的作用。根据预设在顶板处的传感器测定结果可知,结构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在后浇缝的浇筑施工时,保温材料还未施用,温度应力对结构影响较大,易产生裂缝,是必须予以严格控制的关键阶段。完工后,因结构保温材料施用到位,而且顶板上方覆盖层厚度可以满足处于冰冻线以下的要求,地下室中的温湿度较室外稳定,所以不会对结构造成太大影响,不易产生裂缝,具有良好抗裂性能。

3结束语

超长地下结构因采用混凝土技术,所以防裂缝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关键所在,而无缝设计作为从前期设计阶段入手的结构裂缝控制手段,是一个具有较强专业性和综合性的工程,除了要设计方根据结构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无缝设计方法,更为关键的是施工单位可以认真、严谨的将这些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充分发挥其作用与效果。只有正确掌握超长结构在设计、施工与使用时表现出的复杂力学形态,并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借助一些裂缝防控措施,才能真正从根源上减少或避免裂缝产生。通过该建筑工程与其它类似工程的超长地下室结构无缝设计和实践,得到采用无缝设计方法是可以有效防止裂缝产生的结论,为混凝土结构优化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华辉. 合肥“新地中心”超长地下室结构无缝设计[J].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2(05):111-115.

[2]甄泽炳. 地下室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与施工技术应用[J]. 四川建筑,2012(02):164-165,168.

论文作者:刘士伟1,李笑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  ;  ;  ;  ;  ;  ;  ;  

分析超长地下室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论文_刘士伟1,李笑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