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个性诠释课堂的生命力——“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案例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命力论文,分数论文,启示论文,课堂论文,教学案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案例描述】
一、展示现实情境。东台市文化广场里有一块空地,计划在上面铺设草坪。为了早日完工,市政府把它分成面积相等的三块,承包给甲、乙、丙三个工程队去铺设。为了便于分工,三个工程队又分别把各自的任务平均分成了若干的块数。工程中途,为推进工程进度,市政府决定对进度快、质量好的工程队进行奖励,于是派考察组到现场进行考察。下面是考察组所写的考察情况:
工程队名称甲
乙 丙
工程进度 共分份数
5
10 15
完成份数
1
2(近似) 3(近似)
质量等第 AA A
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你是考祭组成员,应该怎样奖励呢?
二、学生分小组讨论,大组汇报交流,得出“甲、乙、丙三组都应得到奖励”的结论,但思考的过程各不相同,分别有如下几种情况:
(1)图示。
(2)倍比。因为三个工程队总份数都是已完成份数的5倍,所以已完成的份数与总份数的几分之几也相等,即:
(3)转化。
三、分层例举,渐次试探。同学们真不简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帮考察组解决了一个问题。看来,分数这个大家庭还有许多分数是相等的呀!能不能再开动脑筋,结合实例再举一些相等的分数?(生例举略)
看来同学们已经逐渐悟出些道理了,给你2分钟时间,你能再任意找出一些相等的分数吗?(生例举略)
四、小组合作,自主探求。大家找出了这么多组相等的分数,那么大家为什么能找得这么快呢?是不是分数间存在着什么内在的规律呢?下面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按“你的探索表”中的提示,展开你的研究过程吧!
你的探索表
1.通过观察刚才发现的几组相等的分数,我们猜想:分数可能存在什么样的规律:
2.我们小组是这样来验证的:
3.根据验证:我们得到的结论是:____
(学生分组合作并填写学习过程记录表,教师参与小组活动,注意搜集各学习小组中的各种信息,并据此进行教学过程的重新设定)
各小组在教师的组织下,按如下顺序交流自己的发现过程的结论,其他小组补充、争辩、完善,实现了分数基本性质的意义建构。
五、内化应用,拓展延伸。(略)
【几点启示】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纲要》到《标准》到教材,都在满怀深情地写着同一个字,那就是“人”。学生的生命价值、生活意义、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等极富个性意义的指标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课堂作为学校教育最基本、最常见的“细胞,”成为书写“人”字最重要的阵地,理应用个性诠释其不竭的生命活力。
一、学生已有的个性化学习经验,我们关注了吗?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儿童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建立在他们原有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经由同化、顺应、概括、具体化等心理过程后,实现原有经验对新学习材料的个性解释并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已有经验激活的程度越高,与学习材料的联系程度就越高,新知的生发点就越多,就越能实现对新知意义的个性化建构。
“分数的基本性质”就其结论而言比较简单,以常规教学的一例一式为材料展开学习过程,发现结论并非难事,但此过程忽视了学生丰实的已有世界,单轨道的运行路线代替了本应该多姿的探究历程。本案例中,教者首先让学生去解决“如果你是考察组成员,该奖励谁”这一极具挑战性的现实问题,学生的思维被充分激活,已有世界的大门被完全敞开,学生纷纷调动自己的积累,展开自己个性化活动,分别以图示法、倍比法和商不变规律等方法来诠释自己结论。让学生感知“分数这个大家庭里还有相等的分数”这一现象,又为学生后来的自我探求激活了方法“工具栏”;其后,又以“你能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再找出几组相等的分数吗”“给你2分钟的时间,随意写几组相等的分数”这两个渐进的教学环节,把学生的生活经验整合到了极致,使“分数的基本性质”深刻“悟化”,并“呼之欲出”,使探究过程处于充分的前准状态。
二、学生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我们关注了吗?马克斯·舍勒说:“就给予性顺序而言,我们对某种不明确的事物之真实存在的领悟先于对它的本质存在的领悟。”在他看来,主体对对象的情感体验先于其对对象的认识而存在,这一点对儿童来说尤为重要!成人是会抽象地演绎生活的,而学生却是具体的情感生活者,我们的课堂教学如果忽视了这些“存在”将是遗憾的、不完整的。我们的课堂必须切实关注到学生精神世界中的——对现实的关注程度。现今的课堂教学不可谓不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但越来越多的教师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学生怎么了?”是啊!我们许多真情的付出都如泥牛入海,但我们是否想过:我们所给予的是否就是学生所需要的呢?一般情况下,儿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关注的对象是不同的,低年级的学生大多生活在虚幻、童稚的世界中,他们对卡通人物、童话人物十分感兴趣,而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有了初步的成人感,对社会问题、现实世界已逐步关注。此案例中:“如果你是考察组成员,你如何奖励这三个工程队呢?”在这一问题情境中,学生之所以表现出了一种成人才有的情绪,跃欲跃试,其主要原因就是案例中老师创设的情境极具挑战性和现实性。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努力实现从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由虚幻世界走向现实世界,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张扬个性,发展自我。
此案例中,问题是开放的,目标是明确的,思维是发散的,操作是自由的,结论是待定的,学生始终是积极主动的,其思维在解决不断出现的问题的过程中被深化。有老师对此案例中学生的探究活动可能会产生种种担心:担心预定的教学任务完成不了;担心学生的思维一发不可收,出现教学的意外而令人尴尬;担心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用;担心课堂教学秩序混乱,难以控制局面;担心困难学生更难跟上,等等。这些担心是现实的,也是必须思考的问题,然而学生的发展是第一位的,只要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地发展”,促进学生个性的养成,这些代价是必须的,但也是暂时的。这些现实问题需要我们在新的课程理念下逐步来解决,逐步消除其负面的效应。
三、学生个性化的认知方式,我们关注了吗?“世界上没有两片完成相同的叶子”。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生命个体间的各个方面都充满了差异,正如苏霍姆林斯所说:“有300名学生就会有300种不同的兴趣和爱好。”他们有自己的认识方式,有自己的选择能力,有自己的人格特征。比如,冲动型学生往往以很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回答问题时很快就作出反应;沉思型学生,往往不急于回答,在作出回答之前,倾向于先评估各种替代的答案,然后给予较有把握的答案。此案例中,教者正视学生的认知方式和认知水平,使得其“发表”在“你的探索表”中,无论是先期的假设,还是对假设的验证,直至最后的结论,都反映出不同的层次水平,而教师正是利用这些可贵的资源,引导学生充分展示其所思所想,所悟所得,不断暴露出认知缺陷,继而在与同伴的“思维共振”中产生“增值效应”,使错误认识得以改进,正确的认识得以强化,创造性火花得以引燃。这其间,可能也意味着学生要面临的问题或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学习、生存、成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