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论文_吕婷婷

抑郁症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论文_吕婷婷

吕婷婷

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030600

【摘要】抑郁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心身健康的精神疾患,对人的消化、免疫及神经系统等机能产生影响甚至造成损伤。因此,本文对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为抑郁症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抑郁症;发病机制;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9

抑郁症是精神疾病残疾的主要原因,具有慢性、治疗抵抗、反复发作和高患病率的特点。目前,在全世界的个人幸福和社会福利方面,抑郁症成为主要关注的问题。尽管进行了全面的生物学研究,抑郁症的病理生理学仍然未知。为了深入研究抑郁症,本文对其定义、危害、发病机制、治疗进展进行探析,作以下论述。

1抑郁症的定义及危害性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是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综合征,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

抑郁症病人常伴有各种躯体症状,如心慌、胸闷气短、头痛头昏、恶心腹胀等;身体功能差,丧失劳动能力是非抑郁病人的5倍;自杀行为是抑郁症病人发生的危险行为,复发性重型抑郁症最终有15%会发生自杀;有损害自己和他人名誉的言行;可引起经济纠纷;抑郁情绪可传染给家人。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会成为人类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危害性疾病。抑郁症的现患病率已超过心脑血管病和肿瘤,跃居发达国家的第一位[1]。

2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2.1单胺类神经递质

上世纪五十年代,人们认为抑郁症的病因是神经突触间隙内单胺递质功能不足所致;5-羟色胺(5-HT)功能低下是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标志,与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表明,体内多巴胺(DA)的产生不足,下丘脑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降低也与抑郁症发病密切相关。Janowsky等认为乙酰胆碱能神经元亢进和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功能低下导致两者平衡失调进而引起抑郁症的发生,甚至产生躁狂症[2]。

2.2神经内分泌系统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等均与产生抑郁症具有相关联系。临床研究显示约有50%的抑郁症患者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改变,即抑郁情绪在晨间加重,在下午和晚上有所减轻,这是因为HPA轴能调节食欲、睡眠及对应激的适应。此外,研究还发现:抑郁症患者血浆甲状腺激素显著降低导致抑郁症患病的阈值下降[3],引发抑郁症的发生。

2.3炎性细胞因子

抑郁症的发生常伴有一定程度的炎症反应,同时炎性细胞因子也会相应升高。炎性细胞因子会通过血脑屏障影响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代谢,如细胞因子可活化脑内儿茶酚胺能神经递质并且影响外周的色氨酸的清除,对脑内5-HT的合成产生负面影响,影响NE的活性,从而使机体的精神意识活动发生异常[4]。同时,细胞因子穿越血脑屏障还会显著影响药物代谢以及药物在细胞和细胞之间的传递。此外,研究发现压力、老龄化和炎症诱导的炎性因子的异常升高,还会通过调节p38和NF-κB这两种信号分子引起神经元的损伤、凋亡和棘突的损伤[5]。

2.4神经营养因子

海马区富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BDNF在成人脑部的边缘结构高表达,在神经元生长、存活、成熟,树突的分支和突触的可塑性等方面作用重大。研究证明抑郁证的促发因子压力会激活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抑制海马区BDNF的合成,致使神经元萎缩;且发现创伤事件与抑郁症患者血浆中BDNF水平降低有关。

2.5表观遗传学

人们已经发现,部分抑郁症相关因素与HPA轴相关基因、前额皮层p11启动子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启动子区等的甲基化有关;在参与HPA反应及抗抑郁治疗的启动子区,某些部位甲基化水平发生了改变。比如,慢性社会失败应激引起的抑郁样症状伴随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CRF)的上调,并引起CRF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的减少。而CRF系统在抑郁症等精神疾病中起重要作用[6],如注射CRF会诱发焦虑、快感缺乏、食欲下降、性欲降低、慢波睡眠减少和精神运动改变。

2.6肠道菌群学说

人体有先天遗传和后天肠道共生微生物两个基因组。研究表明:人类转录组超过99%的 mRNA来自于肠道菌群,这使得肠道菌群和宿主大脑可通过某些途径相互影响[7],引发抑郁、焦虑和认知功能下降等疾病的重要原因很可能是肠道菌群失调。最新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影响5-HT的生物合成[7],进而通过中枢神经影响迷走神经环路从而发挥其调节情绪的作用。此外,肠道有益菌群具有抗炎作用,降低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可减少抑郁症发病机率。

3抑郁症的治疗进展

3.1药物治疗

目前临床上对于抑郁症的重点治疗方法仍是药物治疗,使患者的抑郁情况在根本上有效改善,同时缓解焦虑、抑郁及其他症状。根据个体化原则,给予足量足疗程,初始以小剂量进行给药,而后在根据病情的情况调整。常采用的抗抑郁药物类型有:第一代的非选择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三环类抗抑郁剂;第二代的可逆性可选择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四环类抗抑郁药;第三代的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特异性NE能和5-HT能抑制剂;以及天然抗抑郁药、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褪黑素、维生素D3、神经营养因子类药物、细胞因子抑制剂等。其中,天然抗抑郁药属于抑郁天然抑制,可抑制5-HT、NE、DA的再摄取,在轻、中度抑郁症中适用[8];EPO可减弱神经炎症过程,并改善海马神经发生[9];褪黑素具有调节昼夜节律的作用,能够拮抗5-HT2c[8];抑郁症患者使用维生素D3可能具有抗抑郁作用,持续补充也可以降低复发的风险,用作抗抑郁药的辅助治疗[10];神经营养因子类药物可以在受损的神经元中直接作用,将其存活、自身的功能恢复促进,进而使抑郁症状得到改善[11]。此外,目前临床上还提供了关于抗抑郁治疗可能的未来免疫靶标的观点,例如Toll样受体抑制剂、糖原合成酶激酶-3抑制剂、齐墩果酸类似物和米诺环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社会心理治疗

心理社会因素在抑郁症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单纯药物治疗仅能减轻抑郁的症状,故临床上常采用药物与心理治疗结合的办法达到治疗目的。绝大多数抑郁症病人病前有一定的诱因,同时在病情发展过程中产生悲观、失望和孤独无助感。这些情况可以用心理治疗来处理,具体方法包括:心理、催眠、放松、行为、自我暗示、人际心理、婚姻、家庭等治疗方法[12]。

3.3其他治疗方法

脑部刺激疗法:治疗严重的抑郁症障碍患者,特别是针对抵抗治疗的抑郁患者,如电休克疗法,以一定量的电流通过大脑,引起意识丧失和痉挛发作,能使病情迅速得到缓解,达到治疗的目的,有效率可高达70%~90%[12]。

体育锻炼:能减少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困扰和焦虑状态,尤其瑜伽能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正面和负面症状。此外,瑜伽可能对认知产生积极影响,而运动的整体效果则无法表现为认知。根据数据的定性评估,建议临床医生实施至少30分钟/天的监督组锻炼计划,每周3次,最少12周,如果长期持续可以获得更强大的效果[13]。

肥胖:Mansur等人发现[14],肥胖与抑郁症密切相关。相关机制有:①胰岛素抵抗,由肥胖引起的脑胰岛素抵抗与神经电路和脑区域的改变有关,这些改变被认为与抗抑郁反应有关,其中一些大脑区域与显示高胰岛素受体密度和mRNA表达水平的大脑区域重叠。在这些区域,胰岛素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14],且胰岛素紊乱可能影响人类中脑单胺的代谢和5-HT能受体的表达。②炎症性调节异常,已被认为是肥胖的核心特征,并且已被证明与抑郁症有关。肥胖症现在被认为是一种持续的,低度恶性的促炎状态。③肥胖和抑郁症均能增加氧化和亚硝化应激,减少抗氧化防御。在抑郁状态下,受损的抗氧化防御激活氧化/亚硝化应激途径和脂肪酸、蛋白质、DNA和线粒体的损伤,并引发自身免疫反应[14]。而氧化/亚硝化应激和随后的自身免疫反应的损害是抑郁症发展的主要原因。

针灸:针灸治疗抑郁症可能是多靶点、多层次综合作用的结果。针灸可通过增加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5-HT、DA、NE、乙酰胆碱等物质的含量;增加抑郁症患者血清中BDNF的含量;降低炎性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在血清中的浓度,减轻炎症反应;逆转抑郁症造成的海马神经元损伤,改善抑郁症状,发挥抗抑郁作用[15]。

综上,抑郁症作为精神疾患中的一种,近些年在医学上对于其研究逐渐深入,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该症状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各种致病因素在抑郁症发病中的地位及机制仍有待进一步阐明。在药物与心理联合治疗的基础上,我们应从多角度探察抑郁症的根源,从而让抑郁症的治疗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敏,康洪钧,戴晓畅.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5,37(03):146-50.

[2]王睿,黄树明.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4,14(12):1332-6.

[3]于璟.甲状腺功能与抑郁障碍关系的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2013,41(5):132-6.

[4]马孟可,胡乃晓,樊一桦,等.探讨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13):85-7.

[5]李玥,贺敏,张磊阳,等.抑郁症神经解剖及其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17,(10):1751-9.

[6]Waters RP,Rivalan M,Bangasser DA,et al.Evidence for the role of 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J].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2015,58:63-78.

[7]罗佳,金锋.肠道菌群影响宿主行为的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14,59(22):2169-90.

[8]杨敏,康洪钧,戴晓畅.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5,37(03):146-50.

[9]Ma C,Cheng F,Wang X,et al.Erythropoietin Pathway:A Potential Target for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2016,17(5):677.

[10]Stefanowski B,Antosik-Wójcińska AZ,ŚwięcickiŁ.The effect of vitamin D3 deficiency on the severity of depressive symptoms[J].Psychiatr Pol,2017,51(3):437-54.

[11]林芳波,侯德仁,唐秋萍.抑郁症的药物治疗进展及艾氯胺酮的应用前景[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7,37(4):567-9.

[12]顾香.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进展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5):16823+6.

[13]Dauwan M,Begemann MJ,Heringa SM,et al.Exercise Improves Clinical Symptoms,Quality of Life,Global Functioning and Depression in Schizophrenia: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Schizophrenia Bulletin,2015,42(3):588.

[14]Woo YS,Seo HJ,Mcintyre RS,et al.Obesity and Its Potential Effects on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ve Disord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2016,17(1):80.

[15]刘佳,李志更,陈雅丽,等.针灸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8,40(03):476-80.

论文作者:吕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  ;  ;  ;  ;  ;  ;  ;  

抑郁症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论文_吕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