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念与党性原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性论文,观念论文,原则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抓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有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作为先进分子的社会成员,共产党员在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上,应该如何实现市场观念和党性原则的一致性?本文拟以此为线索,谈谈笔者的一孔之见。
新形势下的新问题
改革开放以前,社会的价值导向,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传统文化中重义轻利的思想,我们推崇集体主义,提倡献身精神,主张大公无私,公而忘私,以至斗私批修,归结到一点,就是限制、压制私欲。我们告诉人民,个人的幸福是微不足道的,集体的利益、社会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因此,贡献和牺牲是光荣的,计较个人得失则是耻辱的。而对共产党员,党章上则写得明明白白: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人不谋求任何私利,他们的职责,就是为社会的绝大多数人谋利益。
改革开放以后,很多情况变了。在推行一系列改革政策的同时,党在舆论宣传和价值导向上,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个人利益不再是不体面的不便于公开谈论的事情了。那些原来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小心翼翼地走上了“先富”之路。开始,在旧体制的坚冰之下,在人们鄙薄的眼光之中,他们不敢“露富”。接着,在党和政府的提倡和鼓励之下,他们成了“模范”。随着舆论的再三关注和渲染,他们就堂而皇之地成了社会精英。对广大的共产党员,尤其是农村党员,中央也号召他们“带头致富”。在大款们无限风光的时候,在村支书成了“万元户”,而村民们又致富无路的时候,普通党员和普通老百姓都感到了困惑。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一方面,在要求共产党员为大多数人谋利益,在要求人民学雷锋;另一方面,政策的导向和舆论宣传,又在鼓励人们致富,这似乎是一个难以克服的困境。
共产党员要讲市场观念
无庸讳言,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价值观念,与传统道德中的某些内容是矛盾的。而在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又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因此,这里有一个从价值观念上评价市场观念的问题。我们不能说市场经济体制是先进的,而它的道德观念是落后的。正因为如此,一个社会的经济体制,仅仅从政治上给以合法地位是不够的。只有在价值上为支持一种经济体制的合理性提供论据并为大多数成员认可为符合理想之后,人们才能履行它所提出的道德要求。同样,对于共产党员来说,我们可以通过政治纪律的约束,要求党员承认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但是,如果党员没有从价值观念上接受市场经济,如果他们仍然被传统的价值观念束缚着头脑,那么,他们就会经常陷于道德困境之中,就很难履行新体制所提出的道德要求。
我们把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经济活动中的行为规范,称为市场观念,市场观念的基本内容,如效益至上,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等等,与人类一般的道德原则是一致的。
我们先来看效益至上。改革开放以前,全党的注意力集中在抓阶级斗争上,所谓“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效益是微不足道的,这种政治上的偏向,从道德角度讲,可以追溯到儒家耻于言利的传统,但问题在于,义不可能单独存在,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不就是为了使下一代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吗?如果革命成功后,幸福美好的生活依然是个泡影,那么,革命又有什么意义?可见,从社会的总体目标上讲,撇开利而空谈义,并不是道德的进步,而是道德的倒退。
其次,关于自由竞争。自由竞争的观念,承认这样一个前提:人是生而平等的,社会应该为人与人之间的公平竞争提供条件,而不要以门第、特权、身份等框框来限制竞争。改革开放以前,我们的社会基本上是一个“身份”社会,人与人之间,被户籍制度、粮食供应制度、干部管理制度分割成农业人口、城镇人口、干部、工人、农民;这些不同“身份”的人之间,流动是非常困难的。虽然这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但很难说它是道德的,因为它违反了一个基本的价值尺度,即人是生而平等的。正是改革开放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初步形成了自由竞争的环境,社会各阶层的自由流动,既是社会的进步,也是道德的进步。
最后,关于优胜劣汰。竞争带来的弱肉强食,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说明这个问题,的确要困难一些。可以反过来想,保护落后,让社会停滞不前,让人类停留在茹毛饮血的时代,能不能说是道德的呢?显然不能。这个问题可以归结为道德困境的又一种形式:在两种选择都可能有害的情况下,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目前正在实行的企业破产,就是一个实证。从这个意义上讲,优胜劣汰虽然在道德上有着某些弊端,但与保护落后比较,其弊端又是微不足道的。因而也是道德的。
总之,在市场经济的一般法则中,实际上已经包含了自由、平等、公平等一系列的道德原则。当然,这些都是从市场经济的理想状态角度来说的。至于社会经济建立过程中,发生的种种不符合市场经济的通行法则的现象,则应另当别论。因此,在社会的价值观念更新中,共产党员应该走在前头,承认市场观念,带头奉行市场原则。
共产党员更要讲党性原则
我们说共产党员要讲市场观念,并不是说共产党员可以不讲党性原则。不讲党性原则,就不能算共产党员。在上文中,我们证明了市场观念的合理性,这里为什么还要提党性原则呢?因为,从道德的角度讲,市场观念和党性原则体现了社会约束系统的不同层面。
在社会的道德规范中,有一般的社会公德,有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有处于引导地位的高尚道德。共产党员既是社会的一员,又是社会的先进分子,他们要遵守一般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包括遵守市场观念所规定的道德原则),但更重要的,是遵守高尚道德,在今天,这种道德仍然是共产主义道德。
我们说市场经济的通行法则与一般的道德原则是一致的,是从道德的最低要求的角度说的,与处于最高层次的共产主义的道德比较,市场经济的某些法则,在道德上就显得很不够。市场经济要求承认个人主义和私欲的合理性,后者的确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但是个人主义和私欲如果无限扩张,就会造成对负面人性的刺激,导致了种种社会丑恶现象的产生。可见,规范的市场经济本身,在道德上也是有缺陷的,适度的个人主义,可以作为与恶“划清界限”的尺度,但它不是最高的善,因而不能作为社会的道德导向。二战以后,在西方社会曾经掀起了一股崇尚东方伦理中的整体主义的热潮,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个人主义和金钱至上的某些弊端。
共产党员要保持市场观念和党性原则的一致性,关键在于严格限定市场观念的作用范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能把商品交换的原则拿到党内来”。新时期共产党员的道德修养,一方面要以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经济伦理去冲破传统道德的束缚;但更重要的,是要以党章规定的共产主义道德作为价值导向,这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勇于牺牲,自觉地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以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具体的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摆正个人利益和坚持共产主义信念的关系。党要求农村党员“带头致富”,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冲破极左思想的束缚,对党员提出的阶段性要求;而“为大多数人谋利益”,则是党根据党的最高理想,对党员提出的总体要求。如果村支书富了,而村民还在为温饱而发愁,那么,这个支书不能算一个合格的党的干部。共产党员应该有自身的利益,但共产党员的自身利益是在追求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的过程中实现的,在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共产党员应当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换取整体利益。其次,要摆正等价交换原则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关系。搞市场经济就要讲等价交换,但不能用原则作交易,不能把等价交换的原则渗透到党内来。尤其是掌握一定权力的共产党员,绝不能搞权钱交易,用人民的利益去换取自身的利益。第三,要摆正贯彻自主性原则和遵守党的纪律的关系。市场经济摆脱了计划经济的种种束缚,给每个社会成员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自由,但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则必须把经济活动中的自主性和遵守党的纪律统一起来,尤其是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党员,要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统一。第四,要摆正大胆开放搞活和自觉反腐防变的关系。国门打开以后,吹进来的有香风,也有毒雾,如何在学习西方的先进的物质文明的时候,抵制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的诱惑,也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道德修养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