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建筑结构设计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论文_郭继光

解析建筑结构设计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论文_郭继光

郭继光

身份证号码:13060219810531XXXX

摘要:在当前的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问题,给建筑物的正常建设和使用带来了严重干扰,其发生的原因既有设计人员、单位因素,也与业主方、大环境下的意识等有着关系。因此,为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需要从规范落实、监督管理、软件开发和设计单位人员素质提高等多个方面着手,为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和基础条件。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安全隐患;原因;对策

1.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

1.1抗震能力较差

我国是个地震频发的国家,抗震性能是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目前,在我国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有部分工程在建筑设计上未能达到抗震性能要求。根据近几年来我国在发生地震过程中遭受的损伤来看,我国建筑整体抗震性能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未能完全达到国家规定的安全性标准和要求。

在建筑物抗震性能的设计上,我国明确指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计原则。这个原则的提出为建筑物抗震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但是在实际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部分建筑施工单位未能足够重视抗震性能设计,结构设计人员未能正确认识抗震性能设计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工程建设设计过程中往往忽略抗震性能的设计,或者在施工过程中未能严格安全设计要求进行抗震性能施工。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我国部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处于较低的水平,进而大大降低建筑物的安全性。

1.2结构设计缺乏科学性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受定向思维、传统经验的影响,在建筑物结构设计过程中单纯的沿用过去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技巧,诸多不合理设计不断得到沿用,进而导致建筑设计中积累越来越多的安全隐患,大大降低建筑整体安全性。部分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未能正确认识建筑物安全问题,在结构设计过程中仅注重表面工作而未能真正落实建筑内在安全设计,导致建筑物看似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而当地质灾害真正发生时其安全性能却未能得到很好地发挥。

2.建筑结构设计不安全的发生原因

2.1设计人员素质问题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设计单位也不断涌出,但有许多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在专业素质上并没有足够的水平,加上设计经验的缺乏,其所设计的结构从理论上而言或许没有错误,但与实际之间却存在较大差异,并没有相应的可行性,从而导致建筑安全问题的发生。

2.2设计单位自身问题

在一些设计单位中,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只顾投建筑业主方所好,在设计风格、美观程度方面投入大量精力,忽视了建筑的质量和内涵,甚至为此而将应有的安全结构改为不安全,这就使得作出的设计存在极大问题,在建设当中导致相关的建筑安全事故。

2.3设计安全意识淡薄

在许多设计单位和人员中,都没有相应的设计安全意识,在建筑设计上,只保证设计能够被实际建设出来即可,至于安全因素,并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设计的经济性、功能实现才是设计考虑的唯一要素,在这种观念下,建筑结构设计出现不安全自然也就不可避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追逐利益现象的存在

无论是建筑业主单位,还是设计单位,都存在着为了追求利益,而主观上忽视设计安全的现象,比如业主单位在选择设计单位时,有时会选择报价较低、资质不足的设计单位,而设计单位为迎合业主单位需求,在设计中采用了大量不符合建筑结构强度、性能要求的材料,这些都会引起相应安全问题的发生。

3.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对策

3.1规范建筑结构的设计

国家规定的建筑规范是建筑安全性的重要保障,所以在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建筑规范设计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这不仅体现了国家对建筑结构设计技术层面的要求,也是一种政策上的要求。并且这些规定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提高建筑的质量、加强建筑设计的安全性,设计人员应该严格遵守建筑设计的规定,对于建筑设计中存在与国家规定相矛盾的的行为应该及时提出,并且还应该及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从而保证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3.2设计软件的创新

随着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建筑结构设计的难度越来越大,内容也更加复杂,对建筑设计人员的知识的广度以及深度有更多的要求,所以现有的建筑结构设计程序已经不能满足设计人员的要求,比如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力学模型已经不能满足建筑结构形式以及设计要求,并且对一些建筑构件的承载力计算不准确或者建筑设计不合理等,从而造成对建筑设计的安全性不能得到保证。

3.3提高设计人员意识和水平

为了提高设计人员的安全性意识,应当定期对设计人员开展安全意识教育。要充分利用典型正反设计案例说明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重要性,对于设计安全性工作做的好的要予以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相反对于经常出安全问题的设计师,企业应当对其教育,责令其提高安全意识,对于屡教不改的,应该予以辞退。

建筑结构设计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设计者们的专业知识一定要过硬,这样才能保证不会出现重大安全事故。作为一个设计者,首先自己必须保持一种不断学习的心态,要通过书本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知识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能,要有能做冷板凳的学习精神,也要有能刻苦攻关的吃苦精神。

3.4做好抗震设计

抗震性能是建筑安全性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对于现在建筑的抗震要求要做到“小震不坏(超越概率63%)、中震可修(超越概率l0%)、大震不倒(超越概率2%)”。因此,建筑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到震级的破坏性,根据破坏性进行抗震设计。再者建筑材料的质量必须达标。最后施工方法必须科学合理,不能破坏原有的抗震设计。

4.结语

总之,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必须加强对影响建筑设计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充分分析,全面掌握建筑设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内部及外部安全隐患。然后才实际情况出发,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安全体系建立,确保建筑具有符合工程设计标准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吴健.探析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问题及解决对策[J].安徽建筑,2018,24(06):185-186.

[2]冯鹏.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隐患及提升对策简述[J].居业,2018(03):62-63.

[3]宋潇薇.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改善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8(05):81.

论文作者:郭继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7

标签:;  ;  ;  ;  ;  ;  ;  ;  

解析建筑结构设计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论文_郭继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