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逻辑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_思想政治课论文

问题逻辑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_思想政治课论文

问题逻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理论论文,逻辑论文,课教学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2X(2011)13-0038-05

在“六个为什么”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试点中,我们关注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问题逻辑之间的重要关联,探索了一条基于问题逻辑,强化问题意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途径。本文拟就问题逻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联作一探讨。

一、问题、问题逻辑及其教学意义

问题逻辑的特定性质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不同特点,决定了它们之间具有重要的内在关联。这种内在关联意味着问题逻辑发展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双重契机。

1.问题和问题逻辑

问题逻辑研究早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就已经开始,但作为一个现代逻辑学分支,直到今天还处在形成阶段。现代问题逻辑诞生于19世纪,20世纪中期研究开始活跃,我国学界关注和研究问题逻辑已经是20世纪末了。由于逻辑学界更多是以“问句逻辑”的名义涉足“问题逻辑”领域,目前形式和结构部分研究比较多,非形式化的内容方面较少涉及。因此,问题逻辑常常等同于“问句逻辑”;而对于认识特别是教学来说,更为重要的则是有关问题逻辑内容方面的研究。正是问题逻辑将问题纳入认识过程,而问题逻辑的教学意义也主要在于其内容方面。

问题逻辑研究主要限于形式方面,内容方面几乎尚处空白的状况,使我们面临这样一个形势:由于正处于形成过程之中,必须在发展问题逻辑的同时将其运用于认识和教学。本文正是在对其内容方面进行探索的同时,讨论问题逻辑的教学意义。

作为研究问题的逻辑性质和关系的现代逻辑学分支,问题逻辑以问题及其解答为研究对象,属于哲学逻辑中的认识论逻辑。

关于问题,有很多不同的定义。从问题逻辑所关注的更应当是其内容方面而言,可以给问题下一个更精确的定义:问题是已知信息在人脑中构成的指向未知信息的疑问。这种疑问具有希图得到答案的性质。问题的答案既可以是已知事实的信息,也可以是未知的创新性信息。在问题的内部结构中,已知信息是基础,没有知识就没有问题。知识是问题的前提,问题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正是已知信息构成问题。但有知识未必有问题,如果只是知识堆积,知识点之间缺乏逻辑关联,就会出现有知识无问题的现象。因此,一般而言问题的量与知识成正比。一个人知道得越多,他与未知领域的接触面就越大,因此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越多。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越多,问题也就越多。但知识的量与问题的量并不是线性相关的,而问题的质与知识量更不是正相关关系。问题的质不仅取决于一定的知识量,更取决于已有信息的有序度。知识的有序度越高,知识的缺失越是关键性的,问题就越多,问题的质量也越高。问题的数量越多,由已知指向未知的范围越广;而问题的质量越高,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张力就越大。因此,问题和问题逻辑不仅在人类认识中,而且在教学中也具有重要地位。

由于在已知信息的基础上指向未知,问题处于已知和未知、确定和非确定之间,因此具有极为重要的探索性。认识过程正是由已知信息获取未知信息的过程,因此问题具有非常特殊的认识功能。科学始于问题,问题也可以产生科学。将教学与科学探索联系起来,使教学成为一个探索乃至发现的过程,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学习过程也是由已知信息获取新信息的过程,因此真正有效的教学不仅是一个从已有知识得到更多新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通过问题让学生知道怎样由已知信息得到新信息的过程。

问题与其解答密切相关,问和答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问题逻辑研究的重要内容,因此也将问题逻辑称为问答逻辑。问题逻辑反映了提问和解答之间的逻辑关系,运用问答逻辑进行教学向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早在古代中国和西方,许多大哲就通过对话进行教学。苏格拉底有名的“助产术”就是以问答的方式教授人道理甚至催生新思想。孔子等中国古代哲学家也都采用问答式教学方式。由于问题的重要性,且作为一种形成中的应用逻辑分支,在发展中运用问题逻辑当具重要的教学意义。

2.问题逻辑的教学意义

问题逻辑之所以具有极为重要的教学意义,不仅因为问题本身具有探索性,更因为问题具有特定的内在逻辑结构,问题之间具有重要逻辑关联。

作为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据,问题的逻辑结构不仅可以使学习更有效,而且可以将教学变成一个发现新信息的过程。问题由题项和问项两部分构成。问项也叫疑项,相当于问句逻辑结构中的问式。问项是问题结构中的未知部分,包括问词和问号,直接导向未知信息。题项即问题指向的对象或研究对象,相当于问句逻辑结构中的题式。例如“问题逻辑为什么具有重要教学意义”这样一个问题,其中的“为什么”是疑项,“问题逻辑具有重要教学意义”是题项。题项是问题结构中的已知部分,它可能就是一般的知识甚至常识,也可能隐含着某种未经证实的判断。问题之所以可能导向创新性信息,就因为问题的题项中可能包含或显或隐的预设。

预设是问题的重要逻辑特征。问题的预设即问题中明确或隐含的前提,并且这些前提是当事人共同接受的。问题的预设可以有两种形式,即题项中包含的知识性预设和应答域预设。应答域就是问题的提法中所确定的一个域限。应答域预设指预设的问题解的存在域,如上面问题例子中的“教学”。由于已知知识是形成问题的基础,而构成问题的已知知识可以包含预设甚至本身就是预设;由于问题的预设可以包含科学假说,而这些科学假说可能成为新的发现,因此问题和问题逻辑对于认识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问题不仅导向新的发现,而且可以将教学变成一个很有吸引力甚至充满发现乐趣的过程,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而问题之间的逻辑关联则不仅可以使学习成为一个更有效的知识获取过程,而且可以提高教学的理论深度。同一领域的问题是一个系统,一个问题系统中的问题和问题之间具有系统联系。问题系统一般有三层次:经验问题、经验-理论问题和理论问题。经验层次的问题是问题系统中的个别,由希图发现和确认经验事实的个别问题构成。经验-理论层次的问题是问题系统中的特殊,由希图对经验事实做出初步解释的特殊问题构成。而理论层次的问题则是问题系统中的一般,由希图对经验-理论问题的答案做出更深入解释的普遍问题构成。因此,任何一个问题扩展三个层次,都可以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使教学既有理论深度,又有现实根据。而且,问题之间的逻辑关联还是发散性思维的基础,更与知识的广度拓展、有序度提升和整体把握密切相关。

总之,基于问题逻辑,教学不仅可以更有效地扩展知识,提高学生头脑中知识的有序度,而且可以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答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甚至直接导向创新思维成果。问题从已知到未知,所获取的新信息既可以是学生未知的新信息,也可以是真正的未知信息。基于问题逻辑,问题的教学功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掘,使问题不仅引导人获得知识,而且可以引导人走向创新。涉及知识基础的问题甚至意味着认识的进展,发现问题也可以是一种科学发现。因此,基于问题逻辑,教学可以更好地从知识走向问题,可以使学习成为一个认识甚至发现的过程。正因为如此,问题逻辑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意义更为特殊。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是什么”到“为什么”

问题具有不同的类型。问题逻辑所涉及的主要有“是什么”(what)的问题、“为什么”(why)的问题和“如何”或“怎样”(how)的问题。“什么时候”(when)和“什么地方”(where)与教学方式关系不大。“是什么”的问题更多地具有问句逻辑的形式性质,主要是以问句形式表达一个陈述句,我们可以把任何陈述句改写为“是什么”的疑问句。而“为什么”和“如何”的问题则涉及因果关系,是真正意义上的问题。即使把“为什么”和“如何”的问题改写成陈述句,仍然蕴含着问题。因此,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甚而“如何”或“怎样”,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特殊意义。“为什么”的问题和“如何”的问题是真正区别于一般知识的问题。

从知识和问题两个层面考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特殊的课程设置。由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大学生已多少具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知识;由于思想政治理论本身特定的性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性教学很难提起网络时代大学生的兴趣。这就必须从知识进到问题,从“是什么”进到背后的“为什么”,并在必要时进一步引至“如何”,既避免中学思想政治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内容的重复,又调动起网络时代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思想政治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确存在重复问题,这已经引起各方重视,也都关注到中学思想政治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衔接问题。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不是意识到要进行更科学合理的衔接,而是怎么衔接。其实,按照目前的方式,教材编写不太可能做到使中学思想政治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完全不重复,同时又不产生脱节和错位等。这也是为什么尽管不断进行教材改革,仍然存在重复现象的重要原因。要解决中学思想政治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重复的问题,光在教材上做文章远远不够,关键还要在教学体系建设上下功夫。基于问题逻辑,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是什么”转向“为什么”,就在层次上将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的教学内容作了合理的区分,不仅可以尽可能做到不重复中学阶段的“是什么”,而且中学思想政治课基础正好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着重讲“是什么”背后的“为什么”,从而不仅有效解决中学思想政治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复问题,而且真正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

同为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程,中学思想政治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知识内容上是不可能完全不重复的,关键问题是在教学层次上的区分和衔接。中学思想政治课使大学生已经有了思想政治理论的相关知识基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任务是在理清是什么(已有信息)的基础上构成问题,使学生在更深层次上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从而通过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和解答学生问题,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有知识有问题是大部分学生的现状,因此教学中要不回避学生问题,激发学生提出更深入的问题。由于问题本身就可能包含对对象的认识,所以提问不仅是积极的学习过程,甚至可以就是认识甚至发现过程。真正的问题就是智慧,提出问题就解决了问题的一半。因此,基于问题逻辑,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思考,提升学生的提问层次,让他们提出越来越深入的问题;另一方面,不仅可以通过不断到位地解答学生问题,真正为学生释疑解惑,而且在问和答的师生互动过程中拓展学生视野和思维空间,培养发散思维和联想能力。由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当从“是什么”转向“为什么”,从主要讲“是什么”,到主要讲“是什么”背后的“为什么”,自觉地以问题逻辑的方式,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是什么”全面推向“为什么”,使学生在既定知识的基础上有尽可能多的问题。

根据这一理念,我们可以看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条重要思路: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以核心问题为顶层问题,层层深入细化,建立起一门课程的问题体系,根据问题逻辑开展问题解析式教学,不仅把大的难题化解为小的问题进行解答,更为重要的是把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联系起来,通过问题反馈不断为学生释疑解惑,可以大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三、问题逻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采用基于问题逻辑的教学,不仅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与吸引力、感染力,而且有利于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一门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基于问题逻辑的教学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有很多机制,简单作一概括,主要有三个方面:能使学生更有兴趣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能更好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1.基于问题逻辑的教学使学生更有兴趣学习

基于问题逻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所以能使学生更有兴趣学习,首先是因为问题抓人。由于建立在问题逻辑的基础之上,不仅问题具有内在逻辑结构,而且问题和问题之间也具有逻辑关联。而有严密逻辑结构和很强逻辑关联的知识体系最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人的学习兴趣容易被其知识结构中的逻辑缺环刺激起来,而且这种刺激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对知识和理论体系本身的内在兴趣。学生的知识结构越有序,其知识体系中的逻辑缺环越容易激起他们通过学习加以完善的强烈兴趣。

其次,是能更好地满足学生成长需要,有利于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学生真心喜爱的课程。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也有逻辑结构和关联,一个环节不通,整个理解就陷于僵局,思想就会陷于迷茫。以问题逻辑为基础,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问题体系像一张网,能使学生明确关键问题、症结问题所在,不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而且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好地起到解疑释惑的作用。

2.基于问题逻辑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基于问题逻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所以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首先是因为问题的提出和解答过程是最好的创新思维训练,从而能更好地满足学生成才需要。问题是直接导向探索的重要思维形式,无论在理论学习还是现实实践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学生成才具有特殊意义。

基于问题逻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特别是具有逻辑关联的问题体系,本身蕴含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很好方式。问题和问题体系一方面必须建立在相应的知识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又指向未知。学生提出问题本身就促进了大学生积极思考,而提出越来越深刻问题的进程,则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最好方式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问题不仅是梳理自己知识、检视自己知识结构的过程,而且是一个使思维指向未知,将思考引入探索的过程。因此,问题的提出和解答过程是最好的创新思维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思维能力的重要训练过程。提出越来越深入的问题既是理解问题的最好过程,也是创新思维训练的最好方式。学生通过不断提出问题并得到到位的解答,可以建立起自己的问题体系,从而有利于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甚至发现新的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而且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由于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问题逻辑的教学能更好地满足学生成才需要,这对于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一门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至关重要。

在现代社会中,学生成长的标准有很多,但最为重要的两条是志向和创新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有很大不同,它不是以培养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等专业人才作为自己的直接目的,而是把从事不同专业的学生培养成做什么都想有所成就,而且做什么都能有所成就的人。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能有所成就,往往不主要是因为他所学的专业,因为专业学习只能是特定的领域,而要无论在什么工作中都能有所成就,最重要的是志向和创新思维能力。一个人不想做出成就,专业基础再扎实也不可能做出成就。正因为如此,使学生立志高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任务。但只是想做出成就并不就能做出成就。要培养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想做出成就而且都能做出成就的人,不仅要有高远志向,而且还要具备创新思维能力。只有在这个高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不仅培养可靠接班人,而且培养合格建设者,才能真正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3.基于问题逻辑的教学有利于提升教学整体水平

基于问题逻辑的教学之所以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整体水平,首先是因为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学资源共享。由于问题逻辑的普适性,基于问题逻辑的教学能更好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这种教学资源共享包括组织学生问题的采集和解答,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解答学生问题时参考;包括将问题及其解答做成多媒体课件或积件,利用课件或积件进行问题解答,不仅将多媒体积件做成问题解答的生动方式,而且可以通过将一些富有感染力、富有情感色彩的感性内容引入问题的解答,将多媒体积件做成生动甚至起到震撼效果的教学手段,从而通过为教师提供多媒体积件共享平台,实现个人教学过程和整体教学过程的结合。这是基于问题逻辑的教学有利于最大程度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共享的典型例子。

其次,是因为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程式化管理。程式化管理是对根据工作内在逻辑关联确定的系列相关活动所实施的管理方式。只要科学合理地制定程序,程式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由于特定的性质,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与专业课不同的特点,其中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比专业课更需要从教研室到国家各个层次的系统管理。因此,程式化管理与个性化教学相结合,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教学水平至关重要。上述多媒体积件的程式化开发与个性化课件相结合,同时也是基于问题逻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有利于程式化管理的典型例子。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无论是教学体系的统一建构,还是教学方式的统筹安排和教学方法的组织开发,都需要程式化管理。从教学体系建设到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与个性化教学风格相结合的程式化管理对于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基于问题逻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正有利于这些方面的程式化管理,从而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整体水平。这是基于问题逻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标签:;  ;  ;  ;  ;  ;  

问题逻辑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_思想政治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