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中东和平在曲折中前进_黎巴嫩真主党论文

1999年:中东和平在曲折中前进_黎巴嫩真主党论文

1999:中东和平在曲折中前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东论文,曲折论文,和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9年中东和平进程在经历了差不多半年的停顿之后,以巴拉克在5月17日举行的以色列大选中获胜为契机,重新得以启动并取得重要进展。

中东和平进程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由于以色列前任总理内塔尼亚胡坚持奉行强硬政策,也由于以色列各个政治力量忙于国内大选,中东和平进程在上半年几乎处于停滞状态。7月,工党领袖巴拉克正式就任总理后,多次表达了推动和平进程的诚意,甚至提出15个月内与巴勒斯坦、叙利亚和黎巴嫩达成全面和平协议,彻底解决阿以冲突的大胆设想。

分析家认为,巴拉克之所以有如此胆识,是因为他目前正面临和拥有中东和平进程启动以来前所未有的有助解决阿以冲突的内外环境及诸多有利因素:

国际社会,尤其是阿以双方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推动和平进程,达成和平协议充满信心。阿拉法特曾于3月连续出访40几个国家,受到热情的欢迎和支持。绝大多数国家对内塔尼亚胡所推行的强硬路线表示不满,表示要继续支持巴推动和平进程。3月24日举行的欧盟15国政府首脑会议还通过了一项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声明,呼吁以色列恢复同巴勒斯坦的谈判,并“警告”以方,如果以色列不能在一年的期限内就巴最终地位问题与巴达成协议,以方对巴建国将没有“否决权”。

阿拉伯方面对巴拉克寄予了很大的期望。7月,在拉巴特为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举行的葬礼上,巴拉克受到许多阿拉伯首脑的拥抱,阿尔及利亚政府首脑首次与这位以色列总理握手,连一贯反对与以色列单独媾和的叙利亚也频频向以色列作出和解姿态。在巴勒斯坦内部,一直反对奥斯陆协议和巴以和谈的两个最大的反对派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和解放巴勒斯坦民主阵线,在认识到它们既无力改变奥斯陆协议造成的既成事实,也无力阻止巴解组织同以色列和谈后,决定消除与阿拉法特领导的巴解组织的隔阂,实现和解,以便共同参与最终地位谈判。此外,与3年前佩雷斯竞选总理前后及内塔尼亚胡当政期间相比,巴拉克上台以来,针对以色列的恐怖暴力活动明显减少。

在以色列国内,越来越多的以色列人已趋于接受包括让出部分西岸土地,允许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这样的现实。以色列前总理、现任巴拉克政府地区合作部部长佩雷斯认为,今天的问题已不再集中于是否建立一个巴勒斯坦国,而是集中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巴勒斯坦国。以色列人对安全问题的观念也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更多地认同通过和平协议来保障安全,而不像过去那样强调被占领土对以色列的安全意义。许多以色列人更关心国内经济、社会和教育问题,希望政府早日与邻国签署和约,以便把更多的精力投入解决国内问题。与此同时,以色列最大的反对派、右翼的利库德集团似乎还未从败选的打击中恢复过来,自内塔尼亚胡辞去领袖职务之后,该集团在很长时间里一直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

巴以谈判取得重大进展

1998年10月24日,巴以双方通过艰难谈判达成一项临时和平协议(即怀伊协议)。协议规定,在巴勒斯坦方面对以色列的安全保障作出承诺的同时,以色列将分三个阶段撤出其占领的约旦河西岸的13.1%的土地。但以方于当年11月完成了协议规定的第一阶段撤军计划,将西岸2%的土地归还给巴方后,即以巴未彻底履行对以安全承诺为由,停止了协议的实施。

巴拉克上台前曾多次许诺要继续履行怀伊协议,但正式上台后,又提出要对协议进行修改,即推迟和延长实施协议规定的第二阶段撤军时间,并将第三阶段撤军计划与巴、以最终地位谈判挂钩。这就意味着以色列是否完全实施怀伊协议规定的撤军计划,将视最终地位谈判的情况而定。巴拉克的这一建议一开始便遭到巴方的拒绝,在巴勒斯坦人看来,全面履行怀伊协议的所有条款是巴以举行最终地位谈判的前提和基础。由此,巴以和平进程一度裹足不前。此后,双方就如何继续履行怀伊协议进行了多次谈判,最后,双方主要是巴勒斯坦一方在一些问题上作出妥协,终于在去年9月5日凌晨签署了一项新的和平协议,即《沙姆沙伊赫备忘录》。

备忘录对实施怀伊和平协议做了具体规定,其核心内容是,巴以双方将于1999年9月13日开始最终地位的谈判,2000年2月15日之前就最终地位谈判要解决的问题拿出框架协议,并最终于2000年9月13日前完成最终地位的谈判,双方达成永久性和平协议。在此期间,以色列将根据双方于1998年10月24日达成的怀伊协议,分三阶段于1999年9月、11月和2000年1月从约旦河西岸撤出13%的土地,同时将释放350名被关押的巴勒斯坦人。协议若全部付诸实施,巴权力机构将会获取西岸40%的土地,其中完全由巴方控制的5822平方公里土地占西岸总面积的18.2%,再加上加沙国际机场和加沙港口及连接加沙与西岸的安全通道,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的雏形就将形成。

新协议签署后,巴拉克再次重申,要在一年时间内结束巴以最终地位的谈判。9月9日和10月15日,以色列分两批释放了350名巴勒斯坦在押人员。9月13日,以色列完成了第一阶段从约旦河西岸的撤军工作,巴最终地位谈判也在同一天在以色列与加沙交界的埃雷兹检查站象征性启动。17日午夜,巴拉克邀请阿拉法特到自己家中就最终地位问题举行秘密会谈。10月25日,加沙至希伯伦的南部安全通道正式开通。11月2日美、以、巴三国首脑在奥斯陆参加纪念拉宾遇刺4周年活动,就最终地位谈判等问题进行讨论。克林顿总统在会谈后表示,中东和平进程已经恢复,实现中东和平的可能性大增。8日,以巴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马拉正式开始了最终地位谈判,双方代表均表示要全力以赴排除干扰,确保在2000年2月15日按时就谈判要解决的问题达成框架协议。

叙以和谈出现了令人鼓舞的迹象

叙以间的关键问题并不比巴以问题复杂。叙利亚要求以色列归还全部戈兰高地,并从黎巴嫩南部撤军,这对以色列来说并不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以色列早在拉宾任总理期间就承认戈兰高地的主权属于叙利亚,并许诺将从黎巴嫩南部撤军。当时叙以双方的分歧在于以色列希望在以军撤出前先解决安全安排方面的问题,并希望在撤军的同时与叙利亚签署和平协议,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而叙利亚则坚持在以军全部撤出前其他问题一概免谈。双方各持己见,不愿妥协,最终失去了可能达成和平协议的机会。1996年内塔尼亚胡上台后在戈兰高地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叙以谈判被冻结,直至巴拉克出任以总理后才得以重新启动。

7月6日,巴拉克在宣誓就职仪式上承诺,要致力于推动以色列与叙利亚实现和平,在一年内从黎巴嫩南部撤军。在美国的“说服”下,巴拉克最终同意将联合国安理会242号和338号决议作为谈判的基础及将1996年以叙谈判的“遗留问题”作为起点恢复叙以和谈。叙利亚方面也意识到这恐怕是阿萨德在有生之年收回失地的最后一个机会,已69岁高龄的阿萨德总统显然希望能够亲自收复从他手里丢失的戈兰高地,对叙利亚人民有一个交代,也希望将一个稳定的政权交给儿子巴沙尔。此外,巴拉克多次强调以色列将在2000年7月前从黎巴嫩南部撤军,也给了阿萨德很大的压力,他担心以色列撤军后,叙利亚就减少了在戈兰高地问题上与以色列讨价还价的筹码。因此,叙利亚方面很快作出了积极的回应。6月23日,阿萨德总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出人意料地对巴拉克当选以色列总理表示赞赏,称巴拉克真心想与叙利亚媾和,是个“意志坚定和诚实的人”。叙利亚副总统阿卜杜勒·哈利姆·哈达姆则要求得到叙利亚支持的四个巴勒斯坦激进组织放下武器,谋求作为巴政治组织参与巴以和平进程。这是叙利亚官方多年来从未有过的重大举动,它向以色列发出了明白无误的信号:叙利亚准备同以色列重开和平谈判。据报道,基地设在叙利亚的几个反对与以色列讲和的巴勒斯坦激进组织领导人,在叙利亚作出愿意与媾和的表示之后,已原则上同意与阿拉法特会晤,为巴全民族对话和内部进一步协商奠定基础。这意味巴主要反对组织领导人的政策可能发生重要变化。

事实上,阿萨德在巴拉克上台前后几个月里已经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缓解叙以紧张气氛的措施:撤换安全部队“元老派”中的一些强硬分子或令他们退休;释放了几百名政治犯;加强了对与以色列交战的武装组织的控制;支持把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改造为一个政治组织等。阿萨德透过一些途径发出信号:土地是不可谈判的,别的一切都是可谈判的。在以色列关心的未来戈兰高地的安全安排问题上,叙利亚也透过中间人士表示愿意采取比过去更灵活的立场。以色列总理巴拉克显然已经注意到叙利亚作出的这些姿态,他向记者表示:“非常赞赏叙利亚向我们以及外部世界发出这样积极的信号。”据媒体透露,巴拉克上台几个月来,叙以在美国的斡旋下已进行了多次艰难的秘密谈判,最后双方经过妥协已经达成一项秘密协议,其要点是:

1.关于戈兰高地,以色列同意根据联合国安理会242号决议从戈兰高地全面撤军,但必须对叙以边界略作调整,以保证以色列继续对戈兰高地水资源的单独控制。

2.关于安全安排,叙方同意以色列在戈兰高地的谢赫山(以称赫尔蒙山)建立预警站,由国际维和部队或美以叙三国军队控制。

3.关于双边关系及全面和平,双方将逐步实现关系正常化,两国将商讨互设大使馆、开放边界以及在经济和旅游等领域开展合作等问题。

4.关于叙利亚在黎巴嫩的存在,有关各方同意,在叙以和黎以实现和平后,叙利亚军队将继续驻扎黎巴嫩,并保持现有兵力。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出于其中东战略考虑,积极促成以叙达成协议。克林顿总统在短短数月内,分别给巴拉克和阿萨德打了31次电话,并亲自给阿萨德总统写信,敦促其抓住机会,恢复叙以谈判。美国还承诺将向双方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援助,包括将叙利亚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黑名单上剔除,向其提供数十亿美元的经援,并鼓励在叙利亚进行投资。与此同时,美国将向以色列提供包括雷达预警站,间谍飞机,预警飞机等。

12月15日,以叙在美国的积极撮合下正式恢复了高级别的和平谈判,双方就恢复和谈的程序和谈判要解决的问题原则达成一致。双方商定,2000年1月3日重返华盛顿,就双方要解决的问题全面开展谈判。

中东和平进程依然充满艰辛

随着巴以新和平协议的签署和逐步实施,以及叙以和谈的恢复,人们有理由对和平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抱有更多的希望。但是,如果因此而认为中东和平进程已进入坦途,那显然是不正确的。从目前情况看,虽然阿以双方都有促进和谈的意愿,但意愿和现实毕竟还有距离,双方在实质性问题上仍存在许多分歧。

巴以新协议签署后,国际社会对这一重要进展作出积极的反应,许多国家的舆论称其是朝着达成最终协议的道路迈出的积极一步。但也有不少国家尤其是阿拉伯国家的舆论同时指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如何将协议完全付诸实施。由于巴以双方关系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和平进程经历了太多的曲折,也由于巴以以往达成的所有协议都未被百分之百地执行过,许多巴勒斯坦人担心这项协议也会再次被束之高阁。太多的挫折已使普通的巴勒斯坦人对巴以间达成的任何新的协议都容易产生挥之不去的疑虑。协议能否忠实地得到执行已成为阿拉伯人判断巴拉克政府对和平问题态度的主要标准。显然,和平进程要取得进展,双方还需建立足够的信任,而这种信任只有在协议得到真正实施,双方都看到具体结果时才能建立起来。正如巴勒斯坦政治分析家加桑·哈提卜所说,如果能够看到该协议得到忠实执行和现实发生实实在在的变化,则可能对人们的态度产生“魔术般的影响”。他说:“最终能对公众起作用的是,他们是否看到以色列撤军以及巴勒斯坦犯人获释。”以色列司法部长约西·贝林也表示,目前最重要的事是保证协议的实施,因为签署协议“不是认为应该怎么样或是相信什么的问题,而是付诸行动的问题”。遗憾的是,原定11月15日完成的以色列第二阶段从约旦河西岸撤军的计划,由于巴以双方未能在撤军范围问题上达成一致而被迫延期。分析家认为,巴以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决非简单的技术性问题,而是涉及领土之争的深层较量,是在有关耶路撒冷地位和边界划分的谈判举行之前进行的前哨战。

随着最终地位谈判的开始,有关巴勒斯坦建国、耶路撒冷的归属、犹太人定居点的前途、水资源的分配、边界的划分以及巴难民的回归等这些巴以过去在谈判时一直试图回避的最为敏感和棘手的重大问题将统统摆上桌面,目前双方在这些问题上仍存在巨大的分歧,彼此要价都很高,回旋的余地很小。比如耶路撒冷问题,以色列一向认为耶城是其“永久的不可分割的”首都,无论是右翼的利库德政府还是温和的工党政府执政,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都是相当强硬和一致的,而巴勒斯坦方面也始终没有放弃将东耶路撒冷定为其未来国都的立场。又如划界问题,巴方强调,最终地位的谈判必须建立在执行联合国242号、338号和194号决议的基础上,即以色列应撤回到1967年“战争前的边界”,巴勒斯坦人认为根据奥斯陆协议,巴勒斯坦将收回约旦河西岸92%的土地,而巴拉克的底线是,最后能够还给巴勒斯坦人的土地最多只占西岸土地的40%左右。再如巴难民问题,目前约有360万巴难民生活在中东各国,这些难民中有的是从1948年成立的以色列国领土上被驱赶出来的,有的则是在1967年战争以后逃离西岸的。迄今为止,以色列只同意让1967年逃离的难民分批返回,而将1948年离开的人拒之门外。可以说,在未来的谈判中,双方在每一个问题上都将面临严峻考验,由此看来,最终地位的谈判必将是又一个艰难曲折的漫长历程。

叙以谈判虽已正式启动,双方都对达成最终和平协议表现出诚意和信心,但在谈判进程中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阻力。在以色列方面,联合政府中的右翼全国宗教党已表示要在归还戈兰高地问题上与巴拉克抗争,扬言若巴拉克将戈兰高地全部归还给叙利亚,该党将退出联合政府。反对党利库德集团也准备在这个问题上向政府发难,居住在戈兰高地上的近18万以色列定居者中,近一半人反对归还戈兰高地。叙利亚和黎巴嫩方面,根据叙以秘密协议,有关方面同意,在叙以实现和平后,叙军仍将留在黎巴嫩,并保持现有兵力。对这样的安排黎巴嫩必然不满,叙黎矛盾因而会随之凸现。一直活跃在黎巴嫩南部,长期与以色列对抗的真主党游击队一时恐怕也难以接受被禁止采取军事行动,甚至被解散的命运。此外,叙以在具体问题尤其在一些涉及双方根本利益的问题上的分歧也很大。应该说,真正的和谈才刚刚开始,阿以双方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要实现中东地区的全面和平,依然会遇到重重阻力,正如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所说,“前方的道路依然漫长,充满了艰辛”。

本文截稿之时,叙以已在美国东部费吉尼亚洲的谢泼兹敦开始正式会谈。据悉,最初双方在谈判的日程安排上尚有分歧,叙方要求先讨论最关键的边界和撤军问题,而以色列则要求先谈安全保障和两国关系正常化问题。后经多次协调,双方决定同时就所有关键问题举行谈判。1月5日,由美、叙、以三国专家组成的4个委员会开始就以色列从戈兰高地撤军、水资源分配、安全安排以及双边关系正常化等问题进行实质性磋商。在此之前,巴以双方已于1月4日就以军在约旦河西岸实施第二阶段撤军计划达成协议。根据这项协议,以军在48小时内从西岸5%的地区撤出。

标签:;  ;  ;  ;  ;  ;  

1999年:中东和平在曲折中前进_黎巴嫩真主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