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大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合肥230009
摘要:经济发展带动技术进步,带动相关行业不断创新。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也在要求提升。然而,近年来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并不多见,许多所谓的创新之举仅在于小规模的改进,并不能真正带来管理水平的飞跃。为此,本文就目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施工技术提升的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建筑工程的关键环节是质量控制,要想保证建工工程的质量,关键措施就是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关系着工程质量,建筑企业的信誉、利润。现在的施工设备都具有先进的技术,这就需要先进的技术管理水平做支撑。由于建筑业具有多样化特征,使得在不同的工程实际中,采用了不同的管理技术。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等的出现,使得现阶段的使用变得更加复杂,难以管理,从而要求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
通过对具体施工目标的详细、准确规划和对施工过程的全面指导,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两大原则。其中,对目标的详细准确规划不仅可以使施工人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准确的计划书进行作业,还可以有效提供工作人员的基本工作效率,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工作人员因为各种失误操作或者计划书目标不强造成的失误问题。
此外,由于目标明确的规划,一方面照顾了相关工作任务,另一方面还考虑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唯有利用好、落实好目标规划原则,才能充分发挥人员的个人能力,统筹建筑施工的全局,实现施工技术的有效实施,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对于施工过程的全面指导充分要求施工方从大局出发,对各个部门之间、各个岗位之间的工作统筹安排规划,确保各部门之间可以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干扰,从而杜绝低效的管理困难,减少经济损失,加快工程进度。
二、目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中存在的问题
1.图纸的审核不够严谨。设计图纸是建筑施工之前要做的必不可少的工作,在审核方审核后才可以确定能否按照图纸来完成施工。然而在现在。有很多企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许多管理人员都很难做到很好的理解施工的图纸.而在审核中也會出现很多问题。导致设计图纸不能正确地应用到建筑施工工作中。再加上有些设计图纸不从实际出发,与实际的环境不符,很难合理地进行施工。这也会降低建筑工程技术的水平。
2.管理目标不够明确。对于现阶段的施工管理来说,我国的管理措施还存在问题,还没有达到安全的标准。很多的企业内部对于工作人员的职责没有很好的划分。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就容易出现很多不必要的问题和纠纷。导致施工不能再规定的工期内完成,甚至还会影响施工的质量。另外,一部分建筑企业进行施工时脱离了实际。还有一些施工的工作人员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这也是由于建筑工程的管理目标不够明确,因此,明确对建筑工作人员的管理目标,反复检查没有达标的施工,是提高建筑施工的管理技术水平的必要前提。
3.管理理念落后。先进的理念是促进管理工作与时俱进的有效手段,管理理念和施工技术管理的对应关系相互协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还有一部分施工企业对技术管理重视不足,其经营理念就是按照合同要求施工,认为无需多此一举对施工技术做管理工作,还有一些企业虽然重视起技术管理工作,但是没将此类技术管理工作纳入到发展的位置上,其技术管理工作实行的较为混乱。
4.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不能有效应对新情况。当前我国建筑工程中所应用的施工技术,范围愈广、种类愈多、体系愈复杂、专业性愈强。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导致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要求愈发多元化,相应地,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就越来越多元。其相关的管理人员就很难完全掌握建筑工程中涉及到的施工技术,其掌握的程度也很难满足管理工作的需要。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施工技术的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这也给管理人员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困难。
三、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策略探究
1.设计图纸更加合理准确。对于设计图纸,建筑工程队伍要保证和提高其准确性,使图纸符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就需要明确施工目标,对图纸进行合理的设计,有效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使得图纸可以最大程度符合工程的实际,减少因设计出现的一系列变更问题。如果图纸中有问题,就要及时沟通和更正。确保图纸准确、合理。
2.管理制度应该更加完善。要完善技术管理制度和体系,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能够有所保障。各项工序可以按照要求严格进行。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技术、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定完善的制度,就可以使施工的合理性更高,为广大施工人员的具体操作行为提供约束保障,要更加明确技术管理人员的职责。
3.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一方面,相关单位要广泛延请行业中的大牛、专家来进行培训工作,一方面也要邀请行业相关的人员来对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加大对相关管理工作人员职业素质的培训力度,并对施工技术管理责任制施工技术管理责任制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才能确保各项工作真正执行。由于建筑工程的环节众多,责任制的落实,就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高效开展各项工作。同时施工企业在内部还应不断更新施工管理理念。
4.施工阶段的管理办法更加改进。进行技术交底。在施工阶段,必须要进行技术交底。这样才能确保每一个人了解施工的目标与工程的实际情况,使各项技术指标得到良好的控制。技术交底要彻底、明确。
5.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更加重视。在施工阶段,必须要重视施工安全,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管理。首先,要成立安全小组,负责整个项目的安全,对于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加强管理。还要制定完善的安全措施,使工作人员在开展施工的时候就可以避免问题的发生。第二,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排查,这样方可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对施工竣工的技术管理更加重视。测量工作是在工程竣工后要进行的工作,开展这项工作时不仅要测定工程的整体质量,还要测量分项工程的质量和特性。观察利用科学手段得出的测定结果是否与合同规定的质量产生偏差,如果没有产生偏差该工程合格,否则不合格。对那些不符合事先规定质量的工程,应当对其质量进行修复直至合格。竣工阶段的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对工程质量的检验包括了度量、比较、判断以及处理等具体工作。
四、结语
当前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和本身工作上的限制两方面的影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在管理体系、监管力度、人员三方面都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建筑工程要想实现更为长远有序的发展,就要提高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水平。结合当前的新情况和其自身的特点、问题,一方面要通过构建管理机制、提高人员素质来应对,一方面,相关单位就要通过简化工作内容的方式来主动应对当前出现的新情况。
参考文献
[1]杜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研究[J].建筑知识,2017(04):91-92.
[2]戴传信.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1):84-84.
[3]王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究[J].山西建筑,2017(01):249-250.
[4]李茂尧.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8):122-122.
[5]李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究[J].江西建材,2018(1):218+221.
论文作者:胡本永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
标签:管理水平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工程施工技术论文; 图纸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