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五省体育公共服务场地设施建设相关政策法规分析①
宋耀伟 朱伟龙 张大千
(西安体育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8)
摘 要: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近年来国家以及西北五省体育公共服务场地设施相关政策、法规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当前体育公共服务场地设施的建设布局、规划、建设目标、方案、特点等问题。结果显示,西北五省体育公共服务场地建设以国家政策为依托,在建设项目、数量上多以国家政策为标准,虽有本省特色建设规划,但缺少具有少数民族特色体育项目场地设施规划,没有针对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体育公共服务场地设施建设规划。
关键词: 西北五省 体育场地设施 政策
体育场地设施作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其数量体现出一个地区发展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的基础保障水平,是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建设进程及建设地点会直接影响一个地区,并辐射其他地区的体育公共服务发展进程[1]。目前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已经成为我国群众健康生活的基石[2]。通过对国家以及西北五省相关政策法规的分析,总结当前社会体育公共服务场地设施的建设布局、规划,以及建设目标、特点等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使西北五省居民体育场地设施拥有数量逐渐提升,争取早日在城乡间、区域间、人的层级间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场地设施均等化。
1 国家对于体育公共服务场地设施的政策方针
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法规来规范和指引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问题,通过分析这些文件,了解国家对于发展体育公共服务场地设施的顶层设计思路,分析我国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发展方向。国家层面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保证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尽早实现均等化的必须前提和重要指引。通过梳理和分析,《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民健身条例》《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公共体育普及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国家方针政策均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提出了目标、任务、方案,体现出体育场地设施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同时也是实现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均等化的先决条件。这些政策方案的提出以及实行,能够有效解决我国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棘手问题,同时也是实现体育场地均等化的重要实现途径。
2 西北五省体育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及相关政策
2.1 陕西
陕西省“十三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3]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4]中提出,全民健身设施供给侧改革要进一步强大力度,全民健身设施在供给能力方面和服务水平方面得到全面提升。提出重点建设的一系列“惠民工程”,为城镇和乡村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更便捷的健身场地设施条件。具体包括:(1)在800里秦川渭河沿岸建设全民健身长廊;(2)各县级政府要建设公共体育场和全民健身活动中心;(3)在陕南地区移民搬迁点做好健身器材配置工作;(4)在全省乡村以“美丽乡村”为目标,做好健身器材的配置工作,以及开展农民的体育健身工程;(5)建设全省城镇社区多功能的运动场地;(6)在陕北革命老区建设红色健身步道,以及建设延河地区健身长廊,(7)在汉江地区,进一步开展沿岸的全民体育健身长廊建设工作;(8)在丹江区域,做好沿岸的全民体育健身长廊;(9)在秦岭地区,建设户外的体育运动健身基地;(10)开展冰雪运动场地及场馆的建设工作。除此之外,规划中指出,各地市需要加大对废旧厂房和棚户区的改造,将遗留土地充分利用起来建设体育场地设计。同时要在城市中的广场、公园、旅游景点等地点,体育健身设施场地要做好规划和建设工作,对现有的广场和公园等一些公共场所,适时的建设一批笼式足球场,或者建设一批多功能健身场地,力争建成一批新型的全民健身设施。市级政府需配套建设1个公共体育场、1个体育馆、1个游泳馆,即“1场2馆”;县级政府需配套建设1个公共体育场、1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个室外运动场地,即“县级三个一工程”;镇级政府需配套建设1个带看台的灯光球场、1个综合健身场地、1个室内健身用房,即镇级“三个一工程”;所有城镇中的公园和社区,需建设一个多功能健身场地;所有乡村中的行政村和小区,需配备一定的健身器材,做好市、县、镇、村和社区各级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场地设施建设工作。
2.2 甘肃
甘肃省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5]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6]中指出,到2020年,每个市州和每个县市区的体育场、体育馆或全民健身中心实现全面覆盖,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的体育公共服务设施也要实现全面覆盖,体育场地的面积,要达到人均1.8m2。全民体育健身场地设施配置工作要以科学规划和统筹建设为依据,做到规模适当、配置均衡、方便实用、以及安全合理,做好《甘肃省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标准》的制定工作,加强构建三级居民群众全民体育健身设施网络体系,即行政村和社区级、乡镇和街道级、县市区级,同时新建和已有的体育公共服务设施,要对无障碍设施进行建设和完善,确保弱势群体的体育权利。每个市州需全力打造“1场2馆1中心”工程,即1个体育场,1个体育馆、1个游泳馆或1个滑冰馆、1个全民健身中心等;每个县市区需建成“2场1馆1中心”工程,即1个体育场、1个健身广场、1个体育馆、1个全民健身中心;每个乡镇和街道需要建设建成1个综合体育健身场馆,这个场馆要开展不少于4个体育运动项目。对于已建成的全民体育健身场地设施,要加强及做好使用、管理、维护、升级等方面的工作,利用参股、捐助、合作经营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运营当中去。新建的居民区和社区,按照“室内体育健身场地设施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m2,或者室外人均体育场地设施用地面积不低于0.3m2”的标准,配套建设全民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体育部门在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工作中,做到全程参与、全程监督、完成验收,形成长效机制并贯彻下去,确保新建的住宅区主体工程要与体育全民健身设施,在设计、施工、验收、使用等环节的全面同步,通过监督和监察,确保任何单位或任何个人不得侵占或挪用体育公共服务场地及设施。
2.3 宁夏
宁夏回族自治区体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7]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8]中提出,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侧改革方面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各地市应统筹协调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着力在全民健身设施供给能力方面和服务水平方面得到有效提升。对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存量资源做好进一步盘活工作,在资金投入力度方面进一步加大,切实做好已建成的体育公共服务场地设施在使用方面和管理方面的升级换代工作,同时要确保人民群众在健身活动中安全使用体育场地设施。加强老年人、残疾人、社区矫正人员等特殊人群和弱势群体的全民体育健身服务供给工作,在体育健身场地设施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做到以公益性为原则,以适用性为目的,以满足特殊群体和弱势偏好为根本。新建体育场馆的建设与运营要鼓励社会资本进行积极参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建设一批小型的和多用途的体育公共服务场地设施,并鼓励他们参与建成以后的管理与运营工作。以文化扶贫工程的实施为前提,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中加大对贫困县、贫困乡、贫困村的投入力度和支持力度,做好体育公共服务设施精准扶贫工作,努力实现体育公共服务设施的全覆盖,落实宁夏自治区扶贫脱贫相关政策措施,使全自治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有体育发展带来的成果。
2.4 青海
新疆自治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10]中提出,全民体育健身场地设施自治区要做到统筹建设,场地设施要呈现出“就近、就便”的特点,方便全区人民群众进行体育健身运动。建设过程中遵循的原则为“规模适当、配置均衡、方便实用、安全合理”。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建设中,与各类文化场所及设施建设相结合,以“科学规划”和“统筹建设”为建设行动指南。着力构建三级全民体育建设场地设施网络,即县、市、区级,乡镇和街道级,行政村和社区级,切实推动体育公共场地设施建设工作。城市社区要建成15min健身圈,以便民和利民为原则,人均体育场地设施面积达到2m2。关注弱势群体体育权利,建设并完善隔离体育公共服务场地设施的无障碍条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各级政府要积极编制全民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的建设规划,以便民和利民为出发点,着力建设一批中小型体育场馆及设施,并推进四类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工作,包括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县级体育场、笼式足球场、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在农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方面,以行政村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和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行动指南,力争在2020年实现县级全民体育健身活动中心全区覆盖,全区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达到60%。三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三级网络,县市区级,建成1个体育馆或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个体育场或足球场,1批户外休闲体育健身设施或体育公园、全民健身路径、步道,实现“111”标准;乡镇和街道级,需建设建成1个篮球场或排球场、1个笼式足球场、1套全民健身路径或4个乒乓球台,着力实施“1141”标准;行政村和社区级,没有体育场地设施的具体数量要求,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要体现出便捷性和实用性两个特点。对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存量资源要进步做好盘活工作,对已经建成的全民体育场地设施在使用、管理方面实现提档升级,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体育场地设施的运营管理。
通常浇水与播种在同一天进行,等水渗入土层微湿时要及时播种。早春马铃薯保护地高产配套栽培实行一垄双行栽培模式,大行距80~90 厘米,株距20~25 厘米,两行之间的小行距离为15~20厘米,每亩播种5000株左右。栽培时要斜调角摆放种块,芽子朝上,并将长短芽分开播种,以防止出苗后大苗欺小苗。
2.5 新疆
青海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9]提出,体育供给侧改革是青海省全民健身计划中的重点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放在突出位置,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强创新、补短板”为出发点和目标,以“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为工作重点,并兼顾需求侧的实际需求情况。在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方面要增加供给主体,保证一定的供给量,使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呈现出主体多元化的趋势,力争体育场地实施供给方式的多样化,使青海省体育公共健身服务过程完整、惠及全省居民。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的具体措施,第一,建设一批示范性工程,包括全民健身示范中心、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和示范场馆;第二,优化全民体育健身发展区域,以体育特色小镇和体育公园的形式呈现;第三,建设并形成一批全民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带、功能区、集聚区、示范点和示范区。使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布局呈现出便民化的特点,在体育健身各类场地设施的建设工作中强调统筹协调,最终形成全民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带,形成全民健身综合服务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各类健身需求。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呈现出一种增长的趋势,但在发展过程中仍旧面临着多种难题。外部环境在不断地更新变化,出现了经济新常态的环境特征,银行业却没有随之得以更新与调整,使得银行业的发展遭遇到瓶颈。基于此,银行业需要顺应时代的变化,通过改革创新等措施来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实现供给侧改革,加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医院的医疗设备和床位决定了这个医院能够接受的患者的最大程度是多少,也是医疗资源的主要指标之一。在全面开放二胎政策的大背景下,产妇逐渐增多,而且大龄产妇的数量也在逐年递增,导致孕产妇的高入住率。而且,孕妇的病情变化一般很快,如果,高危产妇无法及时入住医院,则会给母婴都带来极大的伤害。同时,即使孕妇入住了医院,床位只是最基本的,如果其他医疗设备及资源不能满足产妇的需求,也会影响母婴的健康。也由于高龄产妇的增加,住院的时间大大增加,也加剧了基础硬件短缺的问题。
3 结语
自“十二五”以来,西北五省体育公共服务场地设施建设速度加快,人均体育场地数量逐年上升,已经达到或接近于全国平均水平,宁夏自治区更是排名全国前列。目前西北五省的体育公共服务场地建设以国家政策为依托,在建设项目、数量上多以国家政策为标准,但也均具有自身特色的建设规划。西北地区为少数民族聚集区,但目前缺少具有少数民族特色体育项目场地设施建设的规划,没有针对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体育公共服务场地设施建设规划。
参考文献
[1] 周曰智,韩冬,张基振.山东省体育公共服务现状及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8(4):5-12.
[2]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体育总局.“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Z].2012-07-19.
[3] 陕西省体育局,陕西省发展改革委.陕西省“十三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Z].2016-07-19.
[4]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EB/OL](2016-07-08).http://www.shaanxi.gov.cn/zfgb/8766.htm.
[5] 甘肃省体育局关于印发《甘肃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2016-10-11).http://www.gansusport.gov.cn/zhengcefagui/20161017/ 1043236643cc2e.htm.
[6]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甘肃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EB/OL].[2016-09-23].http://www.gansu.gov.cn/ art/2016/9/30/art_4785_287292.html.
[7] 宁夏回族自治区体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EB/OL](2017-01-09).http://www.nxsport.gov.cn/Html/NewsView.asp?SortPath=0,118,216,&SortID=216&ID=3091.
[8]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年-2020年)的通知[EB/OL](2016-11-09).http://www.nxcd.gov.cn/ xwdt/ zcgwj/34258.htm.
[9]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海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EB/OL](2016-12-22).http://xxgk.qh.gov.cn/html/1664/298798.html.
[10] 关于印发自治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EB/OL](2017-01-26).http://www.xinjiang.gov.cn/2017/02/21/127608.html.
中图分类号: G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813(2019)06(c)-0160-03
DOI: 10.16655/j.cnki.2095-2813.2019.18.160
①基金项目:2016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视域下陕西省城乡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现状研究”(项目编号:2016Q010);2016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带一路视域下西北地区城乡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研究”(项目编号:2370SS16107)。
作者简介: 宋耀伟(1984—),男,辽宁大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游泳教学与训练、社会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