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人口因素研究_老龄化社会论文

影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人口因素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发展论文,人口论文,因素论文,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日趋明显,经济发展方式依然粗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当前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是多方面深层次的,人口数量、人口分布、人口素质和人口年龄结构等人口因素仍然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影响着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和节奏。

一、人口数量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人口数量对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直接决定消费的数量、劳动力的规模、人均资源的占有量等等。尤为重要的是人口作为劳动力的供给,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

(一)短期来看,劳动力总量过剩依然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

自2004年东部沿海地区首度出现“民工荒”现象之后,关于我国经济是否走到了“刘易斯拐点”,是否失去了人口红利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那么今后中国是不是还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不是在劳动力价格上失去竞争力了呢?按照官方统计,“2010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为2.79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比重高达36.7%。”①“即使按照更为科学的基于农村住户调查资料的研究,我国农业劳动力也仍有1.92亿”[1],占全国劳动力比重仍然高达25.2%。此外,“我国每年有800多万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口,还有每年新增的1300万左右的劳动人口”②,劳动力总量仍然是过剩的,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难以消除。因此,目前我国的人口红利并未完全消失,我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条件仍然存在。劳动力总量过剩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制定转变发展方式政策时,应该充分考虑未来十年我国劳动力依然过剩的这一情况,切实考虑人口这一核心因素;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实践中,应该注重对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与扶持,大力发展各类服务业,将就业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二)长期来看,劳动力供给下降趋势增加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性

人口抚养比“V”字形拐点已经出现,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少儿抚养比下降趋势平缓,老年抚养比上升趋势加快,因此总抚养比呈上升趋势,未来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重将会下降。另外,“我国适龄劳动力数量从2005年开始就呈不断下降趋势。”③当然,劳动适龄人口下降并不意味着同期劳动力供给会下降,因为老龄人口推迟退休、劳动参与率提高等因素都可以阻止劳动力供给的下降。但是从长期看,适龄劳动力数量下降必然会导致劳动力供给的减少。因此,从长期看,我国劳动力供给下降的趋势已经形成,未来劳动力供给短缺是必然的。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致力于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以提高人力资本的利用效率。

二、人口分布结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经济增长建立在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的基础上,重点是扭转长期内需不足的局面。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人口分布结构,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但这种结构也影响了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对扩大内需这一战略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城乡分割造成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偏低,制约内需扩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同收入水平的城乡居民的不同消费倾向(见表1)表明,收入并非是造成城乡居民消费倾向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仅仅通过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拉动内需是不够的,需要切实改变城乡分割的社会结构,稳步推进城镇化,尽快实现从劳动力城镇化向居民城镇化的转变;同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无差别社会保障制度才是解决之道。

(二)需要深化户籍、社保等相关制度改革,促进人口有序流动

“截止到2010年11月,我国流动人口的数量达到2.61亿,占总人口的19.5%。”④人口流动可以增加劳动者收入,促进经济和生态的平衡,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人口在区域间的流动是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有利于整个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劳动者也为自己赢得了更高收入。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在不断增长的同时,工资性收入占比持续增长,而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比不断下降(见表2)。我国劳动力的输出大省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广西都属于中西部地区,而且无一例外的都是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的省份。劳动力的跨省流动有效地解决了这些省份的农民就业和增收等问题。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全国跨省的流动人口中绝大多数人去了广东,其次是浙江、上海、江苏、北京和福建。流动人口和迁入地之间无疑是一种“共生”的关系,而外来人口的到来又给这些地区注入了活力,带动了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于迁出地而言,人口密度的减少有利于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

流动人口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生产方式变革,并带动市场扩张与产业结构升级。流动人口生活在城市,提高了消费倾向,在收入提高的同时增加支出,创造了一个不断扩张的市场,为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基础。另外,流动人口进入城市,既可以拉动基础设施投资,又可以带动服务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仅对城市的经济和产业结构升级有利,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也有帮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生产的农业经营方式不利于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大型机械装备的应用。而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有利于土地的流转,有利于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由于目前我国的户籍制度严重制约了人口流动,限制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因此,要强化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就应该加大人口流动引导力度,划分人口功能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同步发展。

三、劳动力素质现状不能满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劳动力素质不高成为制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因素之一。按照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的解释,初级生产要素形成的竞争优势一般缺乏后续力量。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迅猛发展,但很大一部分是靠初级生产要素的投入。而日本、韩国和以色列等国家却依靠科技创新将资源匮乏、劳动力短缺等静态比较劣势变成了动态比较优势。我国长期以来的人口红利、劳动力成本优势,加上其他生产要素的低廉客观上造成了创新惰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速度和成效。随着未来人口数量红利的逐步消失,会对依靠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倒逼机制。因此,需要改变劳动力素质状况,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向人口质量红利的转变。

(一)劳动力素质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存在矛盾

自1999年开始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速度有不断加快的趋势,在可预见的未来一段时间,劳动力短缺几乎成为必然。因此,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弥补劳动力数量下降的影响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劳动力素质通常用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来衡量。我国劳动力整体教育水平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在人均受教育年限上存在较大差距。“美国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从11.04年提高到13.63年,用了大约41年。我国从小学水平6.04年提升到初中水平,也用了大约30年。按照目前教育普及的速度,我国要赶上日本、美国2005年时的水平,保守估计还分别需要30年、40年以上。”[2]很显然,人力资本积累落后于经济发展进程,人力资本积累不足,难以支撑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化和改革步伐的加快,尤其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内生增长发展的要求下,对高素质的劳动力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

(二)人才培养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的矛盾制约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我国人才培养结构和人才的需求结构不匹配。高校的盲目扩张、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使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从1998年的83万迅速增长到2012年的680万人⑤。然而一个社会的人才结构并非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越多越好,只有与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相匹配的人才构成才能发挥最大的生产力和创造力。自2000年以来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一直徘徊在70%左右[3],一方面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劳动力市场有强劲的需求。对农村实用型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的忽视是我国教育最大的诟病,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术工人的匮乏已经成为迟滞我国农业现代化和阻碍工艺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我国的人才资源主要分布在教育、文化、卫生、经济、会计及传统工业中,农业、信息、金融等行业人才较少,新技术、新能源等工程技术类人才远远不够。劳动力素质构成应该多元化,这就要求我国的人口素质战略应包含若干个子战略,以适应产业结构的要求。我们需要一方面大力培养现代服务业所需人才,另一方面要考虑到我国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仍是制造业大国的现实,加大对实用性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

“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折射出我国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的滞后。当前的“用工荒”主要发生在用工需求较多的低端产业,如电器制造、机械加工、服装制鞋,而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先进制造业等朝阳产业发展不足,没有形成竞争优势,用工需求不足,造成大学生就业难。这意味着只有把经济发展的重心转移到科技进步和创新上,在保持传统制造业产业优势的同时,谋求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发展,才能有效解决企业“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四、人口老龄化趋势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目前,我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截至201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78亿⑥,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3.26%;“到2015年,我国老年人口预计将达到2.16亿,约占总人口的15%;2020年达到2.48亿,约占总人口的18%;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7亿,约占总人口的31%左右。”[4]

(一)劳动力“老龄化”和消费群体的“高龄化”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生负面影响

影响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资本,而资本的重要来源是储蓄。研究表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显著。”[5]老年人口收入较少,在养老和保健上的花费增加使得老年人无力储蓄。老年人口的增加势必会导致个人储蓄率的降低,并且企业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负担加重,进而影响企业投资。老龄化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少有两个负面效应:一是劳动力“老龄化”,创新能力下降,影响生产效率;二是消费群体“高龄化”,对消费需求拉动减弱。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必须抓住未来十年左右的时间,深化以人为本的各项改革,充分利用人口质量红利和消费红利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不利于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农村的老龄化是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由于农业收益相对于工业较低,农村就业机会相对于城市更少,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农村劳动力选择进城打工。这使得农村的老龄化速度要快于城市,使农业面临更为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我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印证了这一点(见表3)。

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划分,一个国家或地区45岁以上劳动力占总劳动比重在15%以上为老年型,目前我国农业就业人员51岁以上的占32.5%,已经远远超过15%的标准,可见我国的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相当严重。伴随农村劳动力人口减少,农业从业人员平均素质在下降。从年龄构成看,“外出就业劳动力中30周岁以下的占到61.6%”,而“农业从业人员中30周岁以下的只占到21.2%”。从平均年龄看,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的平均年龄大体在33周岁左右⑧,而留乡务农劳动力的平均年龄已经达到42周岁⑨。从文化结构看,“在外出就业劳动力中,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3.5%左右”⑩,“而在农业从业人员中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4.3%”(11)。

农村劳动力存量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首先,由于老年人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弱,劳动力老龄化不利于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实现农业机械化。其次,由于生理原因,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不利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造成农村劳动力资源不足。第三,农业人口老龄化势必引起赡养比重提高,农民个人生活负担加重,农业投资和农民消费相对减少。

(三)人口老龄化对老龄产业的需求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发展养老服务业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一是各类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能够直接拉动内需,带动上游的建筑、钢材、水泥等产业和下游的彩电、家具、机械等行业。目前,我国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投资仍是政府投资占主导,民营资本和境外资本所占比例极小,释放空间很大。二是老年群体的需求正在催生一个巨大的老年消费市场。老年人在照料、护理、保健、文化等方面是高消费人群,老龄产业是朝阳、绿色产业。三是发展养老服务业可以促进就业。“如果按照护理人员与失能、半失能老人1∶3的配比,我国需1000万护理员,加上社区上门服务、家政服务等,促进就业的空间更大。”[6]

注释:

①数据来源: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

②参见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201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③参见2011年4月29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作客人民网强国论坛解读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的对话。

④参见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201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⑤参见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1年11月21日《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的讲话。

⑥数据来源: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

⑦⑨(11)参见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2号)》。

⑧⑩参见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标签:;  ;  ;  ;  ;  

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人口因素研究_老龄化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