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通高校招生“并轨”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普通高校招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招生“并轨”是当前我国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它将牵动高教体制、高校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深化改革。本文拟根据37所试点院校的新鲜经验,就“并轨”的客观依据、意义、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进行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 招生制度 收费制度 毕业生就业制度 “并轨” 办学机制
去年,我国37所高等院校实行招生“并轨”的试点,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和经验。按其趋势,今后还将进一步扩大“并轨”招生的范围,所谓“并轨”其实质是以建立收费制度为标志的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在招生方面是把目前由指令性计划和调节性计划的两种计划形式及由此引至在收费标准,录取分数线和录取批次上形成的差异合二而一。换言之,招生并轨即是实行一种计划形式、按同一条分数线、同一批次录取新生,不再区分统招、委培和自费。实质上,这是以改革现行招生制度和运行机制为切入点,逐步实现大学收费上学、自谋职业的深刻改革,它不仅从横向上牵动着整个高等教育体制和劳动人事体制的改革。而且从纵向上带动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培养模式等方面改革的深化,其影响既广且深。因此,依据“并轨”试点的经验,揭示“并轨”的客观必然性,阐明“并轨”的意义,研讨“并轨”的现存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无疑是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对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机遇。深化改革,双轨并拢已成必然趋势。建国以来,我国的招生制度几经变更,建国初期至1965年,招生制度实行全国统考并实行单一的招生计划和录取分数线。1970至1976年“文革”期间,免试招收工农兵学员,1977年至1983年恢复了统考,仍然实行单一的招生计划和录取分数线,几个时期的招生制度虽然差异较大,但都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其共同特点都是强调高度统一,高度集中并且对大学生实行“三包”(国家包培养经费,包就业,包当干部)。1984年至今,随着我国的开放改革和经济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急剧增长,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我国的招生制度实行了重大改革,由原来单一的招生形式变成多种招生形式,实行国家任务和调节性计划并存的计划形式,并且在录取中执行不同的收费标准,不同的录取分数和不同的录取批次。这种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双轨制曾经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起到过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发展,现行的招生制度已日益适应不了形势发展的需要,其弊端的显露已越来越明显,一是一方面国家财经负担越来越重而另一方面教育的投入又严重不足。二是国家投入的不足以及物价上涨,导致大学财政预算内公用事业经费的下降,迫使高校把调节性计划作为创收的渠道和手段,极大地影响了教育质量。三是越来越多的低分考生可以成为自费大学生,而一些分数较高的考生却又上不了大学,影响了教育公平性原则的贯彻。四是国家任务学生和调节性计划学生(委培生和自费生)的录取分数线的差距越拉越大,以广东1993年,1994年的录取分数线为列(见下表):
广东省1993、1994年高等学校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比较表(本科)
从表中可以看到,第一批录取院校两种分数线1993年最高相差达95分(理工类),最低也相差60分,1994年最高相差达95分(外语类),最低也相差28分。这样不同计划类型和考分参差不齐的学生给学校组织教学和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严重影响了人才的选拔、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从我国建国以来招生制度变更的历史回顾中,我们看到了“并轨”的历史必然性,实践也呼唤着“并轨”的实施,“并轨”实际上是对以往招生制度否定之否定,是更高层次上的变革,是我国招生制度螺旋式发展的过程。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迅速发展,尤其是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为实行“并轨”创设了难得的机遇。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人民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为实施以收费为标志的“并轨”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关键时期,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结构性改革以及财政、税收、金融体制的改革,有力地推动着包括“并轨”在内的整个教育体制改革,市场经济的发展早在80年代中已冲击了上大学免费的思维定势。如今,上大学交费的观念已逐步为社会所接受,随着高中生的分流和近年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升学矛盾相对缓解,在这一条件下实行“并轨”,其所带来的社会震动可能减弱。率先实行“并轨”试点院校的成功和经验,极大地鼓舞了其他许多大学,“并轨”成了这些大学的自觉要求。以上诸方面的情况表明,抓住机遇,实行“并轨”和扩大“并轨”院校的范围,并由此推动整个高校改革,恰逢其时,现实条件已初步具备。
二
高等学校是为社会选拔、培养和输送专业人才的场所。招生、培养分配构成高校工作的三个基本环节,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联系。概括地说,“并轨”的意义在于以收费制度改革为标志来深化高校招生和毕业就业制度的改革,改变以往学生上大学和毕业分配由国家包下来的做法,逐步实行上大学自己缴费和毕业时少数学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学生自主择业的收费和就业制度。这一基本制度的改革,以收费为杠杆,使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同未来的就业联系起来,就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主动关心和积极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激励学生在充满竞争的氛围中勤奋好学,从而有利于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具体地说,“并轨”的意义表现在如下若干方面:
(1)体现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原则,保证新生质量。
高校招生的根本任务就是对参加“高考”的青年学生进行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把真正优秀的可造之才选拔到高校,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培养高质量的高层次人才。但过去一段时期的招生制度由于实行公费生、委培生和自费生的两种计划形式,在录取时又按不同的计划形式划定最低录取分数线,如上文所述,这几种分数线的差距又很大,由于这种制度的不完善,因而出现了低分考生用钱买分数的怪现象,有的人还利用手中之权,钻空子、拉关系,或搞“权、钱交易”,或把不合格的子女塞进大学,凡此种种,践踏了高考招生录取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原则,严重损害了高校招生的声誉,降低了新生的质量。招生并轨后将从根本上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因为招生录取时只有一种计划形式,一条录取分数线,考生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录取时按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投档,这样高分考生就能上大学,而对于那些想用钱买分数或想拉关系,走后门,搞不正之风的人就无机可乘,保证了招收新生的质量。
(2)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有利人才培养。
招生并轨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生要缴费上学,不同的招生制度,学生就有不同的感受。并轨前的学生培养经费由国家提供,学习好坏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似无关紧要,所谓60分万岁代表了这部分学生的心态,这种心态极不利于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并轨后,学生须自己掏腰包上学,他们直接想到的是在校几年应如何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才不会辜负父母的期望,由此而激发他们刻苦学习,发奋向上的精神。此外,以新招生体制相配套的奖学金制度的设立将使学生一踏进校门就会感受到自己处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之中,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这种人才培养机制的转变有利于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
(3)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并轨”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大部分毕业生实行一定范围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毕业生是否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择业是否顺利,其决定性的关键在于在校期间的培养。从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来看,从培养跨世纪人才来看,现时代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其共同特点是思想品德良好,知识面宽,专业基础扎实以及个性、智力、体力的全面发展。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在教育思想、培养模式、专业设置、学科结构、课程结构以及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还适应不了新制度的转变,其弊端表现在教育思想保守、专业设置过窄、学科结构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呆板,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其结果势必影响毕业生的顺利择业。这一矛盾必然在实行“并轨”以后受到冲击。高校内部的改革,特别是教学领域的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否则,高校本身也将因生源不足和流失终将被社会所淘汰。可以预期,随着招生收费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所引发的教学改革必将使高校的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4)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使高校早出人才,出好人才。
基于“并轨”的上述两个特点,学生一方面要筹措学杂费,另一方面要学好本领,成为德才兼备,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以备未来择业。这就要求学校从根本上改革封闭呆板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面向社会,面向实际和为学生服务的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这种管理制度的显著特征在于“实”和“活”上。也就是说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有助于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性质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同时给学生提供选择专业、选修课程的主动权,允许学生在修满规定的课程并取得相应的学分的条件下提前毕业或进修第二专业、第二学位;也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中断一定时间的学习,学校保留其学籍,甚至允许在规定时间内延期毕业。有些试点学校实施累式计学分制或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习时制,这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改革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不仅适应“并轨”这一新体制和运行机制,而且将会促进高校早出人才、出好人才。
三
试行“并轨”院校的实践证明,这项改革是成功的,为进一步推行“并轨”,积累了可借鉴的经验。然而,这项牵涉到千家万户利益的改革毕竟才刚刚开始,存在一些问题是不足为怪的。研究问题的缘由,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显然是必要的。
(1)积极宣传,正确引导。
从“并轨”开始的上大学由免费到交费,毕业生由统分到自谋职业的改革,是对传统观念的有力冲击。这首先需要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才能为群众所理解,获得人们的拥护和支持。
“热门”专业生源过份集中,“冷门”专业生源不足,且时下大多数考生在专业方面不服从分配,其直接后果是给大学的录取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更深层的问题是,高考志愿的失衡导致人才分布的失衡,这是亟待解决的一个严峻问题,青年学生极为重视选择他将要一辈子从事的专业,这是无可厚非的,问题在于他们据以选择志愿的价值取向是其对社会需要及其相应的许多专业的无知。考生选择和填报志愿,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需要进行过细的宣传教育工作。一方面要正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克服只考虑毕业后的职业经济效益和分配去向的偏向,更重要的是介绍不断变动着的社会需要的趋向及其相应的专业。目前各高校特别是“并轨”试点院校已经比较重视通过各种传播媒介介绍各招生专业,这无疑是必要的,但从更深一步的考虑,通常只在高考之前的很短时间,中学才指导考生填报志愿,大学才简单孤立地介绍各种专业,是远远不够的,教育部门应当把职业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上。为了适应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至少在高中阶段应开设职业指导课程,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国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就业结构及其变动趋势,了解大学各专业情况、作用和培养目标等。
(2)政策稳妥,措施配套。
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上大学交费既符合经济规律又符合教育规律,问题是我国人民在经济上还不宽裕,占我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村,1993年的人均收入只有921.4元,因此规定合理的收费标准是保证“并轨”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合理的收费应当既要考虑学校在培养经费上的承受能力,又要考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坚持办学成本与群众的承受能力两相兼顾的原则,以目前情况看,收费标准应掌握在实际培养费用的四分之一以内为宜。
即使收费合理,仍然有品学兼优但家境贫寒的考生“考得上,供不起”,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极为需要的艰苦行业,基础学科和基础专业可能受到冷遇。为解决这一类问题,需要实行配套措施,才能保证改革的成功。
——设立优秀奖学金,这项优秀奖学金旨在奖励和栽培品学兼优的学生,获奖面不宜过宽,但奖金额可大幅提高,以充分发挥其激励作用。
——设立专项奖学金,这可分国家的和企业的两种,凡领取国家专项奖学金的学生,毕业后须服从国家分配,从事国家需要的行业、专业或到边远地区的单位服务若干年才允许流动,而领取企业奖学金的学生,毕业后须到出资的企业服务一定年限才允许流动。
——设立贷学金,对家庭经济困难而又不愿申请专项奖学金的学生可申请贷学金,学生毕业后在规定的期间内,分期偿还贷款,如这部分学生毕业时能按照国家需要,接受安排到指定的单位和地区服务,可免予偿还。
此外,还可增设助学金,帮助经济困难的可造之才完成学业,开展勤工助学活动也可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总而言之,通过采取诸如上述的一些措施,一方面可以免除家庭困难的学生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又可吸引这些学生到国家急需的行业、专业和边远地区工作,确保国家所需的人才。
(3)转换机制,加强管理。
以往实行“统包统分”,致使大学缺乏活力,学生缺乏动力。现在应以“并轨”为契机,以实行收费制度和毕业生自主择业制度为动因,改革高校的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只有学校内部转换机制,加强管理,提高质量,才能使毕业生顺利择业和就业,学校也才能对社会和考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并轨”,这是推动学生和学校竞争中求生存,求进步的办学机制,它必将在实践中完善和发展。
本文1995年1月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