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了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急救措施及综合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48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急救措施及综合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由于抢救措施到位,护理精细规范,患者症状缓解,无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和精心的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治愈率。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抢救;护理;措施
急性左心衰是由于急性广泛性心肌梗塞、急性瓣膜返流、高血压危象、缓慢性或快速性心律失常、输血输液过多过快等因素作用下导致心排血量急骤而显著地降低和肺静脉压升高所致。急性左心衰竭是院前急救中常见的急危重症,起病急、病情凶险、发展迅速、死亡率高,如能及时发现,并有效地进行院前急救可降低其病死率。因此,护理人员应掌握急性左心衰竭发病的症状、体征、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准确及时的药物治疗,必须及时、准确的实施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1],现将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抢救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按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标准入选2015年1月~2017年6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48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43-77岁,平均(54±3.2)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4例,突发急性左心衰竭11例,冠心病10例, 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1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8例, 肺心病 3例,发病时间10~30min。临床特点: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常达30~40次/min,呈端坐呼吸、大汗淋漓,同时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有窒息感并极度烦躁不安、恐惧,面色青灰、口唇发绀、大汗淋漓、皮肤湿冷,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发病开始可有血压升高,如病情不缓解血压可持续下降至休克。听诊两肺布满哮鸣音和湿性啰音,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频率快,常>120次/min。
2.抢救治疗措施:总结为 9个字:坐起来、吸上氧、打五针(镇静、利尿、扩血管、强心、解痉。(1)坐起来:端坐位或半卧位,两腿下垂,减少静脉回心血量。(2)吸上氧:鼻导管或面罩,流量5~6L/min,湿化瓶内可放入30%~50%酒精,以降低肺泡表面张力,改善通气。(3)打五针:1)镇静:可予吗啡3~5mg皮下或静脉注射,减轻烦躁不安和呼吸困难,并可扩张周围静脉,减少回心血量,注意呼吸抑制情况,有呼吸抑制、昏迷、休克,严重呼吸疾病者禁用,年老患者减量,尽量避免使用。2)利尿:可用呋塞米20~40mg静脉注射,快速利尿,减少血容量。3)扩血管:运用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硝酸甘油、酚妥拉明等,可减轻心室前负荷及降低后负荷以改善心功能,减低氧耗,增加心搏量和心排出量。4)强心:可用毛花苷丙(西地兰)0.2~0.4mg缓慢静脉注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5)解痉:氨茶碱0.25g加入0.9%NS或5%GS溶液250ml中静滴,以减轻支气管痉挛,并有强心利尿作用。
3.病情好转标准:①呼吸困难明显缓解或消失,可以平卧或半卧位;②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恢复,两肺湿啰音减少到1/2肺野以下;③动脉血气分析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4.结果:48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因抢救及时,措施得当,观察细致,患者症状缓解,无出现死亡病例。5.护理措施:5.1急救准备工作:立即选择前臂较粗易固定的血管用留置针建立双静脉通路,保持液路通畅。血管活性药物用微量泵控制,以保持稳定的滴注速度和准确的剂量。立即给予心电、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监测,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观察心率、心律、呼吸频率、血压等的变化,遵医嘱抽血急查血浆脑钠肽(BNP)、电解质、肾功能、血糖、C-反应蛋白、血常规、心肌坏死标志物,抽动脉血做血气分析等[2]。
5.2体位护理:明确诊断急性左心衰竭后,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包括吸氧,坐位或半卧位,双下肢下垂,且在转运过程中,仍需保持该体位,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在搬上救护车后,如改平卧在担架上,会使已稍为缓解的病情进一步加重。应引起重视。
5.3饮食指导:少量多餐,4-6次ld,勿一次进食过多,食盐量每日3-5g,应用呋塞米情况下不过分限制钠盐摄入量,以防止引起低钠血症。还要注意进食含钾丰富的食物,如鲜橙汁、香蕉、桔子、菠菜、花菜等,低钠血症者应适当进食咸菜等补充钠盐,还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5.4镇静护理:由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精神紧张、烦躁不安, 增加机体耗氧量,加重心脏负担,因此,进行现场救治时给予镇静剂非常必要。对于老年人、意识不清、休克和已有呼吸抑制及肺内感染者则不宜使用吗啡, 出现左心衰竭引起的心源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暂时不能明确时,亦不宜用吗啡。因此, 吗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在具备或已进行人工通气时,对无绝对禁忌证者均以小剂量吗啡静脉注射,效果良好,好转率高。
5.5 心理护理:因急性左心衰竭发作病快、抢救困难、预后不定,因此,患者和家属常常会出现忧虑、恐惧等不良心理,严重者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也影响到救治工作的顺利展开。因此医护人员不仅要保持冷静,同时还要给予患者及其家属及时、耐心、准确、必要的解释。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可用鼓励性语言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合作意识;还可以用非语言性暗示,如眼神、动作等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对于患者的非语言性请求,医护人员要能及时理解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满足,使患者在尽可能舒适和放松的氛围中接受救治。
5.护理体会:急性左心衰竭是心血管内科急重症之一,抢救的成功率不仅取决于各种治疗也取决于护理质量,所以护理上如何提高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护理工作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详细记录心衰症状的缓解情况,严格掌握用药物的注意事项,另外进行院内院外的健康教育避免诱因,能有效预防心衰复发,延长生存时间。
参考文献:[1] 高爱华,等.急性左心衰竭57例急救护理体会 [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6(8):755.
[2] 洪蝶玟.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36例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3): 284.
论文作者:闫俊霞, 殷娟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下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6
标签:心衰论文; 患者论文; 呼吸论文; 吗啡论文; 静脉注射论文; 病情论文; 措施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下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