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阅读背景下全民阅读的推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民论文,碎片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729(2016)01-0043-09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6.01.007 2016年是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门倡导和开展全民阅读10周年。1月5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开展2016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新广出发[2016]1号),要求广泛开展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活动,出版推荐更多精品力作、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阅读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提升数字化阅读的质量和水平,努力建设书香社会,推动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1]在当代,要推进全民阅读,一个极富时代特征的社会文化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电子媒介的碎片化阅读。 技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将人类带进了微电子时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尤其近年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许多人在乘车、排队、小憩、等人的情况下,会利用一段段碎片时间,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普通电子阅读器上阅读各种出版物,人们把这种有别于传统阅读的阅读形式称为“碎片化阅读”。其实,人们在餐前饭后、休闲娱乐或等候的时候阅读随身携带的纸本,也是碎片化阅读,只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为碎片化阅读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使碎片化阅读成为大众生活的一种日常构成。 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进入一个网络资源共享的时代,以手机、电脑或电子阅读器为载体的数字化阅读,打破了人们原有的阅读习惯、生活方式,丰富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这些电子媒介为载体的数字化阅读快速扩张,深深地嵌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不仅创造了新的阅读方式,消解着传统的阅读习惯,也深刻影响着书刊的创作、出版等文化生产环节。 现有的关于数字化浪潮对书刊出版的影响研究,多着力于如何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而探讨其对全民阅读的影响者不多。本文拟基于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对比分析,从书刊出版传播的角度给出促进全民阅读、繁荣社会文化的对策建议。 一、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碎片化阅读创造了新的阅读方式 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碎片化阅读具有碎片时间利用的即时性特征,人们可随时随地拿出手机、平板电脑或普通电子阅读器查阅相关资讯,电子阅读以其特有的吸引力(见图1)成为人们时尚生活的一种新习惯。 (1)电子读物携带便捷,内容来源极其丰富,阅读的时间、空间、内容、渠道等边界消失。在移动阅读和数字出版领域,掌阅iReader、QQ阅读、塔读文学、咪咕阅读、微信读书、亚马逊Kindle,以及各类主题网站和APP应用林林总总。电子读物内容来源极其丰富、更为多元,拓展了阅读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借助手机、平板电脑或普通电子阅读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海量阅读,正式阅读与非正式阅读的边界消失,阅读的时间、空间、内容、渠道的边界消失。电子读物有影、声、字、图等多媒体优点,其负载信息的形象性、综合性和无限扩散性远超纸媒。电子书刊便于字号调节,借助软硬件可转为音频,收听时还可做其他事情,也扫除了残障人士的阅读障碍,因而有声读物备受欢迎[2];电子读物因具有多媒体特征,对受众的识字程度要求相对较低;电子读物可超链接,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可随时进行电子查询,基于关键词的搜索,更易于获得即时的和历史的多元关联信息,可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把所有的碎片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个性化的认识框架与知识结构。这样的阅读方式更利于问题的解决与知识的创新。[3]电子阅读也因此在知识普及方面更为快捷,覆盖面更广,从而有助于推动兴趣导向的全民阅读。 (2)电子书刊渗透率高,其最新出版与读者见面快,内容获取、存储、摘录与整合方便,有利于知识的流动、重组、融合与创新。过去,偏远地区或海外的读者常常因信息不畅和交通不便而为看什么书刊、怎么得到书刊发愁。有了电子书刊,这些问题得以缓解:通过网络搜索寻求兴趣读物,点击链接即可在线阅读。电子阅读的县城用户数增长最快[4]。从出版传播方面看,电子书刊的出现使得最新出版与读者见面的时间大大缩短,许多书刊一经定稿即有电子文本供读者预览。此外,中国知网有优先出版,可抢先一步发布书刊内容,大大提高了出版与传播的时效性。 图1 电子阅读的优势 从内容获取的便捷性来讲,好多电子读物可以免费、低费获取。比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知识库,收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成果的论文,并向社会公众免费提供;美国国家学术出版社官方网站有5000多种图书可免费在线阅读和下载;书问等网站有免费的全文搜索和短阅读;咪咕阅读用户只需发一条短信、支付几元钱,就可下载一部电子书;网易云阅读的用户可以以其每日登陆、阅读时长、发表评论等参与兑换积分和红包,用于购买阅读产品[5]…… 电子阅读的要点笔记可线上摘录,借助专门的知识管理工具,可进行个性化的知识整合。比如,借助“印象笔记”等专业软件,可以将包括微信、博客、网页、APP等电子阅读所得碎片化信息复制,分门别类纳入电子笔记,条理化成个性化的知识树,消除学科边界,以多元的视角构建动态的知识网络与生态;借助“百度脑图”APP还可描绘创新思维导图,为知识的流动、重组、融合与创新奠定基础。如今,科学研究更加注重非结构化数据的采集、清洗与分析,通过碎片化重组,或可揭示难以处理或无法预知的科学问题。碎片化重组研究思维已成为一种趋势。[6] (3)电子阅读分享的即时性与互动性,可使阅读模式由个性化阅读转向泛在阅读、协作阅读和社会化阅读。电子读物可以随时在微博、微信、QQ空间等个人社交平台分享,并辅以阅读散记。这些散记不必像正式出版物发表的那样系统完整,未必是定稿,可随时修改补充。这些碎片化积累,是个人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进而形成知识创新的前奏。此外,这些阅读散记还可以借助图像、音频等多媒体元素延展蕴含,所谓“言未到而意已远”,弥补“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的缺憾。 阅读分享产生圈层互动,有助于激发思考,产生创新灵感,也促进阅读的深入与拓展。可以通过作者、出版者构建的平台与其即时互动交流,还可在社交平台组建阅读圈,与不同的人共读、交流,进行专题研讨,持续激发相关阅读,阅读的主动性、参与性、协作性、互动性、去中心与迭代性等成为阅读活动新常态。基于大数据的实时反馈,自适应阅读成为可能,阅读模式由个性化阅读转向泛在阅读、协作阅读和社会化阅读。于社交平台组建阅读圈,在知识共享、扩大阅读群的同时,还可有多元信息交互,不同观点碰撞整合,双向超链接可使得“思想寻找思想”,甚至可通过“众筹”的方式完成相关研究,在甲那里克服不了的难关,说不定在乙那里可以顺利地接棒完成呢。如今科学研究所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有很多研究项目是一个课题组所不能完成的,因而科学界特别注重合作。国外以在线实验室、项目网站、开放数据集、项目论坛、项目社会网络为特征的立体开放研究思维普遍确立。[6]Wiki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一些在线开放期刊开始提供一种多方合作的平台,有的专门发表具有衍生研究价值的思路与假说,以方便有条件或有能力的人去证明这些假设和观点。比如开放获取期刊Research Ideas & Outcomes 2015年9月1日宣布,将接受和发表研究过程中所有类型的学术资料,包括研究思路、研究方案、研究数据、软件、项目报告、政策简报、项目管理计划等。[7]再如在线开放杂志Matters,考虑到科学研究过程中零碎的发现不断涌现,于2015年11月5日开始接收一些零碎的小研究、小发现,给那些简单的发现和确定的或有争议的数据创造一个自由的展示平台。在Matters上发表小发现时,还可以把科研背后的故事写上去,或追加其他发现。作者可以在Matters社区重现个人实验,读者也可以对这些小发现进行补充完善。所有这些对每个浏览者都是免费的,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促进了科研工作者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8] 以手机、平板电脑或普通电子阅读器为载体的电子书刊碎片化阅读为人们在短暂的碎片时间,尤其是在那些不期而遇的漫长等待时段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打发寂寞无聊时光的消遣方式,使得心灵有所安顿,既有助于时间的充分利用,又有助于心理调适。尤其当下,智能手机把计算机小型化到可以随身携带,可与移动互联网、GPS、照相机及多种传感器结合,成为智能化的阅读终端。当亿万人都在使用时,这些智能手机便成为人与社会、自然和世界的接口,这将对全民阅读的推进产生深远影响。[3]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电子阅读发展势头强劲,是借助碎片化阅读热潮促进全民化阅读的一个重要抓手。但它要依靠电子设备作支撑,且多数人的电子阅读尚停留在以短阅读和图片浏览等为主的快餐式浅阅读层面,社交和娱乐元素充斥其中,对于社会文化发展的助推力有限。由电子阅读引发的碎片化阅读对社会文化影响的思考,主要源于对电子阅读的浅表性蔓延造成社会思考力下降的担忧。韩国学者李正春在《对数字时代出版市场与阅读环境变化的诊断及预测》一文中指出,媒体环境和阅读能力的退化、过多使用网络而引起的注意力分散和思考中断、网络带来的新的伦理认知、沟通能力的弱化等问题日益严重。长期来看,这些对人类的影响将会是致命的。面对阅读人口正在减少的现实文化危机,政府应在文化政策层面对提高公民阅读能力的各种项目给予大力扶持。未来竞争力和创新性思维的产生只能期待通过阅读而产生的人文反省来实现。[9]正因如此,Light & Cassidy指出,“断线”(disconnective)——从社会网络站点完全断开一段时间,以避开某个特定的人或者某个特定的功能的侵扰——将成为社交网站用户在社交中必备的技能[10]。更有一些人士强烈呼吁:放下手机和电子浏览器,回归传统书本阅读。 二、传统纸质阅读的优势依然明显 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碎片化阅读横空出世,使传统纸质阅读受到巨大冲击,似有式微之虞。其实,传统纸质阅读的优势(见图2)不仅依然明显,而且许多优势是永恒的,是电子阅读所不具备的。 (1)纸媒触感的享受性,是纸质书刊的魅力所在。自造纸术诞生以来,纸质阅读就成为国人高品位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表征。读书,不只是单纯地获取知识信息,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其不仅可以充实精神空间,还有实体存在的确证感。纸质阅读所带来的安心愉悦的过程体验,是电子阅读所不能企及的。触翻、听声、闻香、视读、品味是纸本阅读的五感。作为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介质,那些散发着油墨气息、装帧各异的纸质书刊其物化的材质更有真实感,有一种可触摸的亲近性;一页一页地翻阅,纸张会发出特有的响声,有种奏乐似的美感,更能使人体会到阅读的氛围和趣味;纸张所散发出来的来自天然材料的气息,可满足人们对书香的嗅觉期待;纸张材料的差异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特殊纸张有特定的历史性,给人以特别的文化韵味,可引发读者种种文字以外的文化联想与感怀;纸质材料的纤维质地在灯光漫射作用下有利于缓解视觉疲劳,阅读的舒适性能给阅读者带来宁静感,从而抑止浮躁,养成人的书卷气质,书本的温润厚重能让人趋于理性,从而更深沉、更成熟。而人们在使用电子书刊过程中不时会弹出一些广告宣传,很容易让人分心,商业味冲淡了文化味,阅读的价值感随之降低;在人们忙于刷微博、微信,看论坛八卦,浏览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视频过程中,太多的垃圾信息和刺激性图片视频的裹挟,使人仿佛置身一个浮躁不安的环境,给心灵世界平添一种敏感与惶恐。因为纸质书刊更能打造一个安抚社会浮躁心灵的文化空间,给人以阅读过程的文化体验和高层次的精神享受,所以对多数人来说,看纸质书刊才会有读书的感觉。 图2 传统纸质阅读的优势 (2)纸质媒介的整体把控性和对比选择性好,有助于深化思想认识。在纸媒陪伴中成长的人,对纸媒内容的识记、理解和整体把控明显高于对于电子文本的把握,尤其在对不同知识点同时回看、进行多项内容的对比时,纸质书刊比电子文本更便于摆在一起审视,进而领略全局,深化认识。 (3)纸质书刊便于细品深悟,品悟时的思考与畅想可即时扩展。纸质书刊可随意夹折、率性圈点与批注,以升华认识,更适合深阅读。而电子媒介纯文本格式不具优势,其视频、音频格式文件的连续播放,使得受众无暇思考,压缩了人们对每一帧的即刻思考时间,使人失去了在阅览过程中体味、积淀的精神融入环节。韩国学者李正春在《对数字时代出版市场与阅读环境变化的诊断及预测》一文中,对此有精辟见解,他将今天的书刊出版市场二元化为“读的书”和“看的书”,指出电子书刊加速了阅读环境对“看的书”需求的增加,而“读的书”的普及则需要制度扶持[9]。 毕竟阅读以内容为王。纸质书刊的公信力和权威度相对较高,要看那些内容深刻、震撼心灵、提升境界的高品质书刊,许多读者依旧首选纸媒。正如一位网友所言:“当我选择数字化媒介进行阅读时,更多的是一种获取信息的需求,而真正要获取文化、思想时,我会选择纸质阅读。”就在大家争相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发布信息、感怀生活的时候,一位在法国读书的姑娘用钢笔在她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记录生活点滴的写写画画被大量转发[11],或许其中正透露出那些在纸本阅读陪伴中成长的人们对纸媒的一种深情眷恋。2015年8月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布的《2015年上半年图书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图书市场回暖,中国实体书店图书零售市场实现了0.54%的正增长,中等书店更是增长了4.40%,扭转了自2012年开始的下滑态势。国内内容商开始以更加淡定的心态看待数字阅读带来的变化和挑战,将目光回转到传统出版业务或投入到更新鲜、更有活力的业务中去。[12] 总之,纸质书刊有优势,也面临挑战。要发挥纸媒在推进全民阅读中的重要作用,则需要其扬长避短,积极创新。 三、书刊融媒体发展,促进碎片化阅读走向深入 由以上分析可知,电子读物为人们开创了一种巧用碎片时间的时尚信息阅读方式。电子读物的碎片化阅读或会因其快餐式阅读特征而妨碍人们对一些问题的深层思考,但短文、图片浏览之类的快餐化阅读,又会帮助人们更快地获取多元信息、丰富认识,从而更全面地认识事物,这是形成理性认识的基础,同时也可增进知识的流动、重组、融合与创新——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安德森所言,“‘多’会带来本质的不同”。如果用户为了特定目的而不断延展阅读领域,即使读的都是短文章,所获信息也可汇聚成深度的认识;同时,碎片化阅读是打破学科界限的,有利于促进学科交叉与思维创新。桑斯坦在《信息乌托邦》一书中指出:“现在比以前任何时候,人类更能找到寻求广泛分散的信息和创造力以及聚合它们成为卓有成效的整体的方法,当然,新方法的最终价值取决于我们如何使用它。”[13]因此,对于习惯于借助电子媒介进行浅阅读的人来说,还需要有良好阅读、思考习惯养成的引导与培训,不断提高检索信息、评估信息、组织信息、分析信息、表达信息、保证信息安全和信息协同等个人知识管理能力。要让他们知道电子深读的意义、策略、方法、路径,养成将浅阅读信息予以系统整理与标记进而深入思考的习惯,或者让他们能够基于浅阅读顺利转向深入的电子或纸本阅读。因此,要促进碎片化阅读走向深入,书刊出版传播就要考虑如何更好地利用电子阅读和纸本阅读,将二者的优势相结合,走融媒体发展之路:由平媒或网上推荐—试读,引向纸质或电子深读,然后走向网络分享与共读,促进更广泛、更深入的全民阅读与文化生产(见图3)。 图3 碎片化阅读走向深入的可选路径 为此,电子书刊要继续强化现有的实时发布与互动、多媒体展现与超链接、渗透率高等优势,努力培养人气作家、构建优秀作品IP,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学纸媒之长,以更好的用户体验刺激用户需求,吸引大众阅读;做好利用电子阅读促进知识重组与创新的意义、策略、方法、路径的宣传辅导,以便公众更好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兴趣导向的深层阅读。而传统纸质书刊要在竞争中实现自身价值,除要继续着力于内容创新、开展线下丰富多样的主题读书活动外,还要借力于网络,在融媒体发展方面再下工夫,“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互动化趋势,综合运用多媒体表现形式,生产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和多终端传播的出版产品。强化用户理念和体验至上的服务意识,既做到按需提供服务、精准推送产品,又做到在互动中服务、在服务中引导,不断增强用户的参与度、关注度和满意度”[14],以多媒体思维进行书刊构思创制,围绕用户开发内容产品,借助数字化技术拓展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以适应网络时代的阅读特征,提高用户黏性,从而能够以深阅读的独特价值感引领、深化全民阅读(见图4)。 (1)以多媒体思维进行书刊构思创制,以适应网络时代的阅读特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文化已经深入人们的价值观念、人文精神和生活方式,网络已成为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中共中央提出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指出,要“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书刊出版应积极跟进,“将传统出版的专业采编优势、内容资源优势延伸到新兴出版,更好发挥舆论引导、思想传播和文化传承作用”[14],以书刊融媒体的繁荣发展助推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将中华文明植入网络文化,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为此,书刊构思创制之初就要考虑书刊元素与影视、音乐游戏、动漫等多媒体元素的融合,以适应网络时代的阅读特征,吸引大众阅读,并为后续开发相关文化创意产品奠定良好的基础。《饥饿游戏》《格林的五十度灰》等电影与图书融合的产品备受欢迎,就是很好的例证。此外,为提高可接触性,书刊出版可设置二维码等特定图符,以便读者通过手机扫描随时进行多媒体链接,不仅可以让他们看文字信息和图形符号,还可以调动其全身感官来感受多元格式文本带来的更加直观生动的信息,通过增强视觉触觉冲击力使人产生阅读美感。比如,《你没有听过的创新思维课》一书,其每一章节都有二维码,如果读者扫描序言的二维码,即可进入美丽的大海沙滩,阅读诗歌,浏览视频,聆听动人的音乐,感受多媒体的阅读体验[3]。这样的图书因为比单纯的纸质文本给用户带来的体验好,从而更受欢迎。 (2)围绕用户开发内容产品,让用户参与内容创制。可基于用户沉淀分析和网络热点采集,以用户内容偏好等信息大数据支撑创作,实现创作的智能化、个性化,满足用户个性化、定制化的信息需求,实现书刊内容与用户需求的智能化匹配,开发符合市场期待的原创作品。在叙事方式上可采取开放互动模式,设置内容创作社区,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延展书刊内容,让用户参与内容创制,形成突破传统线性思维的内涵丰富的叙事网络[15],用户嗨了,书刊自然受追捧。 (3)借助移动化、数字化、社交化传播,将内容产品嵌入社会关系渠道,提高用户黏性。纸质书刊要能对接网站、微博、微信、移动APP等各种新媒体平台,基于内容资源、用户行为资源,利用大数据智能分析,为用户提供资源搜索服务、社交热点匹配、信息知识图谱构建等多种服务[16],开设在线互动,提高感知用户的能力,创新传播方式,提高用户黏性。可通过多渠道、多终端的融媒体智能发布,进行造势宣传、导读。比如,借助微博、微信的朋友圈分享和微信公众账号,让专业人员对书刊进行观点摘要和诠释,让书刊内容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形式接近读者。鼓励用户激活二维码,不断将用户从线下导至线上,借助网络互动建立传播矩阵,根据用户兴趣、所处场景、阅读设备、阅读空间、阅读时间、阅读圈子等信息,智能提取用户所需的阅读服务,然后主动、快速、精准地推送阅读产品,同时提供各种社交平台,辅助其即刻分享阅读文本、音视频及阅读体验。如此,无论是在咖啡厅享受美好的下午茶时光、等公交车的时间,还是在忙碌一天后的夜晚,根据用户所处的特定场景,推送给用户感兴趣的出版物,使阅读成为一件美好而愉悦的事情,全民阅读便成为可能。[17]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数字化阅读沙龙,聚拢读者,把握阅读动向,为书刊今后的出版发行奠定良好基础。马化腾说,未来互联网左边内容,右边链接。吴晓波在中间加了个价值观——价值观在圈层被确认,就会形成社群经济[18]。笔者在《自媒体情势下的影响力构建》一文也指出,中国社会结构与人们的消费结构的深刻变动,使得社会分层更为明显、消费构成更为多元,“同道结同盟”,那些拥有相同阅读趣味的读者将结成“圈子”,或线上、或线下,或松散、或紧密,自媒体加入其中,以其承载的观念、品位促进参与式互动,会形成基于共同价值观和兴趣的社群支持,进而形成向心力、渗透力。[19]因此,构建自己的阅读社群是书刊传播的重要一环。像罗辑思维、大V店、童书妈妈三川玲、小小包麻麻等明显社群电商,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提升用户体验,聚拢人气,对图书营销的助力在业界有目共睹。此外,纸媒还可通过与交通旅游等产业相融合,进行产品创新,以吸引读者。巴西最大的口袋书出版商L&PM Editores为鼓励大家养成利用碎片时间读书的习惯,在地铁站免费分发嵌入交通卡的人文经典口袋书,以促进大家出行时携带阅读。[20] 图4 传统纸质书刊融媒体发展的着力点 总之,促进全民阅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出版方、传播方和读者共同努力。政府要给予政策扶持,提倡和推动全民阅读;出版方和传播方要打造好的阅读产品与阅读环境,成为服务全民阅读的“领读人”;读者则要养成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的良好习惯,依照自身阅读兴趣和发展需求,合理选择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真正用心阅读,享受阅读过程,提升阅读品质与阅读效率,用阅读攀登精神的高峰,让读书照亮生活。 引用格式:张福平.碎片化阅读背景下全民阅读的推进——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对比分析及融合探讨[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1):43-51.标签:纸质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