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绿色建筑理念在全民环保节约风行的现在已不再陌生,给排水节能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随着不断的实践与理念、技术创新,给排水也改变传统粗放的管理模式,向高效、循环利用发展。本文就此研究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相关技术应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
引言: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迅猛,在国家政策大力推动下,绿色建筑迎来了规模化发展阶段。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必须采取有效策略优化给排水系统,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运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建立水循环利用系统,做好节能节水工作。
1.我国绿色建筑给排水存在的问题
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许多给排水技术依然沿袭旧有设计,在给排水已经发展成为一门专业技术的今天,更应该重视给排水问题,提高整体质量。
1.1高层给水压力问题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建设也不断进步,许多大中城市三四十层的高楼已经非常普遍,带来了高层给水水压问题。由于高层建筑高度高,要进行分区供水,如果设置的压力过大,就容易导致低层的卫生器具的软管发生爆裂,造成安全隐患,但是如果设置的压力过低,就会让高层住户无法得到正常供水。
1.2 排雨管道问题
高层建筑一般基础都比较大,会有许多多层建筑相连,因此在设计排雨管道时会为了方便和节省成本会将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的排雨管道相连,这在雨量较小的情况下没有问题,但是暴雨来袭时排水量激增,就无法满足排水,甚至会有雨水会从阳台漏溢出来。
1.3热水系统问题
在热水系统中,要想保证随时用到热水最好采用等流程回水布置,方便日常管理维护。热水供应系统也会产生一些问题,尤其是排气和热水膨胀的问题比较严重,在向上供水时,压力会慢慢减小,溶于水中的气体也会由于压力减小而分离出来,这就容易形成气塞,让热水无法正常循环,当住户想用热水时就会出现不能正常出水的现象。
2.给排水相关节能技术、方法应用
2.1加压供水设备的选型及供水分区
在工程的建设中,应当优先考虑市政水压供水,尽可能的利用市政的压力进行供给,如市政自来水压力供给不到的楼层,经当地市政自来水公司同意,可以优先采用无负压供水系统、叠压供水系统等新型节能供水系统,如当地条件不允许,应设置高效的变频水泵及组合式不锈钢水箱加压供水,给水系统的竖向分区方式控制最不利处用水器具处的静水压不超过 0.45Mpa、入户节点水压不大于 0.20MPa;
2.2采用新型节水节能配套器具及配套阀门组件
在建筑物内的给排水系统设计应选用节水能的卫生器具,与质量性能好的排水管线配套使用。管材、器具选用要考虑阀门流量、抗腐和密闭性能等。如购买节水水龙头,相对于传统水龙头来说,更能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卫生器具的选型应符合国家《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标准》(CJ164—2002)要求。
2.3变频恒压给水设备
变频恒压给水设备是将变频调速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应用于水泵自动控制设备之中,与电机泵组相结合的新型机电一体化供水设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该设备采用由瑞士原装进口交流变频调速器、工业级可编程控制器、数字PID调节器、进口低压电器、压力传感器、液位控制器及水泵等构成闭环调节变频调速供水系统。该系统可根据网瞬时压力变大,自动调节某台水泵电机的转速和多台水泵电机的投入和退出,满足用户恒压变恒供水或变压变量供水的需要,使供水管网末端压力保持恒定,使得整个供水系统始终保持高效节能的最佳状态。是国家重点推广应用的节能新技术产品。
2.4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是将雨水根据需求进行收集并进行专业处理,使雨水达到可供有效利用标准的节能系统。现今的多数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由弃流过滤、蓄水、净化三大系统组成。雨水收集系统有两类a地面雨水:地面雨水由于受污染,导致杂质多,污染成分复杂。在经过有效弃流、过滤后,还要做沉淀处理,最后排入蓄水系统。b屋顶雨水:屋顶雨水受污染程度低,杂质、泥沙少,弃流、过滤后就可排入蓄水系统后留待使用。适用领域:雨水收集回用系统的应用,在年均降雨量 400mm 以上的地区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建筑物涵盖以下类型;市政公共道路、广场;公园、绿地;城市住宅区、学校;工业园区、工厂。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工艺流程:初过滤装置+弃流装置 + 自动过滤器+蓄水池+海豚净水机组+清水池。经过处理后的雨水,根据处理的水质标准,可以运用于园林绿化、水景、冲洗地面等各方面用水,充分减少自来水浪费。
2.5热水供应系统的节能
2.5.1利用太阳能
太阳能属于一种清洁安全的新能源,在热水供应系统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利用太阳能的加热设备,具有真空管式和热管式两种方式,自身的集热效率比较高,还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环境对其产生的影响很小,可以完成全自动的运行,操作非常简单,很方便进行维护,可以全年使用。在设计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选用的集水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其抗冻性能和抗热冲击性能进行充分的考虑,还要考虑其承压能力。在寒冷的地区需要采用的就是防冻的方式。集热需要做到因地制宜,将串联和并联的方式进行综合的应用,使水流得到平衡,在必要的时刻,可以采取辅助加热的方式。
2.5.2应用空气源热泵
空气源热泵可以作为辅助加热源,配合太阳能联合工作,从其原理出发,属于一种提升热量的装置,主要是从周围吸取热量,传递给需要加热的对象,空气热泵和制冷剂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主要是依照逆卡诺循环工作,但是其工作温度与范围是不同的。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主要是由蒸发器和膨胀阀以及过滤器等等部分组成。热泵产品的主要媒介就是制冷剂,制冷剂的汽化温度比较低,和外界温度的温差比较大,冷媒将外界的温度吸收之后完成汽化,借助于压缩机的压缩制热,使其成为高温的高压气体,通过热交换器,和水交换其热量之后,通过膨胀阀,将压力释放出来,使其保持在低温和低压的液化的状态,不断循环制冷剂,和水交换其热量,加热水罐当中的水,使冷水得到加热。
2.6同层排水
同层排水主要应用于卫生间排水,卫生间内排污横管及水支管都在本层实现,不穿越楼板。排水管道敷设在本层,采用共的水封管配件代替诸多的P弯、S弯,整体结构合理,所以不易发生堵塞,而且容易清理、疏通,用户还可根据自己意愿个性化布置洁具的位置。其优点是:1、房屋产权明晰。2、卫生器具的布置不受限制。3、排水噪音小。4、渗漏水机率小。5、不需要旧式P弯或S弯:ttc可脱卸同层安装排水方式可以全部解决。
结束语: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在工作中必须注意时代发展变化,顺应发展形势,积极探索新技术应用,促进行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文广. 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新技术的运用[J]. 低碳世界, 2016(11):84-85.
[2] 陈卫. 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技术的应用分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6(12).
[3] 江伟民. 建筑给排水施工的现状研究与给节能新技术探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6(15).
论文作者:王淑燕1,周佳鸾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给排水论文; 系统论文; 雨水论文; 建筑论文; 节能论文; 热水论文; 器具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