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实践误区与社会工作干预_身心灵论文

精神实践误区与社会工作干预_身心灵论文

灵性实践的误区与社会工作的介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工作论文,灵性论文,误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灵性、灵性资源与灵性实践

据相关资料研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最早对灵性做出过定义,他指出“灵性是人类超越自身的过程。对于信仰上帝的人,灵性是他们与上帝的关系的体验。对于人道主义者来说,灵性是与他人相处的自我超越体验。对某些人,它可能是与自然或宇宙(无论怎样描述它们)的和谐或同一的体验。它引导我们进入一个王国,在那儿我们可以体验到与某种大于自身的事物的联合,并由此找到自己最大的安宁”。①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等人在后期研究自我实现人格的特征时发现,如果只关注个体的自我及其实现,会导向不健康的个人主义,甚至于自我中心的倾向。“自我实现不能成为人的终极目标”,而应该将自我与个人以外的世界和意义联系起来,因为这个领域属于超越的领域或超出自我关怀的精神生活领域。由此,马斯洛对其提出的五层次需求理论进行重新反省,在自我实现需求的层次之上加入了另一个需求即超越性的最高需求,认为人具有超越自身的意识状态,追求超越性的灵性需求。美国心理学家塔特(Charles T.Tart)在获得2005年亚伯拉罕·马斯洛心理学奖时声称,未来的心理学是有关精神和灵性研究的科学(a science of mind and spirit),认为灵性是人的本质不可缺少的部分。

灵性资源,简单地说,即是能够激发个体、集体或者社会谋划某种灵性生活的资源。在传统社会中,宗教信仰往往是灵性生活的最为主要的资源,但是灵性资源并不仅限于此。在福格尔看来,灵性资源并非只局限在宗教领域,而是涵盖了所有的非物质资源。②灵性资源,在人们医治精神创伤的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们时常只能在人与人之间私下进行转移,而不可能通过市场交换来进行。懂得人生的目的、了解人生的机遇、有集体感、有很强的家庭观和劳动观、有自信心等都是拥有灵性资源的表现。

灵性实践,即是基于灵性或者超越灵性的生活实践。由于对灵性的认识不尽相同,灵性实践的形式也不尽相同。对于信仰上帝的人,灵性实践是他们与上帝关系的体验;对于人道主义者来说,灵性实践或许是与他人相处的自我超越体验;对于某些人来说,灵性实践可能是与自然或宇宙(无论怎样描述它们)的和谐或同一的体验。可见文化、历史、信仰不同,灵性实践的内容就不同。近年来,在美国,灵性实践的重要展开即表现为将灵性融入心理治疗(Integrating the Spirituality into Psychotherapy),这成为心理治疗行业发展变化的趋势之一,并引发了就讨论、研究、实践和培训等方面的一些新热点。作为这一变化的一个标志,DSM-IV 1990已经将“宗教和灵性问题”单独列为一节,并认为灵性层面的变化是个人整体态度变化的证据。③

灵性的倡导与实践,在西方也得到了社会工作领域的回应。在该领域,灵性实践即是指基于一系列的灵性取向的助人活动,包括积极想象、艺术治疗、音乐治疗、诗歌治疗、舞蹈治疗、身体照顾、梦的解析、头脑风暴、聚集放松、宽恕、有意识的呼吸、双赢寻解、冥想、祈祷、对话、关注等。

当代中国社会中“灵性实践”的误区

根据当前中国社会中追逐“灵性”的实践主体不同,我们可以简要地将“灵性实践”分为儿童、成年人以及老年人的几个不同年龄段灵性实践等领域。关涉灵性的实践活动,很大程度上都是和“灵性”相对立的、或者说它们可能只是打着“灵性”的旗帜,实际上却干着违背“灵性成长规律”的活动。因此,当前中国社会生活中关涉灵性的实践,某种程度上并不能够被称之为“灵性实践”。但是,由于这些活动或行为总是让人们间接地指向“灵性”,所以为了学术研究的方便之故,可暂称之为“灵性实践的误区”,表现在三个方面:

1.儿童灵性成长过程中的“资本化”倾向

儿童时期是个体灵性成长的重要时期。“空灵”,也就是说不附着于任何物或者现实的目标,是儿童的灵性成长的最主要特征,它主要表现为儿童的好提问、好空想、好游戏的冒险与探索精神。但是,实际上,一些家庭、学校、NGO组织、甚至地方政府很多不适当的主张或政策,违背了儿童灵性成长的规律,都不同程度地导致了儿童灵性成长的“资本化”的严重倾向。资本无论表现为何种形式,或者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抑或文化资本、灵性资本,在本质上都是为了获得将来的一连串的收入,包括货币的及心理的收益。

所谓儿童灵性成长的“资本化”倾向,就是将关涉儿童成长的教育仅仅视为一种为未来逐利的投资,而不关心儿童身心成长的阶段性特征,以一种功利主义的态度来看待儿童的早期教育。家长盲目给儿童灌输一些“出人头地”、“高人一等”的错误观念,唯利是图的教育机构则打着“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噱头忽悠,学校仍固执于唯升学率倾向等。目前愈演愈烈的幼儿园“小学化”现象,更是儿童灵性成长的“资本化”、逐利化倾向的典型表现。

学前教育“小学化”表现为,在幼儿园开始分学科学习小学内容,开设写字、拼音、算术、英语等课程,教授珠脑心算、诵经等幼儿难以理解的知识,甚至提出“认读1000个汉字,背诵60首古诗,熟练进行100以内加减运算”等教学目标。据了解,目前绝大多数民办幼儿园和部分公办幼儿园,均普遍开设了“幼小衔接班、学前专业班、特长班”等,幼儿教育“小学化”已经成为常态。

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我们身边的儿童,在幼儿园里真的像大自然中的鸟儿一样,无拘无束,自由成长吗?媒体调查发现,近年来,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游戏少了,作业多了,考试更频繁了,升学压力层层传递到幼儿身上。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实际上是应试教育前移的表现。

在德国等欧洲国家,学前教育是被禁止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不允许教授专业知识,社会上也没有类似的培训班。翻开联邦德国《基本法》(宪法),其中第七条第六款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同样,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即使这个孩子的智商超过同龄人。德国教育界认为,孩子智力被过度开发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必须给孩子的大脑留下想象空间。过多的知识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了计算机的硬盘,常此下去,他们的大脑就慢慢地变成了储存器,不会主动思考了。孩子在小学前的“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孩子的天性是玩耍,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应该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如果说在上学前对孩子非要进行“教育”的话,那“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培养孩子的情商,特别是领导力。

针对日趋严重的有悖儿童成长规律的观念和行为,2011年12月28日,中国教育部就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现象,作出了专门规定,各地教育部门也就新规定出台了各项措施,不允许幼儿园以举行特长班为名进行提前学习和强化培训,禁止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但是对这个规定,很多家长不太领情。④

资本,本质上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灵性资本的概念,或许有助于我们理解“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多么地深深地陷于一种无所着落的境地”,或者说是“多么地有助于我们‘理解’一个多么地匮乏灵性的时代”。在灵性匮乏的时代,才会将灵性也视为一种资本。灵性资本正是实用主义时代一切都实用主义化的突出表现。灵性的被“资本化”,正反映了时代对灵性的渴求与恐慌。

2.成人灵性实践的扭曲

近年来,成人追求灵性的实践多表现出其扭曲性:一是将灵性视为一种逃避生活的方式;二是将某种低级的“宗教迷信”打扮为灵性的“幌子”;三是将个人的欲望包装成“灵性培训”。

北京市郊有个龙泉寺。于今,北师大学士、北大硕士、清华博士、中科院博士后、北航教授、德国大学教授……高材者争相到那里出家,他们自称居士、净人、沙弥、比丘。人送龙泉寺绰号谓其“北大清华分校”。或许有人认为选择“出家”是一种逃避生活,实际上并非如此。虽然出家人可能看破王道社稷、铁血征战、家族荣辱,但是他们同样在这里种菜,扫地,搬运杂物,念阿弥陀佛,看孔孟,读老庄,写博客,“织微博”。实际上,“出家”并没有逃避生活,而只是“逃避”尘世浮华、功名利禄。他们的“出世”,可能是另一种更深地关注生活,是更深地将注意力引到与每一个人始终相关的生命课题上来,即聚集于人间的生、老、病、死,探究摆脱人生苦难的道路。

在一些地方,也有人用“灵修”做“幌子”,招摇过市。所谓“灵修”,用最直白的解释是,通过冥想与静思去除束缚身心的欲望,让心灵变得丰富与完美。真正的“灵修”无门槛,或许凡是与心灵活动有关且可以帮助人安静、愉悦的行为,都属于“灵修”。但是,却有人将灵修和神秘的东西结合起来,如将灵修特异功能化、将老师神秘化等等。2011年在网民讨伐的热潮中,李某一的系列表演被翻出来了,之前李某一坐在一个看起来装满水的玻璃容器2小时22分,人体通电看病等都只是魔术表演而已。将自己神秘化也是一些歪门邪道征服广大信徒的不二法门。必须警惕那些别有用心的灵性修炼骗局,那些人会用尽心机,把自己包装成一代大师、神圣教主,利用和控制信徒为达到个人自私的欲望服务。凡标榜教主神通广大、无所不能,标榜解脱的权利归大师所有、弟子可以凭足够的供养而被赐以解脱,标榜可以让人无条件地快速开悟成道者等等,必是歪理邪说无疑。

对灵性的一知半解,往往使得满足个人欲望的“灵修”大行其道。近些年,“身心灵”概念流行于国内城市白领、业界精英等群体,形成一股“热潮”。遭遇一场事业滑坡或者情场失意等等之后,一些白领开始恋上各式“身心灵”式的培训班、书籍和产品,涉足于占星、催眠、花精、塔罗、芳疗、能量、静心等等,希望借此疗愈受伤的“身心灵”。在现实中,如此之“身心灵迷”并不少见,有的甚至深陷其中,不惜花重金远赴印度修炼。

根据调查发现,伴随着“身心灵热”,在广州、深圳、北京、上海等地涌现各式身心灵机构,做起“身心灵”的生意,声称帮人蜕变生命,提升人的灵性。这些机构开办大量培训课,动辄数万元、甚或十几万元的报名费,令人咋舌,却也吸引了不少有钱粉丝。除了开设身心灵培训课程,各种“身心灵”产品、书籍等,也在坊间、网络火热炒卖。甚至一些身心灵培训机构和身心灵导师个人,开办有淫秽之嫌的谭崔课程或弄玄圈钱,其中不乏打着教育培训旗号的公司。去年,中央电视台曾以《疯狂培训》为题对此进行报道。近日,《羊城晚报》大篇幅报道了“身心灵”培训机构开办涉嫌淫秽行为的谭崔课程之后,警方介入调查,相关涉案人员被带走,“灵修”为假、敛财是真的事实,暴露于公众面前,一场骗局被彻底揭开。⑤

3.老年灵性实践缺乏深度

近年来,社会中不时浮现的各种扭曲的养身观,往往反映了在现实生活中,老年人灵性实践缺乏必要的深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科学性;二是缺乏必要的生命关怀。

生老病死,无疑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个体迈入老年阶段,养身、祛除疾病无疑是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由于许多老年人的养生观缺乏科学性,使得像张悟本一类的“神医”大行其道。反思张悟本忽悠的背后,不能不深思滋生“张悟本类”的土壤。在此之前,已有过号称御医后裔的“刘太医”,宣称“红薯可治百病”的林光常,以及同样被冠以“神医”的胡万林,这样的虚妄一再上演。笑谈也好,愤怒也罢,这些假专家、假神医屡屡得逞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大众科普知识的缺乏,客观上就为这些假专家的滋生提供了可能性。显然,“张悟本现象”暴露出我国民众知识素养低下的现状。从下岗职工到“神医”,张悟本“角色”的演变,并不是全靠口若悬河的口才,而是幕后推手的精心包装,传媒的推波助澜,再加上公众对健康养生的盲目推崇和基本知识的缺乏,这些都是将张悟本推上“神医”的重要推手。

在灵性视角里,年龄对于灵性的发展,具有实质性的、生物性的促进意义。年龄往往意味着个体的灵性发展进入了某一个特定阶段。“老年”意味着个体的灵性能力,可以加工的经验生活的丰富多彩;“老年”意味着最后觉悟的机缘的来临。灵性视角认为,每一个阶段中个体的灵性发展,都有其特殊的任务。优雅地接受“年老”,并由此觉察生命的意义,才是老年灵性实践中所要真正关注的事情。老年人对幸福的觉察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到老年是生物发展的规律,促进老年人感受生命之轻并觉察其意义;二是意识到老年是生命赐予个体最后觉悟的契机,并由此展开“本真”的生活。

老年是生命过程中必经的一个现象。万物都遵循着有生必有死的铁律。死亡、衰老是生命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从这种意义说,“老年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人生必经的正常阶段。”正是年老、死亡向个体揭示了生命自体的意义。一切生物都有死亡、衰老的过程,但是,只有人才最在意自己的死亡,并对未知的世界进行各种探索。个体突然发现,来到世间,死亡早已在彼岸等待。自我实现的过程,不过就是向死亡之神提交一份报到的登记表而已。死亡最终向个体揭示了生命的意义:不昧于因果而获得生命的自在;感受生命的本体快乐;不着于物,并由此展开生命最后的丰盛状态。

社会工作应当在“灵性实践”中有所作为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上述三个领域“灵性实践的误区”表明,对于转型期中国社会中的个体灵性成长来说,一方面是日常生活中大众对灵性资源的极端渴求,另一方面则是灵性资源的极其匮乏。社会工作是一门强调助人自助的学科。社会工作如何在当代中国人的灵性实践中有所作为或者发挥引导作用,是目前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需要迫切回答的问题。

或许当代西方社会工作中兴起的灵性视角的理论与实践,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具体说来,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专业化的努力:从专业的角度厘清灵性的概念及其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倡导社会生活的积极性与意义性;积极开发转型期中国人所渴求的灵性资源;积极运用灵性社会工作的专业技巧开展专业性的、基于灵性取向的一系列助人实践活动等等。

首先,应该从专业的角度厘清灵性的概念。美国社会工作学者坎达(Canda)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对灵性做了定义。从广义而言,灵性是人类生活和人类发展的整体过程的格式塔(gestalt),包括生理的、精神的、社会的和灵性的层面,但不可化约为上述任何一个层面;从狭义上,它涉及个人或群体的经验的灵性部分,与个人寻求意义感、道德成就感的经验相关。卡罗尔(Caroll)综述了灵性的多种模型,并提出了自己的全人模型(holistic model)。⑥如上所述,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个体,对于灵性的认识或者概念是不一样的。基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角度,探讨一个清晰的、融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生活需求的灵性生活的理论框架,有所必要。灵性社会工作理论就是这种探讨的一个结果。

灵性社会工作理论认为,灵性是指个体的自我超越的能力,或者说是个体所具有的一种超越于物性、摆脱物性的束缚、觉察优势资源而达于“自由”并至于“幸福”境地的能力。人无愧于“万物之灵”之称号。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是一种具有精神的存在和实践者,因为具有精神而别异于它物。就个体来说,天生具有灵性能力,并且它比感性能力、理性能力更突显了人的精神特征。⑦

也就是说,灵性和物性相对立,并从这种对立中获得自身的规定性。无论什么样的物,有多么多的属性,但是所有的物,都有一个共同的属性,即所谓物性。物性即意味着其自身的固定性、不变性、自在性、不可超越性。一切固化的东西,都具有物性。相对于人来说,外在的客观世界,就是一个物性的世界。一块石头,虽然经历着风化、剥落,但是它的“石性”固定。一棵树,虽然它也经历着抽芽、成长和枯萎,但它的“根性”无法迁移而不变。一只攀援敏捷的猿猴,可以腾挪于高耸的树端之间,但是它没有自我超越的能力。从这一点上说,它们都是自在的,都具有“物性”这种共同的特征。

由此向前,可以进一步认为,一切倾向于固化的东西都具有物性化的可能性。因此,并不仅仅只是物具有物性,即使是表征人的精神世界的感性、理性也可能被“物性化”而具有相类似的“物性”。被感性束缚的人、被理性束缚的人、被感情左右的人和被理智迷惑的人,都是某种近似于“物化”而具有物性的人。既然灵性的对立面是物性,那么远离物性,就是近于灵性。物性增加一分,灵性则减少一分;物性减少一分,则灵性增加一分。灵性增加一分,则幸福就会提高一个层面;灵性减少一分,则幸福就会下降一个层面。通过灵性能力的培育,个体可以藉此进一步去挖掘个体的感性能力和理性能力,促进个体的潜能的充分发挥,并最终促进个体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感知快乐的人、一个感知幸福的人。

灵性社会工作理论还认为,现实生活中的个体的灵性成长,经历着三个高峰期和两个低谷期。个体灵性成长的高峰期,即表现为儿童的“空灵”阶段、概念规训后的“创造性”勃发阶段以及经历各种生活之后的反思、觉察阶段。个体灵性成长的低谷期则是介于两个高峰期之间的、灵性成长之相对“被抑制”的时期。针对每一个阶段的特征,都应该有适当的灵性成长的引导、支持措施。上述当代中国社会中追逐灵性的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极度渴求”现象和“极其匮乏”现象表明,目前中国社会中当个体的灵性成长处于某个高峰时期,灵性成长缺乏相应的引导;当个体灵性成长处于低谷时期,也同样缺乏足够的支持和帮助。

其次,从专业的角度,倡导社会生活的积极性、意义性。

灵性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对个体生活乃至人类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韦伯认为,灵性研究在西方社会工作中的发展,与个人主义的盛行、现代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疏离感密不可分。⑧过分推崇自由主义、多元价值的结果,是过度的自我中心。由于缺乏统一的信仰指导(如宗教),在现代性导致的疏离感与不确定性的催化作用下,个体很容易丧失自我认同与集体归属。

在易变的世界中,我们不得不扮演自由的个体;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我们逐渐丧失集体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个人对确定性的追求,及应对分裂的后现代性的尝试,灵性研究在社会工作中得到回应。灵性社会工作理论认为,灵性为修复传统社会工作关于本能、同情心及关爱的概念提供了空间。正如强调要发展外向型的“生态精神社会工作”的理论所指出的,精神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而是以他人为中心,不是以人类为中心的,而是以宇宙为中心,涵盖了对所有生命形式的关注。⑨

再次,积极开发转型期中国人所渴求的灵性资源。

灵性资源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一个没有灵性资源的社会是不可想象的,也是无法存在的。灵性资源,一般来说是有关人生意义、目的、使命和价值观的认知,可以有各种类型如某种宗教信仰、或者某种主义、或者某种情感以及许多其他的行为准则和生活理念等等,它们在应付现代生活的挑战以及各种困难的过程中,发挥着激发人们向上的作用并引导人们走向成功。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要逐步确定人生的意义、目的、使命和价值观。

大多数美国人,尤其是那些40岁以上的美国人都从自己的文化和宗教信仰中找到了一些灵性资源。⑩中国人当然也不例外,也要思考这些问题并给出自己的答案。灵性社会工作理论认为,传统中国社会中的灵性资源是相当丰富的。例如,《论语》、《道德经》、《佛经》等经典虽然没有直接涉及“灵性”的概念讨论,但是无疑向人们宣说了各具特征的“灵性生活”模式或者“超然物在”的三种生活模式。无疑,这些哲学主张深刻地影响着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下某种独特的、和灵性相关的概念认识及其实践形式。

如果说灵性资源确实也可以转化为一种“资本”,那么在转型期的中国,灵性资本的投资主体,分别为家庭、政府、组织和个体。实际上,从中国转型期的过程来看,灵性资本同样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这一点也同样被长期忽略了。简单而言,灵性资本至少在四个方面推动了转型期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首先,灵性资本赋予了中国人生活和发展的意义,改变了人们未来的预期效用。其次,灵性资本扩展了人们选择的范围,改善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再次,灵性资本提供了工作的使命和动力,改变了人们的成本收益计算。最后,灵性资本为合作提供了道德基础,有利于创新行为的发生。(11)

最后,积极运用专业技巧开展专业性的、基于灵性取向的助人实践活动。

灵性社会工作理论认为,相比较于感性能力、理性能力,灵性能力则更是个体或者人之须臾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由此之故,并顺此而渐进,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去培育这种能力。就像通过绘画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我们可以去培育自己的绘画能力;通过音乐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我们可以去培育自己的音乐天赋;通过逻辑课程的教学和训练,我们可以去培育自己的推理能力等等一样,我们也完全可以通过一种特定的课程去培育自己的灵性能力。

灵性社会工作的介入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意识介入模式(疗法)和行动介入模式(疗法)。意识介入(疗法)的技巧,可以分为个体自我探索的技巧、自我悦纳的技巧、情绪反应的正确通道的“修通”技巧、意识流的觉察技巧、增强抗逆力的技巧、敏感性训练的技巧、戒定的技巧、觉察呼吸之道的技巧等等。例如,“关注”这一简单的行为即具有治疗和治愈的效果。当我们关注某物时,我们就为其所影响,关注自己就可以洞察自己的思维、感觉和直觉,关注他人可以认知和同理。关注就可以探索到新的事物,关注就成为享受生活的重要机制。再如,灵性的视角强调调息。调息的意思是指主动的调整自己的呼吸。呼吸是习以为常的,当我们关注自己的呼吸时,我们就可以从中而收益。从腹部进行舒缓而深深的呼吸,缓缓地吸入、呼出,注意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的感受,以此来保持平静和化解痛苦。运用各种心理分析、身体按摩和静坐结合的灵性治疗方法,在临终关怀、家庭关系、精神康复等各个社会工作领域都具有相当广泛的应用。

随着现代社会的日益复杂化、随着日常生活的虚拟化与监视化的并进,社会工作将日益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它要求运用多维度的视角来看待实务,从情绪、认知、精神、道德等不同层面来全面评估人类需求,最终上升到灵性的高度,支持人们的灵性需求和灵性发展能力,实现对人类生活意义的深度思考和全力探寻。社会工作中的灵性视角,将社会工作实务与价值道德有机融合,将灵修知识和世俗知识融会贯通,重新诠释灵魂与意识,将多元价值融合在宇宙视野,从宇宙的视野来看待世俗生活的挑战。

行动介入(疗法)的技巧,大体上可以分为灵性整合、真实地表达、倾听协商、参与行动(运动疗法、艺术疗法、读书疗法、自然疗法等)、倡导行动(社会工作研究、社会政策倡导等)、联合行动(个体联合、社区行动等)等。灵性社会工作的行动介入,不是一般的行动,它具有三个特征,即觉察后的行动、非暴力的行动、止于至善的行动。当然,灵性社会工作不仅仅只限于微观的个人超越层面。实际上,灵性视角可以将个人与环境联系起来,坚持人在环境中的社会工作的基本倡导,由此,宏观层面的灵性研究与社会公正、公民权利建立起了必然联系。正如一些研究指出,灵性与吉登斯提出的“解放政治”的价值观,可以共通(12)。解放政治,从道德政治的立场来看待社会不公正和公民权利侵害,认为由于选择太少导致了个体遭遇社会不公正和社会压迫,因此要将个体和群体从对其生活机遇有不良影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必须为个体创造多元化的发展机会,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自由。灵性社会工作中宏观层面的灵性研究,可以融入个人赋权领域,即通过增强自决和自主的能力来获取更多的资源。当然,灵性研究,不仅强调冲破压迫的束缚,创造更多的机会和选择,更强调解放后的心灵实现一种整体融合,不再只限于问题修补或自我发展,而是达到世界观和宇宙观转变下的自我超越。

总而言之,在当前中国社会生活中,关涉灵性的实践活动,很大程度上是和“灵性”相对立的,或者说只是打着“灵性”的旗帜,实际上却干着违背“灵性成长规律”的活动。“灵性实践的误区”表明,对于转型期中国社会中的个体灵性成长来说,一方面是日常生活中大众对灵性资源的极端渴求,另一方面则是灵性资源的极其匮乏。社会工作如果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对于这种“极端渴求”与“极其匮乏”的矛盾现象提供合理的解释,并针对个体灵性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的特征,提供适当的灵性成长的引导、支持措施。

①Trautmann R.L.,"Psychotherapy and Spirituality",Transactional Analysis J,2003,33(1),pp.32-36.

②陈劲松:《传统中国文化中对灵性的研究》,参见“非常象-灵性在线”,http://www.fcxlx.com/Item/Show.asp.m=1&d=1277。

③Patterson J.,Hayworth M.,Turner C.,et al,"Spiritual issues in family therapy:A graduate-level course",J Marital Fam Ther,2000,26(2),pp.199-210.

④“非常象-灵性在线”,http://www.fcxlx.com/Item/Show.asp.m=1&d=1621.

⑤“非常象-灵性在线”,http://www.fcxlx.com/Item/Show.asp?m=1&d =1617&p=2.

⑥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23-124页。

⑦陈劲松:《灵性社会工作的21条主张》,参见“非常象-灵性在线”,http://www.fcxlx.com/Item/Show.asp?m=1&d=191。

⑧Webb,Social Work in Risk Society:Social and Political Perspectives,London:Palgrave Macmillan,2003,p.73.

⑨(12)陈海萍:《社会工作中的灵性研究》,《社会工作》2010年第8期(下)。

⑩罗伯特·威廉·福格尔:《第四次大觉醒及平等主义的未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0页。

(11)张志鹏:《灵性资本:内涵、特征及其在转型期中国的作用》,《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标签:;  

精神实践误区与社会工作干预_身心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